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動物只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

2021-02-09 鍾銘聊科學

發情期是怎麼出現的?

在地球歷史上,匱乏總是伴隨著每一個生物。這是因為動物屬於異養生物,它們自身不能合成能量,需要從植物中獲取,然而植物的數量是有限的,而且植物受水分、溫度、養分等影響比較大,甚至在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季節,能夠提供的能量都不相同。

             

在大多數地區溫度較高的時期,植物的生長速度會變快,能夠提供更多能量,所以如果生物的幼崽出生在這個季節,成活率就會顯著提升。

然而我們知道,大多數生物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所以在生物進化的早期,大多數生物在繁衍時是沒有季節性的。

只是在食物較少的季節裡,由於食物嚴重匱乏,導致幼崽成活率顯著下降;而有些幼崽比較幸運,出生在食物較多的季節,因此成活率會提升。

就這樣,經過大自然殘忍地選擇之後,能夠在食物充足季節裡繁衍後代的基因被選擇了出來,這就是發情期。

             

除了食物之外,天敵的數量、溫度等也影響著生物的發情期。有些昆蟲會在秋天繁殖後代,這是因為秋天時許多候鳥會飛往南方。

雖然發情期可以提高生物幼崽的生活率,但不是每一種生物都會被自然選擇出發情期。

沒有發情期的原因?

如果一個生物沒有發情期,那只能說明一點:該生物幼崽的存活率,在各個季節相差不大。比如:人類。

             

根據目前主流觀點,人類起源於非洲東部。在當時,非洲溫度非常高,而且人類屬於雜食動物,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食物可以採集、食腐,所以人類的能量來源比較穩定

再加上人類的天敵不會隨著季節遷徙,所以人類嬰兒的存活率在各個季節都相差不大,這就導致大自然對人類的發情期選擇性就不是那麼強烈,也就是說,有發情期對人類沒有明顯的好處。

而且,有發情期還會制約人類的繁衍能力,這是因為有發情期只能選擇固定幾個月生育幼崽,剩下的時間都不可以繁殖後代,這顯然不如沒有發情期繁衍速度快。

所以,地球上也有許多動物沒有發情期,比如:長頸鹿。

             

自然選擇與進化

活著是為了什麼,對於人類而言可能會有無數的答案。認為人活著是為了追求夢想,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自以為能夠對自己的人生做主,但實際上一些最基礎的事情,都是受到基因的控制,比如:懷孕生子。

             

從理性角度去分析,繁衍後代並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大多數生物的幼崽都需要跟隨母親生活一段時間,學習生活技能。然而對於大多數生物來說,養孩子並不防老,孩子長大之後便會選擇離開自己的父母,可能終生都不會回來。

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生物還要繁衍呢?

             

其實是因為基因想要傳遞下去,對於基因而言,生物只是承載它的工具

如果某個基因能夠幫助生物更好的繁衍下去,那麼該基因就可能繼續傳遞下去;如果某個基因不能幫助生物更好的繁衍,那麼該基因就可能被淘汰。

比如:睪酮可以增強男性魅力,讓男人看起來更強壯、更有雄性氣息,這可以幫助男人獲得女人的青睞。然而過量的睪酮或可導致男性提前衰老或者死亡;侏儒基因雖然不會讓男性看起來更強壯,但研究發現侏儒症患者的癌症患病率較低,總體而言更長壽。

             

儘管侏儒基因更長壽,但由於它不能幫助生物更好的繁衍,所以這個基因就難以被傳遞,而睪酮基因可以幫助男人更好的繁衍後代,所以它被自然選擇所青睞,被生物一代代傳遞。

從基因的角度來說,能夠幫助生物繁衍的基因,比不能幫助生物繁衍的基因更「長壽」。

同理,能夠提高生物幼崽存活率的基因,比不能幫助生物幼崽提高生活率的基因更長壽。

             

就這樣,因為繁衍和生存,一代代地生物的基因被自然環境選擇著,就這樣生物也在不斷進化著,有些生物因為體內的基因不能適應環境,所以滅絕了,比如:恐龍。有些生物體內的基因因為能夠適應環境,所以被保留了下來。比如:今天地球上生活的一切生物。

總結

自然環境會篩選出一些適應環境的基因,剔除對生存或者對繁殖有害的基因,發情期基因也是這樣被自然選擇的,而這也是推動生物進化的底層邏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動物只有在發情期才交配,人類卻隨時都可以交配?
    動物的發情期在了解人類為什麼沒有發情期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動物為什麼具有發情期。在看《動物世界》時,我們經常聽到趙忠祥的配音:「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但其實不是所有的動物發情期都在春天。反之一些出生在食物充足季節的後代則非常幸運被保留了下來,因此可以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經過自然界一代代的篩選之後,動物體內就保留了發情期,只在特定的季節發情,這樣可以保證後代能夠在食物充足時期出生,從而提高後代存活率。
  • 動物發情期才交配,為什麼人不受發情期影響
    人類有了熟食,營養攝取就有了進步;人類懂得了外衣的包裝(作者認為這是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有了與動物不同等次的食、色、性的追求。於是,人類受思想的影響,產生了許多區別於動物的欲望。於是,人類的交配,不再受發情期影響,不再分季節,不再考慮生殖所需要的能量儲備等因素。
  • 為什麼人類隨時都可以有性行為,而動物卻要等到發情期才能交配?
    發情其實就是動物的一種生理表現,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就好比野貓來說,一般到了春季就會發出一種叫聲,其實就是在吸引異性,當過了這個時間以後就會拒絕。動物的發情期,是有相對較為固定的時期的。不光是哺乳動物,禽類和鳥類也是一樣,都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其中孔雀開屏也是在發情期才會有的。
  • 為什麼動物不用學習怎麼交配,人類卻要學習怎麼交配?
    生而為人,人當久了之後再看動物界的動物就會產生許多的新奇和疑問,當然最大的疑問就是好像自然界的動物好像生來就懂得要怎麼生存、生活,到了發情期交配期它們好像不用學習就像是本能一般的與異性進行交配,就能夠生出小寶寶。而人類卻不行,當然人類並沒有發情期的限制,但是如果沒有學習也是不知道如何進行交配,這是為何呢?
  • 為什麼動物發情交配都有季節性,而人類卻一年四季均可?
    處在發情期的狗狗,身上的氣味也比較重。但對於處於發情期的貓來說,發情期是會對母貓的身體造成傷害的,當母貓處在發情期時,身體逐漸消瘦,精神不振,嗜睡,並出現大量飲水的情況,即便是平日裡很少喝水的貓貓,也會在發情期內頻繁的飲水。大多數的動物都有固定的發情期,只有在發情期內,雌性動物才會接納雄性,否則等待雄性的就是一頓胖揍。
  • 人類有沒有像其他動物一樣有「發情期」嗎?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天生就能分泌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這使得他們產生對異性的渴望,從而完成交配、分娩等繁衍子嗣的職責。在地球上,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有一個「發情期」。所謂的「發情期」,就是要到了某個特定的時段,才能進行交配。不到那個時候,動物的「情慾」發作不起來。
  • 動物為什麼都有固定的發情期,人類卻沒有固定的發情期呢?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動物交配的場景,這都是在為了繁衍而做準備,並且,我們知道,在動物的世界裡,它們為了生存繁衍,都有獨特的辦法,並且動物們適應著環境,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發情期,可以讓種族繼續繁衍,就目前我們所接觸到的普遍動物,都有一個固定的發情期,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們人類卻沒有固定的發情期,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好奇,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人類沒有固定的發情期。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但是人類沒有?如果人類有發情期會怎樣?
    但是我們會發現,人在這方面和動物展現出了極大的不同,大多數的哺乳動物只會在發情期間進行交配行為,但是人類卻不是的,人類幾乎可以隨時進行交配行為,為什麼人類在交配行為上與動物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發情期的意義發情期對於動物而言最為重大的意義在就在於它的繁衍功能,幫助基因流傳下來。如果所有的動物都不發情,那麼它們就不會進行交配行為,更不會進行繁殖。
  • 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隨時交配?專家揭露真相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動物都有發情期,而人類卻可以不限時間地點?不過即使沒有新型冠狀病毒,哪怕春天是一個非常適合談戀愛,非常適合繁殖的季節,人類和自然界內的很多生物還是不同的,儘管人類也被認為是高等生物,也還是這些動物中的一種而已。可是人類和這些生物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最主要的是人類有智慧,人類可以製作出工具,而動物們只能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在自然界內生存下去。
  • 自然界的動物,從來都沒人教它,為什麼都懂得交配?
    關於動物生殖與繁衍這個梗,趙忠祥老師渾厚的男中音還縈繞在耳邊!我們都知道,春天來了,油菜花開了,曖昧的氣息充滿了田野山間,但動物的交配並不只是局限在春天,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因為每種動物繁殖的季節可能都不一樣,但問題是誰主導了動物們的婚前培訓?
  • 千奇百怪的交配方式,大自然的神奇,人類只見到了冰山一角
    從一開始大自然就將生命延續的方式傳達給所有的生物,那就是不同性別完成交配活動。雄性的精子在雌性的卵巢內進行精卵結合,從而孕育出新的生命。不過大自然有時候就像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孩子,孕育新生命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但對於其他動物來說,很有可能就是一場災難。
  • 大象交配,都不背人了.大型動物的發情果然強大,好尷尬!
    下面介紹一下動物世界裡,大型動物,大象的發情期大象在地球上算是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但是象群社會和人類社會有著很大的區別,它們的群體屬於母系社會,首領一定是一隻年齡最長、最有權威的母象。對於母象來說,它們一整年都處於繁殖期,在雌性發情的時候,會在尿液和陰道分泌物中釋放一種信息素。
  • 陸地最高動物:長頸鹿,是如何交配的
    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長頸鹿,是一種典型的反芻動物,它們會反覆把胃裡沒有完全消化的食物返回嘴裡咀嚼,作為人類的我們或許會覺的這種行為很噁心,長頸鹿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在狂野的大自然中,時刻需要提防危險,每次都是匆匆進食,加上植物中的纖維比較難以消化,長頸鹿在空閒的時候才把食物從胃部嘔吐到嘴巴裡咀嚼,慢慢品味。
  • 微課預告|為什麼動物只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為什麼有時候,男人比女人更花心?這是進化的結果嗎?為什麼動物只需要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 動物都有固定的交配季節,為什麼人類這麼特殊?365天都可以?
    【動物的繁殖期】地球上的生物史已經有38億年了,從最初的簡單單細胞生命,一路發展進化經過多次生物大滅絕,發展到今天地球上已經有180多萬個物種,並且還有很多新物種尚未被人類所發掘,佔據地球70%表面積的海洋也不是人類可以輕易徹底探測的,可以說發展到今天的這些物種都是有著它自身的優勢,是被自然所選擇下來的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而每隻雌獅的發情期是5-7天,這意味著,它們在幾天內要交配幾百次! 看到這,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獅子要每天要交配那麼多次?它們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獅子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繁殖季節,但獅子是個例外。
  • 為什麼獅子交配時會咬對方的脖子,害怕它會跑掉嗎?
    當觀察動物世界時,許多人會看到,當獅子交配時,雄獅會咬住雌性的脖子,直到交配完成。那麼獅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獅子交配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獅子是個例外。科學家們還不知道為什麼獅子會進化出這樣一種機制。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母獅集體發情有助於使後代的年齡保持一致,這樣一頭母獅可以照顧後代,其他獅子可以外出狩獵、捕食。正是因為這種機制,當其他雄獅成功挑戰獅子王時,它們不僅會趕走原來的獅子王,還會在種群6個月內殺死幼崽,迫使母獅發情。
  • 為什麼動物只交配,人類卻要結婚?
    簡單的邏輯是,在一年之中,一個男人可以和十個女人生下十個孩子,他們可以從更多的交配中獲得更多的遺傳回報。而一個女人縱然和十個男人在一起,一年也只能生下一個孩子。她們並不能從過多的交配中獲取成比例的回報,所以對更多伴侶的興趣遠不如男人那麼明顯和迫切。
  • 又到了春暖花開的發情季節,不過跟海洋生物比人類的交配弱爆了!
    我們總有一種錯覺,以為只有人類才把性愛升華到了很高的境界,而跟海洋動物們比起來,人類還真不見得就高到哪裡去。要窺探海洋動物們的私生活,就不得不先說說那些世界上最大的「傢伙」。藍鯨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身長二三十米的它們一般都有2.5-3米長的「丁丁」。
  • 為什麼人類在時候都可以懷孕,但動物必須等待發情?我很害羞
    作為動物的一個分支,人類的繁殖方式和絕大多數動物都一樣都依賴有性繁殖,但人類不同於普通動物,因為我們沒有發情期。一般來說,如果動物想繁殖,他們要到發情期才會開始求偶。人類是不同的,在人類社會,幾乎沒有發情,在一年中的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人類的懷孕和出生,我們可以說人類可以隨時懷孕。那麼為什麼人類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懷孕,但是動物必須等待發情?我很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