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水庫化身「天鵝湖」!

2020-12-02 網易新聞

(原標題: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水庫化身「天鵝湖」!)

【#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水庫化身「天鵝湖」!】最近正值候鳥遷徙季,密雲水庫上遊清水河也迎來了一大批候鳥「客人」。成群的野生白天鵝站在結冰的河面上,時而埋頭休憩,時而梳理羽毛,不時地還伸長脖子環顧四周,簡直是最優美的風景畫!䴉嘴鷸在闊別兩年後,也重新回到了清水河,靈巧可愛的樣子特別討人喜歡。

本文來源:北京發布 責任編輯:劉效武_NN4113

相關焦點

  • 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密雲水庫上遊清水河迎來大批候鳥。本地多年「保水」形成的優美生態環境,為遷徙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初冬時節,清晨的清水河面已結上了一層薄冰。這隻長著長而尖的小紅嘴,胸前戴著一條黑「圍巾」的候鳥,對環境要求十分挑剔;還有灰鶴、豆雁等鳥類在此休整待發、嬉戲覓食,尋找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的棲息之地是野生水鳥的本能習性。近年來,每到遷徙季節,都會有不少候鳥選擇在密雲區各大溼地歇腳,尤其是密雲水庫北部地區,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遷徙鳥類途經、駐留此地。
  • 密雲水庫迎過境候鳥,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已抵達
    密雲水庫即將迎來候鳥遷徙過境高峰期。連日來,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捕捉到了不少白鷺、斑嘴鴨等「先頭部隊」的身影。李婕 攝密雲水庫管理處鳥類觀測小組成員李婕告訴記者,近日,鳥類觀測小組攜帶設備連日蹲守,捕捉到了不少過境候鳥的倩影,其中包括白鷺、斑嘴鴨、天鵝等。
  • 【看點】大長嘴、小短腿......大波「小可愛」集結密雲水庫!畫面太美!
    白鷺、斑嘴鴨等候鳥遷徙的「先頭部隊」的身影就連大批黑鸛也來打卡啦!天鵝是抵達較早的過境候鳥,它們一般會在水庫停留一段時間,在水面快結冰的時候才會南下遷徙。,每年秋冬都有大量候鳥由北向南遷徙過境。未來一段時間,候鳥數量還會持續增加,預計在11月中旬前後,本市將會迎來冬候鳥過境高峰。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生態改善後,在密雲水庫越冬的鳥越來越多了。   11月是南飛候鳥過境北京的高峰期。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石棉縣水庫、湖泊、河流迎來了大批「旅客」
    近期隨著季節變換石棉縣又迎來了大量候鳥遷徙越冬的盛景我縣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區也是全球25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吸引了不少候鳥來此越冬遷徙比較常見的有綠頭鴨、赤頸鴨、普通秋沙鴨、小鸊鷉、風頭鸊鷉、普通鸕鷀、白鷺、夜鷺、鴻雁、鴛鴦等。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現在正值一年一度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北京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原標題: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同框」了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北京加強遷徙候鳥等野生動物監測,如有異常將現場處置
    今春北京迎來近百萬遷飛候鳥,較往年同期增加30餘萬隻據了解,北京地處亞熱帶向亞寒帶的過渡區,是眾多候鳥春、秋兩季遷徙的必經道路,每年過境南遷或北徙的候鳥、旅鳥達三百多種,上百萬隻。最受過境候鳥歡迎的棲息地包括密雲水庫、官廳水庫、野鴨湖、漢石橋溼地等大面積水域或城市河湖。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到該漁民家裡核實情況,經漁業專家鑑定,確認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  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因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和恐龍同時繁盛於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被譽為「遊動的活化石」。  此次在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野生娃娃魚為棕褐色。
  • 密雲水庫啟動庫濱帶鳥類調查,一天發現20多種珍稀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
  • 候鳥「大部隊」提前半月到京 遷徙高峰期到來
    來源:經濟日報黑豹野保站提供照片距離首批候鳥進京已有兩周,這段時間裡,候鳥種群陸續抵京「加油補給」。根據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監測,從昨天下午開始,官廳水庫及附近水域迎來了冬候鳥進京的高峰期,僅三四個小時的時間裡,超過6000隻候鳥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京冀交界處。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其中有黑鸛小天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蹤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原來,這是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正在聯合開展的鳥類專項調查,他們將利用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庫濱帶,在記錄鳥類種群的同時,調查鳥類生活環境現狀。目前正值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
  • 密雲水庫依然是北京「大水缸」
    現任密雲水庫管理處下會水文站站長田國生1987年參加工作,他清楚地記得,那幾年汛期上遊來水水量較大,他和師傅王養才不僅要帶著流速儀蹚水進河測水量,有時還要從2個小時測一次縮短到6分鐘一次,幾天幾夜不能睡覺是常有的事。然而,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工業的迅速發展,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凸顯。
  • 北京密雲水庫告急尋找水源 可能會出現水危機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事實上,北京一場新的找水行動正在發生。
  • 官廳水庫已有5萬隻候鳥飛過北京,這個數據是怎麼得來的?
    持續一個多月了,5萬多隻候鳥已飛過北京。在它們遷徙的必經之路上,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巡護員日夜守護,記錄相關數據……今年的候鳥數據有何變化,龐大的數據是如何計算出來的?記者在官廳水庫觀測點,跟隨巡護員的腳步一一尋找答案。
  • 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提質升級
    密雲區在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基礎上,2020年對一級保護區範圍內41個村莊實施汙水處理設施提質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基本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進一步保護密雲水庫及周邊村莊環境。
  • 河湖清澈,草木豐茂,大批珍稀水鳥來京郊撒歡兒
    伴隨著氣溫升高,春暖花開,遷徙的候鳥也來到北方。由於近幾年生態環境恢復成果顯著,河湖清澈,草木豐茂,咱們北京郊區來了很多國家級保護動物。這些瀕危的物種在水面上嬉戲、捕魚,不被人打擾,不亦樂乎。眼下正值候鳥過境季節,已有30種野生鳥類在洳河碧波中留下倩影。小編來到大興莊鎮的白各莊大橋,河水清澈,夾岸生綠。不遠處,綠頭鴨一家正悠然划水,白鷺隱身樹間,耳邊惟餘鳥鳴。
  • 繞密雲水庫一圈是多少公裡
    那天放假,爸爸提出了一個建議:騎自行車圍繞密雲水庫騎行一圈!全程110公裡……這也太難了吧!我很不情願,但爸爸說:「沿途風景是城市裡從來沒見過的!你騎完一圈還有獎勵喲!」於是我勉強答應了。戴上頭盔、系上圍巾、穿上緊身褲,穿戴好一套騎行裝備後,我們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