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20日上午,中國留學生楊某被美國北安普頓縣檢方指控「涉嫌使用鉈和其他化學試劑,緩慢毒害其非洲裔室友達數月之久」。南都記者注意到,楊某曾獲得理海大學2個學術獎項。而關於投毒動機,「楊某自稱本來計劃當自己成績下滑時,用鉈殺死自己。」
楊某。
楊某今年22歲,化學專業,與受害人Juwan Royal都曾就讀美國賓西法尼理海大學(Lehigh University)。事發時,楊某和Royal還是同住多年的室友。Royal曾向調查機構表示,「以為兩人關係很好」。
2018年4月5日,Royal宿舍裡的電視機、桌子等物品遭到塗鴉,其中含有涉嫌歧視與侮辱性文字。當地警方發現,字跡恰好與Royal的中國室友楊某相似。另一方面,整個春季Royal都在生病,「下肢疼痛、有灼熱感、麻木感」等,多次就醫。警方對Royal的血液檢測發現,血液中鉈含量異常。
事後,楊某向警方承認自己從網上購買了鉈等化學物品,隨後將他們摻入冰箱裡儲存的食品、飲料、漱口水中,每次很少量。不過,楊某向警方表示「本計劃當自己成績下滑時,用鉈殺死自己」。研究發現,鉈對人體的毒性超過了鉛和汞,可誘發癌症、致畸等。而此案的受害人Royal在畢業離校後,依然出現「嘔吐、顫抖、噁心」等症狀。
楊某曾獲得理海大學化學領域學術獎項。
理海大學創立於1865年,是全美頂尖私立研究型院校。南都記者注意到,楊某此前獲得理海大學的兩項化學領域學術獎,分別為「Hypercuber Scholar Award」和「Harry M. Ullmann Chemistry Prize」。獎項評語顯示,獲獎人「在理論化學和分子模型方面表現突出」、「在化學和化學工程領域名列前茅」。
12月20日,因涉嫌使用化學用品鉈和其他化學試劑緩慢毒害其室友Royal,當地檢方追加指控楊某「殺人未遂、嚴重傷害」等多項罪名。目前,楊某已經被拘留。
採寫:南都記者 毛淑傑
轉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