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這些動物不交配也能繁殖後代:漲姿勢了

2020-11-27 驅動之家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從小到大,我們也許都問過家長和老師「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這類問題。雖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有些荒誕,但學校裡的生物課一般都能把事情講清楚。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

單性生殖是什麼?


圖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過程。

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

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有性生殖的後代的基因可能千變萬化,但無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則與母體完全相同。

單性生殖便是無性生殖的一種。單性生殖的生物會通過有性生殖中用到的精子來補充基因。新個體由未受精的卵子發育而來,基因與母體完全相同。

可以單性生殖的生物要麼是「兼性」,即可以在有性生殖和單性生殖中切換;要麼是「專性」,即無法進行有性生殖。

有超過80種已知魚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可以進行單性生殖。這些物種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依賴兼性單性生殖進行繁殖,如當雌性生物與雄性相互隔絕時。

下面,我們來舉一些不同類型的單性生殖物種的例子。

科莫多巨蜥

說實話,誰能想到全世界最大的蜥蜴居然能通過單性生殖繁衍後代呢?但事實的確如此!2006年,英國切斯特動物園中的一條雌性科莫多巨蜥產下了25顆蛋,但它此前從未與雄性科莫多巨蜥交配過、甚至共處一室過。

科莫多巨蜥需要依賴單性生殖才能存活繁衍。

無獨有偶,倫敦動物園裡一條在園中繁殖長大的雌性巨蜥也產下了四枚卵,而它上次與雄性打交道已經是兩年半之前了。在與雄性巨蜥交配過之後,這條雌性巨蜥又產下了一窩蛋,說明科莫多巨蜥遵循的是兼性單性繁殖。

科莫多巨蜥只分布在全球部分地區,面臨著偷獵的嚴重威脅。因此,它們的種群構成總是很扭曲,要麼雄性很少、雌性較多,要麼反過來。這些雌性巨蜥似乎是由於雄性巨蜥的缺乏、才被迫採用了單性生殖。

竹節蟲

2013年,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了竹節蟲的生命歷程。他們發現,雌性竹節蟲會通過三種方法避免與雄性交配:踢腿卷腹,或改變費洛蒙(生物用於交流的一種氣味分子)隱藏自己的行蹤,或是分泌降低情慾的化學物質、讓雄性竹節蟲避而遠之。

該研究總結道,在有些情況下,不交配對雌性竹節蟲是有好處的。研究人員猜測,這或許可以導致物種進化出兼性單性生殖能力。

就連最小的生物也能進行單性生殖。

銅頭蝮蛇

有幾種蛇類也可以通過單性生殖繁殖後代。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一條銅頭蝮蛇產下了一條胎死腹中的小蛇、以及四枚未受精的卵。這條蛇是被從野外捕獲、並圈養起來的,已經九年不曾交配過了。

你能想像一條蛇無需交配就能生育嗎。

沙原鞭尾蜥

從名字便可以看出,這種蜥蜴生活在美國的沙漠和草原生態系統中。該物種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全部由雌性構成。因此,它們只能通過單性生殖繁殖後代。它們會藉助減數分裂進行繁殖,由於後代的全部染色體均來自母體,所有後代都與母體完全相同,且均為雌性。

沙漠等嚴苛環境往往會迫使生物進行單性生殖。

該物種有時還會表現出類似雄性的行為,從而與其它雌性「假裝交配」、促進繁殖。

該物種採用單性生殖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們的繁殖速度比有性生殖的物種快得多,在理想條件下可以實現種群數量的快速增長。

豹紋鯊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研究豹紋鯊時發現,該物種在人工圈養環境中,可以從有性生殖切換為單性生殖。

1999年,研究人員將野外捕獲的一條雌性豹紋鯊與一條被圈養的雄性豹紋鯊放在了一起。在此期間,它們先是進行了交配,然後又被研究人員分開。此後,它們又重聚和分離了好幾次,直到2012年,研究人員才徹底將它們分離開來。停止交配後,這條雌性豹紋鯊便停止了產卵。

2013年,研究人員將雌鯊與它的女兒放入了同一個水池中。有趣的是,在這段時間裡,這條雌鯊居然又開始產卵了。但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已經發育成熟的女兒雖然從未與雄鯊交配過,竟然也開始產卵了!

研究人員認為,這條雌鯊卵子中之所以會發育出胚胎,要麼是因為雄鯊的精子可以在其體內保存很長時間,要麼因為它可以進行單性生殖。而這條雌鯊的女兒很可能是進行了單性生殖,因為它從未交配過。

大多數單性生殖都是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觀察到的,如水族館和動物園等等。

動物選擇單性生殖的原因有幾條。首先,單性生殖完全規避了有性生殖需要付出的代價,雄性不需要任何投入,也不需要費心求偶,對動物來說十分省時省力。

其次,單性生殖可以幫助科莫多巨蜥等物種在無人居住的島嶼上發展壯大,只需一條雌性巨蜥,就能繁殖出一整個種群。最後,對於許多生活在沙漠等嚴苛環境中的爬行動物、昆蟲和兩棲動物而言,要想繁衍後代,也許只剩單性生殖一條路可走。

不過,單性生殖的物種往往被視為走入了「死胡同」,因為後代完全是母體的克隆,不會進行性狀結合,因此無法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影響,其種群數量也因此會受到嚴重威脅、容易急劇減少。

- THE END -

#動物#交配

原文連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朝暉

相關焦點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雖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有些荒誕,但學校裡的生物課一般都能把事情講清楚。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動物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趙序茅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這一日,蜉蝣瘋狂交配,然後死去。頭足綱的深海烏賊會在繁殖季群體上浮,交配,用盡精力,留下卵囊後死去。這些動物用生命在交配,而交配的目的只為繁衍。
  • 這些生物靠自己也能繁殖後代
    雖然這個世界上美好的愛情很多, 但是也有許多人找老婆就是為了給自己生小孩, 雖然這種行為在道德層面上會很受譴責, 但是從生物本能來看, 其實也是正常的, 因為繁殖就是生物的本能。 雖然世界上大多數生物都是需要兩性結合使得受精卵發育從而完成生殖過程, 但是也有一些很」獨立「的生物, 它們獨立到生孩子只靠自己就可以了, 這些生物都是什麼呢? 一起來看看吧。1:蜜蜂。
  • 神奇的動物出生方式,海馬居然是雄性孕育後代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然無法解開,有時候極其平常的事情,比如不同物種的繁殖活動都包含許多秘密。不同動物的繁殖方式都不盡相同,卵生,哺乳等。下面介紹一些有趣的動物繁殖方式。變色龍變色龍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爬行動物之一,它能隨著周圍的環境改變顏色來偽裝自己,這種動物還有其他特性, 例如你知道它們的眼睛能獨立轉動嗎?它其實能夠同時往兩個不同方向看,還有它們的舌頭能伸出比身體長度的兩倍多來捕食獵物。
  • 動物交配之後很多都是雄性被吃,還有足夠的雄性來繁衍後代嗎?
    一些動物在交配前、中、後吃掉同類的情況被稱為「性食同類」,這種現象多發生在蛛形綱和昆蟲綱下的物種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螳螂和一些蜘蛛。生物有兩個本能:一是填飽肚子;二是繁殖後代。這兩個本能就是刻在基因裡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無法抹去,那麼在交配後雌性動物都是負責生育和養育後代小寶寶,而雄性當甩手掌柜的,因此雄性死掉對於這些後代影響不大。如果交配後雌性被吃掉,那麼交配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動物的交配行為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繁殖後代。
  • 豹子和獅子為什麼能繁殖後代?所謂的雜交都是人為的結果嗎
    儘管豹子和獅子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過棲息地的接觸,但人們普遍認為豹獅不可能在自然狀態下出現。由於在自然界中,野生動物,尤其是不同種類的食肉動物之間存在競爭關係,所以,它們一旦碰面,要麼是弱勢一方灰溜溜的逃走,要麼是一場生死大戰,至於對對方有好感,這是完全不存在的事情,所以在野生環境下,是沒有雜交物種產生的。豹子和獅子為什麼能繁殖後代?
  • 動物在喪失交配能力之前就會死亡,人類為什麼不會呢?
    動物之所以活不到喪失交配能力就會死亡,其實也是因為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的並不是長壽基因,而是繁殖基因,比如說在澳大利亞有一種生物叫做寬足袋鼩,他們達到性成熟的第一個發行季節,就會抓緊一切時間進行交配,哪怕因此而器官衰竭,哪怕因此毛髮脫落雙眼失明甚至死亡,他們也不會停止。
  • 雌雄同體的動物怎麼交配繁殖?想知道這個,還得從人類兩性出發
    追究到極點,就算只在高等動物上,也可以找到一點兩性同體的影子,人類也不能被排除在外面。這就引發出了這些問題: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世界上有哪些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的動物如何繁殖後代?為什麼會有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雌雄同體不是一種很簡單的性質,可以三言兩語表示明白。它有各種形式和各種等級,有的屬於形態方面,有的屬於生理方面。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看到這,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獅子要每天要交配那麼多次?它們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獅子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繁殖季節,但獅子是個例外。
  • 動物交配中那些不可思議的事實
    居然還有這種操作:它們是除人類以外唯一一種會使用傳教士姿勢並同時接吻的動物。Ps. Jane Goodall的《黑猩猩在召喚》表明倭黑猩猩可能更偏好姐弟戀哦。No.3會自製飛機杯的海豚海豚是一種智商非常高的動物,與此同時,也非常開(yin)放(dang)。它們可能會種間交配,同性交配,亂倫和自慰。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雄性袋鼩在將近一半的生命中,每天交配長達14小時。這並不是充滿愛意和閒情逸緻的性愛,而是瘋狂的,它們會迅速把有限的精子儲備耗盡,身體狀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它們會失去皮毛,出現內出血,然後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大自然中還有另一些動物也有著許多相似行為的動物,它們的存在似乎就為了繁殖和死亡。事實上,有一個學術名詞專門用來形容它們:單次繁殖動物。
  • 五種動物的浪漫交配方式
    有一個終生伴侶有助於雌性保護自己及自己的後代,對於這些動物而言父親的照顧更加常見,這意味著它們的後代有更大的機率生存下來。其它原因還有它們很難找到交配對象,需要守衛自己的領土。不論怎樣,這些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偏好一個伴侶。比如下面這些動物。白嘴潛鳥白嘴潛鳥交配之後,會與彼此挨得很近,通常它們之間的距離不足20釐米。
  • 漲姿勢!你見過老虎和獅子的娃嗎?
    嗨,小夥伴們,小編又把自己沒見過的東西拿出來給大家漲姿勢了今天的話題是——動物界雜交!說起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下面這位了▼狼狗,狼和狗結合的動物。除了司空見慣的它。有些雜交產物,就不那麼容易見到了。它的爸爸是老虎,媽媽是獅子!還是這個帥一點,是不?
  • 狗和狼交配可以誕生後代,那麼鬣狗和狗可以有雜交後代嗎?
    生殖隔離的存在,保證了物種的獨特性以及多樣性,只有屬於同一個物種才能進行交配並產生可育的後代。而像人類馴養的寵物狗就都是灰狼的亞種,本質上來說還屬於同一類物種,因此可以進行交配並產生後代。像一些朋友養的純種狗,就擔心出門被其它的狗「玷汙」,導致生出雜交種,大家喜歡把它們稱為「串兒」。
  • 螞蟻歷史悠久,數量龐大,社會分工明確,繁殖後代能力厲害了
    動物世界是一個十分神奇的國度,裡面生存著數以萬計的動物,每一種動物的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外表,很多的動物長相也是十分的奇特,像三頭還是沒有出現的,但是六臂還是有的,很多的動物像蠍子之類的觸鬚都是十分的多,12個也不在話下。
  • 真是漲姿勢了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莎莉-奧託(Sally Otto)稱,潛在的交配動物雙方懂得當前環境下的基因運行情況,它們知道如何倖存和交配繁殖,因此它們會與其它個體混合基因,但是它們並不清楚是否這種結合能夠使後代倖存或者受益。然而生命繁殖現象普遍存在於地球,同時,模擬地球狀況實現外星生物進化,完全可能證實外星生物也存在性繁殖。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這樣的行為不單單只有袋鼩裡存在,也有很多與之相似的動物。通常用來形容它們的學術名詞叫做:單次繁殖動物。它們僅有一次的繁殖機會,往往指的是一個繁殖季節,但交配一次死亡的事情也是有的。雖然這樣的繁殖令人很奇怪,但是這樣產下的後代會多的多。在物種層面上,這是一種有風險的回報。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哪些動物像袋鼩一樣把交配和繁殖看的比生命更重要。雄蜂
  • 交配的持續時間最久的動物是什麼?
    自生命起源之初,它們就能進行自我複製,把基因遺傳下去,繁殖出後代。也正是因為如此,生命在地球上才能生生不息,一直延續至今。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地球上出現了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動物。與原始生命相比,動物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繁衍後代。動物普遍採用有性生殖的方式,雄性和雌性進行交配,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進而發育成生命。
  • 從科學的角度看,為什麼只有同一種動物才能繁殖?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不妨開一下腦洞,姑且想像一些不同物種可以隨意繁殖後的場面,屆時,獅身人面的動物、美人魚、鳥人將會產生,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也會遍布山林,甚至在人類生活的區域內,也有貓狗(貓和狗的後代)、牛羊(牛和羊的後代)、人X(某種動物的名字)等等,這些你想都不敢想的生物出現在地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