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2020-09-15 破蛋心聲

生而為人,人當久了之後再看動物界的動物就會產生許多的新奇和疑問,當然最大的疑問就是好像自然界的動物好像生來就懂得要怎麼生存、生活,到了發情期交配期它們好像不用學習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與異性進行交配,就能夠生出小寶寶。而人類卻不行,當然人類並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如果沒有學習也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交配,這是為何呢?

動物的繁衍

眾所周知在動物世界當中,大部分的動物發情期都是在食物充足的春夏季節,在這兩個季節萬物復甦,勃勃生機,大部分的動物都能夠在這兩個季節獲得足夠的食物,正所謂「飽暖思淫慾」,於是就開始做一些愛做的事情。當然在春夏季節懷孕,待到寶寶出生時還能夠給予寶寶一些時間成長, 獲得足夠的能量來面對寒冷的冬天。

而交配對於動物來說好像本能一般的存在。在發情期身體當中的各種激素和荷爾蒙開始泛濫之後,就會開始尋找異性開始完成自己繁衍後代的任務。但並不是每種動物都能夠本能的進行交配,這就不得不說說我們珍貴的國寶大熊貓了。

在成都有一對恩愛的大熊貓情侶,但是飼養員遲遲不見兩隻熊貓交配,產崽,即使它們互相喜歡,也沒有交配的衝動,這可愁壞了的飼養員,最後在科學家的提議下,給兩位準爸爸媽媽觀看了成熊貓電影讓它們充分的學習交配的知識(未成年的小熊貓請在父母的陪同下一同觀看),不久之後這兩位準父母也成為了真正的父母了。

當然這種情況在以後也還會發生,幸好飼養員已經有了解決方法。我們的國寶大熊貓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也是和大熊貓的生活方式有關,在野外當中的大熊貓一天的生活可謂是十分的忙綠,雖然食物充足,它們進食需要花費一天當中的16個小時時間,有的時候吃累了還會休息睡上一兩個小時,醒來接著吃,一天除了吃就是吃幾乎沒有什麼其他的活動了。

到了交配季節這麼忙碌的大熊貓還要忙中偷閒擠出時間來交配,雌性的大熊貓每年只在3-5月份時會發情一次,而這次的發情只有短暫的2-3天,如果沒有把握好這次機會就要再等上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野外的大熊貓們會通過氣味都聚集在一處進行多熊運動。

來到這兒的並不只是「多熊運動」的參賽選手,當然也有一些還沒成年的觀眾,它們是奔著學習的目的來的,為的就是在以後的大賽中能夠正常的發揮。而人工飼養的大熊貓就沒有這種活動,在加上錦衣玉食大熊貓都變得佛系了起來,清心寡欲。

高等動物學習交配

而人類就與動物十分的不同,在遠古時期人類的捕獵能力就十分的卓越,人類還會使用各種工具,製作各種衣物,能夠很好的適應環境,應對各種極端的天氣,所以對於人類來說並不需要在春夏季節進行交配,反而是隨心所欲想在什麼時候交配就能夠在什麼時候交配,因為對於人類來說威脅幾乎沒有什麼危險和威脅。

當然這主要還是基因的功勞,也是人類作為高等動物與其他動物的區別。高等動物具有學習能力,所以在它們的基因當中就不需要記錄許多的後天能夠學習到的內容,基因當中反而記錄了更多令他能夠適應環境的因素。而低等的動物有些還能夠後天學習,有些都沒有學習的機會,但是種群還是要進行繁衍,所以基因當中記錄了各種生活方式,即使它們僅靠本能存在也能夠幫助種群進行繁衍。

當然這也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之一,靠本能進行交配的動物都能夠活下來,而那些沒能靠本能進行交配的動物沒能產下後代於是它們滅絕了。

結語

人類有著道德和法律法規的約束,所以許多的人都是偷偷的學習,因為道德許多的人都是閉口不談,甚至在課堂之上也是一筆略過,對於交配的知識我覺得還是應該正視,這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聞上就有一對夫婦生活了四年卻還好奇怎麼還沒有寶寶,當然他們最後在醫生的幫助下擁有了自己的寶寶。

儘管人類需要學習怎麼進行交配,但是在人類當中有著這麼一種群體,他們被叫做「單身狗」,沒有對象天天還要被家裡的長輩催,儘管知道交配的知識也沒有什麼用,真是悲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只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簡單的邏輯是,在一年之中,一個男人可以和十個女人生下十個孩子,他們可以從更多的交配中獲得更多的遺傳回報。而一個女人縱然和十個男人在一起,一年也只能生下一個孩子。她們並不能從過多的交配中獲取成比例的回報,所以對更多伴侶的興趣遠不如男人那麼明顯和迫切。
  • 為什麼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隨時都可以交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人類是個例外。人類的發情好像沒有季節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夠發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動物的發情期在了解人類為什麼沒有發情期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動物為什麼具有發情期。
  •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
    動物界居然有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沒有固定的交配季節?原來如此為什麼人沒有交配季,我們都看過動物世界,動物的交配季節的來臨,我們期待的畫面一度出現。當我們自己還是孩子的時候,初步了解性知識的時候,學習過鳥類和蜜蜂。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裡並沒有說人類有特定的繁衍時間節點。
  • 微課預告|為什麼動物只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為什麼有時候,男人比女人更花心?這是進化的結果嗎?為什麼動物只需要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
  • 蝙蝠是怎麼交配的?
    蝙蝠是怎麼交配的?時間:2015-05-03 18:09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世界上現存的蝙蝠超過1200種,約佔世界哺乳動物種類的20%。鑑於它們是世界上 能飛的哺乳動物,蝙蝠有著與其它哺乳動物不同的獨特交配行為。
  • 貘是什麼動物?貘怎麼交配?
    【常見問題】貘是什麼動物?貘怎麼交配?
  • 動物雜交是怎麼回事,有風險嗎?為什麼人類要讓動物雜交?
    大家都知道,農作物的雜交可以讓兩個農作物品種的優勢在雜交出來的新品種上展現,可以如果讓動物雜交會是什麼樣呢?動物雜交是怎麼回事,有風險嗎?為什麼人類要讓動物雜交?相信大家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那麼小編幫你們梳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人類為什麼讓不同品種的動物交配,這違背動物天性嗎?
    ,大致意思就是有些事情人類做的太過分,比如:讓品種不同過的動物雜交。我們知道,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而且不同的物種擇偶標準大不相同,以至於不同的物種很少會交配,但人類卻強行讓它們交配,繁殖後代。那麼讓動物雜交這件事,人類究竟做得對不對呢?
  • 動物的交配季節為什麼是固定的,而人類卻不是?目的不完全相同
    為什麼有些動物交配有季節性,而人卻沒有?
  • 雌雄同體的動物怎麼交配繁殖?想知道這個,還得從人類兩性出發
    追究到極點,就算只在高等動物上,也可以找到一點兩性同體的影子,人類也不能被排除在外面。這就引發出了這些問題: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世界上有哪些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的動物如何繁殖後代?為什麼會有雌雄同體的動物?雌雄同體究竟是什麼雌雄同體不是一種很簡單的性質,可以三言兩語表示明白。它有各種形式和各種等級,有的屬於形態方面,有的屬於生理方面。
  • 動物在喪失交配能力之前就會死亡,人類為什麼不會呢?
    我們人類一直都在追求長生不老的,但是這也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在自然界中,衰老是一種非常奢侈,也令人十分討厭的事情,大多數動物都沒有辦法存活到自然衰老死亡的,而是選擇性死亡,比如說動物在喪失交配能力之前就會死亡,人類為什麼不會呢?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而每隻雌獅的發情期是5-7天,這意味著,它們在幾天內要交配幾百次! 看到這,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獅子要每天要交配那麼多次?它們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獅子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繁殖季節,但獅子是個例外。
  • 一部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在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奇蹟。經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為了生存,每種生物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進化出了各種本能和形態,只是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類,作為高等生命的一種,自然也繼承了延續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本能。雖然我們現在有了文明的偽裝,但那種本能仍牢牢地鐫刻在我們的每段DNA裡。
  • 除了交配,動物還會怎麼解決需求
    對於動物來說,性是否也是它們的欲望需求?多數動物都是有一個發情期的,只有在發情期的時候它們的欲望才表現出來,但是發情不意味著都能得到解決,所以那些得不到解決的動物都是怎麼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呢。後來偶然間發現一些動物有它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它們會自慰。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專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不限時間地點?不過即使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哪怕春天是一個非常適合談戀愛,非常適合繁殖的季節,人類和自然界內的很多生物還是不同的,儘管人類也被認為是高等生物,也還是這些動物中的一種而已。可是人類和這些生物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最主要的是人類有智慧,人類可以製作出工具,而動物們只能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在自然界內生存下去。
  • 為什麼人類隨時都可以有性行為,而動物卻要等到發情期才能交配?
    在開篇之前,請不要認為這是一個低級的話題,而是要當作一門生物科學去了解,畢竟這是生物繁衍的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動物的發情期是在漫長的歷史進化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表現,它們通過這種表現來暗示異性並且吸引異性的注意,從而達到完成交配和繁衍的過程。
  • 動物世界為交配而死動物盤點 實拍獅子交配
    動物世界因交配而死亡  在動物世界裡,我們只看到動物奇異的性行為,但我們看不到動物交配也是危險的。動物世界中的一些動物死於交配。
  • 母螳螂為什麼要在交配時吃掉雄性?
    性食同類八月,屬於螳螂的交配季節來臨了。此時已經成熟的雄性螳螂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會出發尋找雌性螳螂。但是它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雌性螳螂不僅不會把它們當作「丈夫」看,還會把它們當作食物一樣吃掉。不過雄性螳螂沒有辦法,它們體內的基因驅使著它們靠近雌性螳螂,至於它們在交配完成後能不能活下來,則完全要靠運氣了。有些雄性螳螂運氣比較好,在交配時,恰好雌性螳螂剛剛進食完畢,還不太餓,此時對於捕食雄性螳螂的意願較弱,所以雄性螳螂逃生的概率較大。
  • 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動物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相比之下,人類的性交則更具浪漫色彩,除了繁衍,還被賦予更深沉的文化涵義,比如行周公之禮,共赴巫山雲雨。其實,作為人類的近親靈長類動物,它們也是如此。藏酋猴:性交是建立友誼的方式筆者曾出差到四川調查川金絲猴和藏酋猴的數量和分布,在白水河國家級保護區看到一群藏酋猴在交配。它們的動作十分短暫,也不分場合。看到此景,我想到一個問題:猴兒們的交配都是為了繁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