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北極看熊,4歲南極看企鵝!這個杭州娃可能創造了世界紀錄!
如果有機會,你會因為孩子的一句話,就用185天,歷經12個國家,去世界的最北邊看北極熊嗎?
有一天,兩歲半的小辛巴指著繪本上的動物,跟爸爸說:「爸爸,我想去看北極熊」,然後就開啟了他的北極之旅!
小辛巴的爸爸老極是個職業登山家、漂流的嚮導、紀錄片導演,老極和妻子小豬都是狂熱旅行愛好者。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註定小辛巴的成長方式與眾不同。
辛巴在一個半月的時候,已經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裡開始爬山了。老極和小豬會利用周末的時間,帶辛巴去爬山、旅行、露營。
2歲半去北極,世界要親身去認知
隨著辛巴逐漸長大,有一天辛巴指著繪本上的北極熊問老極:「這個是什麼?」老極說:「這是北極熊呀,它在很遠很遠的地方。」
沒想到,辛巴開始像複讀機一樣說:「我要去看北極熊,我要去看北極熊。」這句話觸動了老極,因為去北極的夢想也是他們夫妻熱戀時的誓言。於是,他們就開始第一次遠行的計劃。
2014年11月2日,在小辛巴兩歲半的那一天, 他們一家三口,騎著一輛拉風的三輪摩託車出發了。這段從西雙版納到北極旅行正式開始,雖然一切都是未知的。
在寮國辛巴第一次遇見了大象,第一次坐熱氣球,第一次從天上的視角去看世界,小辛巴一直在喊fantastic。
在寮國的四千美島,他們還遇到了同樣在環遊世界的法國家庭。兩個小傢伙互相看了眼對方,馬上瘋玩在一起。雖然語言不同,但表情和動作可以解決一切溝通。
旅途中,辛巴用眼睛、用雙手感知著這個世界,體驗到太多課本中沒有的東西。
最終他們歷經無數鏡頭外的的波折辛苦,用時185天,到達了冰天雪地的北極。看到了令人驚豔的北極光。
可是苦苦尋找了十多天,小辛巴並沒有看到北極熊。為了不讓小辛巴失望,老極假扮成北極熊,在冰天雪地裡與辛巴玩耍,也算是圓了辛巴看北極熊的夢想。
旅行的過程是讓人上癮的,從這個時候開始,老極便萌生了「童年三部曲,世界三極「的想法。
4歲南極看企鵝,抵達南極圈最小的中國人
2016年11月2日,在辛巴4歲半的那一天,他們又開始了策劃世界三極的第二極——南極之旅,這一次他們要縱穿南美洲到達南極。
他們的南極之旅從南美洲最北端的厄瓜多出發,一路南下,途經秘魯、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等國,縱穿整個南美洲。
沿途他們去逛當地的各種集市,感受當地的文化,尋找美食。也勇敢的在旅行的過程中去挑戰,比如在厄瓜多蕩鞦韆,儘管下面就是懸崖。
在面對兒子的害怕,老極會告訴辛巴:「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後還會堅持去做。」
比如一家人冒雨騎著摩託、徒步去探訪世界新七大奇蹟的天空之城——馬丘比丘。在寒冷的騎行途中,辛巴一家差點凍死在海拔4200米的埡口上,幸運的是偶遇好心的奶奶,給他們提供避雨的地方,為他們點燃火堆,辛巴懂得了什麼是感恩。
在歷經12公裡的艱辛徒步後,辛巴終於看到美麗的天空之城並為之震撼。在城市裡,我們只能看到高樓大廈,青磚灰泥,但是在旅途中,辛巴可以看到人類最傑出的一些建築,這些美是永恆的。
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很多震撼。孩子可以親眼去見識這些偉大,親手觸碰這些歷史,無形中也是對他們審美的一個提升。
他們騎摩託、搭汽車、坐小船,遊遍了加拉帕戈斯群島、亞馬孫森林、印加古道、復活節島、天空之鏡等地。
辛巴和放飛自我和象龜賽跑。
辛巴在海灘上第一次看到哥斯拉的創作原型——海鬣蜥時,忍不住大喊:有怪物!有怪物!
但經過仔細的觀察,辛巴發現它們其實特膽小,很溫柔。
在探秘亞馬遜的時候,辛巴因為在百科全書上看到食人魚圍攻落水生物的血腥場面,所以一家人決定釣食人魚吃。
但正是這次釣食人魚的經歷,讓辛巴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小辛巴被各種叫不上名的蟲子咬了一身大大小小的包,那種奇癢簡直要了辛巴的命,每個包都被他生生撓出了血。但是最後辛巴還是堅持下來了。
老極通過這段經歷告訴辛巴:這就是旅行,快樂和痛苦你都得體驗到。
4個多月,辛巴一家可以說把南美好玩的地方都逛了一遍之後,探秘終於達到世界的盡頭——烏斯懷亞,登上了前往南極的探險船。
2017年2月21日,探險船頂著德雷克海峽的狂濤巨浪抵達南極半島。2月26日,成功越過冰凍的南極圈。4歲的辛巴也由此成了最小到南極的中國人。
他們一家在南極圈待了4天,南極巨大的冰山和海面上,企鵝、海豹、鯨魚們自由自在,辛巴興奮不已,並默默的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下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們。
動物學家 Cobie看到這番場景,鼓勵辛巴要成為一個在中國保護動物的英雄。
聽到這些話後,小辛巴陷入了思考,幾天後,他突然對老極說:「爸爸,我可以畫出動物,你再拍到紀錄片裡,大家看到後就會保護東西了。」
於是,在南極的寒風中,一個孩子為保護動物作出了他的努力。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哪一個更重要?
這是大家經常會討論的一個話題,很多人會質疑,這麼小的孩子不上幼兒園,以後上學會不會落後呢?
辛巴的旅行中充滿了無限生動的教育,在旅途中他在不斷的學習各種語言,像英語、西班牙語,吸收各種新鮮的詞彙,結實新的朋友,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去感恩,他在旅行途中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持,也鍛鍊了體魄。
他在旅途中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攝影,並且一直堅持,用自己的視角記錄所看到的一切。
他也在旅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不是空洞的回答當一個科學家。在路上,辛巴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參觀航空母艦時,他知道了航空母艦駕駛員,欣賞木偶、雜技表演時,他知道了木偶演員、雜技演員,當這些職業鮮活地出現在他眼前,他便開始搜尋自己的愛好。
3-6歲是孩子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大多數孩子只能從電視、繪本上去了解這個世界,學習詞語、認識北極熊,但是如果能在路上用雙手去觸碰,用眼睛去感知這個世界,那這種美好的體驗一定會像種子一樣埋在孩子的心裡,生根發芽。
我覺得讀萬卷書更像是一個基礎,但是行萬裡路,則是能夠更好地夯實和拓寬萬卷書的深度和廣度。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也一直遵循這樣兩者的結合。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北極、南極,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從去莫幹山、敦煌、新疆、西藏開始。
不能用腳步丈量世界,先從書本豐富認知
有些家庭每年都會帶孩子去旅行,但是旅遊一圈回來後,孩子仍然什麼都不知道,可能有些家長自己都會忘記。
又或許我們會因為種種原因,暫時不能和孩子一起用腳步丈量世界,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書本,讓孩子領略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豐富認知,這樣還能提高以後實地旅行的含金量。
所以當我看到這套《環球國家地理繪本》時,我就覺得一定要推薦給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們。
這是我看到的第一套3-9歲環球國家地理啟蒙通識繪本,不僅帶給孩子地道的異國體驗,更重要的是能激起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輕鬆了解異國文化。
讓孩子跳出只知道名字的困境,對建築古蹟、人文風俗了解更深入,各位爸爸媽媽們也可以順便補補課。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沙質荒漠——撒哈拉沙漠,孩子能認識沙漠上4種常見的沙丘形態;知道為什麼在沙漠行走要用指南針(因為沙丘會移動);知道沙塵暴來臨的時候人如何保護自己;能認識沙漠裡的生命——響尾蛇、蜣螂、駱駝、裸克分子鼠等;見識復活草貌似乾枯,遇水而活的神奇。
比如來到義大利,會為你解析古羅馬鬥獸場的由來和建築特色。喜歡許願的人一定別錯過世界聞名的許願池——特雷維噴泉。據說在這裡許下重返羅馬的願望,會成真哦。
比如孩子們熟悉的聖誕老人,原來在歐洲不同的國家還有不同的身份呢。
這套書總共涉及了全球70多個國家、500多個國內外城市的名字、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語言、歷史人文、美食文化等豐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識。
而且編排的也非常精妙:
1、套裝劃分很清晰,一本一洲2、每個單本編排很細緻:國家詳解、特色專題、趣味科普
以新穎的「旅行手帳」式的展現形式,依靠巧妙地編排讓這麼多有趣又實用的知識變成了趣味閱讀的一個個元素。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完成全球的深度旅遊。
另外每一本的最後還有趣味知識科普頁「這是真的嗎?」 。這是一個挑起孩子好奇心的專題,也類似謎一樣的問答,而且大多數家長都不太知道正確答案。
它是地理奇觀,也是人類智慧的體現。作為每本書的最後既活動了孩子的大腦,又打開了他們的眼界。
我向來主張,給孩子的東西一定要注重專業性,因為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這套書的編輯團隊非常權威。
它是由中國地理協會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IUCN國際教育委員會成員黃宇博士精心編著。他本人是教育學博士,所以無論是內容的專業性,還是兒童閱讀的可讀性完全不用擔心。
全套10本原價336,團購只需99,3折不到還贈送一本精裝繪本《影響孩子一生的環球100成長旅行地》,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