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鰭腳是什麼?為什麼讓雌鯊痛苦不已,最終選擇無性繁殖

2021-01-10 趣聊科學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有這樣一篇論文:在美國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有一頭鯊魚出生,震驚了整個生物界,主要原因是:這隻新生鯊魚所在水池沒有任何雄鯊魚,只有三頭雌鯊魚,而這三隻雌鯊魚近三年沒有與任何雄鯊魚有過接觸,難道新生鯊魚來自雌鯊魚的無性繁殖?

帶著上述疑問,奧馬哈市動物園科研人員對這頭新生鯊魚取樣進行DNA檢查,檢查結果表明這條鯊魚體內確實沒有任何雄性鯊魚基因,直接證明了新生鯊魚來自雌鯊魚的無性繁殖。

上述的研究結論打破了傳統對於鯊魚的固有認識,一般來說鯊魚是雌雄交配後才能產生受精卵,受精卵需要同時擁有雌雄基因才進行細胞分裂,進而產生下一代。

北愛爾蘭科學家保羅·普洛德爾感覺這有點不可以思議,決定自己到現場一查究竟,於是親自來到動物園進行了兩次實驗,實驗採用了更加先進基因提取技術,兩次實驗結果都表明新生鯊魚沒有任何雄性基因。因此,實驗室確實證實了雌鯊魚能夠無性生殖。

鯊魚屬於脊椎動物門軟骨綱板鰓亞綱,大多數生活在海裡,鯊魚屬於中大型的魚類,身體形狀為紡錘狀,兩側有腮裂。通常在海洋館看到的鯊魚都比較大,其實80%以上的鯊魚身體長度不超過1.6米,屬於中小型魚類。鯊魚中最大的當屬鯨鯊,身體長度達到20米,重量為7000千克以上,算是魚中之王了。

鯊魚屬於卵生,卵殼非常怪異,多數鯊魚卵形狀為長方形,而且長方形四個角有卷鬚,以方便其附著在其他物體進行孵化。截止目前發現最大的鯊魚卵為30釐米長、14釐米寬和9釐米高。

通常認為無性生殖一般是昆蟲常做的事情,而魚類和哺乳類動物很少見到,那麼為什麼雌鯊魚會有了無性繁殖例子呢?這一切要從雄性鯊魚苦不堪言的雙陰莖說起。

前面說到了,一般魚類只有雌雄交配後產生的受精卵才孵化出小鯊魚,其實鯊魚的交配對於雄鯊魚和雌鯊魚都是很痛苦的一件事。鯊魚有兩個陰莖,這兩個陰莖不同於哺乳動物,它是由魚鰭進化而來而且是實心的,也叫鰭腳。雄鯊魚的鰭腳位於腹鰭內側,是一對棒子形狀,裡面有軟骨,平時不用的時候鰭腳一般收起來,能夠減少遊泳阻力。

由於鯊魚的鰭腳是實心的,精子並不能像哺乳動物那樣有專門的管道運輸。雄鯊魚進化了一種討巧的方法,在鰭腳根部有兩個凸起用來存儲精子,既然沒有專門通道運輸精子,那就只能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海水,在雌雄鯊魚交配是,雄性鯊魚將鰭腳插入雌性鯊魚洩殖腔孔中,鰭腳根部的凸起開始分泌精子,此時精子並沒有進入雌性鯊魚體內,雄性鯊魚通過擠壓海水,利用海水將精子帶入雌性鯊魚體內完成受精,這種滲水受精方式在動物界獨此一家。

僅從上面的簡單描述就知道鯊魚親熱一次確實不容易,而實際真正實現一次受精實在是太難了。本來親熱就是一個你情我願的事情,由於鯊魚只能在流動的水中進行,實際操作起來就比較困難,再加上如果雄鯊魚有想法,雌鯊魚沒想法怎麼樣辦呢?

在選擇交配的地方,鯊魚一般會選擇水流動性較小的淺海灘,地方選好了最難辦的是「雄鯊魚有情,雌鯊魚無意」,畢竟這件事得需要雌鯊魚的配合。雄鯊魚沒辦法只能咬一口,鯊魚那牙齒鋒利無比,一口下去連自己的同伴都受不了,經常雌鯊魚在完成一次交配後身上遍體鱗傷,說難聽點掉一塊肉,也有很大可能。

為了下一代雌鯊魚也沒辦法,只能忍了。但是長期這麼來也不是辦法,雌鯊魚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通過進化增加自己物理抵抗能力,比如:雌性藍鯊會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皮膚不斷生長,皮膚厚度是雄性的兩倍,雌性藍鯨即使讓雄性藍鯨咬上一口,也僅僅只是劃傷皮膚,不會傷及身體其他器官。

其實鯊魚就這麼痛苦的交配,交配成功率依然很低,科學家數據表明只有不到10%護士鯊能夠交配成功,這樣的成功率足以讓雌鯊魚心灰意冷了。

對於雄、雌鯊魚來說,交配是件無比痛苦的事情,雌鯊魚更是表示這事傷不起,因為這麼暴力的玩法誰都傷不起。與其進化皮膚依然遭罪,不如像蜜蜂等昆蟲一樣畸形無性生殖,這才有了美國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雌性鯊魚首次選擇無性生殖,拋開雄性鯊魚自己單幹。

除了奧馬哈市動物園雌性鯊魚選擇無性生殖,接下還有不同地區發現了雌性鯊魚無性生殖,2016年的時候,魚津水族館同樣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鯊魚水箱裡雌鯊魚生活了8年,此間並未接觸過雄性鯊魚,竟然發現了4隻新生鯊魚,經過DNA檢查沒有發現雄性基因,次年又生了3隻小鯊魚,這也就是說部分雌鯊魚已經掌握了無性生殖這項技能,而不是偶然發生,也是被雄性鯊魚逼迫的。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3年未接觸雄鯊魚卻產下幼鯊,科學家在幼鯊體內未發現任何雄鯊魚的DNA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和北愛爾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雌鯊魚不與雄鯊魚交配即可孕育下一代,首次證明鯊魚有無性生殖的能力。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在人類的大肆捕獵下,雙髻鯊為了延續族群,被迫放棄了交配,選擇單性繁殖,科學家對亨利朵利動物園裡一頭來自 然而不僅是雙髻鯊,其他種類的鯊魚也發現了孤雌生殖的現象。 2016年的時候,魚津水族館發現在一個8年以上未養過雄性鯊魚的水箱裡出現了4條小鯊魚。2017年,水族館又發現了3條新的小鯊魚,來路成謎。專家經過基因鑑定後指出,這幾條小鯊魚體內僅發現了母鯊魚的基因,以此判定為「單性繁殖」。
  • 因為人類,一些鯊魚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在人類的大肆捕獵下,雙髻鯊為了延續族群,被迫放棄了交配,選擇單性繁殖,科學家對亨利朵利動物園裡一頭來自Henry Doorly動物園的錘頭鯊進行了DNA分析。這頭鯊魚出生於2001年,當時在它出生的那個水池裡只有三頭雌性鯊魚。
  • 澳洲雌性鯊魚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一條雌鯊魚在長期為見到雄性鯊魚的情況下進化出了無性繁殖能力,此前,這種案例真是少之又少。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其中一個可能性是Leonie體內儲藏了來自其前任的精子,並用其使自己的卵子受精。
  • 多年無伴侶雌鯊魚學會無性繁殖—新聞—科學網
    一條雌鯊魚與其長期伴侶決裂後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 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在所有物種當中,人類是進化最成功的一個,成為了哺乳動物當中的代表。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哺乳動物必須要和另一半結合之後,才可以繁衍後代。然而我們卻發現,有性繁殖固然有一定的優點,但是缺點也更為明顯。
  • 【圖書】想要了解最全的鯊魚故事,請移步這裡
    約3.5億年前,小型原始鯊魚出現,它們捕食硬骨魚,迅速增殖,並導致盾皮魚走向滅亡。虎鯊目的鯊魚(比如波氏虎鯊)保留了他們遠古祖先的特徵--硬棘鯊魚的繁殖鯊魚和絕大多數硬骨魚的區別還在於繁殖方式的不同,同一種鯊魚的雌鯊和雄鯊可能只在交配時才相見。
  • 為什麼是一男一女才繁殖下一代?
    科學家們進行了這麼多年的研究,最終的結論都是模糊的,所以從這個問題上來說,人類到底是如何出現的,沒人知道,也許我們真的是宇宙之中的「一粒塵埃」,無意中出現,無意中消失。那我們站在科學的角度來講,認為人類是從一種3億多年前漫遊在海洋中的史前鯊魚演化而來的,這種棘魚屬的原始鯊魚是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有頜類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所以再次在證明人類可能是這樣出現的。人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多久,如何出現的?
  • 鯊魚開掛啦!母鯊開啟無性繁殖模式
    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上所有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中,只有哺乳動物不能進行無性生殖。窄頭雙髻鯊(Sphyrna tiburo)屬於雙髻鯊的一種,2001年出生於美國亨利朵利動物園。在此之前,已有數個案例讓人懷疑鯊魚可以單性生殖,但後來卻被媒體當作趣聞軼事來報導。
  • 【預售】潛水員定製圖書-想要了解最全的鯊魚故事,請移步這裡
    鯊魚的繁殖 鯊魚和絕大多數硬骨魚的區別還在於繁殖方式的不同,同一種鯊魚的雌鯊和雄鯊可能只在交配時才相見。在繁殖期,許多鯊魚會聚在一起,一般一條或多條雄鯊會緊緊跟隨著一條雌鯊求愛,雄鯊可能咬住雌鯊的鰭、尾巴、頭或背部,用這種粗暴的方式求愛。如果雌鯊對雄鯊不感興趣,或者並不想交配,那麼它可能反咬回去,或立刻逃離這片海域。
  • 人類為何不能無性繁殖?為何得男女繁殖?
    我們在自然選擇面前並沒有決定權,決定是有性繁殖還是無性繁殖。那自然為什麼選擇了有性繁殖?下面我們回到遙遠的生物演化視角,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無性生殖作為一個無性繁殖的生物,傳宗接代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超級容易的事情。
  • 銀杏:因無性繁殖而繁榮,也因無性繁殖而滅亡
    這種生長過於緩慢的植物用種子來播種並不現實,所以一般都是通過無性繁殖——扦插出苗的。有些景區為了園區的整體效果也會花重金購買多年生的銀杏樹,但是作為行道樹的銀杏樹幾乎都是通過扦插人工繁育出來的,他們的基因差別並不大。
  • 科學家發現導致南非海角蜂無性繁殖的基因
    南非開普敦的海角蜂早已通過恢復無性繁殖「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想知道是什麼特殊的基因造成了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現在,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中,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這種蜜蜂無性繁殖的秘密:11號染色體上的一個名為GB45239的基因。對於研究蜜蜂的科學家來說,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們有驅趕其他蜜蜂的習慣。
  • 如果科學實現了人類的無性繁殖,最先消亡的是男人還是女人?
    如果有一天科學技術讓人類實現了無性繁殖,這個世界上最先消失的是男人、還是女人?這的確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有必要告知大家目前生物界存在的無性繁殖防止並不只有一種。要不,你先來從我列出的這幾種類型中選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第一種:堪比女性生孩子,但可能痛苦程度更大的分裂生殖方式。
  • 無性繁殖多方便省事,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後代繁衍?
    引言:凡是生物都需要通過繁殖來延續種群的生命,而繁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可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呢?但也有人認為,無性生殖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更加方便,至少它並不需要雌雄雙方的共同努力,只需要一方的努力就能夠產下下一代。這相對於有性生殖來說是無性生殖的最大優勢,那麼為什麼人類的祖先一開始不選擇這種如此「省事」的方式進行種群繁衍呢?
  • 什麼是鯊魚?咬了就愛了
    什麼是鯊魚?What is a shark?首先,是個大貨。曾經超級大,現在相對小多了,但依然是海洋中無可厚非的霸主。而成為霸主肯定不能光靠體型,更得靠無比先進的全方位功能和核心實力。所以鯊魚大部分時候會選擇傍晚或者清晨時候捕獵,因為這是大部分魚類看不清,但它們確可以看清獵物的時候。3,渾身是耳鯊魚的耳朵非常小,就兩個非常迷你的小洞洞,幾乎沒法讓人注意到。
  • 美國竹節蟲無性繁殖超過百萬年
    近期加拿大科學家對一種竹節蟲(Timema stick insect)的DNA進行了分析,科學家們追蹤DNA中隱藏的信息,來回溯這種昆蟲長期無性繁殖的歷史根源。他們獲得的數據將有助於生物學家們更好的理解無性繁殖在生物界的可能性。來自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的科學家們將有關這一研究的論文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
  • 研究顯示:鯊魚胚胎自相殘殺是父權爭奪戰
    據國外媒體報導,鯊魚胚胎在子宮中就會進行互相殘殺,最終體型最大的胚胎將吞食其它胚胎,只留下一個相同父系的胚胎。目前,科學家揭開了這一神秘的現象,胚胎在子宮中展開了一場父權爭奪戰,這些來自不同父親的鯊魚胚胎激烈地爭奪,最終身體健康強壯的胚胎會殘殺其它胚胎,保證「優生優育」。
  • 若是孤雌繁殖成為女性的一種選擇
    為什麼?五千年的歷史,兩千多年的文明史,女性承受了實在太多太多的痛苦。太被壓迫,太被忽略。就像楊笠的脫口秀中女性的溝通方式一樣,為何會這樣,因為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我們怎麼吶喊,我們怎麼奮鬥,我們的思想總是被忽略。男性定義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該怎麼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