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一個段子叫做:「這能是人做的事?」,大致意思就是有些事情人類做的太過分,比如:讓品種不同過的動物雜交。
我們知道,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而且不同的物種擇偶標準大不相同,以至於不同的物種很少會交配,但人類卻強行讓它們交配,繁殖後代。
那麼讓動物雜交這件事,人類究竟做得對不對呢?
其實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種之間也會發生禁忌戀。比如:韓國一隻小鴨子,每天追著一隻狗狗,即使狗狗不理它,即使狗狗剛生完孩子,小鴨子依舊不離不棄。
再者,一些幼年喪母的大象長大後,會發展畸形戀,強行和犀牛發生關係。
也就是說,在野外情況下,動物也會進行雜交,只不過由於大多數動物之間已經形成生殖隔離,而沒有形成完全生殖隔離的生物,往往沒有生活在同一區域,比如:部分老虎能夠和獅子生育後代,但由於它們棲息地不同,以至於在自然條件下它們沒有後代。
但是,人類有了先進的交通工具後,能夠將全世界不同的生物物種聯繫起來,其中也包括一些還未完全形成生殖隔離的生物,比如馬和驢。
也就是說,人類充當的是讓兩個生活在不同地理區域的動物有了交配的可能,即使人們沒有讓它們主動交配,它們也會產生後代。
比如: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活著很多象龜,這些象龜分布在不同的島嶼,並且它們不會遊泳,以至於不同島嶼上的象龜之間無法交配,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之後,形成了不同的象龜,並且這些象龜差異巨大。
然而在150年前,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水手們將這些象龜當做了食物,這是因為象龜可以不吃不喝待在船艙中1年。但也有一些個體,因為各種原因被水手們拋棄在另外的島嶼上,並且倖存了下來。
而現如今,科學家們發現,原本被水手拋棄的象龜,竟然和當地的特有品種象龜交配,並誕生了後代,目前該島嶼上至少有1600多隻象龜就是這些混血兒。
從加拉帕戈斯象龜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如果我們將兩種不同的生物放在一起,它們有可能會雜交,在過去之所以沒有雜交,是因為它們無法穿越地理的隔絕。
自然界中,動物雜交的案例非常少,原因是因為不同物種間的擇偶方式不同。比如:雌性孔雀偏愛尾巴華麗的雄孔雀,所以一些羽毛黯淡無光的鳥類不會獲得雌孔雀的青睞。
只有一些擇偶方式相同的生物,才有可能會形成雜交後代,比如:老虎和獅子的雌性,都喜歡更加強壯的雄性,所以獅虎獸以及虎獅獸才有機會誕生。
但現如今,人類為了獲得雜交動物,會忽略它們的喜好,直接包辦婚姻,比如:讓馬和驢雜交,產下騾子。以及前蘇聯科學家伊萬諾夫臭名昭著的人猿實驗,讓人類與黑猩猩雜交。
從某種方面來講,雜交有助於科學家們培育新物種,不過根據現如今的法律,所有涉及到人類的實驗都必須要經過倫理道德的審查,否則不能通過,所以近些年來關於人類的實驗都比較克制。
人類讓動物雜交的好處是可以促進優質基因的擴散以及人類定向培育優秀品種。比如:A物種性格溫順,B物種產肉量高。讓兩種不同的物種雜交,有助於得到性格既溫順,產肉量又高的動物。
不過,現如今我們所說的雜交,並不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進行交配,而是在生物學上屬於同一物種的動物,但人類根據其外表特徵將其分為不同物種的動物進行雜交。
比如:柯基和金毛屬於雜交,但實際上柯基和金毛在生物學分類上都屬於狗這個品種。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同特徵的狗狗進行雜交,有助於豐富狗子的基因多樣性,能夠提高它們的生活質量。而純種狗配種雖然能保證後代的長相,但由於純種狗的初始數量並不多,以至於幾乎所有的純種狗都是近親交配,容易攜帶大量致病基因。
從這方面來講,人類讓動物雜交,其實更有利於它們的生活,多說一句,在生物學上,這並不屬於雜交,因為它們是同一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