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真實存在?雄性動物毫無作用,雌性可自行繁衍後代

2021-01-15 久見菌

提到女兒國,很多人會情不自禁的想到《西遊記》裡的橋段,女兒國猶如仙境,美麗的姑娘悠閒自得的生活,為了孕育後代,她們會通過飲用奇特的泉水而受孕繁殖,唐僧師徒誤闖入這片淨土後,徹底打破了女兒國的安靜。那麼在現實中,又是否會真的存在女兒國呢?

「女兒國」在歷史上僅存在三百餘年

其實在現實中,真的確實存在「女兒國」,被稱為「東女國」,它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三百餘年。「東女國」的出現了顛覆了很多網友們的認知,在大家的眼裡女兒國中應該全都是女性,而並非有男性的出現。根據《舊唐書》記載,東女國位於今日四川大渡河流域,阿壩藏族自治州一帶。雨水充沛,氣候溫和,適合宜居。生活在「東女國」中的人們主要發展農作物有大麥和青稞,在「東女國」中男性地位非常低下,很多畜牧業和打獵都是以男人為主,包括開墾土地,重體力活都會落在男人身上。東女國的女性是可以一生更換伴侶的,很多家庭中都是一妻多夫制,女性在家庭中佔主導地位,掌握經濟大權,生下的後代也隨母姓,包括所有家產都是由女性負責。執政的國王是女性,朝中大部分官員也多為女性。每年進貢時,劍南西山羌女國使團都會來長安。現代歷史學家也曾指出,這個女國是在四川以西的青藏高原上。

圖為東女國村寨

動物界中也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女兒國」——鞭尾蜥很另類

總體來講,「東女國」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女兒國」,因為在人類社會中,繁衍生命是離不開男性和女性的。如果說單靠女性,沒有男性提供「種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不過放眼於動物界中,的的確確存在完全是雌性的動物種類,這種動物是蜥蜴家族的一種——鞭尾蜥。

蜥蜴家族很龐大,在地球中扮演著「我醜但是我很溫柔」的角色,各類蜥蜴醜得各有千秋、醜得讓人只一眼就知道不是善茬。當然在龐大的蜥蜴家族中,還存在著一種被稱為「女兒國」鞭尾蜥。

圖為沙原鞭尾蜥

鞭尾蜥是完全的雌性,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在它的種群中只有雌性,沒有雄性,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女兒國。鞭尾蜥的尾巴比身體還要長,整體看上去就像是一個長鞭,這也是它們名字由來的原因。鞭尾蜥體型是纖細的,喜歡在巖石中曬太陽,平日裡喜歡吃一些小植物和蟲子。

此外,鞭尾蜥的體內是沒有雄性激素,全都是雌性激素,很多網友不禁會問道:"沒有雄性鞭尾蜥,它們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呢?"沒有雄性鞭尾蜥,雌性鞭尾蜥照樣可以繁殖後代,但這種繁殖方式被動物學家們稱為"單性繁衍"! 在繁殖過程中,鞭尾蜥可以自行成卵,也可以靠著兩隻"鞭尾蜥"相互刺激,其中的一條鞭尾蜥趴在另外一條身上,胚胎不用經過受精就可以直接發育,形成卵!換句話理解,鞭尾蜥的受孕方式是通過一種性別就可以獨立完成的,它們的的確確是不需要那些令人厭煩的雄性,通過無性繁殖,它們會孕育出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後代!

這麼來看,即便在鞭尾蜥的物種中存在雄性,雄性動物也毫無作用。

圖為相互刺激的同性鞭尾蜥

孤雌生殖物種,如何保證基因多樣性?

對於動物們來說「生殖」是它們與生俱來必備的技能,總體來講生物的繁衍後代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有性生殖,另外一種是無性生殖,也被稱為「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也被稱為「單性」生殖,它是指生殖動物的卵子不用受精就可以被激活,進行胚胎發育。

那麼「孤雌生殖物種」是如何保證基因的多樣性呢?要知道基因多樣性代表生物種群之內和種群之間的遺傳結構的變異,比如媽媽長大漂亮,大眼睛雙眼皮,爸爸長得普通,單眼皮,那麼生出來的寶貝就有可能會出現像媽媽一樣都是雙眼皮,顏值很高,也有可能會出現像爸爸一樣,變成單眼皮,這種就是基因遺傳的多樣性。

對於孤雌生殖動物來說它的基因遺傳多樣性應該會慢慢退化,最終不能應對環境而滅亡,不過動物學家在對鞭尾蜥的染色體進行深入分析時,發現它們的基因是多樣化的,通過另外雌性鞭尾蜥染色體配對完成了其它動物需要通過「交配」才能做到的事。在它們的細胞染色體中,動物學家發現,鞭尾蜥體內的染色體是其他物種的兩倍,所以雌性鞭尾蜥可以通過自身姐妹染色體進行基因重組,彌補「遺傳基因退化」,防止它們的種群不能應對環境變化而滅絕。

簡單點說:鞭尾蜥可以自己與自己進行基因互換。

並不是所有孤雌生殖物種一直都保持「單性生殖方式」

孤雌生殖物種主要分為偶發性孤雌生殖物種和恆定性孤雌生殖物種,偶發性孤雌生殖物種指的是某些昆蟲在非正常環境下,發生的偶爾未經受精也能出現個體發育的現象,比如家蠶,還有枯葉蛾等等。家蠶有偶爾會發生孤雌生殖方式,不過人工幹預用理化因素刺激可獲得一定比例的孤雌生殖發展育卵和幼蟲。而恆定性的孤雌生殖也被稱為永久性的孤雌生殖,比如我們前面跟大家提到的鞭尾蜥,它就是永久性的孤雌生殖物種。

在自然界中,還存在哪些其他孤雌生殖物種呢?

1、螞蟻是偶發性孤雌生殖物種

在自然界中,孤雌生殖物種最常見於無脊椎動物,比如螞蟻。螞蟻生命力之頑強,被稱為社會性昆蟲。所謂社會性,就是有類似人類社會的各種特性。螞蟻家族很龐大,常見的就是雙針稜胸切葉蟻,它被認為是孤雌生殖,但現在的研究表明他們有固定的有性工蟻,因此並不是嚴格意義的孤雌生殖物種,是偶發性孤雌生殖物種。雌性螞蟻的卵可以不經過受精作用,就能夠直接在雌蟻體內完成胚胎發育,一生出來就是新的個體。

圖為雙針稜胸切葉蟻

2、蜜蜂是孤雌生殖物種

蜜蜂是群集動物,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中 蜂王承擔生育工作。也就是說蜜蜂的後代延續全都依靠著蜂王。蜂王可以自由選擇受精卵和沒受精的卵,如果蜂王選擇了生產的沒受精卵最後會變成雄蜂,算是是偶發性孤雌生殖物種。一般蜂王繁殖力會下降,生命只有3到5年,根據情況,就可以更換掉。更換之前,蜜蜂家族會先培育新蜂王。

3、孤雌生殖物種中還有火雞

從嚴格意義上講,火雞不完全是孤雌生殖物種,它是偶爾的孤雌生殖物種,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火雞才會進行孤雌生殖。美國動物學家在研究中發現火雞孤雌生殖的原理是:卵細胞和與其同來源的第二極體結合形成的「合子」發育成了胚胎。因此,所產生的後代也均為雌性。

圖為火雞

4、蟒蛇也是孤雌生殖物種

在很多人眼中蟒蛇一直被認為只能夠進行有性生殖。但在美國路易斯維爾動物園中有一條蟒蛇獨自生活了四年,而且從未與其它任何雄性同類接觸過。出乎意料的是這隻蟒蛇竟然產下了61枚卵。動物學家在對其研究發現這條蟒蛇是世界上第一條無性生殖的網紋蟒。研究人員在對這條蟒蛇基因細胞進行深入分析時發現,這條蟒蛇體內取代精子的是生殖細胞分裂時的副產物——極體,這隻極體與卵細胞結合,最終發育成胚胎。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條蟒蛇能夠自身就可以實現克隆,這種生殖方式就屬於孤雌生殖。

圖為網紋蟒

孤雌生殖物種出現後,雄性對其沒有興趣,到底是進化還是退化?

隨著孤雌生殖物種的不斷出現,有網友不禁會問道:「如果都靠雌性物種繁衍後代,雄性的此失去興趣,在繁衍中這種是進化還是退化呢?」在所有物種中,它們的繁衍方式除了孤雌生殖外,還有雌雄同體、雌雄異體。在巨大的環境生存壓力下,自然選擇會篩選出能最好繁育後代的生物品種;在有性生殖的大背景下,擁有大量精子的雄性之間總是有著更大的競爭壓力。

如果在雌性動物和雄性動物分布均勻的情況下,雄性沒有那麼強的競爭欲望,對於雌性動物,它們也會逐漸失去興致。這就好比一個人在擇偶過程中,遇到的相親對象基本條件都差不多,長相也很一般,他會理所當然隨意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伴侶,畢竟兩者之間是沒有什麼對比的。作為人類不管是男人對女人失去了興趣,還是女人對男人失去了興趣這都是一種退化方式的表現。

圖為孔雀開屏吸引雌性

大自然為雄性動物和雌性動物賦予的義務是將其遺傳物質傳遞下去——因為不想將多元化基因傳遞下去,就會逐漸走向滅絕了。要想傳遞下去,雄性動物必須對雌性動物感興趣,換句話說,雄性渴望交配是常態。

總體來說孤雌生殖物種的存在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這種生殖方式比較單一,甚至讓有些物種走向滅絕,但對它本身種群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神奇魅力,在全世界物種中,女兒國的繁殖方式是物種進化的一個小插曲,這種方式放在現代社會的人類中,在女兒國,風景絕美,女子香豔,世間再無男子的社會,這種後果不堪設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斑鬣狗並不是雌雄同體,但雌性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的類似。 斑鬣狗的生殖系統 雌雄同體在哺乳動物之中並不存在,大多數存在於低等生物之間。雌性斑鬣狗雖然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相似,但略微有些區別。
  • 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唯海馬海龍是雄性繁育後代,它為啥這樣做
    我們都知道動物都是雌性孕育後代的,然而自然界中卻有一種動物是雄性與後代,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這種動物就是海馬了。海馬是一種小型海洋動物,屬刺魚目海龍科,一般都生活在水溫相對較高的淺海中,特別是有珊瑚礁的地方。
  • 生育後代的一定是雌性嗎?地球上唯一由雄性生育後代的動物,海馬
    對於任何物種而言,有兩個需求是最為重要的,那就是生存和繁衍。其實這兩個需求也可以歸結為一個需求,那就是生存,不是個體的生存,而是種族的恆存永續,為了實現這一目的,那麼就必須要不斷繁衍後代。繁衍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這一點對於任何一種動物都是如此,對於大多數動物而言,繁衍的重任和壓力都要由雌性來承擔,所以在此我們有必要插入一句題外話:女人真的不容易。大多數動物的繁衍都是由雌性來完成,而並不是全部動物都是如此,因為有一種動物例外,那就是海馬。海馬是一種辨識度極高的海洋生物,也是地球上唯一一種由雄性來生育後代的動物。那麼海馬是如何繁衍後代的?
  • 動物世界裡的「女兒國」:娃它爹?不需要!
    那麼現實中有沒有這樣的「女兒國」呢?  這裡我們首先要對「女兒國」定個標準,要符合兩點:其一,「國中」都是女性;其二,這些女性不需要異性一樣可以繁殖後代,如果不能如此國就難以為繼。  在人類中完全符合這兩點的沒有,不過動物界的孤雌生殖就完全符合「女兒國」的標準!  什麼是孤雌生殖?
  • 動物的生殖器官進化,是雄性與雌性的一場拉鋸戰,戰果精彩紛呈
    在生物的進化史上,一根長長的時間軸,有的動物走著走著消失了,又有的動物突然冒出來了,還有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變化著,一切都是為了適應殘酷的競爭環境。達爾文的進化論告訴我們,只有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才能有立足之地,而變化,不止是外形、本領的變化,還包括繁衍後代的變化,這就不能不提動物的生殖器官進化,雌雄博弈拉鋸,造出了無數的繁衍奇蹟。
  • 這種動物只有雌性,卻也能繁衍至今,世界上真的有女兒國
    光喝河水就能生娃,全國上下全是女性,聽起來魔幻至極。 鞭尾蜥大約有50種,這種蜥蜴第一次被發現只有雌性是在1962年。
  • 動物交配之後很多都是雄性被吃,還有足夠的雄性來繁衍後代嗎?
    這兩個本能就是刻在基因裡刻在骨子裡的東西無法抹去,那麼在交配後雌性動物都是負責生育和養育後代小寶寶,而雄性當甩手掌柜的,因此雄性死掉對於這些後代影響不大。如果交配後雌性被吃掉,那麼交配就完全沒有意義了,動物的交配行為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繁殖後代。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在自然界中,除了雌雄同體、無性繁殖的生物外,其他的生物大都是雌性生育後代的。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章魚的奇葩繁衍方式,雄性為愛自宮雌性為兒絕食,它們為何這樣做
    章魚是地球上最聰明的軟體動物,明明是軟體動物的它,卻偏偏有著和脊椎動物類似的摺疊腦葉,它們的智力和家貓相差無幾,這在可以用無腦來形容的軟體動物當中絕對是一個奇蹟,而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它的觸手,章魚的每一個觸手都有著獨立的神經索,只要大腦下達一個命令,它的觸手就可以進行獨立操作,對於章魚來說
  • 為什麼動物裡雄性都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是女人比男人好看?
    ​動物爭奪交配權,主動權在雌性手裡。雄性動物不花枝招展的討雌性歡心(發情),很難贏得交配權。人類爭奪交配權,主動權在雄性手裡。雌性人類不花枝招展的討雄性人類歡心(發情),很難和最優秀的雄性人類交換配子,繁殖出最優越的後代。總的原則和動機,是優生優育。
  • 男人為什麼普遍比女人高,動物為什麼大多雄性比雌性大?
    不僅人類,大到老虎大象,小到老鼠兔子,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而強壯。這種現象是怎麼形成的呢?哺乳動物的性二型現象與自然選擇中的性選擇有關,雄性作為在有性生殖中主動、強勢的一方,會競爭與雌性的交配權,優勝者才有機會和雌性交配。一隻強壯的雄性可以霸佔多隻雌性,從而留下更多後代,更好地把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而弱小的雄性則可能根本得不到交配機會。
  • 現代版女兒國,她們是如何繁衍後代?
    說起女兒國,大多數人都會想起《西遊記》裡的女兒國,可是,在當今社會中,還真有這麼一個「女兒國」,那裡沒有成年的男人,都是清一色的女人。說到這裡,可能有小夥伴們會問,沒有男人的話,那麼她們是怎麼繁衍後代的呢?難道跟西遊記裡的一樣,喝了女兒國的喝水就能懷孕嗎?
  • 亞馬遜熱帶雨林裡有一女兒國,沒有男人,卻依靠這種方式繁衍後代
    雖然現代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還是保留了一些特色的民族文化以及部落習俗,大家都看過《西遊記》,裡面有一幕講的就是唐僧途經女兒國,因為女兒國國王貌美、性格溫順、知書達理又非常的大氣,差點都過不了這關就留在了女兒國,可見這個國家的魅力有多大,這種女兒國現實中真的存在嗎
  • 為什麼有些動物雄性大,有些雌性大,還有些一樣大?
    動物不同性別間的體型有大有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所有生物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進化上去,所以我們主要還是得從這個方向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雖然動物界決定性別的方式很複雜也很多變,但是總體來說出生的雌雄比例傾向於保持1:1(這其中的機制有機會單獨說)。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雌性直接生育後代,那麼雄性要怎麼用呢?
  • 雄性動物為什麼會比雌性動物漂亮?科學家給出答案
    自然界中有著很多人類並不知道的秘密,雖說人類是地球的霸主,也是食物鏈的頂端,但人類對其它動物的一些體態或行為,至今還有著許多疑惑。對人類來說,雌性一般都是美麗且優雅的,但這個現象在其它低級動物裡卻不是這樣的。尤其是在鳥類中,一般來說,雄性是美麗的,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
    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為什麼動物裡雄性比雌性好看,而人類卻是女性普遍比男性好看。而且大家經常會說,男人負責掙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成為了我們心中根深蒂固的思想,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就是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更加漂亮,為何只有人類不同呢?在我們看來男才女貌是理所當然,但是看到自然中其他的動物,才發現只有人類是不同的,因為在整個動物界。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有性生殖的後代的基因可能千變萬化,但無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則與母體完全相同。
  • 自然界中,為什麼雄性要比雌性漂亮?但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
    總而言之,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要看反觀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的多,而且平常時間的時候,女性也更愛打扮自己,弄得花枝招展的才滿意,男性基本就不注重了,相反普普通通覺得挺真實的。先從打扮上看,打扮是為了吸引目標,使得對方對自己產生興趣,那麼在自然界誰會成為取悅者,誰又會欣賞動物的外表呢,自然就是雄性取悅雌性了,為了繁衍自己的後代,就要用外表吸引雌性跟隨自己,所以基因也會導致雄性變得越來越漂亮。
  •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
    大多數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是女生比男生好看?1859年,達爾文把自己研究物種的結論整理成了,生物學巨著《物種起源》,在這本書中,詳細介紹了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從無到有,又是如何從遠古生物演化成為今天的形態。
  • 這些動物不交配也能繁殖後代:漲姿勢了
    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