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近9成地下水難做飲用水源 汙染源排查迫在眉睫

2021-01-19 中國水網

「98米深井,一到下雨天就會出現油味」。汕頭谷饒鎮居民阿鋒告訴羊城晚報記者。

7月20日,廣東省水利廳發布《2014年廣東省水資源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監測的53個地下水井中,水質劣於Ⅲ類的佔88.7%(優於Ⅲ類才做集中飲用水源和直接飲用)。主要超標項目為總大腸菌群、氨氮、硝酸鹽、鐵和錳等。而國家水利部下屬單位對全國城市1817個地下水飲用水源地中,水質安全存在問題的比例高達49.48%。

廣東地下水9成分布在山區,剩下10%集中在人口密布的雷州半島、珠三角和潮汕平原三大平原區,平原區汙染嚴峻。專家建議加強監控,對現行和潛在地下水汙染源要逐一排查。

供水主要靠地下檢測卻長期超標

「這些井完全廢棄,沒人敢用井水。」湛江下屬的雷州市郭宅村民郭迅,指著受汙染的地下水說,村裡普遍水質差,大部分水井水不能喝。汙染已經讓村裡九成人離開,剩下的人只能挖新井以圖避開汙染。

2011年廣東省地下水取水井專項普查顯示,廣東地下水開採量約13.38億立方米,取水井數量為352萬眼。其中地下水開採量最大的是湛江市,有5萬眼水井開採量5.73億立方米。廣東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湛江市是廣東唯一的以地下水供水為主的城市,也是唯一划定地下集中飲用水源地的城市,市區有80%的用水靠提取地下水。而廣東省水利廳2010年至今的水質公報中:湛江數年來地下水一直難達集中飲用水源標準,2013年監測的湛江19個地下水井中,全部劣於Ⅲ類,主要超標項目鐵、錳、PH值。

廣東地質局水文工程地質一大隊2012年調研雷州地下水發現,淺層地下水受汙水排放和過量施放農藥化肥影響,局部地段受農業肥料農藥滲入地下的硝酸鹽不同程度汙染,而深部地下水局部也已被汙染。

汙染蔓延到近海。湛江東海島是廣東第一大島,在建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兩大「巨無霸」鋼鐵化工基地。島上沒有水源全靠地下水,目前島上1.7萬人使用4271眼井水。

「島上地下水環境質量總體較差,水質不能滿足Ⅲ類標準要求。」湛江鋼鐵基地2014年12月最新的環評報告稱,汙染主要來自養殖業,島上養殖90平方公裡,廢水排放8萬噸/天,含有抗生素、消毒藥水、添加飼料的廢水一半是就地排放。當地歷史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地下水PH值、氨氮、硬度出現超標,最高超262倍,總大腸菌群超標最高。

有限的地下水調查都在印證當地水質問題,中國地質調查局資助的「華南西部濱海溼地地質調查與生態環境評價」項目顯示,廣東第一大島地下水鹹化,總體水質很差。而採取有效措施杜絕雷州半島水源繼續遭受汙染和預防處理汙染擴散已迫在眉睫。

喝水打井百米下雨水有油味

粵東潮汕平原是廣東地下水集中的三大平原區之一,地下水量在6.5億立方米。汕頭部分地下水汙染同樣嚴重。多年來染布、電鍍、電子拆解、再生塑料讓該地下水汙染甚於湛江。

汕頭谷饒鎮居民阿鋒告訴記者,當地打20多米深的井出來的水黑色,水面漂浮著反光的油汙,帶有銅臭味,即使乾淨點的水打上來放一會兒會變黃。「這地下水以前可以洗澡洗衣服洗菜衝廁所,現在洗衣服都不行。吃是萬萬不能吃!」阿鋒說,好幾年前當地衛生部門就抽樣檢驗,結論是重汙染。

為了吃到乾淨水,阿峰家花了2萬元打了一口98米深井,打出來的水是白的,阿峰把打出的水送潮陽水廠檢測,顯示還是超標,花了2000元安裝一個過濾裝置後水可以喝,但是一到下雨天百米深井就會出現油味。

即使這樣,能像阿峰這樣向地下深處要水的居民還是少數,今年乾旱汕頭約70萬人吃水難。

汕頭市環保局部門介紹,除了汙染外,因為當地地質條件的原因,練江流域的地下水含氟超標。記者了解到,隨著當地汙染治理嚴格,汙染大戶再生塑料、非法電子拆解開始向西江上遊部分地區轉移。

監測點位不足居民養魚測水

廣東地下水總水量在420億-530億立方米。2010年至今廣東省水利廳公布的水質公報顯示,廣東地下水7-9成水質劣於Ⅲ類,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的主要項目為總大腸菌群、氨氮、鐵和錳等。未達到Ⅲ類水質標準的主要超標項目為總大腸菌群、氨氮、硝酸鹽、鐵和錳等。

廣東省地質調查院調查珠三角井點611個,合計87.4%仍然在做飲用水和生活水源。但1996年至今的動態監測年鑑地下水監測數據顯示,珠三角地區的地下水水質較差,已經不宜作為城市集中供水水源。另有專家發現,珠三角淺層地下水有機氯農藥汙染檢出率高,部分超過世界衛生組織飲水水質準則指導值。

而數年來廣東全省地下水監測點位就50-60個。為何點位如此少?羊城晚報記者聯繫了地下水主管部門廣東省水利廳,以及負責監測的廣東省環保廳,均未收到回復。羊城晚報記者查閱廣東省環保廳監測數據看到,其中僅有江河水庫的水質監測數據,沒有地下水數據。政府的地下水監測匱乏之下,居民只能另闢蹊徑,確保河水安全。

「我住在中山坦洲鎮,懂事開始就喝井水,至今15年,」地處珠三角的坦洲鎮居民小何告訴記者,每年坦洲鎮政府會向井附近住戶收10元錢洗井,井中放魚監測水質。

在廣州市白雲區的興豐村,由於地下水汙染,興豐5、6、7組居民已經棄用井水,但4組許老先生還在用地下水,許家井深8米,水深有7米5。為了保證日常飲用沒有問題,老人同樣在井裡放魚檢測水質,「如果魚死了就說明水不能喝了。」

專家:

現行和潛在地下水汙染源要逐一排查

「地下水和大氣、地表水最大的不同是更新緩慢,一旦汙染,恢復的時間漫長。」長期關注國內地下水汙染的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總工唐克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唐克旺和中國水科院此前對全國城市1817個地下水飲用水源地調研,水質安全存在問題的比例高達49.48%。

「保障每個公民安全衛生用水是頭等大事,目前監測點覆蓋不全,監測項目也太少。地下水飲水安全工作還需要升級。」唐克旺副總工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首先要開展所有飲用水水源井的水質全面化驗分析,告知用戶水質狀況,安全地下水源要繼續保護好。

唐克旺認為,對農業化肥農藥使用,要宣傳告知農民,滲入地下水的亞硝酸鹽、農藥等都是致癌物,對農民健康有危害。農民都是生活在當地,地下水汙染也是當地,必須告知農民如何做才能保護好他那片地下水水源。

「對現行和潛在地下水汙染源要逐一排查(所謂的雙源調查),由獨立第三方進行勘察監測評估,發現對地下水產生汙染的,進行責任認定,並要求限期治理汙染的土壤和水體,」唐克旺說,對汙水偷排滲井汙染地下水的,應在地下水下遊方向獨立監測工作基礎上,建立舉報和獎勵制度,發現偷排的,啟動司法程序,追究汙染者的責任。企業搬遷、重組、上市等,都要對土壤地下水環境影響的審計評估,突出企業地下水保護主體責任。


編輯:曲宏斌

相關焦點

  • 中國移動手機報:水利部:地下水飲用水源總體良好
    近日,一篇「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資源:八成不能飲用」的報導引發關注。水利部11日回應稱,這篇報導引用的數據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區淺層地下水的監測數據,並不是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數據。目前,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層地下水。我國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良好,全國4748個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6%,其中1817個為地下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5%左右。
  • 重慶1144個飲用水源 今後或將實時公布監測數據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頻頻發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的問題得到廣泛關注。市環保局副局長唐幸群表示,重慶1144個飲用水源中,河流型348個,湖庫型508個,地下水型飲用水源288個。因河流型飲用水源風險很高,建立省市間的上下聯動機制很重要。    據了解,國務院出臺的「水十條」要求,2020年以前,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達到三類標準的要達到93%。
  • 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 如何喝到健康水?
    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 如何喝到健康水?」的標題發表了相關新聞,新聞內容比較相似:根據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監測結果顯示:無I類水,II至III類水418個,佔總數的19.9%;IV類水691個,佔32.9%;V類水994個,佔47.3%,IV類、V類合計佔比為80.2%。
  • 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全面監控
    會議指出,目前我國地下水開採總量已佔總供水量的18%,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要本著保護優先、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落實責任、強化監管的原則,制定和實施好《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切實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以扭住「雙源」(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源和地下水汙染源)為重點,保障地下水型飲用水源環境安全,嚴控地下水汙染源。綜合分析水文地質條件和地下水汙染特徵,分類指導,制定相應的防治對策,切實提升地下水汙染防治水平。3.問題導向,風險防控。
  • 地下水汙染怎麼辦 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管理這樣做
    密懷順平原區是北京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八廠水源地、懷柔應急水源地等地下水水源地均位於這一區域內,其地下水水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裡,只是京津冀地區的縮影。地下水作為京津冀區域重要戰略水資源和飲用水源,超採嚴重且汙染形勢嚴峻,危及京津冀區域用水安全。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之飲用水水源/水源地
    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根據水源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供水量、開採方式和汙染源分布,結合當地標誌性或永久性建築,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HJ/T 338)或地方條例、標準規定進行劃定。地方條例、標準規定不得低於國家相關規定要求。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應根據水源所處的地理位置、水文地質條件、供水量、開採方式和汙染源分布劃定。
  • 中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我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今年底前須完成環境問題整治3991個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繼去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治完成後,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生態環境部與水利部一起又啟動了全國範圍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的清理整治。
  • 廣東「第一」大湖,蓄水量近140億立方米,專供香港人飲用!
    位於中國經濟大省廣東省、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一直被稱為華南地區的「魚米之鄉」, 靠近香港、澳門,靠近東南亞,因此也被稱為「旅行窗口」, 國內旅行收入第一大省也是廣東,氣候溫和,陽光明媚,適合一年四季旅行,每年吸引很多旅客,成為很多人放鬆的地方,暫且不說廣東省內有名的景點,這是廣東第一個湖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2009年,經對北京、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海南、寧夏和廣東等8個省(區、市)641眼井的水質分析,水質Ⅰ類-Ⅱ類的佔總數2.3%,水質Ⅲ類的佔23.9%,水質Ⅳ類-Ⅴ類的佔73.8%,主要汙染指標是總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鐵和錳等。2009年,全國202個城市的地下水水質以良好-較差為主,深層地下水質量普遍優於淺層地下水,開採程度低的地區優於開採程度高的地區。
  • 全國六成監測點地下水水質差 好水比例逐年下降
    昨天是第45個世界地球日,國土資源部當天發布的2013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全國203個地市級行政區開展了地下水水質監測,監測點總數為4778個,其中水質呈較差級的監測點2095個,佔43.9%;水質呈極差級的監測點750個,佔15.7%。二者相加接近六成。
  • 嘉陵江鉈超標最新監測:水質已穩定達標,暫無新汙染源輸入
    省環保廳:加密監測 應急工作組凌晨出擊2017年5月5日時22:25分,四川省環境應急與事故調查中心接到廣元市環境保護局電話報告,廣元市飲用水源地西灣水廠鉈超標4.1倍(取水點上遊200米),同時對陝西省漢中市入川斷面5月4日地表水例行監測留存水樣進行監測,鉈超標10.1倍。
  • 遵義這個鄉飲用水源汙染問題調查核實情況公布
    道真縣上壩鄉飲用水源汙染問題調查核實情況公布前期,接群眾反映,道真自治縣上壩鄉新田壩社區九一、向陽、湘院子等3個居民小組飲用水疑似被汙染。接到群眾反映後,道真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現場核查並聘請貴州省地礦局第二工程勘察院對吳江溪飲用水源受汙染一事開展調查認證工作,根據勘察院調查報告證實,富強水庫壩基右岸帷幕灌漿是造成吳江溪飲用水源被汙染的原因。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從歷年的《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中可以看到,地下水較差級和極差級的總佔比從2011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66.6%,優良級、良好級、較好級水的比例卻未見提升。《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年》顯示,我國約61%的城市居民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北方地區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業用水和33%的農業灌溉用水來自地下水。地下水一旦汙染,危害的將是生活的方方面面。
  • 地下水汙染引發生態環境三大危機
    、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完成的,相關論文已刊登在2014年第9期《科學通報》上。長期飲用含有藥物殘留的水,可能會造成癌症細胞迅速增加、腎細胞發育遲緩,以及血液細胞生物活性旺盛等。相比霧霾 水汙染更揪心我們每天打開水龍頭,就有潔淨的水源源不斷流出時,很難意識到此時此刻我們正面臨著嚴峻的地下水危機。地下水是很多人賴以生存的水源,它曾經是清潔、充沛、穩定的代名詞,如今卻被瀕臨枯竭、嚴重汙染、地質災害所取代。
  • 廣東湛江過度開採地下水 海水入侵
    內因 地下水超採陷惡性循環一方面,海水入侵造成飲用水井越打越深,另一方面,地下水超採造成了海水入侵加劇,難解的循環已在當地成為死結到底是什麼造成海水入侵?除自然因素外,2007年湛江剛開始監測海水入侵時,就分析原因主要是「超採地下水和海岸上修建蝦池」。
  • 廣東湛江村莊因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海水入侵(圖)
    內因地下水超採陷惡性循環一方面,海水入侵造成飲用水井越打越深,另一方面,地下水超採造成了海水入侵加劇,難解的循環已在當地成為死結到底是什麼造成海水入侵?除自然因素外,2007年湛江剛開始監測海水入侵時,就分析原因主要是「超採地下水和海岸上修建蝦池」。
  •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鉈元素超標4.6倍,正在排查汙染源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鉈元素超標4.6倍,正在排查汙染源 綜合廣元晚報官方微博 2017-05-06 14:32
  • 嘉陵江四川廣元段鉈元素超標4.6倍 正排查汙染源
    [摘要]2017年5月5日18時,四川廣元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發現嘉陵江入川斷面水質異常,西灣水廠水源地水質鉈元素超標4.6倍(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為0.0001㎎/L)。初步判定汙染源為川陝界上遊輸入型、一次性汙染團。
  • 地下水有沉澱物 海口城裡的地下水還能喝嗎?
    近段時間有市民向本報反映,小區使用的地下水有沉澱物。那麼,海口地下水的水質究竟如何?地下水改自來水又有何難題?改造費用該如何分攤?對此,記者進行了採訪。本報記者史曉暉  地下水中有沉澱物居民擔心飲水安全  本報11月23日曾報導,海口鐘誠大廈的住戶半個月使用自來水,半個月使用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