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次對卵生鯊魚和水母進行人工繁殖

2021-01-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新年伊始,水上樂園海洋館首次引進並繁殖了卵生鯊魚。此外,6個新品種水母也在進行人工繁殖,這也是新疆首次對卵生鯊魚和水母進行人工繁殖。

  2月24日,記者在海洋館看到,正在繁殖中的卵生鯊魚被陳列在玻璃魚缸內,透過卵殼看到,鯊魚卵在卵殼內只有兩三釐米長。據工作人員介紹,三個月後,這些鯊魚卵就會脫殼而出成長為8~10釐米的小鯊魚。滿一年後,小鯊魚的身長會達近一米,這種卵生鯊魚對人沒有攻擊性。

  在新增的水母館裡,新繁殖的上千隻通體透明水母已經在玻璃魚缸內暢遊。

  目前,兩棲爬行動物館和珊瑚館仍在建設中,預計4月初建成。屆時,還將有150餘種新水族與大家見面。

  據了解,水上樂園海洋館是新疆唯一的一座海洋館,擴建後的海洋館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水族生物品種也將達到400餘個。

(來源:新疆網)

相關焦點

  • 鯊魚到底是胎生,卵生,還是卵胎生?
    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是胎生,鳥類、爬行類、昆蟲和兩棲則多是卵生,這幾乎是大家都知道事兒。
  • 鯊魚是魚嗎,是胎生還是卵生
    鯊魚是魚類。它的種類很多,超過520種,但都是軟骨魚綱的魚類。作為海生魚類,只有少數鯊魚可以在淡水中生存。不同品種的繁殖方式也不同。
  • 鯊魚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是卵生還是胎生
    魚類和哺乳動物之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它們的特性以及繁殖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所有的魚類都不是哺乳動物,它們之間並沒有交集。
  • 滬上水族館鯊魚繁殖過快為難養鯊人 迫於無奈實施"計劃生育"
    目前,上海海洋水族館和長風海洋世界內一年至少誕生1000條卵生鯊魚,大量鯊魚導致兩個水族館的養殖空間供不應求,長風海洋世界只得把小貓鯊養在了酒杯裡,而上海海洋水族館則對不展出的鯊魚實行了「計劃生育」,把雌鯊和雄鯊強行分開養殖,讓雌鯊魚產的卵不能受精孵化。對於「多餘」的鯊魚,兩個場館多數選擇將其贈送給國內其他水族館。
  • 人工繁殖成功 觀賞水母有望「遊」進普通人家(圖)
    婀娜多姿的觀賞水母有望走出水族館,遊進普通人家的水族箱。近日,在上海科技館舉行的上海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聯展上,上海水產大學生命學院研究生王文龍展示了剛剛繁殖成功的海月水母。  據悉,這是全國首批由大學生研究人工繁殖的海月水母。
  • 海洋小課堂 | 鯊魚竟然是這樣繁殖的,大開眼界!
    魚類大多是卵生動物鯨、海豚是胎生動物那麼,鯊魚是卵生還是胎生呢?答案是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種方式!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不愧是海洋霸主,連繁殖後代都與眾不同今天融仔就來帶大家扒一扒,到底鯊魚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大部分硬骨魚都是「廣種薄收」,生出成千上萬的卵,在體外受精孵化。而作為軟骨魚代表的鯊魚,屬於「精耕細作」型。它們的卵是體內受精的,且重質不重量。
  • 蘭州人工飼養狗鯊生下「寶寶」啦!
    鯊魚分卵生、卵胎生和假胎生三種,此次產卵的狗鯊屬於卵生類。  5月6日,蘭州極地海洋世界的飼養員在朋友圈第一時間發布狗鯊「媽媽」產仔的消息。這幾天,產仔的狗鯊媽媽成為蘭州極地海洋世界最受關注的對象。狗鯊成功產卵,意味著蘭州有可能繁育出條紋斑鯊魚,如果繁育成功,將填補甘肅省鯊魚人工繁育及科普宣傳的空白。
  • 鯊魚下蛋難得一見
    蘭州極地海洋世界的鯊魚產蛋啦!扁扁的鯊魚卵呈黃褐色,布滿絨毛,這是蘭州首次出現鯊魚產蛋,至5月7日已經產下23枚蛋,實屬難得一見。目前鯊魚蛋已經放入保育區,還有專門設置的攝像頭,記錄隨時可能發生的小鯊破殼而出的美妙瞬間。
  • 帶只水母回家養
    「水母能聽到我們說話嗎?」「水母吃不吃螞蟻?」動物世界欄目暑假親近之旅第二站:水母課堂昨日在海底世界開講!這是繼4位幸運小讀者潛入「海底」與鯊魚、海龜親密接觸後,本欄目提供的又一次免費體驗。主講專家、水族館技術主管鄧月華帶著海月水母剛走進教室,幸運小讀者就圍著他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海月水母有毒嗎  「像傘!
  • 走進科學世界,了解卵生動物神奇的繁殖方式
    小蝌蚪剛被孵化出來時,以卵的殘留物和藻類為食,用鰓呼吸。不久之後,它們會慢慢長出後腿。再過一段時間,幼蛙的前腿長出來了,它們的尾巴會慢慢變短,最終成為青蛙。2、鞘中的鯊魚卵鯊魚是海洋中較兇猛的魚類。它們的牙齒像一把鋒利的尖刀,能輕而易舉地咬斷像手指般粗的電纜。鯊魚的卵是什麼樣的呢?它跟我們常見的卵有什麼不同呢?
  • 研究揭示爬行動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進化的遺傳機制
    脊椎動物繁殖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卵生(oviparity)和胎生(viviparity)。卵生繁殖模式是指母體產卵,隨後卵在外界環境中孵化至卵內胚胎完全發育而孵出幼體;而胎生繁殖模式則是母體將受精卵滯留在子宮或輸卵管內直至胚胎發育完全,由母體直接分娩產出。胎生繁殖模式具有優化胚胎發育環境和保護胚胎不受外在不利影響的作用,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和適合度。
  • 從卵生到胎生:生育為何越進化越費勁?
    那麼,如果問你,鯊魚是卵生還是胎生,你能答出來嗎?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特殊的生殖方式嗎?要弄清這些問題,還得追溯到脊椎動物生殖方式的進化。卵生鯊魚產下的卵從魚類的這種方式不難發現,卵胎生除了有利於繁殖後代之外,它也不必像卵生方式那樣消耗大量的能量。
  • 昆明動物所等揭示爬行動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進化的遺傳機制
    脊椎動物繁殖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卵生(oviparity)和胎生(viviparity)。卵生繁殖模式是指母體產卵,隨後卵在外界環境中孵化至卵內胚胎完全發育而孵出幼體;而胎生繁殖模式則是母體將受精卵滯留在子宮或輸卵管內直至胚胎發育完全,由母體直接分娩產出。
  • 新疆動物學專家人工繁殖麻雀 為防治蟲害(組圖)
    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副教授李海英說,冬天這裡就荒了,地上只有雞糞和牛糞,「這些動物糞便混合物是為了給麻雀漚蟲子,吸引它們吃的」。據李海英介紹,麻雀是一種與人類伴生的鳥類,在新疆農林區分布最廣,數量也最多,是新疆防治林果業病蟲害的首選鳥類。
  •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3年未接觸雄鯊魚卻產下幼鯊,科學家在幼鯊體內未發現任何雄鯊魚的DNA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和北愛爾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雌鯊魚不與雄鯊魚交配即可孕育下一代,首次證明鯊魚有無性生殖的能力。
  • 爬行動物卵生與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揭示
    脊椎動物繁殖模式主要分為卵生和胎生兩種。卵生如何進化為胎生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性生物學問題。13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外研究人員合作,成功揭示了爬行動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胎生繁殖模式具有優化胚胎發育環境和保護胚胎不受外在不利影響的作用,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和適合度。包括蜥蜴、蛇和蚓蜥等的有鱗類爬行動物約有20%的胎生物種,其獨立起源次數可能達98至129次,超過整個脊椎動物的胎生起源次數的2/3。但胎生進化伴隨卵殼退化、胚胎附著、胎盤發育、受精卵延長滯留、免疫耐受等方面,遺傳機制研究尚屬空白。
  • 【科技日報】爬行動物卵生與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揭示
    脊椎動物繁殖模式主要分為卵生和胎生兩種。卵生如何進化為胎生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性生物學問題。13日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消息,中外研究人員合作,成功揭示了爬行動物卵生和胎生繁殖模式進化遺傳機制。  胎生繁殖模式具有優化胚胎發育環境和保護胚胎不受外在不利影響的作用,因而可以大大提高後代的存活率和適合度。
  • 鯊魚會下蛋?
    別看鯊魚看起來兇猛,但在繁殖後代這件事上,鯊魚可是特別小心。它們的繁殖方式比較多,主要有三種,接下來我就分別給你說說。鯊魚的第一種繁殖方式是卵生,也就是我們說的下蛋。下蛋和直接產下魚籽相比,有什麼好處呢?你想啊,蛋是帶殼的,這比魚籽可結實多了。有了蛋殼的保護,小鯊魚就可以在蛋裡慢慢長大,不怕外界的危險啦。
  • 新疆46匹普氏野馬進行「瘦身訓練」
    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供圖中新網烏魯木齊11月25日電 (張赫凡)在圍欄鐵門打開的瞬間,46匹普氏野馬奔鳴著跑向遠方,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戈壁深處……記者25日從新疆野馬繁殖研究中心了解到,該中心46匹普氏野馬開始在200餘萬平方米的區域進行半散放訓練。
  • 鯊魚鰭腳是什麼?為什麼讓雌鯊痛苦不已,最終選擇無性繁殖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有這樣一篇論文:在美國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有一頭鯊魚出生,震驚了整個生物界,主要原因是:這隻新生鯊魚所在水池沒有任何雄鯊魚,只有三頭雌鯊魚,而這三隻雌鯊魚近三年沒有與任何雄鯊魚有過接觸,難道新生鯊魚來自雌鯊魚的無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