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北京在高溫的作用下,市區日供水量達到288萬立方米,為百年歷史新高峰。而北京的水源,正面臨挑戰。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事實上,北京一場新的找水行動正在發生。
受北京今年降水量下降,密雲水庫、官廳水庫蓄水量下降的影響,北京除了緊急向幾百公裡之外的河北三個水庫——王快、崗南、黃壁莊水庫緊急請求輸水外,正在加緊派遣地質勘測部門尋找第五個應急水源地。
但北京本地新的水源地不僅非常難找,甚至已經找到的水源地,都派不上多大用場。原因是現在地下的水礦,往往要打到幾百米,乃至上千米深才能用。
北京近2千萬常駐人口數量太大,千萬立方庫容的水不值一提。「從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以及海水,還有南水北調,都考慮過,但是都只能解決一時,不能持續長久,根本的解決辦法是限制、節約用水。」張峻峰說。
記者獲悉,北京目前正在著手海水淡化前期研究,並了解從向更遠的山西冊田水庫,以及黃河尋找新的水源可能,來解決北京日趨嚴峻缺水的問題。
密雲水庫告急
張峻峰的著急是有根據的。
8月10日,十三陵水庫蓄水量在761萬立方米,實際蓄水量不到庫容量8100萬立方米的1/10,已經失去給北京供水的意義。
北京第二大水庫官廳水庫,8月10日蓄水只有1.29億立方,只佔41.6億立方米庫容的3%左右,也喪失了向北京供水能力。
密雲水庫情況也很緊急。8月10日該庫的蓄水量為9.54億立方米,儘管比歷史最低的8億多立方米稍微有些增加,但是相對43.7億的庫容而言也只有20%左右。
此外,密雲水庫上遊的白河堡水庫等地區的水量也在減少,8月10日的蓄水量為1444萬立方米,比去年減少508萬立方米。「儘管這些水庫上遊的白河等河北地區實施水田改種玉米(資訊,行情),但節約的水有限。上遊水量減少,往下調的量也不會太大。」張峻峰說。
水環境研究專家王建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密雲水庫的能維護生態的蓄水量為6億多立方,每年需向北京供水三四億立方,因此庫蓄水量不能低於10億立方米。「目前密雲水庫低於10億立方,說明水源已經開始嚴重告急,北京可能需要加大地下水開採力度,並從外省趕快調水,否則明年用水難以保證。」
而按照這樣的速度,密雲水庫的水幾個月就用完了。為此,從5月份開始石家莊附近的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向北京調水,7月6日開始,河北保定附近王快水庫也加入輸水行列。不過,這次調水能力仍有限。從3大水庫調出發往北京的水量是2億立方,這比起08、09年共調往北京的4億多立方水要少一半。
「這3個水庫也蓄水不多。河北也要考慮本地的灌溉用水,下一步會視情況看是否增加往北京調水。」河北水利廳建設與管理處處長霍建國說。
(責任編輯:張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