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的發現

2020-12-05 騰訊網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最多的動物群體(已知超過一百萬種),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佔比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此繁多的昆蟲依據形態上的差異,被歸併為鞘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等30多個目級分類階元。2016年初,中德合作研究團隊在緬甸琥珀中(約一億年前)發現了一個滅絕的昆蟲綱新目——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Bai et al., 2016. Gondwana Research)。在昆蟲綱中,奇翅蟲屬於異類,具有非同尋常的特徵組合,又被戲稱為「四不像」昆蟲。

  近日,中德國昆蟲學家再度合作,又發現了產自白堊紀緬甸琥珀(約一億年前)奇翅目的第二個新屬種,成果已被《細胞》出版集團旗下的生物學著名刊物《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在線發表。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白明博士、楊星科研究員和德國耶拿大學Wipfler博士共同領銜研究。

  研究團隊在陸續獲得多塊標本之後(共8塊標本,包含9個蟲體,其中3個成蟲6個若蟲),綜合運用了多種無損成像和分析手段來研究標本,包括了中科院動物所的顯微CT、北京同步輻射裝置(BSRF)的硬X射線相襯CT、上海同步輻射裝置的硬X射線相襯CT等。通過對CT數據的重建、分割和融合,無損得到了姬鋸胸奇翅蟲高清3D形態。通過詳盡地研究後(圖1A-E),再結合三維重建和系統發育結果,我們最終確定了1個新屬種姬鋸胸奇翅蟲?Caputoraptor elegansBai, BeuteletWipfler gen.etsp. nov.。該種與已發表的奇翅目昆蟲?Alienopterusbrachyelytrus同屬?Alienopteridae,但最為奇特的是其特化的頭胸剪刀狀結構,其頭部向後翼狀延伸,與前胸背板鋸齒狀前緣形成剪刀狀結構,前胸背板腹面還具有長感覺毛,可能起到觸髮結構閉合的機制,此結構在古生及現生昆蟲及其他動物中絕無僅有。通過對其功能進行分析,我們提出三種假說:交配抱握、捕食或防禦,其中交配抱握是最有可能的假說。具體而言,我們認為姬鋸胸奇翅蟲在交配時,並非是常見的雄上雌下的體位,而是雌性爬到雄性個體上方,通過頭胸剪刀狀結構,把持住雄性的前翅(圖1F)完成交配。此類雌上雄下的交配體位,在動物界極為罕見,目前僅在現生直翅目、蜉蝣目和蜚蠊目等類群中有零星報導。此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奇翅目昆蟲的種類和生物學信息,同時也有助於我們了解一億年前複雜的昆蟲交配行為機制,並為仿生學提供啟示。

  Caputoraptorelegans

  Bai, BeuteletWipflergen.etsp. nov.標本照片及重建圖

  A-D.正模標本照片;E.生態復原圖;F.交配體位示意圖

  本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歐盟項目、德國研究基金會、德國洪堡基金會、北京光源和上海光源的支持。

  原文信息:

  Bai M.,Beutel R.G., Zhang W.W., Wang S., H?rnig M., Gr?hn C.,Yan E.,Yang X.K.* & Wipfler B.*Anew Cretaceous insect with a unique cephalo-thoracic scissor device. Current Biology, https://doi.org/10.1016/j.cub.2017.12.031.

  ?

  本期編輯:麥祖齊

  *******************************

  想了解有關昆蟲的一切?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巍巍昆蟲記

  新浪微博:混世魔王張巍巍

  ?

相關焦點

  •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動物所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奇特交配行為研究獲進展 2018-01-26 動物研究所 研究進一步豐富了奇翅目昆蟲的種類和生物學信息,有助於了解一億年前複雜的昆蟲交配行為機制,並為仿生學提供啟示。  研究工作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歐盟、德國研究基金會、德國洪堡基金會、北京光源和上海光源的支持。
  • 研究發現奇翅目昆蟲奇特交配行為—新聞—科學網
    2016年被發現的滅絕新目——奇翅目(Alienoptera)昆蟲,在昆蟲綱中屬於異類,具有非同尋常的特徵組合,又被戲稱為「四不像」昆蟲。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星科研究組與德國昆蟲學家再度合作,又發現了產自白堊紀緬甸琥珀(約一億年前)奇翅目的第二個新屬種,成果於1月26日發表於《當代生物學》。動物所博士白明為第一作者,動物所研究員楊星科和德國耶拿大學博士Wipfler為通訊作者。
  • 科學網—發現「三不像」昆蟲化石新目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晨陽)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楊星科研究組與德國昆蟲學家合作,發現了產自白堊紀的(約一億年前)緬甸琥珀的一個昆蟲綱化石新目
  • 人類首次發現奇特白化蜘蛛 交配須將雌蛛舉起
    事實上,這隻新發現的活板門蜘蛛並不是真實的白化症  騰訊科學訊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期,澳大利亞出現一隻白化蜘蛛,令科學家頗為驚異。西澳大利亞博物館館長馬克-哈維(Mark Harvey)說:「當我看到這隻蜘蛛奇特的白色頭部時,差點嚇倒過去。」  事實上,這隻新發現的活板門蜘蛛並不是真實的白化症,其身體仍存有一些色素,除頭部之外其他部位都像正常活板門蜘蛛一樣呈現褐色。這種3釐米長的蜘蛛正式被描述為新物種之前,一直被稱為「白化活板門蜘蛛」。
  • 動植物奇特交配方式[組圖]
    以下是自然界動植物十大奇特的交配和繁殖習性:  1、帝企鵝每年只有一個交配季帝企鵝每年只有一個交配季  帝企鵝生活在地球上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南極。在印度尼西亞自然保護區內,研究人員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如果一隻雄性獼猴首先為另一隻雌性獼猴梳理毛髮的話,那他與她交配的可能性則比其他雄性同伴高出三倍。由於雌性獼猴在同意交配前需要更多的關注,因此雄性獼猴就不得不盡力與雌性調情,通過面部表情或者別的方式,如彎腰低頭,挑眉或者咂嘴,接近雌性獼猴並取得她們的歡心。這意味著,等級高的雌性同樣可以扭曲這個體系。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昆蟲 色誘雄性昆蟲與其交配
    一些黃蜂也發現蘭花如此嫵媚迷人,以至於當它們拜訪蘭花時抑制不住和蘭花過上了性愛生活,並能達到性高潮。此發現揭示了為何蘭花要進化得如此美麗之謎。     澳大利亞雪梨麥格理大學的科學家發現許多蘭花模仿雌性昆蟲來色誘雄性前來「尋歡作樂」。當然這些性偽裝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傳花授粉。當這些雄性昆蟲和其它花朵相會時,它們扮演了不知情的授粉者,從而幫助這些植物繁衍生長。
  • 動物界十大奇特交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奇特交配   1.海馬:雄性當媽  這些傢伙是人類學習的榜樣,它們堅守一夫一妻制,而且代代相傳。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雄海馬竟然擔負起生兒育女的重任,對伴侶也是忠貞不二,一生不變。
  • 中國科學家在緬甸琥珀中發現一億年前昆蟲擬態行為
    南古所 楊定華 攝中新網南京5月8日電 (楊顏慈)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8日發布消息,該所王博研究員、史恭樂副研究員與中國農業大學劉星月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從一億年前白堊紀緬甸琥珀中發現了一類奇特的昆蟲幼蟲擬態苔蘚植物。
  • 動物令人驚嘆的十種性行為 烏賊持續交配兩周
    可是,在這些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了野生動物許多與眾不同的性行為。以下就是這種最瘋狂行為的一些事例。   1.烏賊持續兩個星期一刻不停「交配」   烏賊是一種大型、種類繁多的海洋頭足軟體動物。當看到「意中人」後,雄性烏賊會跳起「圓圈舞」,吸引雌性烏賊上鉤,它們會繞在直徑200米的「產卵床」周圍纏綿。
  • 【中國科學報】豆娘化石再現億年前昆蟲求偶行為
    「求偶行為廣泛存在於現生昆蟲的各個類群,但化石記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昆蟲(包括其他動物)行為保存為化石的機率極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昆蟲的古行為研究多藉助間接的證據來推導,如一些特殊的身體結構。」
  • 在自然界中,交配時間最長的動物是什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平常我們聽到的動物,沒發現它們有什麼奇特之處,而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很少被我們聽到的一些動物,它們的奇葩行為簡直讓人大跌眼鏡。前文說到一些動物的奇葩行為,究竟奇葩在哪裡呢,奇葩在它們的交配時間很久,有多久呢,最長可達8個小時,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馬島縞狸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馬島縞狸是一種體型稍小一些的哺乳動物,較長體型的馬島縞狸體長可以達到近一米(含尾巴),成年的馬島縞狸平均體重在6千克左右,它長得有點像狐狸,是夜行動物,白天潛伏在隱蔽之處,等到太陽落山之後,它們才會出來活動。
  • 豆娘化石揭示億年前昆蟲求偶行為—新聞—科學網
    黃氏憶人扇蟌 「求偶行為廣泛存在於現生昆蟲的各個類群,但化石記錄極為罕見,這是因為昆蟲(包括其他動物)行為保存為化石的機率極低。」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博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昆蟲的古行為研究多藉助間接的證據來推導,如一些特殊的身體結構。」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雄性袋鼩在將近一半的生命中,每天交配長達14小時。這並不是充滿愛意和閒情逸緻的性愛,而是瘋狂的,它們會迅速把有限的精子儲備耗盡,身體狀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它們會失去皮毛,出現內出血,然後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大自然中還有另一些動物也有著許多相似行為的動物,它們的存在似乎就為了繁殖和死亡。事實上,有一個學術名詞專門用來形容它們:單次繁殖動物。
  • 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流出
    原標題: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封面新聞訊「5.20」就要到了,人類世界的伴侶們紛紛忙著用各種方式傳情達意。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我開始是在地上撿到它們的,當時它們正纏綿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草葉上以後,雖然被分開了,但是雌性馬上又主動的向雄性靠近,想繼續它的交配。」
  • 人與動物雜交:全球最奇特動物交配性行為
    【每日科技網】   5月10日消息,全球最奇特動物交配性行為:人與動物雜交。動物交配是動物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動物的交配性行為千奇百怪,甚至還有雜交行為,最不可思議的是有人和動物雜交,場面火爆不忍直視。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人與動物雜交的細節。
  • 保持「交配姿勢」4100萬年,最終被發現!被戲稱:最長時間的交配
    我們剛才所提到的這些昆蟲們在樹枝當中都會保持著它們死前的形態,讓科學家們能夠更好的研究。而在如此多千奇百怪的形態當中,科學家們就發現了一些琥珀內的昆蟲們,竟然還保持著他們在生前交配的動作。在過去人們曾經不止一次的發現琥珀,但是保持在交配狀態的昆蟲琥珀卻極為少見,大多數都是正在進食或是只在無辜的移動當中
  • 澳洲蘭花模仿雌性色誘雄蜂交配以傳授花粉
    雪梨麥考瑞大學的一位生物學家安妮-加斯科特表示,很多雄性昆蟲誤把花當成雌性伴侶,但很少有昆蟲象這些黃蜂一樣過頭。加斯科特領導研究了這些昆蟲對澳洲兩種舌蘭的示愛意圖。她說:「這些黃蜂只是無法抗拒。」但加斯科特表示,黃蜂對蘭花的這種吸引力可能使它想要和真正的雌蜂交配的努力變得更令人費解。蘭花素來以玩弄雄蜂而聞名。多種蘭花散發出模仿雌蜂的香味,引誘雄蜂採集花粉。
  • 昆蟲界對「單身狗」的暴擊!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首次流出
    就在這個當口,單身狗們再次收到來自昆蟲界的會心一擊——5月18日,世界首次拍到的中華紅眼蟬交配視頻流出,在被人類發現後,這對恩愛夫妻仍然沒有停止自己「愛的交響曲」,纏纏綿綿,令人眼紅。「我開始是在地上撿到它們的,當時它們正纏綿在一起,我把它們放在草葉上以後,雖然被分開了,但是雌性馬上又主動的向雄性靠近,想繼續它的交配。」
  • 走進昆蟲王國:自然界十大詭異昆蟲
    &nbsp&nbsp&nbsp&nbsp1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自然界中存在著許多奇特的物種,尤其是昆蟲世界,其中包括:長著長毛髮的茸毒蛾、美麗奇特的魔花螳螂、大力士甲蟲和巨駱駝蜘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