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北京密雲水庫,坐落在燕嶺群峰之中,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首都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
密雲水庫(央廣網發 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供圖)
近年來,密雲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嚴肅查處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2018年,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獲批成立,將區環保局、農業局、城管局涉及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的131項涉水執法權統一授予執法大隊,在全國率先實現特定區域綜合性執法,真正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密雲水庫」。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宇興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切實保護密雲水庫水質,從2014年起,密雲區實施了退耕禁種工程,清退了10.4萬畝「押寶地」以及94個庫中島。畜禽禁養、清退水產養殖場、清退燃油船隻、清退礦山企業等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消除了來自農業、畜牧業、養殖業、採礦業等的面源汙染。
治理後的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汙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後,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開始在保水護水方面「做文章」。近年來,密雲水庫周邊已建成305公裡的圍網,沿155米高程線安裝7000多個界樁,實現了庫區封閉管理。2.85萬畝庫濱帶也逐漸落成,構建了水生、溼生、陸生植物相結合的生態保護帶,確保「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截止到2018年底,密雲區治理小流域81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77平方公裡,恢復密雲水庫周邊、清水河、潮河、白河溼地178公頃,全區溼地總面積達到1.14萬公頃。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2019年10月,密雲水庫蓄水一度接近27億立方米,創新世紀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還同懷柔區、承德市籤訂《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市一區建立跨界水體聯合檢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建立「責任共擔、問題共商、目標共治、信息共享」的協同會商機制,保水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保障保水執法的實效性,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在水庫周邊鎮及155米高程線以內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部署監控系統,並將於今年10月份前建成投入使用。宇興評介紹,這一系統還將具備破壞翻越圍網報警、智能識別、庫區防火、廣播、警告勸離、違法取證等功能,能夠提高密雲水庫綜合執法效率。
今年10月份前,密雲水庫將實現監控全覆蓋(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自2014年起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全面實施退耕、禁養、「庫中島」清理等一系列水源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庫區農民收入的減少。為破解這一難題,密雲區制定了《一級保護區產業發展及職業技能培訓扶持政策》,加大黑木耳、果品、甘薯、小雜糧、蜜蜂等產業幫扶力度,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技能培訓班的開辦,鼓勵、引導了農民轉產、轉崗、轉變生產方式,促進增收。同時密雲區還設立了700個「水源生態保護崗」,所需人員全部從庫區周邊鎮村招聘(優先招聘低收入戶人員),促進農民「綠崗」就業。密雲區還逐步提高一級保護區內群眾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為庫區農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