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動物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2021-01-15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趙序茅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這一日,蜉蝣瘋狂交配,然後死去。頭足綱的深海烏賊會在繁殖季群體上浮,交配,用盡精力,留下卵囊後死去。這些動物用生命在交配,而交配的目的只為繁衍。相比之下,人類的性交則更具浪漫色彩,除了繁衍,還被賦予更深沉的文化涵義,比如行周公之禮,共赴巫山雲雨。其實,作為人類的近親靈長類動物,它們也是如此。

藏酋猴:性交是建立友誼的方式

筆者曾出差到四川調查川金絲猴和藏酋猴的數量和分布,在白水河國家級保護區看到一群藏酋猴在交配。它們的動作十分短暫,也不分場合。看到此景,我想到一個問題:猴兒們的交配都是為了繁衍嗎?如果是,它們為何一年四季都在交配,如果不是,那交配又是為了什麼?

△藏酋猴(圖片來源http://m.sohu.com/a/230610275_135814)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介於季節性繁殖和非季節性繁殖之間。它們四季都可以進行交配,可是僅在 1~8月間產仔,這充分說明交配不都是為了繁衍。

在藏酋猴的世界中,交配除了實現生育的目的外,還是建立友誼的一種方式。這是因為藏酋猴生活在常綠闊葉林,可利用的食物較少,這就造成「猴多糧少」的局面(群中個體間空間配置較為密集),個體間的生存競壓力大,交配能夠緩解競爭壓力。這種情況如同當年的溫州,人多地少出商幫。

猴群中,猴王沒有足夠的能力佔有所有的雌猴。在這裡,雌猴擁有交配的選擇權。有意思的是,根據熊成培(需要解釋一下專家身份)的觀察:懷孕的雌藏酋猴傾向於和高等級的雄猴交配,非懷孕雌猴則主要選擇低等級雄猴交配。這是為何呢?

懷孕雌猴主要選高等級雄猴,是因為,它們通過交配活動與群中較強的雄猴締結一種友好的關係以減緩自身的競爭壓力,相當於給自己找個靠山。然而,非懷孕雌猴主要選擇低等級的雄猴交配。雌猴的這種選擇,令人費解(科學上也沒有完全搞明白)。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雌猴有性選擇的自由,這樣可以使種群的遺傳多樣化。

另外,高等級雄猴和低等級雌猴比低等級雄猴和高等級雌猴較多地參與交配。這是什麼意思呢?做個形象的類比,富家子和窮家女在一起的機會比窮家子和富家女在一起的機會大。

雖然雌猴有選擇的權利,但是也會面臨性打攪。通俗講,性打攪就是兩隻猴兒正在交配,另一隻猴跑過來幹涉。這種行為大部分會發生在交配雄猴開始爬跨雌猴時。根據熊成培的觀察發現,低等級的猴很少能打攪到高等級猴的交配,而反過來高等級雄猴卻可以很容易中斷低等級猴之間的交配。

舉個《白毛女》的例子,農家女喜兒和農家男大春情投意合,準備秋後完婚。然而,地主黃世仁看上了喜兒,於是輕而易舉地拆散喜兒和大春。這裡,黃世仁是地主等級高,而喜兒和大春是農民等級低。

不僅成年猴子熱衷於交配,那些青年猴們也樂此不彼。這些青年雄猴沒有機會真刀真槍地練,它們彼此交配。在人類看來,這屬於同性戀,其實在非人靈長類中,這很正常。青年猴們模擬交配,為日後做準備。還有些猴兒,沒猴配合,也沒有老婆,它們就自己動手解決。同樣,猴群中雄猴的自慰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倭黑猩猩:要做愛,不要戰爭

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是黑猩猩屬下的兩種動物之一,起先被認為和黑猩猩是同種生物。一直到1920年,才有人察覺兩者的不同,將其列為一個獨立的物種。倭黑猩猩身體被毛較短,黑色,通常臀部有1白斑,面部灰褐色,手和腳灰色並覆以稀疏黑毛,雄性體長73—83釐米,雌性70—76釐米。雄性體重40—45千克,雌性30千克。

△倭黑猩猩(圖片來源https://m.baidu.com/tc?from=bd_graph_mm_tc&srd=1&dict=20&src=http%3A%2F%2Fdy.163.com%2Fv2%2Farticle%2Fdetail%2FDFM0BM1G0521UDQS.html&sec=1558319565&di=9b0cb7a2133d191a)

倭黑猩猩是高度混交的動物,它們比其他靈長類動物更加頻繁地忙於交配,從異性戀到同性戀都有。而且,它們沒有具體的繁殖季節,一年四季都在交配,不是在進行交配,就是在趕去交配的路上。因此,倭黑猩猩一度被認為是動物世界裡最為淫蕩的動物。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在性生活方面,倭黑猩猩是與人類最為相似的動物。除了人類以外,它們是唯一採用面對面交配姿勢,且會同時進行法式接吻的動物。

倭黑猩猩為什麼這樣「淫蕩」呢?

在倭黑猩猩的社會裡,性愛不僅僅是為了繁殖後代,還有其他的功能。它們用性來問候對方、表示道歉以及要求獲得額外的食物。對於倭黑猩猩群體中的雌性來說,除了自己的子女外,它們會與其他任何同類發生性關係。它們會自慰,相互手淫。這種頻繁的交配被認為是為了鞏固社會聯結,消除彼此的衝突的方式。在解決爭端時,倭黑猩猩並不採用暴力方式,而是用性。也因此,性愛不僅存在異性之間,同性也有這種需求。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倭黑猩猩的整個群落都建立在性的基礎之上。

人類對大約500種動物的同性戀行為有詳細記錄,表明這些動物的性取向是先天性的。但是,非洲倭黑猩猩的同性戀似乎只是出於愛好和平。幾乎所有愛好和平的動物都是雙性戀,它們解決衝突時經常遵循「要做愛,不要戰爭」的原則。它們進行性行為的頻率很高,交配時會無所顧忌地發出叫聲,而且同性性行為經常發生。大概三分之二的同性性行為發生在雌性倭黑猩猩之間。

△圖片來源https://m.baidu.com/tc?from=bd_graph_mm_tc&srd=1&dict=20&src=http%3A%2F%2Fdy.163.com%2Fv2%2Farticle%2Fdetail%2FEEDRBG4S0518GVKR.html&sec=1558319703&di=2dd0cebbbf8e7bdc

日常生活中,倭黑猩猩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樹上,在樹上營造很簡單的巢,在樹枝上覓食水果,也能用略彎曲的下肢在地面行走。它們有一定的活動範圍,其面積26—78平方千米,覓食區域往往是它們集中的地點。

和熱情好客的人類一樣,倭黑猩猩不同的族群之間也常有往來。它們長久地保持母子關係,即便分在不同的群裡,孩子還常回群探母。倭黑猩猩有午休的習性,還能辨別不同顏色和發出32種不同意義的叫聲。其行為和社會行為都更近似於人類,在人類學研究上具有重大意義。

日本獼猴:和鹿交配

當然,還有更奇特的交配模式。前不久,日本靈長類專家觀察發現,在日本中部雌性日本獼猴竟然和梅花鹿發現關係。我們知道猴子比較頑皮,它們或許只是在他們長腿鄰居的背上娛樂呢?如何界定這是一種性行為呢?

△日本獼猴(圖片來源http://tupian.baike.com/2260/9.html)

雌獼猴和雄猴交配的時候,會主動邀配,將屁股翹起來,對著雄猴進行邀配(要去對方交配)。萊斯布裡奇大學的NolleGunst-Leca在2014年目睹了這一過程:年輕的雌獼猴以同樣的方式向鹿進行邀配,並且花費了大量時間保持和鹿的身體接觸。雌猴會騎誇在鹿的身上,並推動推動它的骨盆。交配的時候,雌獼猴還會主動給鹿理毛,用手指在皮膚上挑出分泌的顆粒,或者是一些寄生蟲。

研究者認定這個做法本質上屬於性行為,並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新社會趨勢的開端。以騎跨同性性交而出名的年輕雌獼猴,逐漸意識到成年的雄猴梅花鹿可以讓它們獲得性釋放。

並不是所有的鹿都願意和雌猴發生關係。研究人員發現,雌獼猴和雄鹿發生這種關係成功機率遠遠高於雌鹿和未成年雄鹿。在13個成功的例子中,只有一隻雌獼猴和成年雄鹿的互動是失敗的。在8次失敗的互動中,其中有5次發生在雌鹿或者是未成年雄鹿上,那些爬跨的雌獼猴被摔倒在地。

為何如此呢?這還要從獼猴的社會結構說起。獼猴屬於多雄多雌的社會,一個猴群中雌性比例約為3:1,明顯的雌多雄少。在猴群中,高等級的雄猴並不喜歡年輕的雌猴,因為它們缺少生育經驗,即便是交配第一胎往往很難存活。所以,年輕的雌猴們會彼此模擬交配,一來為了獲取性經驗,二來獲得某種性的釋放。日本獼猴經常和鹿生活在一起,它們彼此熟悉,很多時候猴子們會騎到鹿的身上玩耍。很有可能是基於此,突然一天一隻年輕的雌猴發現可以通過和鹿進行交配還獲得性滿足,然後在群體中傳播開來。因為,猴子本身是非常善於學習的。

相關焦點

  • 春天來了,動物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在那的前兩天,我看到微博上有位朋友分享說拍到了鴛鴦在樹上築巢。鴛鴦其實是一種樹鴨,它們在繁殖季節會在樹洞裡築巢,把蛋產在裡面。小鴨子孵化後長大到一定程度,會從樹上跳下來,跟著父母進水塘生活。樹上的小鴛鴦,是我夢想中的畫面。所以急吼吼的趕去看。一個沒想到,這個樹洞倒是找到了,但是,那對鴛鴦卻躲得遠遠的。樹洞周圍圍著一圈烏鴉……擦,真是不太妙。
  • 自然界中的動物為什麼大都在春天繁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大多數動物繁殖的季節。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的動物為什麼選擇春天繁殖?而不是其他季節呢?下面我們就拿常見的魚兒來淺談一下,動物繁殖期的選擇問題。動物的繁殖期首先,不同的動物的繁殖期有著較大的區別,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會選擇在春天繁殖,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非洲獅是常年都可以繁殖的,典型的洄遊型魚類三文魚則是每年的7-9月份進行繁殖的。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從小到大,我們也許都問過家長和老師「小孩子是從哪裡來的」這類問題。雖然他們給出的答案大部分可能都有些荒誕,但學校裡的生物課一般都能把事情講清楚。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
  •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何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什麼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正是因為地球上生物種類繁多,才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生命的出現讓地球和太陽系的存在變得更加富有意義。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區域都是各不相同的。
  • 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
    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時間:2018-05-07 09:18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之間有同性戀嗎? 動物有哪些不可思議的交配?
  • 春天來了,動物如何度過?
    春天來了,動物如何度過?》,有句特別熟悉的臺詞: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們xx的季節~為什麼動物總是在這個季節發情繼而產生啪啪的行為呢?大約是因為經歷了嚴寒的冬天,春天溫暖,氣候適宜幼崽生存,而且食物充足,幼崽容易存活。此外動物界還有很多奇葩的啪啪行為,更有的可以無性繁殖。動物狂野啪啪的背後其實是生命和基因的延續,更是在大自然中自己的生存之道。
  •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網友:再也聽不到了
    最近趙忠祥老師去世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去世的當天也是趙忠祥老師78歲生日,對於趙忠祥老師的去世先是有很多人不相信,畢竟前段時間就傳出來趙忠祥老師因病去世的消息,隨後有相關消息表示是虛假的,沒想到過了幾天趙忠祥老師真的離我們而去了,很多人都表示懷念、惋惜、悲痛的心情。
  • 動物的性脅迫是什麼玩意?雄性為了交配的非常規手段
    動物有自己一套祖傳的婚配製度,有些動物能夠獲得交配權,而有些動物則做一輩子的處男處女。繁殖是動物最重要的使命,不能獲得交配權的動物,肯定不甘心坐以待斃,它們會採用非常規手段來獲得交配機會,比如性脅迫。受到性脅迫的雌鳥只有1%的概率懷孕,但雄鳥們為了這點微不足道的概率樂此不疲。不得不承認,繁殖是動物最原始訴求。
  • 陸地最高動物:長頸鹿,是如何交配的
    在酷熱的非洲,沒有我們理解中的那種春天,動物也就不會有所謂的叫春了,長頸鹿繁殖期不固定,全年都可以發生交配,每兩個禮拜會發情一次。母長頸鹿在發情的時候,會散發出荷爾蒙的氣味吸引異性。在非洲大草原上經常會看到兩隻長頸鹿在相互親密,依偎在一起,頭頸繞來繞去,之後甚至進入了「交配」流程,一個騎到另一個身上,但是走進一看,你會發現這兩夥居然都是公的。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這些動物不交配也能繁殖後代:漲姿勢了
    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在這種情況下,卵子和精子都不可或缺,因為它們都攜帶了產生後代所需的遺傳信息。而無性生殖則無需配子的結合便可產生新的個體。採用無性生殖時,生物後代由從單獨母體的卵子發育而來。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專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不限時間地點?專家揭露真相又到了一年一季的春天了,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面,不論是人,還是大自然界內的很多動物之間的感情都在快速的升溫。尤其是叢林中的動物更是不避諱自己的情感。它們都在為自己的下一代所努力繁衍著。顯得人類在這時好像還含蓄了很多。不過主要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後,很多人都被困在了家裡,沒有辦法出門一步。又更何談加深感情呢!
  • 為什麼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隨時都可以交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人類是個例外。人類的發情好像沒有季節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夠發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看《動物世界》時,我們經常聽到趙忠祥的配音:「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但其實不是所有的動物發情期都在春天。
  • 動物世界為交配而死動物盤點 實拍獅子交配
    動物世界因交配而死亡  在動物世界裡,我們只看到動物奇異的性行為,但我們看不到動物交配也是危險的。動物世界中的一些動物死於交配。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雄性袋鼩在將近一半的生命中,每天交配長達14小時。這並不是充滿愛意和閒情逸緻的性愛,而是瘋狂的,它們會迅速把有限的精子儲備耗盡,身體狀態也隨之一落千丈。它們會失去皮毛,出現內出血,然後在還不到一歲的時候就離開這個世界。無獨有偶,大自然中還有另一些動物也有著許多相似行為的動物,它們的存在似乎就為了繁殖和死亡。事實上,有一個學術名詞專門用來形容它們:單次繁殖動物。
  • 這種動物一生都在交配,雄性最終長到雌性身上,還是一道名菜
    前段時間由於特殊原因,大家在家都很無聊,兩個人只能做一些「無聊的事」,於是有粉絲問了靈語園長一個很汙的問題:除了我們人類,你家動物園裡哪種動物交配的時間最長?是啊,哪種動物交配時間最長?但如果不是你,為什麼要把我們人類排除在外。
  • 從低等動物繁殖說起
    陳鈺鵬  幾十億年以前,當地球上只有單細胞生命存在的時候,既沒有雄性,也沒有雌性,所有的生命都是中性的,它們都通過細胞分裂增殖
  • 巴西迎性愛日 特別版照片記錄全球動物交配行為
    人們開始意識到,一天怎麼過都是一天,還是一天應該怎麼過才是一天。為了慶祝本周五的性愛日,特別奉獻上性愛日特別版。聖保羅選定了一部分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全球範圍內動物的交配行為。並不需要特意到野生動物園去觀察動物,只需要一個短暫的出行,你便可以在聖保羅動物園看到動物們的春天。
  • 自然界的動物,都懂得交配,是誰教會的?
    交配產生的結果是繁衍,動物都懂,說明這件事情非常重要,重要到它不允許你後天學習,直接印在了基因裡。我們來說說它的重要性和這個行為如何被寫入基因裡成為本能。而不是出現了生存問題,大家為了生存才開始作答,開始為了適應環境去發生改變,這是一個誤區。搞清楚順序,我們回頭看看交配這個事。我們都知道生物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