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蘭花模仿雌性昆蟲 色誘雄性昆蟲與其交配

2021-01-11 中國園林網

    中國園林網

5月4日消息:據美國生活科學網報導,對於人類來說,

蘭花

很迷人。然而至今為止,我們人類並不是惟一愛蘭花的對象。一些黃蜂也發現蘭花如此嫵媚迷人,以至於當它們拜訪蘭花時抑制不住和蘭花過上了性愛生活,並能達到性高潮。此發現揭示了為何蘭花要進化得如此美麗之謎。

    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許多蘭花模仿雌性昆蟲來色誘雄性前來「尋歡作樂」。當然這些性偽裝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傳花授粉。當這些雄性昆蟲和其它花朵相會時,它們扮演了不知情的授粉者,從而幫助這些植物繁衍生長。科學家認為這種性欺騙是無害的,但他們發現一種名叫「蘭花欺騙的黃蜂」總是容易上當受騙,在和澳大利亞舌蘭交配時消耗了它們過多的寶貴精液。

    麥格理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安妮·加斯科特從事此項研究,發現了蘭花的氣味、顏色和形狀酷似雌性昆蟲,這蘭花和黃蜂都有過性愛生活。她把這一現象描述成「假交配」。她說:「當我看到這些黃蜂和這些舌蘭交配時,好像根本不是演戲。」

    為了解這些黃蜂是否真正體驗到了「快樂的結局」,科學家在野外對黃蜂和蘭花進行了監控。加斯科特說:「在澳大利亞野外的矮樹叢裡充滿危險,有蛇、蜘蛛、扁蝨、水蛭和林區大火,但也有漂亮的風景,令人驚異的生物多樣性和獨特的發現,因此很值得。」

    她們野外監控一旦發現黃蜂交配完成後,就馬上採集蘭花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經顯微鏡檢測分析幾周之後,研究人員終於發現了黃蜂的精液在紫外線下發著藍光,令她們高興不已。這表明雄性黃蜂浪費了許多精液,而這對黃蜂本身的繁衍可能不利,加斯科特說:「如果雄性把所有精液都浪費在蘭花上,那它們怎麼給真正的雌性提供精液呢?」

    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雌性黃蜂根本不需要精液也能繁衍後代,這也許是大自然的一種補償吧。調查研究發現大約有200種昆蟲被誘騙和蘭花交配,其中有90%多的雌性昆蟲根本不需雄性精子就能繁衍後代。

    此發現表明動物的「軍備競爭」可能在進化。加斯科特表示蘭花和那些不知情的傳粉者之間正在展開並逐步升級它們之間的「軍備競爭」。

    數代以來,這些昆蟲吸取了教訓,認識到自己和蘭花交配成本很大,紛紛極力避免與蘭花交配,這意味著只有那些最會偽裝的極具魅力的蘭花才能騙過昆蟲,由此加劇了蘭花和昆蟲之間的競爭。或許舌蘭就是欺騙雄性昆蟲的好手,從而在性欺騙蘭花中獲得了最大的成功繁衍。加斯科特及其同事的這些發現將發表在6月刊的《美國自然學家》雜誌上。

相關焦點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色誘雄蜂交配以傳授花粉
    只要找準了對象,一株蘭花竟能色誘黃蜂在其花瓣上射精。雪梨麥考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安妮-加斯科特表示,很多雄性昆蟲誤把花當成雌性伴侶,但很少有昆蟲象這些黃蜂一樣過頭。加斯科特領導研究了這些昆蟲對澳洲兩種舌蘭的示愛意圖。她說:「這些黃蜂只是無法抗拒。」但加斯科特表示,黃蜂對蘭花的這種吸引力可能使它想要和真正的雌蜂交配的努力變得更令人費解。蘭花素來以玩弄雄蜂而聞名。
  • 雄性昆蟲:死了都要愛
    這我想起了電影《功夫熊貓2》中關於快螳螂身世的介紹:大家在一起討論自己的父母是誰,快螳螂若有所思地說,他不知道自己父親是誰——因為父親在交配的時候就被母親吃掉了。 一隻雌螳螂在吃一隻正與其交配的雄螳螂(引自維基百科)沒錯,性食同類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螳螂。對雌螳螂吃夫的首次描述,出現於1658年出版的一本德語著作中。
  • 昆蟲皇后:蘭花螳螂
    據《中國螳螂》一書記載,一位叫王天齊的科研人員於1994年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採集到一枚雌性蘭花螳螂標本,並發文為新種。其實不然,後來經過比對研究發現在西雙版納發現的蘭花螳螂與馬來西亞的是同一個物種。王天齊的發現有錯誤,螳螂前足脛節上棘刺的數量在不同年齡個體間是有所變化的。正是因為蘭花螳螂的稀少,加之極其難以發現,才導致了這樣的錯誤。
  • 身為植物,隱柱蘭為什麼要引誘雄蜂,和它交配?
    植物繁衍後代就是要植物的花粉(雄性生殖器官)傳送到柱頭(雌性生殖器官)上,這其中,只有雌雄同株的兩性花因為雌蕊與雄蕊靠得近,可以完成自花授粉,也就是需要不其他人幫忙,但是自花傳粉的植物通常可以將性狀穩定的遺傳下去,性狀一般不會改變,這樣無法更好的適應多變的環境,所以數量比較稀少。
  • 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這些昆蟲們,它們化身為「偽裝大師」與環境融為一體、模仿其他生物來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在人們感到神奇的時也不禁驚嘆它們的智慧。「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
  • 悲情的雄性蜘蛛,被雌性蜘蛛捆綁交配,最終淪為甜點
    蜘蛛是我們生活中很容易看到的一種很普通的昆蟲類動物,但你知道蜘蛛是如何的繁衍後代嗎?一隻雄性的蜘蛛跟一隻雌性的蜘蛛可以繁衍後代,但是雄性的蜘蛛可以說是非常的悲催,因為跟雄性的蜘蛛交配之後,最終會被雌性蜘蛛吃掉,而且在交配的過程中還會被蜘蛛絲捆綁住,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 雌性琵琶魚與其寄生雄性琵琶魚交配的畫面首次被拍到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研究人員首次在深海捕獲到雌性琵琶魚與其寄生雄性琵琶魚交配的畫面。
  • 昆蟲「獵手」蘭花螳螂引關注 粉白相間形似蘭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6日報導,一種名為蘭花螳螂(Orchid Mantis)的昆蟲近日引起人們的關注。蘭花螳螂生長在東南亞鬱鬱蔥蔥的熱帶雨林中,顏色粉白相間,因外貌形似蘭花而得名。這種漂亮的昆蟲有著最完美的偽裝,可以進行擬態以便捕食獵物。一段視頻顯示,當一隻毫無防備的蚱蜢悠然自得地享受「休閒時刻」時,隱藏在一旁的蘭花螳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致命攻擊,蚱蜢就落入了這個聰明的捕食者的「魔掌」。據悉,蘭花螳螂非常罕見,雌性幼蟲價格昂貴,一隻可以賣到40英鎊(約合人民幣349元)。
  • 植物中的騙子家族——蘭花|騙免費勞動力就算了,騙色就過分了吧
    而一些蘭花會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動物幫忙傳粉,卻不想給它們一分一毫的好處。而1/3的蘭花都靠著坑蒙拐騙的方式讓動物前來義務勞動。甜蜜的誘惑大多數騙子蘭花會用(自己並沒有的)花蜜來吸引傳粉者。簡單來說就是自己並沒有香甜的花蜜,卻偽裝成有花蜜的樣子。當然,這種騙術需要高超的模仿能力,蘭花模仿的方向也不盡相同。
  • 動物界的「詭計多端」:蘭花螳螂偽裝誘惑昆蟲
    在獅群中,雄獅負責保護領地,抵禦其他雄性的競爭對手。科學家推測,由於Mmamoriri能夠模仿雄獅,因此其他雄獅如果想接管獅群,在看到Mmamoriri之後都會三思而行。如果Mmamoriri的獅群因為「雄性」比例的增加——從其他獅群感知的角度——而擴張領地的話,那它們存活的概率也會增加,這種既新穎又極具欺騙性的策略可能會變得更加流行。
  • 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流出
    原標題: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封面新聞訊「5.20」就要到了,人類世界的伴侶們紛紛忙著用各種方式傳情達意。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我開始是在地上撿到它們的,當時它們正纏綿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草葉上以後,雖然被分開了,但是雌性馬上又主動的向雄性靠近,想繼續它的交配。」
  • 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
    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我開始是在地上撿到它們的,當時它們正纏綿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草葉上以後,雖然被分開了,但是雌性馬上又主動的向雄性靠近,想繼續它的交配。」
  • 能夠偽裝成花的大師是什麼昆蟲?
    如果說有什麼昆蟲像花朵。那我們就不得不提,昆蟲界的最妖嬈的殺手~螳螂。我們生活中所見的螳螂可能是這樣。普通的螳螂只知道他的武功很厲害,它食譜上的獵物不但包括各種昆蟲,甚至包括蛇類和一些小型的鳥類。它的獵殺能力,毋庸置疑是昆蟲界中的翹楚!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見到螳螂中,真正集美貌與殺手的冷酷與於一身的花美男(美少女)!
  • 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的發現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動物群體(已知超過一百萬種),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比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此繁多的昆蟲依據形態上的差異,被歸併為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30多個目級分類階元。
  • 了不起的昆蟲:精彩紛呈的昆蟲日常
    還有兩種有毒的物種互相模仿,這樣可以分擔被捕食的壓力,這種擬態叫繆氏擬態,得名於首先描述這種現象的生物學家弗裡茨·繆勒。聲音是昆蟲的語言,有很多昆蟲可以發出高分貝的聲音,它們把聲音作為召喚異性的工具,也就是昆蟲的情歌。愛情也有光芒。螢火蟲利用自己的發光性來吸引異性交尾,也有一些種類的螢火蟲只有雌性發光用以吸引雄性。然而,可怕的是這習性也被它們的天敵所利用。有一種生活在北美的肉食性女巫螢屬的螢火蟲,會發出其他種屬雌性相同的信號,繼而把吸引來的雄性吃掉。這大概就是昆蟲界的騙婚了。
  • 昆蟲的攻擊性擬態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昆蟲世界中的擬態大部分屬於「防衛性擬態」,可以幫助獵物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攻擊性擬態」則是指食肉動物利用交配承諾或虛假食物誘騙獵物的一種手段。比如琵琶魚用頭部「釣竿」上的肉質突起、短吻鱷用蠕蟲般的粉紅色舌頭作為誘餌。不過,最老辣的「攻擊性擬態」當屬利用求偶信號引獵物,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流星錘蛛」。  雌性「流星錘蛛」通過分泌少許雌蛾信息素來吸引雄蛾。
  • 粉色螳螂高清照片外型酷似蘭花 粉色螳螂是什麼品種?
    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雌性蘭花螳螂外形頗似色彩鮮豔的蘭花,像一朵蘭花一樣吸引著獵物。它的腿部頗似花瓣,體色呈現黃色或者白粉色,然而雄性螳螂卻存在著一定差異,雄性的身體僅是雌性的一半,體色呈綠褐色。
  • 雄性袋鼠瘋狂交配 直至「精盡而亡」(圖)
    北京時間10月9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好幾個以昆蟲為食的袋鼠雄性物種具有非常罕見的習性。在這項研究裡,費舍爾和同事對比了自殺式繁殖(終生一胎)的袋鼠和一生內不同時期交配(反覆生殖)的其它袋鼠物種。
  • 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示中生代傳粉昆蟲麗蛉生態位分化
    自從達爾文在1877年《蘭花的傳粉》一書中首次注意到傳粉蛾類長口器與蘭花花管的長度匹配關係,許多生態學家都報導了現生昆蟲長口器與植物花管的協同演化關係。麗蛉是僅記錄於中生代的一類脈翅目傳粉昆蟲,具有長口器。
  •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通過對其功能進行分析,研究人員提出三種假說:交配抱握、捕食或防禦,其中交配抱握是最有可能的假說。研究認為姬鋸胸奇翅蟲在交配時,並非是常見的雄上雌下的體位,而是雌性爬到雄性個體上方,通過頭胸剪刀狀結構,把持住雄性的前翅(圖1F)完成交配。此類雌上雄下的交配體位,在動物界極為罕見,目前僅在現生直翅目、蜉蝣目和蜚蠊目等類群中有零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