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鵝湖10顆黑天鵝蛋首次進行人工孵化

2020-12-03 瀟湘晨報

" 告訴你個好消息,天鵝湖裡的 10 顆黑天鵝蛋被我接回來了,預計元旦期間小黑天鵝就能和大家見面了。"11 月 29 日一大早,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興致衝衝地告訴了記者這個好消息。

據了解,這群黑天鵝一直生活在天鵝湖東側的小島上,數量為 20 只。去年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黑天鵝蛋自然孵化失敗,今年,天鵝湖養護單位特意找到了鄭從容,希望藉助專業的設備,進行人工孵化,幫助小黑天鵝在寒冬裡成功破殼。

求助: 請幫 10 顆黑天鵝蛋度過嚴冬

11 月 20 日,鄭從容接到了天鵝湖管理方打來的求助電話,電話裡,對方告訴他,自 11 月中旬開始,天鵝湖裡的黑天鵝陸續在產卵,因為天氣嚴寒,他們擔心自然孵化的結果會失敗,希望鄭從容能夠給予專業的指導。

接到電話後,鄭從容迅速趕到了現場。他首先指導飼養員將 10 顆天鵝蛋取出,用棉衣包裹,放在事先準備的泡沫箱中。又找來幾顆 " 假蛋 ",悄悄放入窩內,給黑天鵝父母營造鵝蛋仍在孵化的假象。

" 這樣做是為了不驚動黑天鵝,為以後小黑天鵝回歸家庭做好鋪墊。" 鄭從容告訴記者,正常情況下,黑天鵝蛋由父母輪流孵化。如果貿然把鵝蛋取走,即便小黑天鵝順利出生,也有可能會導致黑天鵝認生,不願撫養自己的孩子。

孵化:10 顆黑天鵝蛋被接回溫室

一切安排妥當後,鄭從容將這些黑天鵝蛋帶回了安徽省龍棲百鳥園。據他介紹,這些天鵝蛋的個頭明顯要比普通鵝蛋大,平均每個重量約為 260 克左右。為了幫助黑天鵝蛋順利破殼,這些蛋被均勻地放在孵化器中,設置孵化溫度為 37.8 ℃,溼度為 60%~70%。

" 孵化器會自動翻轉,保持每顆蛋受熱均勻,之後我們會用燈光檢查,看看受精情況,只有受精卵才有機會孵化成功。" 鄭從容還表示,之所以藉助人工手段孵化,這與黑天鵝的生活作息息息相關。

黑天鵝原產於南半球澳洲和紐西蘭等地,南半球的季節和合肥恰恰相反,按照現在的季節劃分,合肥處於冬季,而黑天鵝的老家卻是春末夏初。這些遠道而來的黑天鵝們,有的已經適應北半球的氣候,改為 6~7 月繁殖,而有些還算著老家的 " 黃曆 ",在初冬繁殖。

相較於初夏季節水草豐美,氣溫適宜的繁殖環境,初冬季節,氣溫驟降,食物匱乏,此時繁殖,幼雛的成活率較低,而藉助人工手段,能夠大大提高幼雛的成活率。

期待:預產期在明年元旦期間

接回了這些天鵝蛋,也讓鄭從容感到十分開心。他告訴記者,根據觀察,這些小黑天鵝預計將在元旦期間陸續出生。不過出生之後,小黑天鵝暫時沒辦法回到父母身邊,它們需要在龍棲百鳥園短暫居住一段時間,待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與父母團聚。

" 小黑天鵝出生之後,我們需要進行人工餵食。" 鄭從容還向記者透露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說,小黑天鵝出生的第一眼看到的是誰,往往就會認定誰是自己的父母,因為他們在投餵時,還需要儘量做到不被小黑天鵝們發現,以防它們認錯父母,無法回歸家庭。

隨後記者從天鵝湖養護單位獲悉,棲息在天鵝湖的黑天鵝共有 20 只,其中有 6 只為母的,14 只為公的,今年的產卵量為創下了往年之最,預計最快明年春天,這些新孵化出來的小黑天鵝就能回到棲息地。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衛曉敏)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合肥天鵝湖10顆黑天鵝蛋首次人工孵化 明年春天就能見到小天鵝啦
    「天鵝湖裡的10顆黑天鵝蛋被我接回來了,預計元旦期間小黑天鵝就能出生啦。」11月29日一大早,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興致勃勃地告訴了記者這個好消息。據了解,這群黑天鵝一直生活在天鵝湖東側的小島上,數量為20隻。
  • 天鵝湖黑天鵝蛋首次人工孵化 小天鵝明春可與市民見面
    合肥晚報訊「告訴你個好消息,天鵝湖裡的10顆黑天鵝蛋被我接回來了,預計元旦期間小黑天鵝就能出生啦。」11月29日一大早,安徽省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興致勃勃地告訴了記者這個好消息。據了解,這群黑天鵝一直生活在天鵝湖東側的小島上,數量為20隻。去年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黑天鵝蛋自然孵化失敗,今年,天鵝湖養護單位特意找到了鄭從容,希望藉助專業的設備,進行人工孵化,幫助小黑天鵝在寒冬裡成功破殼。
  • 紅山動物園首次成功人工孵化它
    而交匯點記者今天上午卻在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看到了一隻「食火雞娃娃」,這是該園近日成功人工孵化了一隻食火雞,在全國動物園裡也是首次。紅山動物園食火雞繁殖技術世界領先交匯點記者獲悉,目前全國共有12家動物園飼養食火雞,一共46隻個體。
  • 首次人工孵化!深圳動物園非洲禿鸛寶寶安全降臨人間
    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成功的小禿鸛。經過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料,小禿鸛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目前的1000多克,發育良好。動物園育幼中心主管覃秋蓉介紹,小禿鸛剛出殼時全身無毛,無法保持恆定體溫,必需待在保溫箱內,由人工填食,每次餵食6克,食物主要是切碎的新鮮小魚。5日齡後,小禿鸛逐漸學會自己啄食,每次進食19克。
  • 海底世界"公子小丑魚"實現人工孵化(附圖)
    記者5月8日採訪獲悉,青島海底世界裡也生活著很多小丑魚,其中的雌性公子小丑魚已經做媽媽了,這是國內海洋館首次人工孵化出公子小丑魚。在母親節期間,青島海底世界將在開放式海洋實驗室裡擺出公子小丑魚特別展缸。  「公子小丑魚分布於中國南海、菲律賓、西太平洋的礁巖海域,體長10cm ~12cm ,橢圓形 ,體色橘紅,體側有三條銀白色環帶,喜歡躲在海葵中。」
  • 鄂爾多斯市首例人工孵化的火烈鳥降生
    這種生長於溫熱帶的世界珍稀鳥類,自定居鄂爾多斯8年來,首次人工孵化出雛鳥。在精準控溫的育雛箱裡,剛出生的小火烈鳥披著一身黃白色絨毛,毛茸茸的小腦袋左搖右晃,不時發出「啾啾」的鳴叫聲。 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負責人薩仁花說:「小傢伙現在只能吃寵物奶粉,每2小時吃一頓,剛出生時每頓1毫升,現在每頓2毫升。」
  • 外媒:人類首次眼見「人魚」卵孵化過程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洞螈即使不吃東西也可存活10年。(法新社)參考消息網6月2日報導 外媒稱,全球許多科學家與動物愛好者正熱切期待能在今年6月看到世界第一批在人工控制環境中孵化的洞螈幼體。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6月2日報導,俗稱「人魚」的洞螈屬於兩棲類,它們沒有眼睛、皮膚滑溜半透明,四肢細小,終身棲息在地下水形成的黑暗洞穴中,而且它們壽命極長,可存活100年,但每10年才交配一次。報導稱,位於中歐小國斯洛維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西南部50公裡外的波斯託伊納溶洞為洞螈的主要棲息地,這個號稱世界最長且最大的溶洞每年吸引70萬遊客。
  • 大天鵝、小天鵝、黑天鵝、疣鼻天鵝……這個天鵝湖熱鬧起來
    疣鼻天鵝春暖花開的季節,上海動物園內最熱鬧的可能就是位於園區中心的天鵝湖了。而繁殖是此刻天鵝湖的主題,看那一對對「散步」的情侶,帶娃育娃的夫婦,還有正在島上築巢的小夫妻,各種水禽千姿百態,讓遊客讚嘆。大天鵝(圖中央)小天鵝在上海動物園,遊客可以看到6種天鵝,包括大天鵝、小天鵝、黑天鵝、疣鼻天鵝、黑頸天鵝,以及扁嘴天鵝。
  • 緬甸首例人工孵化企鵝亮相內比都
    【緬甸之聲訊】內比都消息,今年3月底,緬甸首例人工孵化的洪堡企鵝(humboldt penguin),在馴養師的幫助下破殼而出,目前,已有4個月大的洪堡企鵝身體情況非常的良好。目前,小企鵝不僅能夠得到專家的細心照顧,還能吃到富含維他命和礦物質的美味食物。
  • 南京紅山首隻人工孵化食火雞破殼
    這隻小食火雞出生於7月1日凌晨,是紅山森林動物園首隻人工孵化的食火雞寶寶。因為第一眼見到的是飼養員閆濤,小食火雞不認別人,只把閆濤當「親爸」。  據介紹,食火雞的繁殖是一項世界難題,2016年國外僅有4隻食火雞的繁育記錄,不過在紅山森林動物園,去年曾一胎成功繁育4隻;今年6月又有3隻陸續破殼,其中1隻為人工孵化。
  • 西南內陸首次孵化兩隻巴布亞企鵝
    企鵝寶寶的名字將由遊客投票決定 近日,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成功孵化出兩隻巴布亞企鵝,這是南極企鵝首次降生在中國西南內陸地區。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館也是我國第五家孵化出企鵝的海洋館。
  • 黃海所實現國內首次狼鰻人工繁育
    &nbsp&nbsp&nbsp&nbsp8月15日訊 日前,黃海水產研究所與青島、煙臺等地院所和企業合作研究的「狼鰻人工繁育技術」通過了專家的現場驗收。這是國內狼鰻人工繁育首次取得成功,此前只能靠捕撈野生資源的珍稀魚類有望迎來廣闊的產業化前景,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
  • 這部驚世駭俗的《天鵝湖》25周歲了
    那一天,也正因為這部驚世駭俗的《天鵝湖》的誕生,讓它被永久地記錄在了世界舞蹈發展史的檔案冊上。 今天,正好是伯恩的《天鵝湖》首演25周年的日子。》跟其他各種版本的《天鵝湖》最大的不同在於,『天鵝』都變成了『男的』。
  • 石家莊首次發現彩鷸蛋
    5月8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石家莊志願者在開展護飛行動時在平山滹沱河溼地首次發現正在孵化中彩鷸蛋,這也是在石家莊地區首次發現彩鷸繁殖記錄。隨後,志願者發布求助信息,經過唐山市大清河救助站田志偉指導,平山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已將鳥蛋運回救助站進行孵化救助。
  • 江蘇首例巴布亞企鵝人工孵化成功
    江蘇首例巴布亞企鵝人工孵化成功 12月10日,江蘇淮安。江蘇首例巴布亞企鵝人工孵化成功。負責人稱巴布亞企鵝是南極企鵝,很珍貴,孵化過程像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企鵝破殼時像自己孩子出生,一切都值了。
  • 天鵝湖沙灘「暗器」傷人 沙中發現20多枚圖釘
    2012年10月22日 01:34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21日傍晚,天鵝湖邊的沙灘上遊人如織,年輕人、小孩在沙灘上赤著腳戲水玩耍,撒歡跑著。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人工哺育非洲禿鸛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陳錫明通訊員李木生12月 22 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非洲禿鸛寶寶經過該園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顧,其身體發育良好,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1000多克。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的小禿鸛。
  • 烏龜性別由孵化環境的溫度決定?人工孵化大有學問!
    烏龜性別由孵化環境的溫度決定?人工孵化大有學問!大家都知道人的性別是由染色體X和Y來決定,而變溫動物中大多數都是通過環境溫度來決定性別的。根據研究表明,龜蛋在孵化過程中溫度起著重要的作用,溫度的高低影響胚胎的發育、孵化期的長短、稚龜的性別。所以烏龜的性別決定方式屬於環境決定型(溫度決定),即烏龜的性別決定因素最重要的是孵化溫度。在攝氏22~33℃範圍內,溫度越高,胚胎發育愈快,孵化的時間愈短;反之,溫度偏低時,胚胎發育較慢,孵化的時間愈長。
  • 新疆首次對卵生鯊魚和水母進行人工繁殖
    新年伊始,水上樂園海洋館首次引進並繁殖了卵生鯊魚。此外,6個新品種水母也在進行人工繁殖,這也是新疆首次對卵生鯊魚和水母進行人工繁殖。   2月24日,記者在海洋館看到,正在繁殖中的卵生鯊魚被陳列在玻璃魚缸內,透過卵殼看到,鯊魚卵在卵殼內只有兩三釐米長。
  • 深圳野生動物園首次人工成功哺育非洲禿鸛
    12月22日,深圳野生動物園一隻非洲禿鸛寶寶經過該園飼養員10多天的悉心照顧,其身體發育良好,健康活潑,體重由剛出殼的 100多克長到1000多克。這是該園首次人工孵化出殼,並且由人工哺育茁壯成長的小禿鸛。在深圳野生動物園育幼中心,小禿鸛在保溫箱裡憩息,保溫箱顯示3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