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發情期才交配,為什麼人不受發情期影響

2020-09-03 唐英說愛

原創:唐英說愛

雌雄交配是大自然動物的一種天性。

在最原始的時候,人類跟動物都差不多一樣,交配的目的是為了繁衍。

在動物界,每個種類都有自己的發情期,到了發情期,就會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雌之間會產生特有的氣味,以吸引對方產生對異性的渴望,因而交配,完成懷孕和分娩的目標。

動物界的交配,基本上遵循著大自然季節的變化規律和能量的儲備兩大要素。

一般而言,動物會選擇食物也即能量充足的季節周期,來完成交配、懷孕和分娩整個過程。

這是因為,交配是為了繁衍種類,那麼就要保證母體和胎兒以及幼兒有足夠的營養供應。

如果母體及幼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來保證生長,這對於整個種族都是不利的。

因而,不得不佩服動物界的自律和原則性地遵循大自然規律。在它們的世界裡,是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

人類有了思考能力,進化為高級動物。

思考能力帶來了人類不斷提升的創造力。

於是,人類在動物界脫穎而出,發明了許多徵服其他動物的方法和武器,把自己標榜為世界的統治者。

人類在原始社會發明了火之後,有了熟食、熱食,甚至後來的飲食文化(現在普遍叫美食)。

人類冬季裹上獸皮、樹葉禦寒,春暖花開的時候脫下之後,感覺某些部位看起來不太那麼雅觀,於是便有了隱私和羞恥感,性器官便不再裸露,便有了最原始的服裝(用現在的話說是內衣)。

人類有了熟食,營養攝取就有了進步;人類懂得了外衣的包裝(作者認為這是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有了與動物不同等次的食、色、性的追求。

於是,人類受思想的影響,產生了許多區別於動物的欲望。

由於腦力勞動的不斷積累,人類發明了許多用於生產工具,到後來用於戰爭的武器,以及人類近代史上的科學技術與各種遠距離火力武器等。

與此同時,人類的交配觀念,已經不再滿足於繁衍需要,而是把它當成是徵服雌性和同性的一種能力。

於是,人類的交配,不再受發情期影響,不再分季節,不再考慮生殖所需要的能量儲備等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基本上滿足了溫暖問題。

即便是沒有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人類腦海裡的思想,也不再受發情期的約束,而是隨時都有交配的衝動。

這種脫離於繁衍目的和發情期的行為,在人類幾乎可以365天都能完成與異性交配。

為了制約人類無序的言行,出現了道德和法律,以此來約束和制裁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交配行為。

與大家最息息相關的,就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

動物界仍然遵循著交配是為了繁衍的需要,從而在發情期才進行交配。

而人類的思想已經千變萬化,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觀念和欲望。

而通過與異性交配來獲得快樂,來證明自己的徵服力量,成了許多男女性觀念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所以,動物界只有發情期才交配,而人類卻365天都可能發情,最大的區別是,動物交配是為了繁衍,而人類發情不再是為了繁衍,更多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

(本文由唐英說愛原創。圖文無關,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隨時都可以交配?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人類是個例外。人類的發情好像沒有季節限制,隨時隨地都能夠發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動物的發情期在了解人類為什麼沒有發情期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動物為什麼具有發情期。
  • 為什麼人類隨時都可以有性行為,而動物卻要等到發情期才能交配?
    發情其實就是動物的一種生理表現,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就好比野貓來說,一般到了春季就會發出一種叫聲,其實就是在吸引異性,當過了這個時間以後就會拒絕。動物的發情期,是有相對較為固定的時期的。不光是哺乳動物,禽類和鳥類也是一樣,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孔雀開屏也是在發情期才會有的。
  • 人類有沒有像其他動物一樣有「發情期」嗎?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天生就能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這使得他們產生對異性的渴望,從而完成交配、分娩等繁衍子嗣的職責。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一個「發情期」。所謂的「發情期」,就是要到了某個特定的時段,才能進行交配。不到那個時候,動物的「情慾」發作不起來。
  • 為什麼動物發情交配都有季節性,而人類卻一年四季均可?
    在自然界中生活著無數種動物,大部分的動物都有發情期,處於發情期的雌性哺乳動物會出現一些變化,以此來吸引雄性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處在發情期的狗狗,身上的氣味也比較重。但對於處於發情期的貓來說,發情期是會對母貓的身體造成傷害的,當母貓處在發情期時,身體逐漸消瘦,精神不振,嗜睡,並出現大量飲水的情況,即便是平日裡很少喝水的貓貓,也會在發情期內頻繁的飲水。大多數的動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只有在發情期內,雌性動物才會接納雄性,否則等待雄性的就是一頓胖揍。
  • 為什麼動物只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
    這是因為動物屬於異養生物,它們自身不能合成能量,需要從植物中獲取,然而植物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植物受水分、溫度、養分等影響比較大,甚至在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季節,能夠提供的能量都不相同。      除了食物之外,天敵的數量、溫度等也影響著生物的發情期。有些昆蟲會在秋天繁殖後代,這是因為秋天時許多候鳥會飛往南方。
  • 動物為什麼都有固定的發情期,人類卻沒有固定的發情期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動物交配的場景,這都是在為了繁衍而做準備,並且,我們知道,在動物的世界裡,它們為了生存繁衍,都有獨特的辦法,並且動物們適應著環境,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情期,可以讓種族繼續繁衍,就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普遍動物,都有一個固定的發情期,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卻沒有固定的發情期,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固定的發情期。
  • 冬季貓咪發情期到來,鏟屎官們無可奈何?別著急,方法都在這了!
    #喵星人三千問#鏟屎官一定會經常會被貓咪的發情的情況搞得夜不能寐,嚴重影響到休息。而且不知道要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搞得很多鏟屎官們都焦頭爛額!那麼,貓咪出現發情的情況,我們有什麼辦法來緩解和解決貓咪發情呢?首先我們可以簡單了解貓咪為什麼會發情,再一步一步的來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千萬不要將「發情期」的公貓和小母貓放在一起,會影響貓咪健康
    養貓之前,還以為貓咪發情期會在貓咪1-2歲之後才開始;養貓之後才知道,原來一隻貓咪的發情期,可以提前到很早。我查了一些資料後,才發現了幾個嚴重的問題。1、千萬不要將發情期的大貓和沒有發情的小母貓放在一起養,對兩隻貓的健康都有影響。把發情期的大貓和小母貓放在一起養,母貓會很反抗,很厭惡大貓;而發情期沒有去配貓的大貓,也會對它們造成壓抑感。
  • 人類為何沒「發情期」?動物卻很有規律,是為提升後代存活率嗎?
    在每出現一次繁殖期後,都會具有新的生命出現,這樣一次又一次的生命更換,所以才出現了「生老病死」的這個結論。生物進化模式對於生命而言,這就是一個演變過程,在它們面對自然選擇的時候,會遵循一個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的過程,包括生物的繁殖期也是一樣的,不是所有的物種都可以完美的誕生。
  • 人類和動物一樣,也有「發情期」?科學家:這一現象足以表明
    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種多樣的,但地球上的生物進化了幾千幾萬年,人類卻站在了生物鏈的頂端,這與人類的智慧脫不了干係。隨著億萬年的進化,人類早已經將動物身上的大多數生活習慣摒棄,與眾多生物之間拉開了距離。但是人類身上卻有著一個和動物一樣的特殊生活時期,這便是「發情期」。
  • 為什麼人類在時候都可以懷孕,但動物必須等待發情?我很害羞
    作為動物的一個分支,人類的繁殖方式和絕大多數動物都一樣都依賴有性繁殖,但人類不同於普通動物,因為我們沒有發情期。一般來說,如果動物想繁殖,他們要到發情期才會開始求偶。人類是不同的,在人類社會,幾乎沒有發情,在一年中的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人類的懷孕和出生,我們可以說人類可以隨時懷孕。那麼為什麼人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懷孕,但是動物必須等待發情?我很害羞。
  • 大象交配,都不背人了.大型動物的發情果然強大,好尷尬!
    動物世界突發情況著實太多,大象情不自禁都不背人了,上來就是激情演繹,坐在上面的遊客觀眾,一是怕掉下去,二是尷尬的要命,這場鬧劇雖然很快結束,但也給遊客們帶來了歡樂
  • 發情鑑定法可避免母兔錯過發情期,提高配種成功率需具備哪些條件
    言歸正傳,不管在養殖中什麼品種養殖,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並非問題"故意找麻煩",而是我們並沒有把養殖工作做到位才導致問題產生。當遇到問題時要調整好心態,要善於在問題中總結經驗,要明白大多數養殖經驗都是通過在問題中被找尋的,因此要明白一個道理,問題的出現並非是一件壞事,可能是對您的一種階段性的考驗。
  • 為什麼有的猴子發情期屁股會變紅,有的卻不會?科學家:用進廢退
    一些動物進入發情期或者求偶狀態時,身體的某些部位會變得鮮豔奪目,比如鳥類和熱帶魚。靈長類動物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處在發情期的雌性狒狒、黑猩猩,它們的屁股都會腫脹並呈現出醒目的紅色。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這種通過「變色」求偶的行為,與動物的視覺演化密切相關。
  • 有點「汙」,貓咪發情的那些事兒
    貓咪的發情受自身發育、季節、生活環境以及光照時間的影響。俗話說「二八月跑貓」,也就是說每年的二月份和八月份正是貓咪發情的高峰季節。貓咪的發情受自身發育、季節、生活環境以及光照時間的影響。貓咪發情的時候性格、生活習慣、身體等等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 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生而為人,人當久了之後再看動物界的動物就會產生許多的新奇和疑問,當然最大的疑問就是好像自然界的動物好像生來就懂得要怎麼生存、生活,到了發情期交配期它們好像不用學習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與異性進行交配,就能夠生出小寶寶。而人類卻不行,當然人類並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如果沒有學習也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交配,這是為何呢?
  • 大部分動物都有發情期,為什麼人類沒有?
    幾乎所有生物都有發情期,但人類是不存在發情期的所謂「發情期」,就是要到某個特定的時段,才能進行交配,雌性哺乳動物的「發情期」,其實是同排卵期有密切聯繫的。它們在排卵期間通過視覺表觀、外激素來表現自己已做好受孕的準備,從而吸引雄性動物。而人類雌性則用月經周期來替代了發情期。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但是人類沒有?如果人類有發情期會怎樣?
    但是我們會發現,人在這方面和動物展現出了極大的不同,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只會在發情期間進行交配行為,但是人類卻不是的,人類幾乎可以隨時進行交配行為,為什麼人類在交配行為上與動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發情期的意義發情期對於動物而言最為重大的意義在就在於它的繁衍功能,幫助基因流傳下來。如果所有的動物都不發情,那麼它們就不會進行交配行為,更不會進行繁殖。
  • 闢謠:貓咪發情也會來例假?出血很可能是身體不適的信號
    如果說人類的月經表示的是經期的結束,那麼狗狗的這種情況則是表示發情正要開始。行吧,繞了這麼多彎子,其實獸醫小明想表達的是,如果說你們把狗狗發情期間流血的情況誤認為是例假也就算了,至少也是流了血的有證據的,可是貓咪在發情期間根本就不會流血的好嘛!不像狗狗的發情期有一個固定的時間範圍可循,貓咪的發情時間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屬於季節性多次發情。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