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9日,英國編舞家馬修·伯恩(Matthew Bourne)重新編導的《天鵝湖》在倫敦的薩德勒之井劇院首演。
那一天,也正因為這部驚世駭俗的《天鵝湖》的誕生,讓它被永久地記錄在了世界舞蹈發展史的檔案冊上。
今天,正好是伯恩的《天鵝湖》首演25周年的日子。讓我們再來回看一下,這個舞臺上的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1995年首演版海報
馬修·伯恩的這部《天鵝湖》跟其他各種版本的《天鵝湖》最大的不同在於,『天鵝』都變成了『男的』。王子和天鵝公主的愛情故事,也隨之變成了王子和『男』天鵝的心心相惜。
對於馬修·伯恩這種石破天驚的改編,在首演之前,業界普遍持否定和鄙視的態度;但是首演之後,評論界卻是壓倒性地一致好評。連著名音樂劇製作人卡梅倫·麥金託什 (Cameron Mackintosh)都建議伯恩趕快進軍西區劇院。
首演後不久,《天鵝湖》便在一片叫好聲中殺入了倫敦西區。隨後更是馬不停蹄地攻陷了洛杉磯和百老匯,以及接下來通過全英和全球的巡演又徵服了全球觀眾。
1996年,《天鵝湖》獲得英國奧利弗獎『最佳舞蹈作品獎』;1999年,《天鵝湖》又獲得託尼獎『最佳音樂劇導演獎』、『最佳編舞獎』和『最佳服裝設計獎』三項大獎。
馬修·伯恩的《天鵝湖》成功了!
一次『嚴肅』的改編
對於馬修·伯恩最初的想法,任何一個聽到的人幾乎都會認為伯恩是準備『惡搞』《天鵝湖》,這不是一場嚴謹的藝術創新改編,純粹是對傳統芭蕾和經典作品的褻瀆。
所以,當伯恩把這個改編的想法告訴其他人的時候,沒有人認可和支持他;當他開始組建團隊的時候,也沒有人願意加入。
但是伯恩並沒有放棄,因為『男天鵝』的形象已經在他的腦海裡越來越強,揮之不去。他也認定王子的心中一定另有隱情,可以大膽地挖掘。
Adam Cooper in Swan Lake, 1995. Photo by Hugo Glendinning.
第一個願意加入的人是亞當·庫柏 (Adam Cooper)。庫柏當時已經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的首席男演員,連伯恩都是他的粉絲。因為之前看過伯恩的另一部作品《Highland Fling》,所以庫柏就一直想和伯恩一起合作做點什麼。
庫柏的加入,不僅在精神上給了伯恩很大的動力,而且在作品的編排和創意上也給了伯恩很多有價值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庫柏精湛的演技完美地塑造了一個原始而雄健的男天鵝形象,這隻『頭鵝』不僅徵服了觀眾,也徵服了媒體和評論界。
萊玆(左)與伯恩(右)在英國國家舞蹈獎現場 攝影:Elliott Franks
第二個願意加入的人是舞美和服裝設計師萊茲·布羅瑟斯通 (Lez Brotherston)。其實,伯恩之前和萊茲合作過,但是因為萊茲剛剛製作完北方芭蕾舞團製作過一部傳統的《天鵝湖》,所以伯恩估計他對自己的概念應該不敢興趣。
但是因為已經被幾個設計師拒絕了,所以伯恩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詢問萊茲的意願。意想不到的是,萊茲對伯恩的想法竟然很感興趣。於是,隊伍又擴充了。
第三個加入伯恩團隊的是指揮家戴維·勞埃德·瓊斯 (David Lloyd-Jones),他是柴可夫斯基作品的指揮專家,曾經和伯恩合作過《胡桃夾子》。伯恩認為戴維的加入不僅讓自己的團隊有了定力,同時也給觀眾吃了顆定心丸:這是在間接告訴觀眾,我們是認真的。
《天鵝湖》劇照
主要成員組建完畢,接著就是要去尋找十幾個合格的男天鵝了。
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伯恩的公司當時只有6名舞者。為此他們不得不面向全國招人,經過數百次的面試和溝通,初代天鵝終於集結完畢。
但是煩心的事情並沒有完。在排練室外,質疑、詆毀、甚至謾罵的聲音一直沒有離去。
芭蕾舞迷、同行、媒體都對伯恩的行為感到驚恐,他們既不想看到這場玷汙傳統和經典的演出有開幕的機會,又想等著看到他開幕的那天如何被觀眾謾罵至死。
雖然頂著來自外界巨大的壓力,但是排練室內,所有人等認為自己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都相信它一定會成功。
《天鵝湖》劇照
1995年11月9日,終於迎來了《天鵝湖》的首演。
所有觀眾都『失望』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場嚴肅、嚴謹,而且精緻、優美的創新改編。舞臺上沒有『惡俗』,只有『驚喜』、『驚嘆』和『驚呼』。
第二天,幾乎所有的報紙和電視上都是雄健的男天鵝的照片。馬修·伯恩創造了舞臺上的奇蹟,《天鵝湖》再一次煥發榮光。
相信每一位看過這部作品的觀眾,自己從聽說到看過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跟當時的觀眾應該也是一樣的。
這是一場大膽的、嚴肅的、充滿驚濤駭浪的藝術冒險。
而且,他成功了。
一位『業餘』的舞蹈奇才
1960年,馬修·伯恩出生在英國倫敦。
上學期間,伯恩是一個狂熱的SD分子,經常在西區各個劇院的演員出入口向演員索要籤名。
18歲的時候,伯恩已無心繼續念書,開始在倫敦的各個劇院之間打工。他在票務公司做過銷售員、在BBC做過行政文員,也在英國國家劇院的書店賣過書。
Matthew Bourne 2011
伯恩其實並不是舞蹈科班出生。因為酷愛舞蹈,所以從學生時期開始,伯恩就經常參加各種舞蹈培訓班。直到他22歲的時候,才開始接受為期3年的正規舞蹈培訓。
1985年從舞蹈學校畢業後,伯恩連續做了14年的專業舞蹈演員,直到1999年在百老匯演出《天鵝湖》時,他貢獻了自己最後一個舞臺角色:飾演皇室的私人秘書。之後正式告別舞臺,專心從事創作和編舞工作。
27歲那年,伯恩就組建了自己的舞蹈製作公司AMP(Adventures in Motion Pictures),開始獨立編舞和執導作品。2002年,公司又改名為NewAdventures。
但是真正讓伯恩嶄露頭角的,是1992年為北方歌劇院重新編排的芭蕾舞《胡桃夾子》。《胡桃夾子》的成功,不僅為伯恩贏得了初步的榮譽,也給了他製作《天鵝湖》的信心。
Matthew Bourne 和 Adam Cooper
1995年《天鵝湖》的成功,不僅讓馬修·伯恩名揚國際,也讓他開啟了對一些列經典作品富有自己特色的改編。
這其中包括《灰姑娘》、《睡美人》、《無言以對》、《剪刀手愛德華》、《紅舞鞋》、《羅密歐與朱麗葉》等等。迄今為止,伯恩創作的舞蹈作品已超過20部,其中大部分都是對經典作品的改編和重新闡釋。
這些作品無一例外地都為伯恩贏得了眾多獎項。
2018年,伯恩對《天鵝湖》又進行了復排,在燈光、服裝、舞蹈等細節方面又做了微調。但是主要元素和劇情理所當然地做了保留。
定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修改和復排,其實是伯恩一直在做的事情。他的《胡桃夾子》、《汽車人》等作品都在首演約十年後進行了復排。
緊跟時代潮流是伯恩不變的創作原則,他會坦然接受觀眾群體和社會文化都在改編的客觀事實,從來不會在創作上固步自封。
新版《天鵝湖》海報
2001年,馬修·伯恩因在舞蹈方面的貢獻獲頒大英帝國官佐勳章(OBE)。
2003年,伯恩榮獲聲譽卓著的漢堡莎士比亞藝術獎,他是繼英國最著名的芭蕾舞蹈家瑪戈·芳婷之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舞蹈界人士。
2010年,伯恩成為獲英國精神大獎的第一位藝術界人士。2016年,馬修·伯恩因對舞蹈藝術的貢獻,又被授予大英帝國爵士榮譽。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奧利弗獎中,伯恩憑藉為音樂劇《歡樂滿人間》的編舞,又獲得了本屆最佳編舞獎。
2020年,伯恩已經60歲了。但是我相信,他的傳奇還會繼續。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Tips:馬修·伯恩的《天鵝湖》和其他幾部作品正在國內上映,大家千萬別錯過。
| 你 可 能 對 以 下 內 容 感 興 趣 |
除了微信公眾號,
你還可以在以下平臺閱讀劇焦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