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想要一個終生愛人呢?可能你們以為只有人類才會一生一世只有一個伴侶,但其實某些動物對它們的伴侶也很忠誠。當然,它們可能並不是為了愛,而是為了生存。有一個終生伴侶有助於雌性保護自己及自己的後代,對於這些動物而言父親的照顧更加常見,這意味著它們的後代有更大的機率生存下來。其它原因還有它們很難找到交配對象,需要守衛自己的領土。不論怎樣,這些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偏好一個伴侶。比如下面這些動物。
白嘴潛鳥
白嘴潛鳥交配之後,會與彼此挨得很近,通常它們之間的距離不足20釐米。它們總是關注著彼此,並確保它們的伴侶在產卵之前不會孤零零的。如果它們分開了,那麼雄性和雌性都會努力再次靠近彼此。在其它大多數動物中,粘人的只有雌性或者雄性,不會二者都這樣。作為一體,白嘴潛鳥捕魚和照顧後代的能力g更強。它們只下一些卵,畢竟產卵需要父母的很多照顧。這樣守衛領土也更容易。
其它值得一提的鳥有:金剛鸚鵡、信天翁和貓頭鷹
蝦
維納斯花籃是漂亮的海綿動物,不過我們現在的重點並不在海綿上,而在於海綿裡面的東西。儷蝦屬會將海綿當作自己的家,海綿裡面很小所以最多只能裝下兩隻蝦。也因此,這些蝦生死相依。它們一輩子都在這些海綿裡,終日清理海綿並吃著從海綿孔裡漂進來的食物。它們繁殖後,其後代會從孔裡漂出去並擁有同樣的命運:與一個伴侶一起住在一個小房子裡。在日本,將裡面裝著兩隻死蝦當做新婚禮物送出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它象徵著百年好合。這到底是浪漫呢還是令人毛骨悚然呢?
值得一提的無脊椎動物還有:白蟻、蚊蟲
石龍子(蜥蜴的總稱,肢體不發達或完全退化)
許多石龍子、澳大利亞蜥蜴都只有一個伴侶。松果蜥蜴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時候均獨自生活,但它們每到交配的季節都會尋找同一個對象。它們在交配之前有長達兩個月的求愛期,在此期間它們會深入了解彼此並舔舐和撫摸彼此。它們的忠誠長達二十年,雖然其平均壽命只有15年。群居的刺尾巖蜥(最多17隻蜥蜴一同生活)可持續5年。每年這些蜥蜴都會一起交配繁殖。
值得一提的還有:澳大利亞睡蜥、馮·宏內爾變色龍。
草原田鼠
這些田鼠與其它齧齒動物的區別就在於,它們找到一個伴侶後會給彼此梳理毛髮、共築愛巢並共同養育後代。這些齧齒動物只能活一兩年,兩隻在一起能更好地尋找食物、養育後代。其大腦中高含量的神經遞質將它們綁在了一起,並提升了它們對非交配對象的侵略性。它們還會為了配偶的死哀悼,人們常以它們為模型來了解人類的交配和一夫一妻制。
其它值得一提的動物:灰狼、海狸、長臂猿
大嘴鱸魚
大嘴鱸魚對其伴侶非常忠誠,成功求愛的雄性能夠孵化雌性產下的卵。雌性和雄性大嘴鱸魚會共築愛巢,通常它們會選擇在木頭或者石頭上築巢。產卵後,它們會共同養育後代。在小魚孵化出來之後,它們還會跟小魚一起待一個月,對於魚來說這段時間已經算長。在人類發現的體外受精動物中,這是第一種有證據表明其對伴侶忠誠的動物。
其它值得一提的動物:海馬、法國天使魚和安康魚。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