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個多事之年,疫情、騷亂、美國大選戲劇般的情節輪番在美國上演著。
在美國的某處看不見的角落裡,
一位現年24歲的前中國留學生的人生在兩年前發生了驚天巨變。
是的,他就是兩年前引發中美兩國巨大關注的中國留學生給非裔室友投毒案的涉案人員——楊裕凱(音譯)
圖源:lehighvalleylive
這則令人瞠目結舌的投毒案經過兩年多的審理,於周二宣判。
這名前里海大學中國籍留學生楊裕凱周二在法庭承認,他曾試圖用一種用於製造老鼠藥的化學物質(鉈毒)毒死非裔室友朱萬(Juwan Royal)。
圖源:每日郵報
最新消息,楊裕凱在法庭表示自己對謀殺未遂的罪名認罪。
作為認罪的交換,北安普頓縣地方檢察官辦公室對楊的其他指控也被撤銷。
他曾被指控在2018年4月在室友朱萬的房間進行涉及種族主義的塗鴉。
根據法庭記錄,楊裕凱將於明年1月21日被判刑,
面對著他的將是6年至20年的州立監獄的鐵窗生涯。
楊裕凱曾經是里海大學化學專業的學生。
里海大學
圖源:網絡
據美聯社報導,去年他試圖逃離美國回到中國,保釋金也因此從20萬美元提高到了250萬美元。
目前楊由律師珍妮·傑克遜(Janet Jackson)代理,楊裕凱認罪後,她沒有立即回復各大媒體尋求置評的消息。
據WFMZ頻道69報導,這位律師曾經在周二的法庭上主張楊患有精神疾病,以尋求輕判。
作為此案受害者的朱萬,由於中毒造成神經損傷,接受了兩年的物理治療。
根據地方檢察官的描述,時至今日朱萬的腳趾仍然有神經問題。
2018年,中國學生楊裕凱(Yukai Yang,音譯)被指控對室友投毒。
他的室友是一名非洲裔美國人——22歲的學生朱萬(Juwan Royal),兩人是多年的室友。
楊裕凱和室友朱萬
圖源:澎湃新聞
楊裕凱是一名化學專業學生。在幾個月時間內,他用少量鉈和其他化學物質,讓他的室友朱萬患病。
鉈是一種對人體有毒性的金屬元素,它的毒性高於鉛、汞,對成人的最小致死劑量為12mg/kg。
圖源:dreamstime
鉈具有強蓄積性毒性,輕則對患者造成永久性損害,包括肌肉萎縮、肝腎的永久性損傷等,重則致命。(引自維基百科)
圖源:dreamstime
真相大白時,他的室友朱萬驚呆了,因為他一直以來相信他和室友的關係相當融洽,萬萬想不到自己會被室友投毒。
在今年二月份,朱萬開始發覺生活存在異常的狀況。比如,他在房間拿起一瓶水,喝下的時候覺得嘴裡有灼燒感。
而在他的食物、飲料、漱口水中,偶爾就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在今年3月份,朱萬的身體狀況變差——偶爾出現頭暈、嘔吐、顫抖等症狀,他最初只是把這些症狀當作生病而不予理會。
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朱萬去醫院進行了檢查。在他的血液中,檢測出化學物質鉈呈陽性,每升3.6微克,高於人體的安全毒性水平,他立即接受鉈中毒的治療。
據警方透露,如果朱萬體內的鉈含量再高一些,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險了。
大約一周之後,朱萬(非裔美國人)的床上被人塗鴉寫著:「n**** get out of here」,
當警方將該塗鴉的字跡與楊裕凱的信件進行對比時,發現了相似之處。
隨後警方開始調查楊裕凱的電腦,發現他在網上購買了一種含有重金屬的化學品,
該化學品含有重金屬鉈,此前曾用於製作老鼠藥中,但是已經在20世紀70年代被禁止。
目前楊裕凱已經承認,正是自己把一些化學物質混入朱萬的飲用水、食物之中。
圖源:FOX
對於這一切的做法,楊裕凱說,當他考試成績不好的時候,他會購買各種各樣的化學品,目的是為了懲罰自己。
他告訴警方,他把這些化學物質混入兩人共用的冰箱裡的食品、飲料、飲用水中,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懲罰自己考試沒考好。
楊裕凱的行為嚴重傷害了他的室友朱萬的健康,現在朱萬的身體還在受中毒的影響。
而如今楊裕凱早已經不是里海大學的學生,他的學生籤證也已被撤銷。
法官表示,楊裕凱在刑滿之後很可能會被立刻驅逐出境遣返原籍。
中國傳媒大學程浩導演拍過一部懸疑微電影《寢室》,題材的靈感就來源於某大學的投毒事件。
劇情講述了畢業前夕,同寢室的4個好兄弟再次相聚寢室,回憶過去的歡笑和淚水。
但隨著火鍋和酒精的催化,幾人過去的種種矛盾也被推上餐桌,同學會的高高在上,財富之間的巨大差異,讓衝突終於在最後一刻爆發......
圖源:《寢室》
微電影中毒害室友的學生說:「大學四年,我們一起在寢室吃了197頓飯,一起醉了172次......」
不管是電影還是生活,大學室友是大家步入大學生活後最先了解的人。大多數人,和自己的室友共度了很美好的學生生活,成為朋友,成為知己,共同收穫人生夢想。
而室友之間矛盾和衝突也從來不是某一刻爆發,而是日益的積蓄。
就像楊裕凱投毒的案件,雖然他的動機仍未可知,
但不能否認的是,類似的案件時有發生。
2018年10月,加拿大皇后大學的中國博士留學生王子傑(音譯),因毒害自己的室友被判處7年,遣返回國,卻仍無悔改之意....
與楊裕凱的作案手法類似,王子傑向自己的室友——另外一名中國留學生下毒!
圖源:google
王子傑最初在實驗室,在同學的午餐和水裡放入有毒的化學物質:N亞硝基二甲胺。
這種物質極易揮發,會產生很危險的副作用,也會產生急性毒性、制畸性、制癌性。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N-亞硝基二甲胺在2A類致癌物清單中,已知會導致癌症。
王子傑從一位名校高材生淪為投毒者,一位前途無量的學生淪落階下囚。
圖源:google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在復旦大學投毒案中,就曾使用了這種物質。
但是結果卻比上述案件嚴重的多,受害者黃某經搶救無效身亡......
圖源:騰訊
而林森浩也因以投毒的方式故意殺人,於2015年12月11日被執行死刑。
最令人憤怒的是,林森浩在明知由於自己下毒,室友生命垂危的緊急時刻,他仍知情不報,把自己的室友活活耗死。
圖源:Getty Images
合租是要碰運氣的,當然最好是和熟悉的人一起租房子,知根知底的人安全風險是最小的。
當然,同在一個屋簷下生活,難免會產生一些小矛盾,積極去解決問題,相互多些關心和理解。
如果察覺到危險,千萬不要和對方硬碰硬,先確保自身安全,或者去一個安全的地方,然後報警!
保護好自己,遠離「垃圾人」,這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