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創新完善保水機制體制 「像保護眼睛一...

2021-01-08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劉一荻)素有「燕山明珠」之稱的北京密雲水庫,坐落在燕嶺群峰之中,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為主,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目前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同時也是首都最重要的地表飲用水源地。

密雲水庫(央廣網發 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供圖)

近年來,密雲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水源保護制度,嚴肅查處各類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2018年,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獲批成立,將區環保局、農業局、城管局涉及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的131項涉水執法權統一授予執法大隊,在全國率先實現特定區域綜合性執法,真正做到「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密雲水庫」。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大隊長宇興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切實保護密雲水庫水質,從2014年起,密雲區實施了退耕禁種工程,清退了10.4萬畝「押寶地」以及94個庫中島。畜禽禁養、清退水產養殖場、清退燃油船隻、清退礦山企業等工作也在同步進行中,消除了來自農業、畜牧業、養殖業、採礦業等的面源汙染。

治理後的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汙染源得到有效治理後,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開始在保水護水方面「做文章」。近年來,密雲水庫周邊已建成305公裡的圍網,沿155米高程線安裝7000多個界樁,實現了庫區封閉管理。2.85萬畝庫濱帶也逐漸落成,構建了水生、溼生、陸生植物相結合的生態保護帶,確保「清水下山、淨水入庫」。

截止到2018年底,密雲區治理小流域81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77平方公裡,恢復密雲水庫周邊、清水河、潮河、白河溼地178公頃,全區溼地總面積達到1.14萬公頃。水庫水質常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2019年10月,密雲水庫蓄水一度接近27億立方米,創新世紀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還同懷柔區、承德市籤訂《潮河流域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合作協議》,兩市一區建立跨界水體聯合檢測、預警及水汙染防治聯合執法機制,建立「責任共擔、問題共商、目標共治、信息共享」的協同會商機制,保水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推進。

記者獲悉,為進一步保障保水執法的實效性,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在水庫周邊鎮及155米高程線以內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部署監控系統,並將於今年10月份前建成投入使用。宇興評介紹,這一系統還將具備破壞翻越圍網報警、智能識別、庫區防火、廣播、警告勸離、違法取證等功能,能夠提高密雲水庫綜合執法效率。

今年10月份前,密雲水庫將實現監控全覆蓋(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自2014年起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全面實施退耕、禁養、「庫中島」清理等一系列水源保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庫區農民收入的減少。為破解這一難題,密雲區制定了《一級保護區產業發展及職業技能培訓扶持政策》,加大黑木耳、果品、甘薯、小雜糧、蜜蜂等產業幫扶力度,促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農民技能培訓班的開辦,鼓勵、引導了農民轉產、轉崗、轉變生產方式,促進增收。同時密雲區還設立了700個「水源生態保護崗」,所需人員全部從庫區周邊鎮村招聘(優先招聘低收入戶人員),促進農民「綠崗」就業。密雲區還逐步提高一級保護區內群眾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為庫區農民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密雲水庫(央廣網記者 劉一荻 攝)

相關焦點

  • 密雲水庫現巨型野生娃娃魚 漁民及時保護放歸水庫
    密雲水庫發現的巨型娃娃魚。方軍攝   重9.3千克、身長103釐米的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日前現身密雲水庫,這也是密雲水庫近十餘年來發現的最大娃娃魚。因為保護得及時,怪魚沒有明顯外傷,一放在地上就四肢有力地爬動了起來。  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接到信息後,第一時間趕到該漁民家裡核實情況,經漁業專家鑑定,確認這條四腳怪魚就是大鯢,別名娃娃魚。  娃娃魚是國家二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大、最珍貴的兩棲動物,因叫聲似嬰兒啼哭得名。娃娃魚和恐龍同時繁盛於三億五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盤紀時期,被譽為「遊動的活化石」。
  • 守護「生命之水」六十載:北京最大地表飲用水源地護水記
    這裡是華北地區最大水庫、北京最大的地表飲用水源地——密雲水庫。9月1日,這座水庫迎來建成60周年。作為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水上執法分隊的成員,郭欽東和同事每天需巡視100多平方公裡的庫區水域,24小時不間斷,勸阻並懲處偷釣、偷捕等破壞庫區生態的行為,悉心保護這一灣碧水。
  • 兩山理論 密雲實踐丨密雲區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
    堅持生態立區,持續深化生態文明建設,加快綠色發展,創新具有密雲特色「兩山」理論轉化模式,走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徑,實現生態和富民雙豐收。堅定不移保護好綠水青山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初作出了「保護好密雲水庫等重要水源地」的重要指示,2020年8月30日又親自給建設和守護密雲水庫的鄉親們回信。
  • 北京這盆水緣何越來越淨?
    水庫水質一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標準。其中,市水務局就在推動上遊來水的清潔方面下足了功夫。2016年以來,北京市共支持河北省1.98億元資金,用於密雲水庫上遊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600平方公裡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2018年,北京市與河北省建立密雲水庫上遊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18和2019年本市共落實生態補償資金5.8億元。
  • 水潤京華六十年!密雲水庫依然是北京「大水缸」
    京城東北,燕山南麓,群山黛綠間,有一灣碧水。這裡就是密雲水庫,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首都北京最重要地表飲用水水源地。自1960年9月1日竣工至今,這裡就一直擔負著「生命之水」的使命,持續滋潤京城六十載。防水患,21萬工人兩年建起大水庫82歲的金權老人最近有點忙,兒子兒媳當起臨時「經紀人」,開車拉著他接受採訪、拍攝節目。
  • 兩位保水人忠誠擔當守護首都生命之水
    從排長到副中隊長、再到指導員、教導員,一直在水庫幹了十年的時間。他與水庫的感情非常深厚,也特別喜歡密雲水庫的中隊和官兵和密雲水庫這個地方。他對密雲水庫確實有一種特別忠誠的情懷。他一心撲在密雲水庫的工作上,在武警部隊這一塊主要就是執勤,守護住北京的這一盆淨水。當時他走了以後,稱號也是「守水人」。密雲水庫確實是相當於他的第二個家。
  • 經停密雲水庫的候鳥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
    作為天鵝等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北京密雲水庫溼地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此棲息的候鳥數量逐年增加。   據密雲水庫候鳥監測站統計,過去10年間,密雲水庫過境候鳥的總量比2005年增加了2倍多,常見候鳥也從20多種增加到110多種,成為北京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和百鳥樂園。
  • 北京密雲水庫告急尋找水源 可能會出現水危機
    而北京的水源,正面臨挑戰。  這是民間行動「樂水行」領隊張峻峰數年以來踏遍北京所有的大小河流和600多個水庫後得出的驚人的結論。  8月7日,他帶領隊伍考察了大嶺溝-碓臼峪溝,即溫榆河上遊、十三陵水庫水源地,發現這裡已經沒有水了。「30年前這裡水很大,現在沒有丁點水,這也就難怪十三陵水庫無法向北京供水,其它水庫的蓄水量也在不斷下降。」
  • 人民日報: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需要有力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保障   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走向繁榮富強的立身之本,是在國際競爭中縱橫捭闔的制勝之道。科技自立自強是我們主動識變應變、因時因勢而動的戰略選擇,完善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將為加快實現這一戰略選擇提供堅強制度保障。   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和風險挑戰倒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全文如下。
  • 密雲水庫上遊迎來大批遷徙候鳥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密雲水庫上遊清水河迎來大批候鳥。本地多年「保水」形成的優美生態環境,為遷徙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初冬時節,清晨的清水河面已結上了一層薄冰。近年來,每到遷徙季節,都會有不少候鳥選擇在密雲區各大溼地歇腳,尤其是密雲水庫北部地區,每年都會有大批的遷徙鳥類途經、駐留此地。
  • ...印發《黑龍江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各市(地)委和人民政府(行署),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單位:  《黑龍江省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北京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原標題: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近日,在密雲水庫庫北的庫濱帶內,多了十餘個攝影者的身影。他們攜帶「長槍短炮」,深入河灣淺灘和林間,小心追尋著鳥類的身影,記錄著周圍的環境。
  •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需要注意什麼內容?
    問: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需要注意什麼內容?答:需要注意的是,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要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大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 老水庫煥發青春與活力——中江縣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
    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創建中,中江縣圍繞「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按照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廳的相關精神和要求,緊緊對標國家小型水庫管理標準,創新模式,實現管理專業化、服務個性化、運維規範化,全縣小型水庫重現青春與活力,工程效益明顯提升。
  • 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41個村莊汙水處理站提質升級
    密雲區在密雲水庫一級保護區實現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的基礎上,2020年對一級保護區範圍內41個村莊實施汙水處理設施提質改造工程,預計年底基本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進一步保護密雲水庫及周邊村莊環境。
  • 【看點】大長嘴、小短腿......大波「小可愛」集結密雲水庫!畫面太美!
    近日, 密雲水庫管理處河長制工作科的張振在巡河時,發現了十餘只羽毛黑亮、紅喙紅腿的國家一級保護瀕危鳥類黑鸛,這是近年來密雲水庫發現黑鸛數量最多的一次。張振說:「黑鸛生性孤僻,一隻或成對在淺水處活動比較常見,這次十幾隻成群出現在密雲水庫流域實在難得。
  • 密雲水庫啟動庫濱帶鳥類調查,一天發現20多種珍稀鳥類
    密雲水庫庫濱帶,黑鸛 白鷺和蒼鷺「同框」。舒媛攝現在正值一年一度候鳥冬季遷徙季,密雲水庫經常可見遷徙水鳥休整待發、棲息覓食的身影。為了更詳細準確地掌握庫北庫濱帶內鳥類情況、摸清冬季候鳥遷飛期鳥類活動情況,近日,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共同組織了一個由十餘人組成的專項小組,開展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