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動物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花落成蝕 花蝕的人間觀察

上周五,花老師又趕著去了趟北京動物園。在那的前兩天,我看到微博上有位朋友分享說拍到了鴛鴦在樹上築巢。鴛鴦其實是一種樹鴨,它們在繁殖季節會在樹洞裡築巢,把蛋產在裡面。小鴨子孵化後長大到一定程度,會從樹上跳下來,跟著父母進水塘生活。樹上的小鴛鴦,是我夢想中的畫面。所以急吼吼的趕去看。

一個沒想到,這個樹洞倒是找到了,但是,那對鴛鴦卻躲得遠遠的。樹洞周圍圍著一圈烏鴉……擦,真是不太妙。如果哪個鳥巢被烏鴉們給盯上了,那可就是完了。

於是,拍小鴛鴦的目標完全沒有實現。如果大家在哪個動物園看到了鴛鴦巢,一定要告訴我。

雖然但是,小鴛鴦沒看到,但這次北動逛得我特別開心。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動物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為了討異性的歡心,這個季節的各種動物都變得特別好看。很多強勢性別的個體,都換上了一身漂亮的裝備,特別美妙。

好看的鴛鴦,大家都見過。那繁殖季節的大鴇你見過嘛?

很多人看到大鴇這個詞,總會嘿嘿一笑,老鴇嘛。這是怎麼扯上關係的呢?

曾有專家認為,中國古人不認識大鴇的雄性,認為這種鳥要延續後代,需要和別的鳥交配,因此「性喜淫」,於是人們創造了老鴇這個詞。但有一位飼養過大鴇的飼養員考證了這個問題:宋元俗字中,常會把「娘」這個字簡寫為(女卜),漸漸的越用越省,僅剩一個「卜」字,最終又影響了口語,稱中老年婦女為「卜兒」——這個稱呼在元雜劇中特別常見。然後,「卜兒」又慢慢變成了「鴇兒」,這才和老鴇產生了關係。而那些「性喜淫」的大鴇傳說,更可能是有了「老鴇」這個稱呼之後,為了解釋這個詞的合理性而編出來的。

這個季節的大鴇,那可真是好看。全身的羽毛會變得像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男性的假髮那樣蜷曲和貴氣,嘴邊還會出現像普魯士貴族一樣的大鬍子。為了吸引姑娘,雄性大鴇就能這麼講究。

北動的大鴇飼養在熊貓館的旁邊。我感覺啊,這隻大鴇的羽毛還沒到最好看的時候,臉兩側的鬍子已經很好看了,但翅膀還不是很華麗。可能再等幾天會更好看?

大鴇隔壁住著紅腹錦雞。紅腹錦雞腦袋上有一大撮金毛,看起來特別像美國總統川普。錦雞的後頸、頸側直至肩部乃至上背有一片呈覆瓦狀排列的羽毛,形成了一件甲葉披肩。在它們求偶或是驅趕同類雄性的時候,披肩會打開,看起來特別威武。

熊貓館裡養的紅腹錦雞是三隻雄性,其中有一個個體特別強勢。可以經常看到它張開披肩。大家可以去觀察觀察。

各種雞,在這個季節基本都在繁殖。所以,大家不妨移步北動的新雉雞苑好好看看。這個展區才修好沒幾年,春天草長鶯飛,比別的季節更好看。

這幾天,新雉雞苑裡最閃亮的明星是紅腹角雉。雄性的角雉,那可真叫一個「妖豔賤貨」,它們的腦袋上有一對鮮豔的肉質角,求偶時會豎起來,更妖豔的是胸前有一個飽和度特別高的皮裙,正常情況下是捲起來的,求偶時可以充氣展開,特別亮眼。

不同角雉的配色是不一樣的。紅腹角雉的臉和肉角是藍色的,特別亮眼。我去的時候,感覺這個個體的身體狀況特別好,毛色鮮亮,臉上的藍色特別足,應該是非常強勢的一個個體,而且正在發情。於是,在那兒等了一陣。

等了半個多小時,運氣來了。只見這隻紅腹角雉抖開了自己胸前的皮裙。太好看了!

只見這條皮裙的下方,有兩個尖角。中央是深藍色的,有淺藍的斑點。兩側淺藍的皮上有亮紅色的斑塊。這樣的配色,那可真是大膽而奪目。當你看著它的時候,會感覺這隻鳥在發光。

這塊皮裙的背部,還是絨毛。我感覺這隻紅腹角雉並沒有對著我做出全套的發情動作,只是皮裙痒痒,抖開整理了整理,然後又用嘴巴和下巴幫忙像卷毯子一樣給收進去了,並沒有給皮裙充氣。但是,就這麼一瞥,也讓我感覺特別驚豔。

就為了它,在北京的朋友也應該趕緊在這幾天去一趟北動呀!

野鳥也會發情,例如小白鷺。你們看,這隻小白鷺的腦袋上,有兩根長長的呆毛,翅膀後面,也有蓬鬆的羽毛。這就是它們的繁殖羽,就這個季節能看到。這隻小白鷺在高樹上築巢,巢特別顯眼,可囂張了。

然後又被烏鴉盯上了……正常情況下,小白鷺築巢會集群,欺軟怕硬的烏鴉不會想不開懟鷺群。但北動的小白鷺不多,這個巢周圍沒有形成巢區。接下來會怎麼樣,我也不知道。

原標題:《春天來了,動物又到了交配的季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網友:再也聽不到了
    讓我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動物世界》: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雖然有時候趙忠祥的配音素材會被B站的年輕人做視頻,他可能也沒有想到自己現在會成為年輕人的視頻素材,即使年齡很大他依然經常出現在我們視野裡,都能在很多的綜藝節目中看到趙忠祥。
  • 春天來了,動物如何度過?
    春天來了,動物如何度過?》,有句特別熟悉的臺詞: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們xx的季節~為什麼動物總是在這個季節發情繼而產生啪啪的行為呢?大約是因為經歷了嚴寒的冬天,春天溫暖,氣候適宜幼崽生存,而且食物充足,幼崽容易存活。此外動物界還有很多奇葩的啪啪行為,更有的可以無性繁殖。動物狂野啪啪的背後其實是生命和基因的延續,更是在大自然中自己的生存之道。
  •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為什麼人沒有交配季,我們都看過動物世界,動物的交配季節的來臨,我們期待的畫面一度出現。當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初步了解性知識的時候,學習過鳥類和蜜蜂。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裡並沒有說人類有特定的繁衍時間節點。
  • 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動物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趙序茅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浮生一日,蜉蝣一世」,這一日,蜉蝣瘋狂交配,然後死去。頭足綱的深海烏賊會在繁殖季群體上浮,交配,用盡精力,留下卵囊後死去。這些動物用生命在交配,而交配的目的只為繁衍。
  • 自然界中的動物為什麼大都在春天繁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大多數動物繁殖的季節。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的動物為什麼選擇春天繁殖?而不是其他季節呢?下面我們就拿常見的魚兒來淺談一下,動物繁殖期的選擇問題。當然對於大多數食草動物來說,它們的繁殖期大都集中在每年的3-5月之間,比如非洲大草原上的食草動物就是如此,這是因為3-5月是非洲大草原的雨季,而大多數食草動物的妊娠期都在11-13月之間,而在雨季交配,就會在次年的雨季生下幼崽。
  • 為什麼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隨時都可以交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人類是個例外。人類的發情好像沒有季節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夠發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在看《動物世界》時,我們經常聽到趙忠祥的配音:「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但其實不是所有的動物發情期都在春天。
  •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發情季節,不過跟海洋生物比人類的交配弱爆了!
    春暖花開,冰河解凍,又到了交配的季節……每當提起這句話,你腦海中浮現的一定是趙忠祥老師的聲音和非洲大草原上獅子、斑馬這些動物啪啪啪的畫面。而生命的發源地——海洋中的繁殖行為,我們卻知之甚少。我們總有一種錯覺,以為只有人類才把性愛升華到了很高的境界,而跟海洋動物們比起來,人類還真不見得就高到哪裡去。要窺探海洋動物們的私生活,就不得不先說說那些世界上最大的「傢伙」。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身長二三十米的它們一般都有2.5-3米長的「丁丁」。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專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不限時間地點?專家揭露真相又到了一年一季的春天了,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裡面,不論是人,還是大自然界內的很多動物之間的感情都在快速的升溫。尤其是叢林中的動物更是不避諱自己的情感。它們都在為自己的下一代所努力繁衍著。顯得人類在這時好像還含蓄了很多。不過主要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全球性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後,很多人都被困在了家裡,沒有辦法出門一步。又更何談加深感情呢!
  • 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生而為人,人當久了之後再看動物界的動物就會產生許多的新奇和疑問,當然最大的疑問就是好像自然界的動物好像生來就懂得要怎麼生存、生活,到了發情期交配期它們好像不用學習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與異性進行交配,就能夠生出小寶寶。而人類卻不行,當然人類並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如果沒有學習也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交配,這是為何呢?
  • 巴西迎性愛日 特別版照片記錄全球動物交配行為
    人們開始意識到,一天怎麼過都是一天,還是一天應該怎麼過才是一天。為了慶祝本周五的性愛日,特別奉獻上性愛日特別版。聖保羅選定了一部分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全球範圍內動物的交配行為。並不需要特意到野生動物園去觀察動物,只需要一個短暫的出行,你便可以在聖保羅動物園看到動物們的春天。
  •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何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
    動物沒有人類思想,為什麼卻知道交配繁衍?難道在背後有人操控嗎?正是因為地球上生物種類繁多,才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生命的出現讓地球和太陽系的存在變得更加富有意義。不同生物的生活習性和生活區域都是各不相同的。
  • 這就是為什麼人類沒有交配季節的原因
    大多數動物都有交配季節,通常是食物,陽光和繁殖力充足的時期。但是人類呢?我們不會冬眠-擁有現代經濟實力的人不必等待季節性資源就能擺上餐桌。作者兼職業媒人多米尼克·克拉克說:「人類之所以沒有真正的「交配季節」,僅僅是因為性愛貫穿全年,而不是在特定時間內保存。「人們最想在一起並且渴望聯繫。所以他們尋求關係,但這並不是因為在這個季節這樣做會產生可以在最嚴酷的冬天度過的後代,而僅僅是因為對親密和性的渴望增加了。」
  • 動物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這麼特殊?365天都可以?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空氣中瀰漫著浪漫的氣息,飄散著荷爾蒙的味道,大部分的物種在這個時間段內都會進入發情期,以期望在未來的幾個月內生下自己的小寶寶,趕上一個好的季節,陽光明媚食物量充足,這樣後代的存活率才會更高,設想一下有哪個物種會像人類文明一樣,有著大房子冬天暖氣供上夏天空調吹上,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
  • 蜂鳥視頻課堂《春天到了,又到了拍動物的季節》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小動物們也都出來活動了。在拍攝動物題材的攝影作品時影友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韓老師又能教給我們哪些的小技巧呢,快點打開視頻一看究竟吧。  相信經過韓冬老師的介紹你一定學會了不少小技巧,掌握了這些後,小夥伴們趕緊拿起相機試一試吧!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看到這,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獅子要每天要交配那麼多次?它們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獅子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繁殖季節,但獅子是個例外。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它們只有一次繁殖機會——通常指一個繁殖季節,但偶爾也指一次交配——然後死亡。如果你覺得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策略,請注意,單次繁殖動物往往能產下更多的後代。確實,它們會在繁殖後死亡,但它們並不關心在繁殖季節後如何生存,因此會把所有的能量和資源投入尋找伴侶和交配。這是一種有回報(至少是在物種層面上)的風險。
  • 等待一生只為交配的動物,袋鼩長時間交配直至死亡
    這樣的行為不單單只有袋鼩裡存在,也有很多與之相似的動物。通常用來形容它們的學術名詞叫做:單次繁殖動物。它們僅有一次的繁殖機會,往往指的是一個繁殖季節,但交配一次死亡的事情也是有的。雖然這樣的繁殖令人很奇怪,但是這樣產下的後代會多的多。在物種層面上,這是一種有風險的回報。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哪些動物像袋鼩一樣把交配和繁殖看的比生命更重要。雄蜂
  • 連續交配14小時直至精盡而亡的袋鼩,是先天優勢還是後天培養
    初入夏天,又到了動物們繁殖的季節了,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獨特的交配方式、繁衍方式,上期提到黑寡婦蜘蛛為愛瘋狂,明知在交配完成後會被雌蜘蛛吃掉,但雄蜘蛛依舊義無反顧。這期我們要了解的也是一種為愛瘋狂的動物,雄性在瘋狂交配之後就會走向生命的終點——袋鼩[qú]。
  • 交配的持續時間最久的動物是什麼?
    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地球上出現了複雜的多細胞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動物。與原始生命相比,動物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繁衍後代。動物普遍採用有性生殖的方式,雄性和雌性進行交配,雄性的精子和雌性的卵子結合成受精卵,進而發育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