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樹枝?會飛的樹葉?來看看這些會擬態的昆蟲

2020-12-05 小萬說科技

引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地球萬物都在達爾文的生存法則下相互競爭,他們個個「身懷絕技」,為的就是在生存的競爭中奪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接下來我們要了解的這些昆蟲們,它們化身為「偽裝大師」與環境融為一體、模仿其他生物來迷惑天敵或捕食獵物,在人們感到神奇的時也不禁驚嘆它們的智慧。

會飛」的落葉——枯葉蛺蝶

枯葉蛺蝶俗稱枯葉蝶,屬於蛺蝶科,枯葉蛺蝶屬。它們因翅膀的形狀和花紋與枯葉相似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常棲息於較為溼潤的雨林或闊葉林中。

枯葉蛺蝶善於飛行,多以腐爛的水果、樹液和動物糞便為食。當它們遇上天敵的追捕時,枯葉蛺蝶可以迅速停下,因其外形酷似一片枯葉,只要它們靜止不動,天敵就很難辨別它們。

「行走」的葉片——葉片葉(xiu)

葉俗稱葉子蟲,屬於目,葉科。它們的外形與樹葉極其相似,甚至連樹葉的葉脈和枯萎的部分也能模仿出來。它們不善於飛行,但模仿效果極佳,可以很有效的躲避天敵。

會動」的竹竿——竹節蟲

竹節蟲簡稱蟲,屬於竹節蟲目。它們擅長偽裝成竹子,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樹林和竹林中,在我國的雲南、湖北、貴州等地都有分布。

竹節蟲是世界上最長的昆蟲,它們的偽裝能力也是相當強勁,行動較為遲緩,大多數為雜食性。其繁殖方式也很奇特,它們有些雌蟲不進行交配也能產卵,並孵化出後代。

會捕獵的「蘭花」——蘭花螳螂

蘭花螳螂屬於螳螂目,花螳屬。它們的形態和花紋看起就像一朵朵美麗的蘭花,這是他們的偽裝,這可以讓他們在蘭花之間遁於無形,它們的獵物在不經意間就會被奪去生命。

他們生存在東南亞的雨林中,成蟲和幼蟲都會捕食同類。雌性和雄性擁有不同的體型和外形,雄性的身形比雌性小一半以上,且身體的顏色更淡且呈綠褐色,雌性更擅長偽裝捕獵,雄性則更擅長隱藏自己伏擊獵物。

「狐假虎威」的飛蟲——食蚜蠅

食蚜蠅屬於雙翅目,食蚜蠅科。它們的擬態方式與上文的介紹的昆蟲都不一樣,食蚜蠅的擬態不是模擬生存環境,而且模仿具有攻擊性的蜜蜂,讓其他昆蟲不敢靠近自己,從而保護自己。這種擬態方式被稱為貝氏擬態。

食蚜蠅喜愛陽光,以花粉、花蜜、樹汁為食,和蜜蜂一樣會傳播花粉;它們的幼蟲有些會捕食蚜蟲、蚧殼蟲等害蟲。

結語自然界之所以多姿多彩,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美麗而奇特的生物存在。他們向世界展現自己的魅力,展示自己的本領,讓大家都記住了地球上有著一群善於「偽裝」的大師。

相關焦點

  • 動物科普:百變昆蟲——擬態
    變化萬千的大自然,變化萬千的昆蟲世界!今天我們就來考一考大家的眼力!  在樹葉中大家看到了什麼?那是一隻蟲子嗎?沒錯!它的名字叫做葉蟲修(xiǖ)是一種內地少有的珍惜昆蟲,白天隱藏在樹葉間,晚上才出來活動。這是一隻長得酷象樹葉的蟲子,飄飄蕩蕩的樹葉掉在地上,卻突然跑了起來,這才暴露了自己使人們發現它。這就是它的保護自己的方式。  樹葉在跳舞?咦!
  • 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一片會行走樹葉,也曾被當為是春藥原料!
    在動物世界中,很多動物都具有一種擬態行為本領,這種擬態就是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昆蟲在食物鏈中作為比較弱小的群體,這種擬態行為在昆蟲中很常見,例如很多昆蟲都會擬態偽裝成樹葉,躲避獵食者,但要論偽裝樹葉最厲害的昆蟲,必然屬於——葉蟲。
  • 最善於偽裝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次來認識一種偽裝樹葉最厲害的竹節蟲——葉蟲,葉蟲模仿成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 盆栽裡的一片葉子動了下 竟是最會模仿的昆蟲翔葉䗛
    昨天,本次實習指導老師、浙大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張傳溪教授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昆蟲他都沒見過。  抓到這隻翔葉䗛的是浙江大學植物保護專業二年級本科生朱逸驍,當時他看見身邊的盆栽上有一片綠色的葉子在動,抓起來一看竟然是翔葉䗛——在模仿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的擬態界,它可算是「頭號人物」。  葉䗛身體上的紋脈與葉子的葉脈非常相似,其六隻腳也如同修長的樹葉,翅膀則是透明的。
  • 最善於偽裝的動物之一,葉蟲模仿樹葉,若它不動,連天敵鳥類都難於發現
    在動物世界,擬態是一種常態,擬態是指一種生物模擬另一種生物或模擬環境中的其它物體從而獲得好處的現象,其中竹節蟲是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
  • 活動回顧 | 昆蟲界的擬態大師-竹節蟲
    12月8日上午,東莞松山湖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松山湖管委會舉辦了一場「昆蟲界擬態大師-竹節蟲」的主題活動。家長和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了各種奇特的竹節蟲,在與竹節蟲親密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多樣,還積累到很多昆蟲的相關知識。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昆蟲每天都要躲避敵人的抓捕來存活。於是它們的自我保護能力顯得十分必要。
  • 在廣東像樹枝一樣的小蟲,著實讓我丟了面子
    在如今高樓林立的時代,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大部分人來說,很難象農村人那樣見到各種昆蟲,以至於常在市區公園裡聽到「看,蝴蝶!」這樣的驚呼聲……而在農村昆蟲就比較常見了,人們都習慣了它們的存在,甚至有時候即使它們就在身邊,也很難被注意到。
  • 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
    在昆蟲動物中,很多種類的昆蟲都非常善於偽裝成樹枝樹葉等,這有利於它們躲避獵食者,獲得更大生存空間。而在國內有一種蛾子,比其它昆蟲更善於偽裝成樹葉,像一片捲曲葉子,又像一片枯葉,讓獵食者失去注意,這就是夜蛾科——豔葉夜蛾!
  • 你不知道的動物偽裝術:擬態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生物們為了繁衍下去可謂各顯神通,今天我們在聊聊動物的「易容術」——擬態。擬態(Mimicry)是指一個物種在演化中獲得與另一物種相似的特徵來混淆其他生物的現象。擬態是如此有效和普遍,以至於從昆蟲、魚類、兩棲類到植物都有這樣的現象。
  • 昆蟲的攻擊性擬態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昆蟲世界中的擬態大部分屬於「防衛性擬態」,可以幫助獵物躲避食肉動物的攻擊。「攻擊性擬態」則是指食肉動物利用交配承諾或虛假食物誘騙獵物的一種手段。比如琵琶魚用頭部「釣竿」上的肉質突起、短吻鱷用蠕蟲般的粉紅色舌頭作為誘餌。不過,最老辣的「攻擊性擬態」當屬利用求偶信號引獵物,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流星錘蛛」。  雌性「流星錘蛛」通過分泌少許雌蛾信息素來吸引雄蛾。
  • 昆蟲界的「隱身大師」春節開展 川西多種珍稀竹節蟲首次亮相
    沒有劇毒無比的殺手鐧,也沒有蝴蝶振翅的逃脫本領,竹節蟲憑藉自己的隱身術,在叢林之中獨步一生,或許是一枝枯藤、也會是一片樹葉,這些隱身大師能夠就地取材,潛伏在任意一個角落。千挑萬選 從20多萬幅竹節蟲照片中挑選出來在昆蟲界,善於隱身的比比皆是,然而,真正稱得上是「大師」的唯有竹節蟲目昆蟲,靠著千萬年來進化出的隱身絕技,驚險而順利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它們是昆蟲學中解釋「擬態
  • 【U Must Know】奇妙的生物進化論,來看看這些擬態大師們!
    這些潛行於自然的大師們,都是根據自己生長遺傳的環境進化的,可是與其他融入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的生物不一樣的是,他們越長越貼近生存環境。生活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南美鱸魚形如敗葉,浮在水面;枯葉蝶停息在樹枝上的模樣像枯葉;背鰭棘形似蠕蟲,用以引誘其他魚類近身取食以便捕殺;尺蠖形似樹枝,以躲避鳥類的捕食……… 來看看這張圖,你就能領略到進化論的巧妙之處。
  • 這種一億年前遠古昆蟲竟然也會欺騙術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昆蟲具有獨特的偽裝能力,一些昆蟲會偽裝成掠食者,一些昆蟲則會擬態成其它物種,昆蟲的偽裝能力在它們的進化歷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考古學家發現一種最古老的昆蟲,會巧妙地攜帶雜物來隱藏自己,現今一些幼蟲也採用這種聰明的方法。
  • 會飛舞的花朵,美麗的蝴蝶,昆蟲界的明星
    菜粉蝶喜歡會在菜地裡忙碌著,我們會看到它們從一片菜葉上飛到另一片上,樂此不疲,它們在忙碌什麼呢,原來它們在忙著給下一代找一個不愁吃喝的好地方,很多種蔬菜的菜葉是它們幼蟲的美餐,因而它們會將卵產到一片片菜葉上,當卵孵化時,這些菜葉成為那些幼蟲可口的食物了。所以菜粉蝶的幼蟲是一種會破壞莊稼的害蟲。當我們抓到一隻菜粉蝶時,我們就保護了數顆蔬菜不被菜粉蝶幼蟲侵害。
  • 昆蟲變「喬裝大師」 偽裝成爛樹葉讓人真假難辨
    中新網7月25日電據外媒24日報導,來自德文郡託基鎮的野生動物攝影師皮特·牛津在亞蘇尼國家公園拍攝了一組昆蟲把自己偽裝成腐爛葉子的照片,照片中的昆蟲可以說是「喬裝大師」,偽裝後的它們讓人難以辨認據悉,這種昆蟲停在樹葉上時,努力設法讓它們的身體看起來像一個普通葉子的完美複製品,簡直讓人真假難辨。這種特殊的昆蟲的身長只有一英寸半,很難被發現。  攝影師說:「雖然很難發現這些昆蟲,但這非常有趣。首先你必須進行視覺形象來想像昆蟲在它們自己環境中的樣子。你必須想像一隻捕食它們的鳥將會怎麼去做——昆蟲非常神秘。  但有時如果你離得太遠,反而會把樹葉或樹枝誤認為是昆蟲。找到它們的最佳時間是在晚上。
  • 會「隱身」的鳥 沒有鳥窩,就住在樹幹上,瀕危的原因有點好笑!
    在大自然中,為了獲得更好的生存,生物動物懂得偽裝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弱的動物,為了躲避天敵,擬態就非常重要。擬態其實是指生物或者動物的一種自保防禦方式,是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去模擬另外一種生物。例如這種擬態成樹枝,仿佛就是長在樹上的鳥——林鴟鳥!
  • 有翅膀不等於會飛,在有翅膀的生物中,最不應該會飛的就是昆蟲
    飛行的夢想對於人類而言,曾是如此的困難重重,但有很多生命,它們從一出生便能夠翱翔於天空,比如鳥類和昆蟲。既然說到了昆蟲,那麼昆蟲為什麼會飛呢?你可能會認為昆蟲有翅膀,所以當然應該會飛,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有翅膀並不等於會飛。最顯而易見的例子,鴕鳥和家養的雞就都不會飛。
  • 昆蟲巧妙偽裝成枯葉難辨認
    昆蟲巧妙偽裝成枯葉難辨認   一些昆蟲精通偽裝術,能夠與環境融為一體,讓人難辨真偽。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23日就刊登了一組照片,展示了「紡織娘」在枯葉裡行走時,能惟妙惟肖地偽裝成一片極其普通的枯葉,「枯葉」上還有蟲蛀的洞。
  • 保護色、擬態和警戒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上面一個樹葉的下方怎麼有幾根毛?下面的蝴蝶好漂亮,為什麼背上長那麼多眼睛?是擬態還是警戒色?
  • 27年來累積少了75%,會飛的昆蟲為何會越來越少?
    報告稱,研究的目的是測算所有飛行昆蟲的重量,並以此來衡量「飛行昆蟲生物量」。科學家們對沙丘、草原以及森林等地區進行了調查,在27年的時間裡,他們利用帳篷收集了超過53.5公斤飛蟲。儘管在得出結論之前,他們預想到飛行昆蟲數量會有所減少,但如此極端的減少量「令人感到擔憂」。並且為何飛行昆蟲會如此大幅度的減少,依然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