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清澈,草木豐茂,大批珍稀水鳥來京郊撒歡兒

2020-12-06 北京日報客戶端

伴隨著氣溫升高,春暖花開,遷徙的候鳥也來到北方。

由於近幾年生態環境恢復成果顯著,河湖清澈,草木豐茂,咱們北京郊區來了很多國家級保護動物。這些瀕危的物種在水面上嬉戲、捕魚,不被人打擾,不亦樂乎。

平谷洳河

平谷「母親河」洳河在今春恢復水清岸綠,水質達飲用水源地標準。

眼下正值候鳥過境季節,已有30種野生鳥類在洳河碧波中留下倩影。

小編來到大興莊鎮的白各莊大橋,河水清澈,夾岸生綠。不遠處,綠頭鴨一家正悠然划水,白鷺隱身樹間,耳邊惟餘鳥鳴。

密雲水庫

這些天,大批候鳥飛臨密雲水庫,目測其中較多的水鳥是淡水鷗和鸕鷀,它們時而在空中盤旋,時而在水中嬉戲捕食,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

近年來,密雲區實施多項保水護水舉措,水質常年保持國家二級以上標準。密雲水庫及周邊溼地為鳥類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房山大石河

全球僅存不到1000隻的瀕危鳥類青頭潛鴨,在咱們房山大石河畔的紅領巾公園就有6隻!

小編在紅領巾公園看到,這裡春意盎然,河堤桃紅柳綠,河水清澈見底。

青頭潛鴨時而躲在蘆葦蕩中,時而在陽光鋪滿的水面上慢悠悠地溜溜彎。最近一次,它們距離人類只有100多米。

此外,疣鼻天鵝、震旦雅雀、山斑鳩等珍稀鳥類,也都不約而同地來到房山牛口峪、拒馬河、小清河等地「打尖兒」。

攝影:閆國明、錢蕾、李理、安旭東

來源:北京最新鮮微信公眾號 | 記者 夏開晗 安旭東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王夢瑩

相關焦點

  • 涼水河亦莊段今冬水鳥成群
    本報訊(記者陳強 通訊員鍾震宇)日前,北京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在涼水河亦莊段進行冬季鳥類調查,結果顯示,從亦莊涼水河公園到通州區新河村,長度10公裡的河道內,共生活43種鳥類,其中水鳥23種,數量最多的是野鴨和小闢鳥鷉鳥(pìtī),各有1000餘只。
  • 蘇黎世湖:老城內的中心湖泊,不可方物的美景,著名的冰蝕湖!
    瑞士著名冰蝕湖。在瑞士高原東北部,從蘇黎世市向東南延伸。湖面海拔406米。呈新月形,由東南向西北延伸29公裡,寬1—4公裡,面積88平方公裡。西北部較深,最深處143米。東南部較淺。湖岸坡度徐緩,遍布葡萄園和果園,向南可以遠眺阿爾卑斯山。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鄱陽湖的白鶴種群數量超過了全球總數的98%  談現狀  數十種水鳥每年來此越冬  我們機構之前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在2012年評估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以珍稀瀕危的水鳥種類、數量,以及整個群落的水鳥種類、數量為指標考量,鄱陽湖區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重要性排名第一,這也是鄱陽湖作為世界上最為知名的水鳥越冬地的原因。  新京報:就長江生態系統而言,鄱陽湖發揮了哪些作用?
  • 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由北京市河長制辦公室組織評定的「2020年度北京優美河湖」評定結果近日出爐,經過積極申報、層層審核,以及公眾認可度調查,南護城河、青年湖公園、筒子河、潭西勝境等16條(段)河湖從13個區30處申報河湖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2020年度北京市優美河湖」。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9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央廣網發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據介紹,此項目是為了摸清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的分布情況,同時開展候鳥遷飛路線上的巡護和監測工作,用科學和系統的方法記錄廣東重要溼地候鳥遷飛的數據,
  • 對話|高水位將影響鄱陽湖越冬水鳥,專家呼籲加強巡護
    我們機構之前參與的一項國際合作項目在2012年評估了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的1000多塊重要溼地,以珍稀瀕危的水鳥種類、數量,以及整個群落的水鳥種類、數量為指標考量,鄱陽湖區在東亞—澳大利亞遷飛區的重要性排名第一,這也是鄱陽湖作為世界上最為知名的水鳥越冬地的原因。
  • 發揮溼地功能 淨化河湖水質
    10年來,在國家水專項的持續支持下,我國河流、湖泊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取得重大突破。遼河「摘帽」,南四湖入選國家首批生態良好湖泊……,水專項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溼地存在的關鍵問題,進行技術、工藝、工程、材料與設備的聯合攻關,相關技術成果在全國20餘個省市進行推廣,在改善河流、湖泊水生態環境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
    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 近日,雲南劍湖溼地管護局巡護人員在日常巡護中,監測並拍攝到了黑鸛、鴛鴦、黑鳶、普通鵟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還有骨頂雞、普通鸕鷀、赤麻鴨、灰雁等大量候鳥到來,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
  • 鄱陽湖高水位將影響越冬水鳥生存 專家籲保護棲息地
    談現狀數十種水鳥每年來此越冬新京報:為什麼鄱陽湖在中國乃至世界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賈亦飛:鄱陽湖是我國最著名的水鳥越冬地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區中最為重要的水鳥越冬地,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確定的200個優先保護的全球生態區之一。
  • 河湖成網 煥發綠色生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如今,河湖連通工程的實施,讓白城形成「水網」,煥發綠色生機。河湖互濟,再現良好生態從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進入莫莫格溼地,能看到公路兩旁的蘆葦叢和湖泡間,野鴨在水面上遊動、覓食,成群結隊的大雁從天空中飛過。「野鴨、大雁是這裡常見的鳥類。
  • 極危珍稀水鳥現身泰安!十幾隻青頭潛鴨來汶河國家溼地公園越冬
    ■編輯:阿水 || 新聞熱線:9600999冬日的暖陽下,大汶河中,不少水鳥正在嬉戲,時而展翅飛翔、時而駐足水中、時而漂遊在水面、時而潛入水下。突然,一隻鳥兒扇動著翅膀從水面飛起。「青頭潛鴨!」正在汶河國家溼地公園觀鳥的劉兆瑞迅速按下相機快門,抓拍下精彩瞬間。
  • 雲南劍湖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多種珍稀候鳥現身「圖」
    ,劍湖溼地進入冬季最佳觀鳥時間。新華網發(劍湖溼地管護局 供)黑鸛為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鳥中大熊貓」之稱,近3年都在劍湖溼地拍攝到黑鸛亞成鳥。黑鸛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很長,嘴和腳呈紅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為純白色外,其餘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線下,可以變幻多種顏色,十分美麗。
  • 廣東啟動黃嘴白鷺 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通訊員供圖活動內容包括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新快報訊 記者黎秋玲 通訊員林蔭報導 9月19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 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舉辦觀鳥專題講座、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育論壇等活動,來自高校、協會、民間組織等單位近50人參加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溼地鳥類保護獻言獻策
  • 廣東啟動同步調查項目摸清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家底」
    9月19日下午,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對棲息地的要求較高,是衡量一個地區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
  • 保護河湖 珍愛地球——九江小學綠色環保主題活動
    為加強河湖保護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河湖保護意識,1月4日,九江小學利用每周一的晨會舉行了「保護河湖,珍愛地球」的主題活動。「為什麼天空變成了灰色,為什麼河水不再清澈,為什麼冰山變成了黑色……」,三(6)班的同學們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晨會表演。同學們通過激情的朗誦、優美的舞蹈等方式,呼籲大家一起來保護河湖,保護地球,還天空以藍色,還青山以綠色,還江河以青色。
  • 野生動植物保護|廣東:啟動黃嘴白鷺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
    本號訊(9月25日)近日,廣東省林業局聯合珠海市自然資源監測中心、珠海市觀鳥協會、深圳市觀鳥協會、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湛江觀鳥協會等單位,在珠海市觀鳥協會公益課堂內,聯合啟動黃嘴白鷺等珍稀水鳥同步調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