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來水如何進入居民家 水源為地下水地表水

2021-01-19 中國網漢..

>>地表水

北京市的地表水源目前主要來自密雲水庫及南水北調進京的河北4個水庫水源,未來幾年內丹江口水庫水源將作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

□水源地

北京市區供水水源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

>>地下水

近幾年開闢了新的應急地下水供水水源,包括懷柔應急水源和平谷應急水源等。

□進水廠

市自來水集團第九水廠始建於1986年,是北京最大的地表水水廠。目前,第九水廠日供水能力為171萬立方米,也就是說市民的60%飲用水都產自第九水廠。

1初步消毒

從密雲水庫「跋涉」80餘公裡來到水廠的原水,首先進入造價高但處理效果較好的臭氧接觸池進行初步消毒,然後進入總配水井。

2混凝

在這裡,經過管道進入基礎處理的第一道工藝——混凝。混凝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向水中投入不同類型的藥劑,使水裡所含的汙泥等雜質混合凝結。接下來,帶著較大混凝顆粒的水進入沉底池做沉澱處理。

3過濾

隨後水進入煤濾池進行第三項基礎處理——過濾。過濾後基本完成基礎處理,開始進行深度處理,即活性炭吸附。這主要是為了降低水中有機化合物的含量。

最後,還要向經過深度處理的水中放入氯做進一步消毒。

4「體檢」

完成基礎處理和深度處理的自來水,在進入城區管網之前,還要經過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水廠化驗室、車間班組三級檢測體系的嚴格「體檢」。據介紹,新國標要求的出廠水水質,濁度應低於1度,第九水廠「出廠水」的水樣能低到0.155度,遠優於及格線。

a檢驗是否受到有機物汙染

在水質管理室,記者看到技術人員正在將一瓶出廠水樣煮沸。「這是在測量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耗氧量」。技術人員解釋,檢測目的是檢驗水體是否受到了有機物質汙染。

b恆溫培養箱查細菌

技術人員通過電熱恆溫培養箱,驗看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驗證出廠水中沒有出現致病菌,以此證明出廠水的加氯消毒是有效的,水體沒有病毒。

>>監測

據了解,北京自來水集團水質監測中心在城區設立了243個監測點,對管網水進行抽檢。對管網水的檢測周期為每半月一次,檢測的指標包括餘氯、濁度、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色度和嗅味。

>>改造

據介紹,2010年和2011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分別改造了300公裡老舊管網,包括對小口徑鑄鐵管進行了除垢處理,防止水質受到汙染。「十二五」期間,1900餘公裡管網還將陸續得到改造。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市政管網有實時漏水監測系統,每年按計劃對老舊管網進行噴塗改造以保證水質,「自來水出廠後,在城市管網輸送過程中發生汙染的可能性很小。」

□入小區

在北京城區,每天有200多萬立方米自來水,通過8800公裡的管線送到居民家中。

>>釋疑水庫水為啥沒腥味

第九水廠是全國首家大批量使用活性炭的水廠。活性炭能吸附地表水裡因水生植物、魚類而生的味道,喝的時候口感和地下水已經很接近了,而且能把地表水的顏色處理成清透無比,最終無色無味、口味甘甜。

「黃水」現象怎樣消失

技術人員介紹,如果水源地是來自河北的水庫,就要對河北水中的「氟、氯、硝酸鹽、硫酸鹽」這4種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分析出來的定量,水廠將及時調整對河北水的處理工藝、河北水與本地水的水量配比。

技術人員解釋,密雲水庫的原水裡,這4種指標的量非常低,而河北水雖符合國標,但硫酸鹽、氯化物等指標確實高出了本地水。「一旦指標變化顯著,會影響到管網的安全,這樣一些老舊樓層可能會出現黃水。所以要把本地水和河北水配比好,確保不發生水黃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濟南地表水轉換地下水東線工程進入試運行階段
    目前東線調水量約4萬立方米/日,全部進入鳳凰湖(原孟家水庫)。工程正式投入運行後,近期可實現大辛河流域補源8萬-10萬立方米/日,同時滿足7月底東區水廠調試運行水源供應,為長期缺水的東城市民解渴。  補源大辛河 供應新建東區水廠  濟南市市政公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6月15日,地表水轉換地下水東線工程已開始調試運行。
  • 在野外如何尋找水源?(2):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及其處理
    大自然中的水源分為很多種類: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凝結水、植物來源水以及從廢棄物轉化而來的人造水。地表水:地表水是河流、池塘、湖泊和溪流的水,通常比較容易找到和獲取,但是它們容易被原蟲、病毒和細菌汙染,所以喝之前需要進行處理。
  • 煙臺啟動地表水和地下水雙水源供水模式
    為解決水量缺口問題,作為市區供水的主力水廠,宮家島水廠及時啟動了地下水源作為補充,採用地表水和地下水雙水源供水的模式,來確保市區足量供水。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主要擔負著向芝罘區和萊山區部分區域110萬用水人口供水任務。近日,由於煙臺市區供水量激增。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36個重點城市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另一方面,「看不見」的地下水質量堪憂,全國地下水水質較好級以上的比例僅為33.4%,較差級和極差級分別達到51.8%和14.8%。從歷年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可以看到,地下水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總佔比從2011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66.6%,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水的比例卻未見提升。《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顯示,我國約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汙染,危害的將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地下水養殖和地表水養殖,區別在哪裡?
    水源可分地下水和地表水兩大類。其中地表水又可以分為海水,江河水以及池塘或水庫水。硬度和有益礦物質地下水較地表水要低一些,特別是鈣鎂離子,要進行適當的補充。這些都是對蝦及各種微生物生長需要的營養物質。個別特殊地質的地下水可能機高,很少見。鹽度極低的地表水也比較低,需大量補充。
  • 採用地下水作為給水水源,與地表水相比,具有()優點
    採用地下水作為給水水源,與地表水相比,具有()優點A、取水條件及取水構築物構造簡單,便於施工和運行管理B、水處理構築物投資和運行費用較低,管線投資和費用較低C、便於靠近用戶建立水源,管線投資和費用較低D、水資源勘查工作量較小自考365網小編精心為廣大自考學員整理的相關歷年試題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關自考試題請持續關注自考365
  • 如何防範應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
    突發環境事故不僅影響大氣和地表水,也可能汙染土壤和地下水。那麼,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汙染事件頻發,給社會供水安全造成了嚴重影響,威脅了人體健康,也給我國環境管理帶來了嚴峻挑戰。由於地下水汙染事故預警機制不健全,以致地下水汙染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不及時,從而產生了一些不良社會影響。
  • 國內首座兼具地下水和地表水處理的大型水廠
    1958年建成的北京市第三水廠是一座以地下水為水源的水廠,日供水40萬噸。
  • 地下水汙染的危害及處理方法
    我國約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由於地下水會在旱季補給地表水,含汙染物的地下水也會威脅水生物的生存。影響工業生產:汙染還會使地下水硬度增加,在生產過程中易增加設備消耗,還易產生殘次品,因此企業往往需要對硬度強的水進行軟化處理。但這一步驟增加了生產成本。地下水汙染的治理成本很高,效果也不好,所以治理要從源頭抓起。堵住汙染源的關鍵是把現有的法律法規落實好。我國《水汙染防治法》適用的對象不僅包括地表水,還應包括地下水。
  • 「自來水可以點燃」調查專家:地下水可能滲入了天然氣
    女士家裡的自來水甚至可以用打火機燃起熊熊大火。這段視頻迅速引起廣泛關注。為什麼自來水會被點燃?這樣的自來水是怎麼送到居民家裡的?遼寧盤錦:水著火困擾村民多年,溫女士的家在遼寧省盤錦市趙泉河鎮四營村。文女士發布的視頻是11月21日父親在家中拍攝的。溫女士說,今年夏天,她父親已經向自來水公司反映了相關問題,但他沒有得到答覆。
  • 「家中自來水可燃」是否對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據遼寧省盤錦市大窪區消息,大窪區對居民反映的「遼寧一村民家中自來水可被點燃」問題高度重視,立即聘請專家分析查找原因,經過深入調查分析,專家認為,該居民所在的四營屯自來水源來自於深層地下水,因少量天然氣串入水層,在採水過程中將天然氣帶到地面,由於近期該區域自來水站的蓄水裝置正在進行擴容改造
  • 北京城區供水南水佔比超六成 自來水硬度大幅降低
    原標題:北京城區供水南水佔比超六成 自來水硬度大幅降低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喬全興)中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自2014年12月正式通水以來,累計輸水60.9億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沿線4200多萬居民。水質各項指標穩定達到或優於地表水Ⅱ類指標。
  • 京城地下水超採何時停
    北京市水務局供圖 今年7·20特大暴雨以來,全市形成水資源量達11.3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7.15億立方米。北京面對連續多年來乾旱少雨的氣候,遭遇一場特大暴雨,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北京缺水的現狀?北京市地下水目前的狀況如何?連年超採何時能夠停止?建設應急水源地及南水北調工程又對地下水位回升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未來城市缺水的狀態將通過何種方式改善?
  • 廣東近9成地下水難做飲用水源 汙染源排查迫在眉睫
    汕頭谷饒鎮居民阿鋒告訴羊城晚報記者。7月20日,廣東省水利廳發布《2014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監測的53個地下水井中,水質劣於Ⅲ類的佔88.7%(優於Ⅲ類才做集中飲用水源和直接飲用)。主要超標項目為總大腸菌群、氨氮、硝酸鹽、鐵和錳等。而國家水利部下屬單位對全國城市1817個地下水飲用水源地中,水質安全存在問題的比例高達49.48%。
  • 北京否認自來水存在健康隱患:水質國內最好(圖)
    硝酸鹽:地表水不到0.7  林愛武介紹,對於硝酸鹽,國家標準地表水小於10毫克/升,但是,如果使用地下水源,可以放寬到20毫克/升。北京60%都是使用地表水源,只有40%使用地下水源。根據去年四季度的檢測,北京地下水的硝酸鹽最高只有9.7毫克/升,即便是國家標準放寬到20毫克/升,北京也仍按照10毫克/升控制。
  • 地下水有沉澱物 海口城裡的地下水還能喝嗎?
    2003年開始,海口不允許新打井,目前全海口市有83家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居民小區採用地下水,其中小區佔了三分之一。近段時間有市民向本報反映,小區使用的地下水有沉澱物。那麼,海口地下水的水質究竟如何?地下水改自來水又有何難題?改造費用該如何分攤?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本報記者史曉暉  地下水中有沉澱物居民擔心飲水安全  本報11月23日曾報導,海口鐘誠大廈的住戶半個月使用自來水,半個月使用地下水。
  • 北京西城南城自來水主要來自地下水 水質硬度高
    針對北京一些市民,尤其是南城有的地方居民反映,水質不太好,水燒過以後有很多水鹼,這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陳昌傑說:「北京的自來水水源過去主要是來自地下水,特別北京的西邊和南邊這一帶,都是取的地下水,地下水的硬度高。這些年雖然也開發了地面水作為水源,比如密雲水庫就是地面水源,但這個水主要是從東北方向引過來的。
  • 北京一年取用「南水」5.5億方 北京自來水硬度降低
    >>供水曲折南水曾現7個多月高藻很多市民表示,每天喝長江水,並未感覺與之前的自來水口感上有什麼不同。24日,自來水集團揭秘供水一年中發生的曲折。>>逐漸兌入讓市民喝不變味自來水為了讓市民喝到沒有變味的自來水,長江水在這一年的時間裡,被一點點「兌入」本地水為水源的自來水中,由少到多,逐漸過渡。
  • 探秘東營最大自來水廠 多數家庭喝「黃河水」
    原標題:記者探秘東營最大自來水廠:您家的自來水是怎麼來的?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是從哪兒來的?在流入千家萬戶之前,這些水經過了怎樣的工序,是否可放心飲用?我們每天都要喝水,卻可能不了解這些「幕後故事」。3月11日,記者採訪了東營兩家自來水公司:勝利油田供水公司和東營市自來水公司,又來到東營最大的自來水廠——勝利油田供水公司耿井水廠,為您揭秘自來水是如何一步一步安全地進入居民家中的。
  • 【調查】走進自來水公司探訪飲用水「出廠流程」
    到現實生活中,市民的日常飲用水來自哪、取自哪,經過怎樣的程序進入尋常百姓家,家庭生活用水後剩餘的汙水又歸於何處呢?記者帶著這些疑問來到濟寧中山公用水務有限公司,對濟寧城區的自來水生產、汙水處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