斯格明子的類型和手性的分辨及密度提高方法

2020-12-04 科學網

論文標題:Determination of chirality and density control of Néel-type skyrmions with in-plane magnetic field

期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

作者:Senfu Zhang, Junwei Zhang, Yan Wen, Eugene M. Chudnovsky & Xixiang Zhang

發表時間:2018/07/17

數字識別碼:10.1038/s42005-018-0040-5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5-018-0040-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RenLi-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JRCN_RL_article_promotion_sciencenet_Sep_3rd

近日《通訊-物理學》發表的一篇名為Determination of chirality and density control of Néel-type skyrmions with in-plane magnetic field的研究,描述了一種通過水平磁場的引入來分辨斯格明子的類型和手性,並提高斯格明子密度的方法。

磁性斯格明子是一種受拓撲保護的手性自旋結構,其主要存在於空間對稱性破缺的磁性塊體材料和多層膜樣品中。根據自旋分布的方式,斯格明子可以分為奈爾型(Néel type)布洛赫型(Bloch type)兩種,而每種類型的斯格明子又有兩種相反手性的自旋分布。布洛赫型斯格明子的手性可以通過洛倫茲透射電子顯微鏡(L-TEM)圖像中心的亮斑或暗斑非常容易的分辨出來,然而奈爾型斯格明子的手性卻很難分辨。

圖1:不同類型和手性的斯格明子的偏好生長方向與水平磁場的關係。圖源:Zhang等

沙特阿伯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張西祥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利用L-TEM研究了 [Pt/Co/Ta]n 多層膜結構在傾斜磁場中的磁化反轉過程。首先將樣品飽和磁化,然後在緩慢降低外加磁場的過程中,一些斯格明子逐漸產生並生長為條狀磁疇。有趣的是,該生長過程更傾向於沿著與水平磁場分量相反的方向進行。進一步的微磁學模擬研究表明,在斯格明子中心磁化方向確定的情況下,斯格明子偏好的生長方向與斯格明子的類型和手性直接相關。對於奈爾型的斯格明子,其偏好方向與水平磁場方向平行,然後通過是相同還是反向便可以判斷出其手性。而布洛赫型斯格明子的生長方向則與水平磁場方向垂直。

此外,研究還發現,薄膜樣品中產生的斯格明子的最大密度也可以通過增大水平磁場強度或降低薄膜的均勻度來提高。

圖2:不同角度的傾斜磁場可以產生的斯格明子最大密度的洛倫茲電鏡圖。圖源:Zhang 等

摘要:Magnetic skyrmions are topologically protected nanoscale spin textures exhibiting fascinating physical behaviors. Recent observations of room temperature Néel-type skyrmions in magnetic multilayer films are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their use in ultra-low power devices.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magnetization reversal in [Pt/Co/Ta]n multilayer samples under a tilted magnetic field using in-situ Lorentz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n decreasing the magnetic field, individual skyrmions appear to subsequently evolve into snake-like structures growing in the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in-plane magnetic field. We show that this unus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velocity vector and the magnetic field is dominated by the chirality of the Néel-type skyrmions. It allows one to extract the sign of the Dzyaloshinskii–Moriya constant. We also demonstrate that high concentration of skyrmions can be achieved on increasing the in-plane component of the field or increasing the disorder of the film. Our micromagnetic simulations agree with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閱讀論文全文請訪問: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5-018-0040-5?utm_source=Other_website&utm_medium=Website_links&utm_content=RenLi-MixedBrand-multijournal-Multidisciplinar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JRCN_RL_article_promotion_sciencenet_Sep_3rd

期刊介紹:Communications Physics (https://www.nature.com/commsphys/) is an open access journal from Nature Research publishing high-quality research, reviews and commentary in all areas of physics. Research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represent significant advances bringing new insight to a specialized area of research.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進展|X射線誘導產生單個零場斯格明子及其二維「人工晶體」
    磁斯格明子具有尺寸小和易電流驅動的優點,被認為可以應用於下一代高能效、高密度的磁性存儲器當中。而斯格明子的精確產生則是進一步研究斯格明子物理特性及相關器件的前提。斯格明子的產生機制是由X射線誘導的交換偏置再定向效應所主導的。除精確地產生單個斯格明子外,他們還利用X射線產生了多種結構的斯格明子二維「人工晶體」。該項研究利用掃描透射X射線顯微鏡(STXM)對[Pt/Co/IrMn]n交換偏置多層膜結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首次發現X射線輻照可以誘導反鐵磁序的重取向,進而實現了反鐵磁序以及與之耦合的鐵磁序的高空間分辨光學調控。
  • 範德瓦爾斯材料中構建零場斯格明子
    然而,除了一些理論結果以外,目前在範德瓦爾斯材料中的斯格明子都是在外界面外磁場的誘導下產生的。並且,產生的斯格明子為Bloch型還是Néel型依然存有很大爭議。這就導致了對磁場下形成斯格明子的物理機制的探討:斯格明子的形成是材料的內稟屬性還是由於外磁場的誘導作用。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在零磁場下構建作為基態存在的斯格明子。
  • 手性方法開發小知識
    前  言無論是新藥還是仿製藥中,手性化合物可謂使形影不離我們藥物研發的整個過程,互為對映異構體的兩個化合物往往在藥理,藥效的實驗過程中,會表現出對生命體徵的明顯差異,因此在藥物的質量標準中,確定單一有效構型的含量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對其異構體進行準確的定量,涉及到手性物質的方法開發,手性物質的方法開發和有關物質的方法開發略有差異,表現在分離原理,色譜柱選擇,流動體系的選擇上面
  •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穩定斯格明子的新機制
    他們的研究成果今天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也為穩定新材料系統中的斯格明子(skyrmions)開闢了前景,而以前所認為的機制是不夠的。因此,在磁化過程中,斯格明子(skyrmions)被表示為結。但是,在固體的原子晶格上,這種保護是不完善的,並且只有有限的能壘(圖1)。基爾大學的史蒂芬·海因茲(Stefan Heinze)教授解釋說:「這種情況可與躺在槽中的大理石相媲美,因此需要一定的動力才能從中逸出。能壘越大,斯格明子(skyrmions)穩定的溫度就越高。」
  • 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原標題: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科技日報多倫多9月17日電 (記者馮衛東)分子就像手套一樣,也有所謂的左手和右手手性。但到目前為止,要確定某一分子具有左手還是右手手性是很困難的。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一隊來自加拿大、德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為這個具有150年歷史的古老難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這或將成為醫學研究的一項重大進展,為避免藥物的有害副作用帶來希望。  最為人熟知的分子手性現象體現在酸奶中,細菌培養物會產生左旋或右旋乳酸。在這兩種類型中,左旋乳酸要比右旋乳酸對腸道菌群產生更有益的影響。
  • 科學家研究發現室溫電極化斯格明子晶格
    2015年,金屬所馬秀良研究員、朱銀蓮研究員和唐雲龍博士等通過PbTiO3/SrTiO3鐵電多層膜的設計實施應變調控,發現鐵電材料中的通量全閉合疇結構並成功製備出由順時針和逆時針閉合結構交替排列所構成的大尺度周期性陣列(Science 2015)。
  • 新方法確定分子「左右手」手性
    原標題:確定分子手性有了新方法   分子就像手套一樣,也有所謂的左手和右手手性。但到目前為止,要確定某一分子具有左手還是右手手性是很困難的。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一隊來自加拿大、德國和瑞士的研究人員為這個具有150年歷史的古老難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解決方案,這或將成為醫學研究的一項重大進展,為避免藥物的有害副作用帶來希望。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手性費米子—新聞—科學網
    在簡併點附近會激發各種類型的費米準粒子。 迄今為止,實驗已經證明「固體宇宙」中存在3種費米準粒子:四重簡併的狄拉克費米子、二重簡併的外爾費米子、以及三重簡併費米子。只有外爾費米子具有手性,狄拉克費米子和三重簡併費米子本身沒有手性。錢天表示,「可以通過破缺對稱性,比如外加磁場,將它們退簡併成手性的外爾費米子。」
  • 中國科學家觀測到新型手性費米子
    圖片來自中科院物理所網站 在固體中已經實驗證實了三種類型的能帶簡併點,分別是二重簡併的外爾點、四重簡併的狄拉克點和三重簡併點。狄拉克點和三重簡併點都可以看成是一對手性相反的外爾點的疊加,手性相互抵消,所以狄拉克費米子和三重簡併費米子都沒有手性。但可以通過外加條件破缺對稱性,比如外加磁場,將它們退簡併成手性的外爾費米子。
  • 哈工大(深圳): 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a)疇壁(伊辛、奈爾和布洛赫型);b)通量全閉合疇;c)渦旋疇與反渦旋疇;d)磁泡(軟磁泡和硬磁泡);e)斯格明子(布洛赫型和奈爾型);f)斯格明子的映射球(螺旋型和刺蝟型);g)麥紉 (渦旋型和刺蝟型)。
  • 哈工大Adv.Mater:鐵性薄膜和異質結拓撲結構的研究進展
    當今,與鐵電/鐵磁相關聯的非平凡拓撲結構已為下一代高密度存儲器件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這為材料科學以及凝聚態物理學的相關研究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a)疇壁(伊辛、奈爾和布洛赫型);b)通量全閉合疇;c)渦旋疇與反渦旋疇;d)磁泡(軟磁泡和硬磁泡);e)斯格明子(布洛赫型和奈爾型);f)斯格明子的映射球(螺旋型和刺蝟型);g)麥紉 (渦旋型和刺蝟型)。
  • 電磁手性:從基本原理到手性光學
    3)主動手性超材料,利用MEMS、相變材料、DNA導向的組裝等方法實現對超材料的手性的人為主動控制,在中紅外區偏振調製、熱成像和檢測方向開闢了新途徑和潛在應用,基於DNA技術更是促進了生命科學和生物化學智能探針的開發。
  • 手性化合物色譜分析方法開發(一)
    最重要的是,色譜柱的類型要比氣相色譜手性固定相多的多,其中就包括多糖類衍生物類手性固定相、環糊精及其衍生物類手性固定相、糖蛋白類手性固定相以及大環內酯抗生素類以及冠醚類手性固定相等。此外,液相色譜拆分法可以對樣品進行回收而且也可以用於對映異構體的製備,氣相色譜法則不能方便的對對映異構體進行製備。
  • 進展|新型手性費米子研究取得進展
    今年初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物理系合作,利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證實了在CoSi這個手性晶體中,存在新型手性的spin-1和charge-2費米子,並在(001)表面觀測到跨過整個布裡淵區的螺旋結構的拓撲表面態【Nature567, 496 (2019)】。類似的新型手性費米子在RhSi、PtAl等體系也被實驗所確認。
  • 物理所等在實驗中觀測到新型手性費米子
    在固體中已經實驗證實了三種類型的能帶簡併點,分別是二重簡併的外爾點、四重簡併的狄拉克點和三重簡併點。狄拉克點和三重簡併點都可以看成是一對手性相反的外爾點的疊加,手性相互抵消,所以狄拉克費米子和三重簡併費米子都沒有手性。但可以通過外加條件破缺對稱性,比如外加磁場,將它們退簡併成手性的外爾費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