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手機報:水利部:地下水飲用水源總體良好

2020-12-0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近日,一篇「水利部摸底地下水資源:八成不能飲用」的報導引發關注。水利部11日回應稱,這篇報導引用的數據主要是北方平原地區淺層地下水的監測數據,並不是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數據。目前,地下水飲用水水源主要取自深層地下水。我國地下水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總體良好,全國4748個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6%,其中1817個為地下水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85%左右。水利部將全面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強化水源地保護,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地下水保護與水汙染治理,加大地下水監測力度,逐步改善地下水水質狀況。(人民網)

相關焦點

  • 廣東近9成地下水難做飲用水源 汙染源排查迫在眉睫
    公報顯示2014年監測的53個地下水井中,水質劣於Ⅲ類的佔88.7%(優於Ⅲ類才做集中飲用水源和直接飲用)。主要超標項目為總大腸菌群、氨氮、硝酸鹽、鐵和錳等。而國家水利部下屬單位對全國城市1817個地下水飲用水源地中,水質安全存在問題的比例高達49.48%。廣東地下水9成分布在山區,剩下10%集中在人口密布的雷州半島、珠三角和潮汕平原三大平原區,平原區汙染嚴峻。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保護和改善地下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強化制度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推動完善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 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 如何喝到健康水?
    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 如何喝到健康水?」的標題發表了相關新聞,新聞內容比較相似:根據水利部最近公開的2016年1月《地下水動態月報》顯示,全國地下水普遍「水質較差」,八成地下水不能飲用。>:急性慢性中毒、致癌、致畸水中常見汙染物及危害————超過半數城市的居民以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
  • 中國水汙染事故每年1700多起 水源地汙染觸目驚心
    更可怕的是,記者採訪中了解到,水源汙染越嚴重,自來水加工過程就需要添加更多的氯,由此產生的消毒副產品就越多,而這些聚合物不會因為水煮沸而去除,有研究發現,氯氣消毒產生的三氯甲烷進入人體會被立即吸收,長期飲用可 能 傷 害 中 樞 神 經 機 能 , 甚 至 致癌。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我國第一部地下水汙染防治的規劃正式發布。  近日,環保部、國土資源部和水利部三部委聯合對外發布了《全國地下水汙染防治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  「這標誌著地下水這一戰略資源的汙染防治工作,正式、高層次的納入國家層面的決策。」
  • 重慶1144個飲用水源 今後或將實時公布監測數據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頻頻發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的問題得到廣泛關注。市環保局副局長唐幸群表示,重慶1144個飲用水源中,河流型348個,湖庫型508個,地下水型飲用水源288個。因河流型飲用水源風險很高,建立省市間的上下聯動機制很重要。    據了解,國務院出臺的「水十條」要求,2020年以前,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達到三類標準的要達到93%。
  •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地下水環境》之飲用水水源/水源地
    按照《水汙染防治法》要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提出劃定方案及相關圖件,逐級按程序報省(區、市)人民政府批准;跨市、縣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劃定,由有關市、縣人民政府協商提出劃定方案及相關圖件,報省(區、市)人民政府批准;協商不成的,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水行政、國土資源、衛生、建設等部門提出劃定方案及相關圖件,徵求同級有關部門的意見
  • 環境保護部關於印發《全國地下水汙染
    2009年,全國202個城市的地下水水質以良好-較差為主,深層地下水質量普遍優於淺層地下水,開採程度低的地區優於開採程度高的地區。根據《全國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規劃(2006-2020年)》數據,全國近20%的城市集中式地下水水源水質劣於Ⅲ類。部分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超標因子除常規化學指標外,甚至出現了致癌、致畸、致突變汙染指標。
  • 甘肅省完成2013年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工作
    原標題:甘肅省完成2013年全省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工作   根據《2013年國家環境監測工作要點》(環辦〔2013〕23號)要求,甘肅省環保廳組織全省地級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對轄區內的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進行了一次全分析監測,對各地市級監測站提供的全分析監測報告進行匯總分析,在此基礎上編制完成了《2013年甘肅省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全分析報告
  • 中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我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今年底前須完成環境問題整治3991個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繼去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治完成後,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生態環境部與水利部一起又啟動了全國範圍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的清理整治。
  • 對突發性地下水汙染應如何防範呢
    遲滯型地下水汙染事件是汙染物在含水層或地下水中長期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發生的質變,也是在對地下水環境長期不夠重視、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防治措施不到位、地表汙染處理過程中對地下部分忽視等原因的作用下,地下水中汙染物積累至某一特定條件或遷移至特定區域時發生的必然現象。另外,國家地下水質監測資料表明,我國地下水環境總體趨於惡化。
  • 哪些因素導致地下水汙染?
    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近日公布的《2017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淡水環境狀況令人喜憂參半:一方面,2017年地表水質量得到改善
  • 中國飲用水的質量相當於德國的處理汙水?飲用水的6大謠言你別信
    「中國超八成地下水遭受汙染威脅,不能飲用?」「中國自來水中有避孕藥?」…… 這些與「水」有關的流言,單從標題上看就使人膽戰心驚,極易誤導公眾,使老百姓不知使用什麼水才算安全,並對我國飲用水質量和水環境治理失去信心。
  • 水利部:中國將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年我國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旨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五大發展理念和「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以水定產、以水定城,建設節水型社會」要求,不斷促進社會各界牢固樹立水憂患意識,切實保障國家水安全,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 水利部明確2020年水資源管理28項重點工作
    水利部近日印發《2020年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進一步貫徹落實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和「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紮實做好2020年水資源管理相關工作。三、強化護水17.編制重點區域地下水超採治理和保護總體方案。結合全國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確定京津冀以外的重點地下水超採區域和地下水開發利用臨界區域,並分類確定重點地下水超採治理目標、措施以及地下水開發利用臨界區域保護要求及措施。
  • 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提供的全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2009年,我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有所上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與上年持平
  • 郯城的這個水廠的水源地停用了
    郯城的這個水廠的水源地停用了】最近郯城縣發布了一個整改的公示,意思是郯城縣水務公司第二水廠水源地共有取水井8眼,取水井二級保護區內還存在較多民居、小廠房等,個別取水井在田地內,無護欄等防護措施。對此郯城縣將停用第二水廠飲用水源地,加大對其它水源地源水開採力度,加快鋪設輸水管線,將城鄉供水一體化水源井源水輸送至第二水廠。現在正在按照時序進度停用飲用水源地,並加快鋪設輸水管線。
  • 銀川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成效明顯
    根據國家水利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地下水超採區水位變化情況的通報》,2020年第三季度我市地下水超採區水位上升5.45米,上升幅度位列全國108個城市中的第1位。這一數據,標誌著我市治理地下水超採區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 中國地下水汙染狀況圖
    中國地下水汙染圖  地下水汙染在我國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區地下水汙染呈加重趨勢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帶和郊區的地下水排洩區,地下水汙染最嚴重,部分城市淺層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飲用。地下水汙染表現為北方城市重於南方城市的特點,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松遼平原、江漢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等地區。
  • 非法採砂致河床下切 海水侵蝕福州飲用水源(圖)
    昨日海都報報導引發廣泛關注。  昨日(24號),省住建廳城建處有關人士介紹,目前,福州已採取多種舉措應對鹹潮影響自來水供應問題,比如,新建的自來水取水口設在閩江上遊,將大樟溪作為第三水源。  對此,有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介紹,閩江水量位於全國第七,與黃河相近,但近年來已出現一種聲音:若不正視水源問題,「守著閩江沒水喝」將不是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