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繁殖多方便省事,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後代繁衍?

2020-12-03 奇點使者

引言:凡是生物都需要通過繁殖來延續種群的生命,而繁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可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呢?

世界上很多本質都可以被分為兩種對立的類別,例如邪惡與正義、光明與黑暗。在生物學家上也有一對範疇是互相對立的,那就是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但這對範疇卻不像邪惡與正義那樣充滿了激烈的對抗性,相反地它們一起促成了一個多元地球的發展。地球生物發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顯然有性生殖佔比更大,而且幾乎所有的高級生物都進行有性生殖,無性生殖一般發生在低等生物身上。

但也有人認為,無性生殖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更加方便,至少它並不需要雌雄雙方的共同努力,只需要一方的努力就能夠產下下一代。這相對於有性生殖來說是無性生殖的最大優勢,那麼為什麼人類的祖先一開始不選擇這種如此「省事」的方式進行種群繁衍呢?其實這個問題還真不是我們的祖先能夠決定了,甚至連我們祖先的祖先也未必能夠決定,有性生殖的出現倒像是地球生物演化的鐵定趨勢,仿佛有什麼規律規定了到一定的時間點,一部分無性生殖的生物要轉變成有性生殖,又或者說在生命起源的最初,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就同時出現了。

關於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哪種方式出現得更早,這是一個基本無法考究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無性生殖這種方式從一而終,最初堅持以無性生殖方式繁衍後代的生物如今依然堅持著,例如我們在生物課本上常常看到的草履蟲、變形蟲等等,顯然這些生物屬於單細胞生物或者低等生物。有性生殖雖然比較「費事」,但它確實是生物往更高等級演化的必經途徑。生物學家認為,有性生殖的方式比無性生殖複雜得多,這也決定了它所產出的後代在構造上也要複雜一些。

所以人類沒有辦法為了省事而在進化的過程中選擇無性生殖,不然我們的形態只會不斷地退化。相對於低等生物來說,高等生物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們擁有更加複雜的身體構造,這為更多豐富的生命活動提供了基礎。以人類為例,有性生殖決定了我們的體型要比低等生物大許多、身體內的構造複雜許多、進行的生命活動也豐富許多,從而對世界的認知和改造也更加深入。

說到這可能還是有人會不解,自然界中明明存在著許多能夠進行無性生殖的動物,它們雖然不比人類有智慧、有文明,但它們的身體構造也比低等生物複雜,生命活動也十分豐富。的確,自然界中確實存在著一些種類的雌性動物不需要雄性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但實際上它們還是通過受精的方式完成了子代的培育,這歸根結底還是有性生殖。以科莫多巨蜥為例,雌性的巨蜥就能夠自己完成受精,因為它們體內的性染色體由W和Z兩種不同類型組成,這與人類雌性體內的XX染色體組成是不同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
    為什麼人類要有性繁殖?無性繁殖不是更方便嗎?優缺點明顯!在所有物種當中,人類是進化最成功的一個,成為了哺乳動物當中的代表。科學家們發現,所有的哺乳動物必須要和另一半結合之後,才可以繁衍後代。甚至一些不起眼的昆蟲,也需要和另一半結合,這種方式被我們稱為有性繁殖。我們平時所吃的雞蛋,大部分都是一些未受精的蛋,雖然母雞可以在沒有公雞的作用下產生雞蛋,但是這樣的雞蛋是沒有辦法孵化小雞的,在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既然有性繁殖可以被保留下來,並且大多數的生物都使用這樣的方式繁衍,可見它對生物的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無性生殖還是有性生殖,這也太難選了吧!
    當然,除了有性生殖,也有一些生物通過無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例如,草履蟲、變形蟲、細菌等等。還有不少植物,只需折下一段枝條插入土中,就會長出一株新的植物,這也是典型的無性生殖。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那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這種繁殖方式呢?
  • 如果科學實現了人類的無性繁殖,最先消亡的是男人還是女人?
    如果有一天科學技術讓人類實現了無性繁殖,這個世界上最先消失的是男人、還是女人?這的確是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有必要告知大家目前生物界存在的無性繁殖防止並不只有一種。要不,你先來從我列出的這幾種類型中選一下自己最喜歡的方式?第一種:堪比女性生孩子,但可能痛苦程度更大的分裂生殖方式。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 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
    那基因為什麼一定要人類繁衍後代呢? 為了延續自身,環境會主動選擇能自我複製的基因。比如:同樣是生物,一個無法繁殖後代,一個可以繁殖後代。那麼用不了多久,無法繁殖後代的就會滅絕,可以繁殖後代的才能夠生存下去。
  • 繁衍後代一定要靠異性?這些自然生物實力詮釋,完全靠自己
    縱觀自然界,絕大多數種類的動物需要通過雌雄配合來完成後代的繁衍。從生物學上來講,這是因為雌雄雙方只能各自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只有精子和卵子結合後才能湊成完整的遺傳物質,因此後代的誕生需要上一代雌雄的共同努力。
  • 雄性動物毫無作用,雌性可自行繁衍後代
    換句話理解,鞭尾蜥的受孕方式是通過一種性別就可以獨立完成的,它們的的確確是不需要那些令人厭煩的雄性,通過無性繁殖,它們會孕育出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後代!這麼來看,即便在鞭尾蜥的物種中存在雄性,雄性動物也毫無作用。
  • 為何一男一女才能繁衍後代?人是怎麼出現的?這困擾達爾文一生!
    人類的祖先關於人類的起源一直流行著多種說法,除了我們最熟悉的人猿進化,還有一類說法便是史前鯊魚。科學家認為,它們是人類在內所有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個現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9億年前,科學家通過鯊魚的化石,發現了它是現代脊椎動物的最早雛形,因此有人認為,最早的人類出現已經是2.9億年前了。
  • 人類繁衍後代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或許也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很大的謎團,就等於在問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者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事實上,人類也只是地球無數物種其中之一,人類繁衍的意義與其他物種不會有本質區別,具體意義何在我想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 地球上最早的兩個人是誰,為什麼一男一女才能繁衍後代?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繁衍了上百萬年,但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僅有四五千年。自從人類擁有智慧、學會思考後,就一直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嗎? 關於人類的起源,中國有女媧造人的傳說,西方一些人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人類。眾所周知,一男一女才能繁衍後代,在基督世界中,世界上最早的兩個人是亞當和夏娃。
  • 地球上最早的兩個人是誰,為什麼一男一女才能繁衍後代?
    人類在地球上已經生存繁衍了上百萬年,但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僅有四五千年。自從人類擁有智慧、學會思考後,就一直想弄明白一些問題: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為什麼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嗎?
  •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何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什麼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正是因為地球上生物種類繁多,才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生命的出現讓地球和太陽系的存在變得更加富有意義。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區域都是各不相同的。
  • 人類分男女,動物有雌雄,生物為什麼只有兩種性別
    性別之分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人類分男人女人,動物分雌性雄性,就連植物都有兩性之分,可見性別的存在有它的道理。在猿人出現的時候,這種生物就有了性別之分,雄性猿人和雌性猿人。它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還不能用男人女人來分別它們。其他動物也一樣,都有雌雄之分。也正是有了性別的區分,它們才能繁衍後代,生物界才能這樣精彩。那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大多數生物只有兩種性別?這裡僅考慮自然情況下的生物,不考慮雙性別和無性別生物。後面兩種生物比較特殊,它們的繁衍方式不同於一般的生物。
  • 為什麼有性生殖,取代了無性生殖,成為了主流的生殖方式?
    這種額外複製一個父本的生殖方式,理應比不過無性生殖才對,但是為什麼取代了有性生殖,成為了主流的生殖方式?因為有性生殖相比於無性生殖而言,有性生殖父本和母本雙方各出一半的基因,因此基因與基因之間可以快速的變構。產生大量的無性生殖所不能產生的新性狀。有性生殖帶來了物種多樣性可以更好的適應環境。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圖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過程。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
  • 人類生理結構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為什麼造物主不改進?
    據研究發現,恐貓的主要食物就是當時的人類遠古祖先。在這種生存壓力之下,一些原本已經可以直立行走的靈長類動物,又有一部分重新爬上樹,以樹棲方式為生,但人類遠古祖先卻在夾縫之中生存了下來。當逐漸膨大的腦容量,遇到不斷變小的產道時,使得人類生育後代異常地艱辛。而人類在這種生存壓力之下,就選擇了將孩子還未完全發育成熟時就出生,這樣可以減少母嬰的死亡率。
  • 動物單性就能繁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分男女?為什麼男女還不一樣?
    「男女有別或者男女授受不親」,說的就是我們人類中男女的差別,當然還有另一句話也非常不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表示男女之間複雜的心理因素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容易處理!當然這也是好事,但造物主是不是太麻煩了呢,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孤雌生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弄個男女出來?
  • 人類為什麼無法逃脫死亡,難道是天註定?
    其實不只是人類,幾乎所有的生物都註定會死亡,就連擁有「永生」的生物,都無可避免地會走向死亡,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們詳細來聊一聊。生命為什麼不能「永生」永生,在咱們的理解裡,應該是無論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無論經歷了多久時間,生物都不會死亡。在自然界中,這種生物幾乎不可能會存在,具體原因要從地球環境說起。
  • 這些動物不交配也能繁殖後代:漲姿勢了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有性生殖的後代的基因可能千變萬化,但無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則與母體完全相同。單性生殖便是無性生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