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交配之後很多都是雄性被吃,還有足夠的雄性來繁衍後代嗎?

2021-02-08 科學黑洞

一些動物在交配前、中、後吃掉同類的情況被稱為「性食同類」,這種現象多發生在蛛形綱和昆蟲綱下的物種中,比較典型的就是螳螂和一些蜘蛛。生物有兩個本能:一是填飽肚子;二是繁殖後代。這兩個本能就是刻在基因裡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無法抹去,那麼在交配後雌性動物都是負責生育和養育後代小寶寶,而雄性當甩手掌柜的,因此雄性死掉對於這些後代影響不大。

如果交配後雌性被吃掉,那麼交配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動物的交配行為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繁殖後代。因此大多數的時候被吃掉的都是雄性,以螳螂為例子,雄性螳螂的體型要小於雌性螳螂,它們為了繁殖自己的後代即使知道自己可能會被吃掉,也要冒著生命危險前去赴約。

雄性螳螂會特別小心翼翼的在遠處從背後方向直接躍到雌性螳螂的身上,因為這樣可以避免被雌性螳螂直接抓住吃掉,待結束後會儘可能地逃掉,之後會去赴下一場約會。在這個期間雄性螳螂會一直持續這樣的「危險動作」,直到某一次約會中不小心的被雌性螳螂抓住,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從上邊可以看出來雄性螳螂在臨死前已經完成了多場的約會,儘可能的留下更多自己的後代。實際上在動物界一夫多妻還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是雄性的數量相對少一些,但依然夠用。因此說性食同類死的即使都是雄性動物,也不會影響種群下一代的數量。並且這類物種的壽命都比較短,即使逃脫了被老婆吃掉的命運,過不了多久也會大限將至的。螳螂的壽命挺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當雄性交配後被吃掉,雌性產卵後不久也會自己死掉。

因此不會產生這種情況:雌性螳螂活個幾十年一直可以生育後代,每次生育都吃掉一隻雄性螳螂,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雄性螳螂一定是不夠吃的。完成一次生育周期無論雌性就都死掉了,怎麼死的意義就不大了。即使雄性螳螂不被雌性吃掉,最終也逃不過死亡。

所以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首先就是一夫多妻的形式不需要那麼多雄性;第二點就是壽命較短,很多都是完成一個生育周期就結束了。既然在大自然的進化中這些生物保持了這樣的特點或者說習慣,自然是可以適應自然環境的,不然早都被自然所淘汰了,目前你看到的就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非常正常。

這種性食同類實際上有助於種群的發展,因為雌性動物需要更多的能量來孕育後代,雄性既然已經完成了使命,最終充當後代的能量供應也是不錯的選擇。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

相關焦點

  • 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雄性袋鼩為了繁衍而奮不顧身
    有性生殖,意味著生育後代時需要雌雄兩種不同的性別共同參與其中,儘管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繁衍後代,但它們所採取的生殖策略是不同的。其中雄性採取的是廣撒網,它們會花費大量時間用來求偶,而將撫養後代的重任交給雌性。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斑鬣狗並不是雌雄同體,但雌性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的類似。 斑鬣狗的生殖系統 雌雄同體在哺乳動物之中並不存在,大多數存在於低等生物之間。雌性斑鬣狗雖然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相似,但略微有些區別。
  • 雄性動物毫無作用,雌性可自行繁衍後代
    東女國的女性是可以一生更換伴侶的,很多家庭中都是一妻多夫制,女性在家庭中佔主導地位,掌握經濟大權,生下的後代也隨母姓,包括所有家產都是由女性負責。執政的國王是女性,朝中大部分官員也多為女性。每年進貢時,劍南西山羌女國使團都會來長安。現代歷史學家也曾指出,這個女國是在四川以西的青藏高原上。
  • 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唯海馬海龍是雄性繁育後代,它為啥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的,然而自然界中卻有一種動物是雄性與後代,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這種動物就是海馬了。海馬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屬刺魚目海龍科,一般都生活在水溫相對較高的淺海中,特別是有珊瑚礁的地方。
  • 雄性螳螂交配後就被吃掉,它們為什麼不跑?
    而還有部分昆蟲因為存在吃同類的情況,例如蜘蛛和螳螂等,一般雌螳螂可能會在在交配前、中、後吃掉雄性螳螂。有人很疑問,為什麼明知道被雌螳螂抓到就會丟掉小命,雄螳螂還要上去招惹哪?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生物的本能就是填飽肚子和繁衍後代,無論在什麼時刻,這兩點都有絕對的優先級。
  • 悲情的雄性蜘蛛,被雌性蜘蛛捆綁交配,最終淪為甜點
    蜘蛛是我們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的一種很普通的昆蟲類動物,但你知道蜘蛛是如何的繁衍後代嗎?一隻雄性的蜘蛛跟一隻雌性的蜘蛛可以繁衍後代,但是雄性的蜘蛛可以說是非常的悲催,因為跟雄性的蜘蛛交配之後,最終會被雌性蜘蛛吃掉,而且在交配的過程中還會被蜘蛛絲捆綁住,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 動物的性脅迫是什麼玩意?雄性為了交配的非常規手段
    動物有自己一套祖傳的婚配製度,有些動物能夠獲得交配權,而有些動物則做一輩子的處男處女。繁殖是動物最重要的使命,不能獲得交配權的動物,肯定不甘心坐以待斃,它們會採用非常規手段來獲得交配機會,比如性脅迫。蠍蛉常規的婚配套路是這樣的:雄性蠍蛉捕食獵物,獻給雌性,雌性津津有味地吃著美食,而雄性則趁機與之交配,獵物越大,換取的交配時間越長。然而雄性蠍蛉就如人一樣有強弱之分,有勇敢和膽小之分,有聰明和笨拙之分。強壯的蠍蛉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捕食獵物;而勇敢的蠍蛉壯壯膽去偷蜘蛛的獵物;聰明的蠍蛉假扮成雌性去騙取同伴的獵物。
  • 母螳螂為什麼要在交配時吃掉雄性?
    在考慮動物行為的動機時,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則就是不要把人類的道德觀代入到動物世界中。螳螂之所以性食同類,目前有幾個支持率較高的理論。有很多人認為,螳螂之所以性食同類,是因為吞噬雄性的頭,有助於雄性分泌更多的生殖細胞。
  • 生育後代的一定是雌性嗎?地球上唯一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海馬
    繁衍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一點對於任何一種動物都是如此,對於大多數動物而言,繁衍的重任和壓力都要由雌性來承擔,所以在此我們有必要插入一句題外話:女人真的不容易。大多數動物的繁衍都是由雌性來完成,而並不是全部動物都是如此,因為有一種動物例外,那就是海馬。海馬是一種辨識度極高的海洋生物,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來生育後代的動物。那麼海馬是如何繁衍後代的?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從小到大,我們也許都問過家長和老師「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這類問題。雖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有些荒誕,但學校裡的生物課一般都能把事情講清楚。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
  • 動物的生殖器官進化,是雄性與雌性的一場拉鋸戰,戰果精彩紛呈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萬能之物,能夠做到無所不能,那一定是時間,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一切都能超乎你的想像。在生物的進化史上,一根長長的時間軸,有的動物走著走著消失了,又有的動物突然冒出來了,還有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著,一切都是為了適應殘酷的競爭環境。
  • 為什麼有些動物雄性大,有些雌性大,還有些一樣大?
    動物不同性別間的體型有大有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所有生物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進化上去,所以我們主要還是得從這個方向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雖然動物界決定性別的方式很複雜也很多變,但是總體來說出生的雌雄比例傾向於保持1:1(這其中的機制有機會單獨說)。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雌性直接生育後代,那麼雄性要怎麼用呢?
  • 大部分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但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更漂亮?你完全可以用稀缺性來理解。鹿群裡的公鹿,都長著巨大的鹿角。甚至,很多鹿角都已經大到誇張的地步。問題是鹿角不僅沒啥用,而且嚴重影響逃生的機會。遇到老虎這種天敵,肯定是鹿角最大的、最先死,不是跑不過老虎而是跑不過同類。人家「光著腦袋」逃跑,你腦袋上頂著「五股烈焰叉」逃跑,誰能逃跑成功,也就不言自明了。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神奇的動物出生方式,海馬居然是雄性孕育後代
    大自然有許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然無法解開,有時候極其平常的事情,比如不同物種的繁殖活動都包含許多秘密。不同動物的繁殖方式都不盡相同,卵生,哺乳等。下面介紹一些有趣的動物繁殖方式。變色龍變色龍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爬行動物之一,它能隨著周圍的環境改變顏色來偽裝自己,這種動物還有其他特性, 例如你知道它們的眼睛能獨立轉動嗎?它其實能夠同時往兩個不同方向看,還有它們的舌頭能伸出比身體長度的兩倍多來捕食獵物。
  • 人類男女都一樣漂亮,為什麼動物中雄性更漂亮?
    但是,該理論不能解釋雄性孔雀的尾巴,為什麼比雌性更漂亮,因為雄性的尾巴並不能幫助雄性更好的生存,反而會因為過於豔麗的尾巴而暴露自己,增加了自己被捕食的概率。據說,達爾文每次看到孔雀的尾巴時都反胃,他搞不懂為什麼孔雀的尾巴會違反進化論。
  • 最奇葩的繁殖策略:一生都用於交配,雄性最終變成雌性的「器官」
    對於吃軟飯這個詞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含義比較特殊。其實存在這種行為的不只是人類,很多動物也天生愛吃軟飯,甚至還吃到了極致,最後活生生的把自己變成了配偶的一個「器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事實證明,生命力是頑強的,雖然不存在長生,但卻能夠繁衍後代。而繁衍後代,自然離不開交配,繼而誕生出新的生命。
  • 雌螳螂在交配時吃雄螳螂,為什麼雄性螳螂不跑?
    自然界有許多動物,我們對自然界的許多事情了解不多,螳螂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動物,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他,但許多人可能不理解他,雄螳螂在交配前和交配後的某個階段被雌螳螂吃掉,也就是說,螳螂交配後會吃掉他的老公。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昆蟲 色誘雄性昆蟲與其交配
    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許多蘭花模仿雌性昆蟲來色誘雄性前來「尋歡作樂」。當然這些性偽裝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傳花授粉。當這些雄性昆蟲和其它花朵相會時,它們扮演了不知情的授粉者,從而幫助這些植物繁衍生長。科學家認為這種性欺騙是無害的,但他們發現一種名叫「蘭花欺騙的黃蜂」總是容易上當受騙,在和澳大利亞舌蘭交配時消耗了它們過多的寶貴精液。
  • 母螳螂在交配的時候會吃下公螳螂,難道真的是為了繁衍後代?
    目前比較廣為流傳的一個版本是,母螳螂在交配之後身體會非常的虛弱,這個時候,它急需要進食,否則就會導致沒有辦法繁育後代,所以,為了自己的孩子,公螳螂就會甘願作為食物奉獻給母螳螂。這個版本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首先,母螳螂會吃掉公螳螂,當然是因為它們感到飢餓,不過公螳螂卻並不是心甘情願被吃掉的,只不過因為體型相差懸殊,公螳螂很難從母螳螂的攻擊下逃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