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VeriStand的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的研究

2020-11-30 電子產品世界

作者/ 範勇 劉曌 李釗 上海航天控制技術研究所(上海 20110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8/363625.htm

範勇(1987-),男,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實時仿真系統設計。

摘要:為保證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的實時性和準確性,縮短開發周期,本文基於VeriStand、Simulink和PharLap組合方式構建實時仿真平臺。該平臺通過VeriStand實現對仿真模型的在線管理和仿真試驗的控制,以及對模型參數的在線顯示和修改;採用PharLap實時作業系統保證仿真模型執行的實時性,通過Simulink對系統進行建模,達到快速仿真設計、降低開發周期、弱化人為影響的目的。制導半實物仿真試驗表明:仿真平臺工作可靠,實時性能好,能夠提高半實物仿真試驗的開發效率和可靠性。

引言

  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主要功能是制導、姿態控制和指令控制等[1]。制導的任務是對火箭質心的運動參數進行實時敏感測量、計算和控制。當火箭的運動參數達到要求值時,關閉發動機,使火箭按設計的軌道飛行[1]。半實物仿真試驗技術是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研製不可缺少的手段[2]。通過半實物仿真試驗能夠考核箭載計算機飛行軟體和制導系統方案的正確性,保證火箭飛行可靠。

  仿真軟體是整個仿真系統的靈魂[3],仿真軟體的質量直接影響半實物仿真試驗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火箭控制系統具有高速實時的特點,在箭載計算機中,數據採樣時間間隔一般為幾毫秒到幾十毫秒,計算周期等於採樣間隔時間或它的數倍[4],這就要求仿真系統具備實時性。對於不同型號的半實物仿真,由於設計人員能力不一,不能保證仿真軟體準確可靠,從而影響試驗的周期和結果。

  為了在線管理和控制仿真試驗,保證火箭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的實時性、可靠性,降低開發周期。本文提出一種基於VeriStand、Simulink和PharLap組合的方式構建半實物實時仿真平臺,一方面通過PharLap作業系統保證了系統仿真的實時性,另一方面利用Simulink建模並生成代碼達到快速仿真的目的,縮短項目開發周期。同時通過VeriStand可以實現對實時仿真平臺進行管理和在線顯示、修改仿真模型參數,實現對仿真過程的在線管理和控制。

1 VeriStand和平臺硬體組成

1.1 VeriStand簡介

  VeriStand[5]是一款開放的實時測試和仿真軟體。它支持多種模型開發環境,包含Simulink、LabVIEW、MapleSim、FORTRAN/C/C++等。用戶通過它能夠實時編輯用戶界面、控制和顯示仿真模型參數、監控和管理仿真模型和實時系統。

1.2 平臺硬體組成

  實時仿真平臺由動力學上位機和動力學實時仿真機組成。

  上位機為普通PC機。

  實時仿真機硬體由NI機箱PXI-1042Q、零槽控制器PXI-8110以及實現相關功能的IO板卡組成。IO功能板卡包括1553B總線通信模塊、秒脈寬輸出模塊和狀態(繼電器、0/10V等)輸出模塊。平臺硬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1553B通信模塊採用AIT的PXI-1553B 2通道板卡,用來模擬箭上單機的接口與箭體計算機進行1553B的數據通信。

  秒脈衝輸出模塊用來模擬GNSS秒脈衝信號,對箭體計算機進行校對;狀態輸出模塊用來模擬星箭分離信號。秒脈衝輸出模塊和狀態輸出模塊均為自研產品,結構上採用子母板結合的方式,子板的主體為FPGA,它將實現具體的邏輯功能。並將上行和下行數據進行保存。母板的主體為PCI9054,通過CPCI總線,負責FPGA的數據與零槽控制器的數據進行交換。板卡功能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2 仿真平臺實現

2.1 實時仿真開發框架

  上位機為Windows系統,運行Simulink、LabVIEW、VeriStand和Visual Studio 2008四種軟體環境,下位機為PharLap系統,運行VeriStand引擎,兩者通過乙太網連接。

  在上位機完成仿真軟體的設計後,通過VeriStand軟體的配置和控制,將仿真軟體下載到下位機中並在VeriStand引擎框架中執行;同時通過VeriStand對動力學仿真軟體參數進行在線顯示和修改,最終實現半實物實時仿真的目的。

  實時仿真開發框架如圖3所示。

2.2 平臺的設計

  仿真平臺中仿真模型由驅動接口模塊和動力學仿真模型模塊組成,其中驅動接口模塊包含UDP接口模塊、UDP發送模塊、1553B總線驅動模塊、狀態卡驅動模塊、秒脈衝卡驅動模塊。仿真模型的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

2.2.1 驅動接口設計

  基於VeriStand可以採用多種方式開發驅動模塊。由於Simulink工具包不包含支持PharLap實時系統的硬體驅動模塊庫,在仿真平臺中需要根據實際使用環境來開發驅動接口模塊。

  1)UDP通信模塊

  由於UDP通信與仿真模型為串行關係,即在仿真模型一個周期開始時採集UDP接收模塊的命令包,然後再在周期結束時將動力學遙測發送至UDP發送模塊。因此UDP通信採用VeriStand中Custom Device的方式實現。

  首先通過Custom Device模板工具生成Custom Device工程,工程中主要包含3個VI。Initialization VI完成Custom Device驅動程序被添加到VeriStand時的功能。Main Page完成Custom Device驅動程序被添加到VeriStand後配置Custom Device的功能,比如UDP通信中的IP、埠號設置等。RT Driver VI定義了Custom Device驅動被下載到下位機運行的執行行為。

  2)1553B通信模塊

  仿真平臺中1553B驅動模塊分為初始化模塊和讀寫操作模塊。

  通過AIT公司提供的AIT Flight Simulyzer軟體能採用圖形化配置的方式生成AIT 1553B板卡的初始化文件,但是只存在調用該文件的LabVIEW函數接口。因此,1553B通信初始化模塊採用LabVIEW生成VeriStand *.lvmodel類型模型文件的方式實現。

  在仿真模型中AIT 1553B板卡用來模擬多種箭上單機的接口,通信方式無規律,存在相應的C函數接口和LabVIEW函數接口。Custom Device的執行和仿真模型的執行是並行關係,不適合採用Custom Device實現1553B模塊的讀寫功能。因此,對1553B模塊的讀寫操作採用S函數[6]的方式實現。實現的功能有:1553B讀數據功能、1553B寫數據功能、16位CRC計算等。

  3)狀態輸出模塊和秒脈衝輸出模塊

  狀態輸出模塊和秒脈衝輸出模塊均採用PCI9054接口晶片,支持VISA[7]函數接口的調用,因此,採用S函數的方式實現。

  狀態輸出模塊和秒脈衝輸出模塊為自研硬體模塊,在操作這些模塊之前,必須使這些硬體模塊能被仿真平臺識別。系統中使用NI-VISA Driver Wizard工具,根據設備的基本屬性(PCI Device ID和Vector ID)生成*.inf文件,然後通過FTP下傳到下位機,重啟下位機後PharLap實時系統就能識別該硬體基本信息並分配硬體設備名稱。

  狀態輸出模塊和秒脈衝輸出模塊的初始化、讀寫操作均採用S函數的方式實現,通過VISA函數接口完成相應的功能操作。

2.2.2 動力學解算模塊

  該模塊中通過動力學方程解算出火箭的姿態和位置信息,然後根據姿態和位置信息轉換成捷聯慣組的輸出並通過1553B的硬體通信接口發送給箭機。

2.2.3 編譯環境

  仿真平臺的S函數中調用了VISA庫函數庫和AIT 1553B驅動函數庫,在VeriStand的makefile文件NIVeriStand_vc.tmf的LIBS中添加對兩種函數庫文件的包含,添加內容如下:

  LIBS = $(LIBS) XX\owl1553.lib

  LIBS = $(LIBS) XX\visa32.lib

  LIBS = $(LIBS)

3 仿真平臺的驗證

  基於VeriStand 的火箭制導系統的半實物仿真平臺驗證試驗流程如圖5所示。

  以某型火箭為例,該制導系統的半實物仿真平臺驗證試驗步驟具體如下:

  1)在Simulink中搭建某型火箭的仿真模型,然後使用RTW工具根據VeriStand提供的TLC文件和修改的tmf文件自動生成代碼,編譯生成DLL文件。

  2)在AIT Flight Simulyzer軟體中完成AIT板卡的配置文件的輸出,通過FTP下傳到下位機指定目錄。通過LabVIEW編寫1553B初始化程序,生成lvmodel文件。

  3)通過Custom Device Template Tool生成Custom Device模塊,然後添加UDP接收和UDP發送功能,最後編譯生成VeriStand引擎可執行的文件。

  4)將各個模塊組件添加到VeriStand中,通過mapping的方式將各個組件的信號進行映射。同時,設置各個模塊的執行順序,執行順序依次為:1553B初始化模型、UDP接收驅動、仿真模型、UDP發送驅動。

  5)將配置好的VeriStand應用程式下載到下位機運行,通過VeriStand工程的監控界面實現對仿真模型參數的實時顯示和在線修改。

  按某型火箭搭建的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驗證平臺的實物圖如圖6所示。該平臺由動力學上位機和目標機組成。兩者通過乙太網連接。上位機運行Simulink、LabVIEW、VeriStand和Visual Studio 2008四種軟體環境,進行火箭動力學模型及對應硬體驅動接口模型的編譯、下載和硬體在環的監控管理。下位機為PharLap系統,運行VeriStand引擎,配置的IO功能板卡包括:1553B總線通信模塊,秒脈寬輸出模塊,狀態(繼電器、0/10V等)輸出模塊。

  對比某型箭機半實物仿真試驗結果可知,建立的基於VeriStand的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平臺能夠較快的進行箭機的硬體在環仿真,試驗真實、有效,提高了半實物仿真平臺實時性和開發效率。

4 結論

  本文通過VeriStand、Simulink、PharLap組合的方式來構建實時仿真平臺,並成功地應用於火箭制導系統半實物實時仿真系統中。試驗結果證明仿真平臺工作可靠,實時性能好,能夠滿足火箭制導系統半實物仿真的實時性要求。同時平臺降低了仿真軟體開發周期,增強了仿真軟體設計的可靠性,實現了對仿真模型的過程監控和控制,對其它半實物仿真平臺的設計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鑑意義。

  參考文獻:

  [1]顧勝,祝學軍,楊華.基於1553B總線的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分析[J].飛彈與航天運載技術,2005(3):9-12.

  [2]陳宜成,朱友忠.運載火箭控制系統通用仿真軟體設計平臺[J].計算機仿真,2005(5):46-55.

  [3]徐庚保,曾蓮芝.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中國仿真技術[J].計算機仿真,2004(4):5-9.

  [4]任廣辰,閆長燦.箭載計算機在運載火箭中的功能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20):15-16.

  [5]王好端.混合動力控制器集成開發平臺設計及應用[D].清華大學,2012.

  [6]陳懷民,寇雲林,吳成富,等.基於VxWorks半物理仿真中S-函數驅動模塊的開發[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9(17):599-602.

  [7]鹿欣.基於LabVIEW的慣測組件實時測試系統研製[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

  本文來源於《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9期第65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打開APP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4-27 11:38:00 一、概述: 射頻/微波電路是雷達、導航、測控、制導、通信和電子對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 一種基於線性化直升機數學模型的仿真系統
    摘要:為了配合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線性化直升機數學模型的半物理仿真系統。重點講述了仿真系統的系統結構以及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描述了線性化直升機仿真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實現過程,並以航線飛行為例給出了仿真過程和仿真結果。實際使用表明,本系統具有結構簡單、仿真準確、可靠性高的特點,達到了設計要求。
  • 基於MPPT算法的光伏發電併網系統仿真研究
    針對此現象,本文基於MATLAB軟體平臺建立了兩級式太陽能光伏併網系統的仿真模型,前級升壓斬波電路[1]運用電導增量法[2](BOOST)對電池最大功率點進行跟蹤;並對後級併網逆變器的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同時仿真了在光伏電池輸出電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後級逆變器的響應特性,最後對單相兩級式光伏
  • 國內外軍用仿真技術發展現狀概述
    因此,飛彈武器系統,無論是戰術的還是戰略的,美國三軍都非常重視半實物仿真在飛彈研製中的作用。雖然這是化費較大的工程,但是幾年來,美、歐、日各方都化費巨資建立半實物仿真系統,以加快精確制導武器的研製。 同樣,歐洲對於仿真的研究歷來也十分重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於1992年9月成立了DIS工作組。
  • 基於LMS算法的回聲消除系統仿真研究
    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本文基於LMS算法,應用MATLAB進行仿真研究,並改進了LMS算法,得出更好的回聲消除系統。0 引言  現在,各種各樣的通訊方式越來越多,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然而,消除使用免提通信設備時的回聲,面臨多面挑戰,它不僅和通信系統終端設備的外部環境有關,還和運行通信系統的主機性能以及網絡狀況密切相關。
  • ...開發的有「VR數控示教機與仿真雲平臺」和「虛擬實境專業實驗室」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新開普提問, 貴公司領導,你好,VR數位化校園相關的方案以為,貴公司其他VR方案和產品,可否介紹下?公司回答表示,感謝您的關注!公司目前立項開發的有「VR數控示教機與仿真雲平臺」和「虛擬實境專業實驗室」。「VR數控示教機與仿真雲平臺」是一款滿足數字加工實訓教學需求的半實物仿真教學實訓系統,解決高校智能製造學院、工程訓練中心等部門在學生數字加工實訓過程的一些實訓安全、耗材、設備維護等問題。
  • 中國電科院「開放式仿真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通過驗收
    12月14日獲悉,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牽頭的國家電網公司大電網重大專項「大電網仿真關鍵技術深化研究」課題6「開放式仿真平臺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標誌著我國電力系統開放式仿真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電網仿真水平得到提升。
  • 基於CST軟體的專用仿真平臺的開發
    同時兼顧用戶的其他需求,如:簡單的數據輸入、與CAD/EDA之間的導入導出和智能化的後處理,並提供開放的接口方便用戶在CST基礎上開發特定功能的仿真模塊。這些二次開發的仿真模塊,可以更好地完成用戶的需求,大大提高了電磁工程師的工作效率。
  • 基於MATLAB GUI的數位訊號處理仿真平臺的設計
    很早之前,國外就開始把交互式軟體MATLAB用於數位訊號處理的教學中,並採用功能強大的系統開發平臺。本文利用MATLAB的圖形界面設計工具(GUI),以數位訊號處理理論知識為基礎,設計了與課堂教學、實驗內容相配套的輔助工具。該輔助工具可用於《數位訊號處理》課程的實驗輔助教學、課堂教學演示,也可作為學生課後自學平臺,真正的將實驗內容融入教學過程中。
  • 基於ADS平臺不對稱Doherty功率放大器的仿真設計
    基於ADS平臺,採用MRF6S21140H LDMOS電晶體,通過優化載波放大器和峰值放大器的柵極偏置電壓改善三階互調失真(IMD3),同時通過調節輸入功率分配比例改善由於峰值放大器對載波放大器牽引不足導致的失配問題,從而改善不對稱Doberty功率放大器的輸出性能。
  • RTDS技術公司發布基於IBM POWER8技術的全新一代實時仿真平臺
    RTDS技術公司發布基於IBM POWER8技術的全新一代實時仿真平臺 2017年04月05日 18:00作者:info@prnasia.com編輯:美通社
  • 基於虛擬實驗平臺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開發與仿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8555.htm基於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是電類專業學生重要實踐環節的目的,通過介紹模擬電子系統的設計思路,結合
  • 基於CFD的船舶脫硫系統廢水導流裝置建模與仿真研究
    1 湍流流動模型1.1 脫硫廢水導流裝置本文涉及研究的計算流體域如圖 1(a)所示,某耙吸式挖泥船 EGC 系統廢水通過一根 DN300 的排水管道排至舷外(直徑 10m,長度 10m 的圓柱體大空間),管道出口末端裝配有一個如圖 1(b)所示的導流裝置,用於改變廢水流動特性,增強廢水與舷外海水的混合稀釋。
  • 基於機載平臺的幹涉儀測向技術研究
    (1)機載平臺可供布設天線陣列的有效空間。允許的天線陣元尺寸和數量十分有限,不能使用大基礎天線陣;同時飛機結構面多為弧面,這也限制了均勻圓形陣向低頻段擴展的可能。本文考慮到飛機本身的結構特點是機身橫向窄縱向長,為有效利用飛機機腹的空間,提出了均勻橢圓布陣的形式,通過仿真分析了橢圓陣列孔徑與波長之比對入射角度的估計性能影響。
  • GPS在飛彈制導中有哪些意義 GPS在飛彈制導中意義分析【詳解】
    一是支撐高技術武器裝備研製的共性基礎技術,如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和動力技術、仿真技術、先進位造技術等;二是針對武器裝備功能需要的應用技術,如探測技術、精確制導技術、C(U3)I系統 技術、電子對抗技術、隱身技術、反隱身技術、航天技術、核武器技術和先進防禦技術等。因此研究GPS這一全新的全球定位系統在飛彈制導中的應用,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和現實意義。
  • 基於Matlab/Simulink的光伏電池仿真模型研究
    最後,在Matlab/Simulink環境下建立光伏電池的仿真模型,將仿真結果與實測結果進行對比,驗證該模型的準確性。關鍵詞:光伏電池;輸出特性;Matlab/Simulink;數學模型 隨著低碳經濟和低碳技術的發展,太陽能作為一種潔淨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各國研究的熱點,各國政府也相繼出臺各類政策支持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研究和發展。然而,由於其較高的研發費用和受實際環境因素限制,使太陽能光伏技術的發展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 步進式加熱爐仿真系統設計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產品品種不斷增多,用戶對產品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加熱爐過程控制系統的控制策略和數學模型一直是人們關心的重要研究課題,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進已成為提高熱軋產品質量和產量的重要途徑之一。
  • 基於EWB文氏電橋振蕩電路的仿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0654.htm在教學中, 利用EWB 仿真軟體, 可以建立起了一種類似於真實實驗室工作檯的虛擬平臺, 逼真地模擬各種元器件和儀器儀表, 從而不需要任何真實的元器件和儀表, 就可以完成多種電路實驗, 不僅可以作為現行的實驗一種補充, 還可以作為複雜的電子系統的設計、仿真與驗證的手段
  • 基於FPGA的極化碼的SCL解碼算法研究
    極化碼的主要過程是在編碼系統中通過對信道進行結合與拆分,然後在其中選擇好的部分信道來進行有效數據的傳輸。極化碼被嚴格證明有以下兩個特性:一是基於信道極化現象存在;二是在碼長為無限長時,其信道容量可達香農極限。相比於經典的Turbo碼與LDPC碼,極化碼具有更低的誤碼率和複雜度以及更高的吞吐率[2-3]。
  • 基於NETFPGA的可重構科學計算平臺
    本項目的研究目標是探索和建立圖形化數學算法向硬體轉換的理論方法,研究開發數學算法向硬體邏輯轉換的工具,與科學計算軟體相結合建立起基於FPGA陣列的科學計算平臺原型。研究目標結構流程如下:在基於FPGA的可重構高性能計算的研究領域,國內主要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少數幾所大學的相關教授在研究FPGA可重構計算的結構和算法,國內的FPGA可重構計算還處於起步階段,與國際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尚無通用成品運算平臺,國內主要研究現狀比較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