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9月6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文化服務專題板塊「新國門 新大興」大興展區舉辦主場活動。現場融合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設計元素和南海子文化、麋鹿文化特色的展廳風格倍受關注,大興區文化產業發展成果、政策優勢營商環境和未來願景集中展示推介,南海子德壽寺模型亮相,30多家文化企業,近300件特色文創產品集中展示。
現場展品涵蓋麋鹿文創、博物館文創、非遺文創、科技文創、中醫藥文創等多個文化創意類別,總計展品約300件,絕大多數是大興特色文化項目及產品,充分展示了大興區南海子皇家苑囿文化、麋鹿文化、永定河生態文化的內涵和精髓,體現了大興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活力。
展廳入口設置「鶴鹿同春」實物標本展示,麋鹿一家與兩隻丹頂鶴姿態鮮活,靈動可愛;近100件大興區內文化企業以麋鹿形象創意設計而成的「麋鹿文創」系列產品在展廳中展示,近幾年,麋鹿文化作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璀璨明珠,已成為大興一張亮麗的文化金名片。據現場負責人介紹,大興區正在著力推動麋鹿文化的傳承和傳播。目前正在舉辦麋鹿文創大賽,屆時將有更多以麋鹿為創作理念的文創產品脫穎而出。此外,今年9月底將舉辦第三屆北京(國際)麋鹿文化大會,麋鹿所承載的生態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世界文化交流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德壽寺模型作為南海子文化的一個典型縮影,此次也在現場亮相。1780年,乾隆皇帝曾在德壽寺接見六世班禪額爾德尼,至今留存的漢白玉石碑「德壽寺碑」記載了這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德壽寺模型以精緻細膩的手工技術,展示了德壽寺的全景與細節。
大興區文化產業注重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結合。現場展出博物館系列特色文創產品,包括故宮文創、坦博興善苑、泓文博雅陶瓷和琉璃藝術品等。這些文創產品具有同一個特色,即以博物館的館藏資源為原型,吸收和轉化藏品所具有的符號價值、人文價值和美學價值,以創意重構出具有審美價值、文化價值和實用價值的新產品,激發藏品活力,用文創講好大興文化特色的博物館故事。
除了博物館文創,系列非遺文創產品也集中展示,如雕版刷印、珂羅版技藝、紗燈技藝、曹氏風箏、李氏柳編等。每一個非遺產品既承載著非遺傳承手工藝人的智慧和精湛技藝,也是文化遺產與現場文明的對話、交融、發展產物。其中「雕版刷印」千年傳承手工刷印古籍出版技藝,「珂羅版技藝」逼真臨制技術還原水墨國寶神韻,「紗燈技藝」傳統工藝手工打磨「兒時」燈籠,「曹氏風箏」融北京民間文化、南北扎制技術精華於一體別處匠心,「李氏柳編」百年傳承,永定河畔楊柳垂堤,柳枝文創喚醒永定河文化鄉愁記憶……現場除了展覽展示和互動體驗環節,觀眾可以參與進來,體驗非遺文化魅力。
此外,3D列印、自動印章刻制機、同仁堂知嘛咖啡、中醫在線醫療、活版印刷等「文化+」項目,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相結合,衍生了新的消費模式。其中,活版工房為全國各大文化博物館等場所提供設備,將活版印刷與博物館文創巧妙結合;同仁堂「知嘛咖啡」將中藥材與咖啡融合,推出養生健康飲品,還有中醫坐診與在線醫療相結合,線上、線下打造傳統中醫文化與網際網路融合的新消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