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一顆巖石星球,為何海洋面積佔了71%

2021-01-15 奇聞廳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巖石星球,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的表面基本由巖石構成,幾乎沒有水分,但是經過約50億年的發展,現在的地球表面,71%都由水組成。

根據科學家的調查,地球上的水,應該是在38億年前至41億年前之間開始大量出現,給地球帶來水分的,只有在太陽系初期肆意飛行的小行星和彗星們。


46億年前,小行星和彗星大規模襲擊太陽系:

太陽系在一片星雲中誕生,但是在太陽系逐漸聚合成天體時,並非所有的物質都會被中心的太陽捕獲。

絕大多數的物質圍繞著初期太陽逐漸聚集成小行星,小行星在互相撞擊的過程中,聚合成越來越大的天體,最終成為一顆行星。

而星雲中沒有形成行星的物質,形成小行星帶,以及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當太陽系成型後,太陽開始發生核聚變,巨大的能量讓太陽系再次打破平衡。


行星受到太陽釋放的能量和光壓影響,開始向外移動,而引力的變化讓太陽系外圍的小行星開始向內襲擊太陽系的行星。

很多行星會在這個過程中被摧毀,或者被太陽吞噬,將所有隱患排除後,太陽系進入到漫長的平衡期,地球也在這個過程中幸運的存活下來。

距今38億年前的小行星襲擊,聽起來十分危險,但很有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小行星或許會帶來水和有機物:

大規模的小行星和彗星開始撞擊地球,這些小行星很有可能存在大量的冰,甚至有可能存在有機物。

地球也在這段時期,從一顆乾燥的巖石星球,逐漸變成一顆充滿水分的星球。科學家通過在世界各地搜尋隕石,發現了隕石中存在過冰的證據,大量攜帶水冰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讓地球出現了獨特的水循環,也形成了海洋。

地球的天然衛星——月球,或許就是一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但是這顆小行星過於巨大,地球和小行星都出現了破碎,經過漫長的引力聚合,地球和月球逐漸形成。


雖然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可能存在冰,但是在撞擊地球的瞬間,巨大的熱量會讓冰直接變為水蒸氣,幸運的是,地球擁有足夠的質量,可以捕獲這些氣體形成大氣層。

數十億年的時間,讓地球逐漸形成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氣,生命或許在這片原始海洋中自然演變而成,或許是某一顆小行星攜帶著生命在地球「播種」。

地球從一顆光禿禿的巖石星球,變成現在的藍色星球,無疑是宇宙的奇蹟!


相關焦點

  • 海洋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這些水從哪裡來的?為何海水是鹹的?
    眾所周知,地球的環境在不斷的惡化,那麼地球上的資源也是比較匱乏了。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地採取一些措施,希望能夠挽回一些過錯。但是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有一天會消耗殆盡,那麼我們人類的人口也是在不斷的在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是在不停的尋找宇宙中能夠適合我們人類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
  • 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地球沒有多少水
    地球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這些小星球上的水量比地球還多很多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古時候的人們不知道地球有多大,認為陸地面積比海洋面積大,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當人類走出地球後,再回頭看地球才驚訝發現,原來地球的水是如何之多。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海洋面積佔到71%,陸地面積只有29%。
  • 地球海洋面積佔71%,地球為什麼不叫水球?木衛二:那我呢?
    圖示:地球  從這個角度看,整個地球幾乎全部被海洋所覆蓋。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積可達1.8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總面積(5·1億平方公裡)的三分之一還多。除了太平洋,地球上還有3個大洋,分別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地球上的海洋的面積總共3.6億平方公裡,佔到了地球面積71%。因此從太空中望去地球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藍色星球。  既然海洋佔到了地球總面積的71%,佔據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那麼地球為什麼不叫做「水球」呢?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地球」這個名字的由來吧!  地球這個詞源自英語中的「Earth」。
  •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海洋面積佔地球71%,這麼多水從何而來?為什麼海水是鹹的?面對這個資源匱乏,而且環境在不斷惡化的地球。我們人類也在不停地採取措施,希望能挽回一些過失。但是這個地球上的資源,遲早會耗光。我們人類的人口還在不停的增長,所以我們人類也在宇宙中,尋找一些時候我們人居住,而且資源豐富的星球,也就是超級類地行星。而到現在為止,我們人類在宇宙中,也找到了幾十顆的這種行星。不過這些星球無一例外的都在太陽系外,所以距離我們地球實在太遠了。以我們人類現在的宇宙航天技術,是很難達到那些星球上的。
  • 地球看起來是個水球,但其實還是一顆石球
    從太空向下看,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而地球之所以看起來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是因為地球表面覆蓋著大量的水。儘管如此,地球的淡水資源仍然是匱乏的,因為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的。地球上海洋和陸地的面積比大概可以達到71:29。地球上71%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而陸地面積只佔到了29%左右。而這裡所說的陸地面積還包括了陸地上的河流湖泊,如此看來,地球真的是一顆水球。
  • 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為什麼沒能誕生文明?
    生物進化理論一直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比如很多人疑惑,為什麼佔地球面積71%的海洋沒有產生文明?其實人們口中的文明只是相對人類而言,也許在其他動物的思想中,它們也有著自己的文明。當然按常理推論,文明一般只產生於進化程度最高的生物之中,而地球上滿足條件的只有哺乳動物,而海洋中的哺乳動物過少,所以很難滿足發展文明的條件。海洋孕育了早期的文明,在幾十億年前,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的時候,海洋就已經開始孕育細胞,在經歷很長的時間後,陸地上才出現了哺乳動物。隨著陸地的不斷演化分裂,部分哺乳動物開始重返海洋,但數量卻很少。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從太空看地球,我們會發現它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世界。地球的外觀呈現出美麗的藍色光芒,所以我們稱地球為藍色星球。 地球為什麼是藍色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地表有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蓋,而陸地面積只有29%。
  • 如果地球陸地和海洋的面積比例顛倒,對地球會有什麼影響?
    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美麗的行星,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顆在星球表面擁有液態水的行星,地球表面的水匯聚到了一起,形成了浩瀚的海洋。地球表面可以分為海洋和陸地兩大部分,從而也形成了海洋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兩大生態系統。
  • 地球上到底是水多還是巖石多?算出的答案出乎意料
    大家都知道,如果我們從距離咱們地球,特別遠的太空,俯視著我們生存的,這顆蔚藍色的星球,無論是站在哪個角度,我們都可以會發現,地球上的海洋面積,是要遠遠的大過陸地的。就算把地球轉到面積廣闊的亞歐大陸那一面,也是如此,5400萬平方公裡,在巨大的藍色海洋包圍中,已經難以展現出它的遼闊。倘若從太平洋的上空來看,那地球就幾乎看不到陸地,而成為一顆「水球」了。古人說三山六水一分田,實際上,地球的海洋面積,多達地球面積的71%,剩下的29%才是陸地的面積。
  • 太陽系含水最多的星球,這顆行星海洋最深處是地球海洋10倍
    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積被海洋覆蓋,因此看起來是一個蔚藍色的行星。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1%,因此從外表來看「地球」這個稱呼可能並不合適,叫做「水球」或許更合適一些,但是從地球的整體構成來看,又是巖石更多一些,因此地球雖然被海洋覆蓋,但是地球整體的儲水量其實並不多,只能算是滿足地球表面生物活動的需要。
  • 這顆星球體積僅為地球1%,其含水量卻超過地球總含水量的2倍
    從外星球來看,地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水球,地球上海洋面積佔到地球總面積的71% 。在茫茫太陽系之內,除了地球,我們似乎很難找到第二個充滿液態水的星球了。那麼,地球真的是太陽系內含水量最多的星球嗎?科學家指出,木衛二星球雖小,但其嬌小的「身軀」內卻蘊含著豐富的液態水資源。對此,有人提出了質疑,若木衛二上真的存在豐富水資源,為何我們無法直接查看到呢?科學家解釋到,木衛二上豐富的液態水資源是隱藏在厚度為10~200公裡的冰蓋之下而非存在於星球表面。
  • 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陸地佔29%如果調換一下資源更豐富嗎
    如果,地球的陸地面積與海洋面積交換一下,或者二者的比例變化的幅度超過一定範圍,不但人類出現不了,即使出現,也創造不出高級文明來。南極洲有142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上面完全被冰雪常年覆蓋,只冰蓋就達200萬平方公裡,平均厚度達到2000米,最厚處達4000米,佔世界冰水的90%,如果全部融化,可使海平面升高60米。
  • 地球的水量是最多的?這顆星球被稱作「超級水庫」,就在太陽系中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在40多億年前,如果不是地球上出現了原始海洋,那麼地球有可能一直到今天都不會有生命的存在。當然,地球上的水並不是一直保持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地球71%左右的表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而剩下的29%的面積,則成為了人類的家園。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提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話題:如果地球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都知道,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陸地面積只有29%。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海洋變成了29%,陸地變成了71%,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否更好呢?
  • 地球表面的液態水是從哪裡來的?
    地球是一顆智慧生命星球,同時也是一顆水星,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積佔全球面積的71%,從太空中看,地球就是一顆綠色的星球。
  • 巖石行星的「最強boss」,距地39光年,也是一顆可憐的星球
    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距離地球730光年之外的地方,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迄今為止,宇宙中最大的巖石行星,它大約有39個地球那麼大,如今正在圍繞著一顆恆星快速地運轉著。天文學家將這顆巖石行星取名為「TOI-849b」,通過目前得知的觀測數據,它雖然如今是一顆巖石行星,不過這並不代表著它一直都如此。
  • 為何紫色星球被認為可能是生命星球?科學家: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
    文/行走天涯 為何紫色星球被認為可能是生命星球?科學家: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 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是所有人一致的認知,但實際上地球早就已經不是50年前被拍攝到的樣子了。
  • 科學菌:它是一顆充滿冰的星球,科學家表示冰下海洋或有生命存在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它是一顆充滿冰的星球,科學家表示冰下海洋或有生命存在。地球是一顆具有生命的星球,最主要的是我們地球上是有液態水的,海洋便既能夠達到總面積的71%。到目前來說,還沒有發現任何一顆行星的表面有大量液態水,在之前的時候是懷疑火星上有可能會有液態水,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了非常巨大的冰水坑,但是,離得太遠,所以不並不確定是否真的是一個大的水坑,還需要後續不斷的靠近才能真正了解。在太陽系當中,除了地球之外,其他的行星表面是沒有大量液態水的。但是,其實有很多的星球是以冰凍水的形式存在的。
  • 宇宙中存在一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星球
    地球一直以來是我們最熟悉的星球,藍色的天空,美麗的海洋。經過了約45.5億年的歷史形成的這樣一顆美麗的星球。如果我們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了該怎麼辦?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搬到其他星球了,那麼我們現在又有什麼可以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呢?如此浩瀚的宇宙當中當然有一顆適合人類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