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2020-11-21 星球上的科學

一聽父母與後代繁衍後代,我們腦子中第一反應就是不道德,而且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還是近親繁殖,難道不會有風險嗎?

其實不然,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是回交,由於動物與人類文明社會有著十分大的區別,所以我們一聽到這種繁衍後代的方式會有點奇怪的聯想。但事實上,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應用於培育優良品種上。

育種是培育新品種的一種常見方法,也屬於雜交育種。

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

這是孟德爾最著名一個實驗,由於豌豆是自花授粉,就是在花還沒開完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授粉,避免了與其他品種的豌豆雜交授粉,可以保持絕對純種,還有就是豌豆具有形狀容易辨認、繁殖時間短的特點,所以孟德爾選擇了豌豆來進行實驗。

在此實驗中,孟德爾選用了七組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實驗,我們以一組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為例,首先孟德爾對高莖和矮莖這兩種不同的形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結果是子一代都是高莖豌豆。

後來又對這些高莖豌豆,進行了第二次種植,讓其進行自交,結果有2/3的豌豆都是高莖,由此孟德爾提出了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內,控制同一個性狀的遺傳因子都是成對存在,不會相互融合,但在繁衍後代時,成對的遺傳因此會發生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當中從而遺傳給下一代)。

而回交就是在子一代親本中,與父本或者母本再次重複進行雜交實驗,由於其一再重複與親本進行雜交,所以被稱回交。

以生物遺傳規律來認識一下回交。假使父本的遺傳基因為AA,母本的為aa,而A的遺傳因子是我們所需要的,要使A越多越好,那麼由孟德爾的遺傳定律可以發現,F(第一代雜交實驗)的結果全部是:Aa。

如果進行第一次回交實驗Aa*AA,那麼F1結果是=1Aa:1AA,再進行第二次回交實驗Aa和AA*AA,而F2結果為3AA:1Aa,再重複進行第三次回交實驗:3AA:1Aa*AA,F3的結果是=AA:7AA:1A。

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

在育種工作中,利用回交的方法可以加強雜種個體中某一親本的性狀表現;可以用來改良性狀的個別缺點,從而保持其優良性狀,是抗病育種的有效手段;在雜種優勢育種中,可以用於遠緣雜交,克服雜種不育,和分離世代過長等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1號水稻品種的性狀是抗病蟲害,抗倒伏,而2號水稻品種的性狀是不抗病蟲害,高產,理論上如果進行雜交之後的子一代應該是高產,抗倒伏,抗病蟲害,但實際上很有可能是高產,不抗病蟲害,抗倒伏。

而如果我們現在要將1號的水稻品種與子一代進行回交的話,就可以加強下一代的抗病蟲害基因,最終獲得高產,抗倒伏以及抗病蟲害的水稻種子了。

回交是一種近親繁殖,沒有道德倫理嗎?

在人類的世界觀裡,近親繁殖這種行為是要被嚴厲批評的,因為從基因角度來說,近親繁殖出現基因變異的可能性非常大,在生物學中也被稱為純合(對後代生存不利的有害基因相遇與集體)。

也就是說近親繁殖會加重有害基因對子代的危害,不管怎樣後代的健康程度也相對於其他正常交配的人差,像這樣的後代是很難生存下去的,所以儘量避免近親繁殖是生物的本能,特別是那些後代數量稀少,主張優生優育的動物。

但由於植物的回交是沒有所謂的近親繁殖一說,因為大多數植物屬於一年生的,尤其我們使用回交對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所以不存在什麼倫理道德。

但如果動物要進行回交的話,會帶來一定的近親繁殖造成的畸形後代的後果,所以在自然界中,動物們並不會主動進行回交,甚至還會避免回交。

比如在非洲的一片大草原上,當獅群中誕生了公獅和雌獅,獅王就會把它們趕走去另一群與其沒有血緣關係的獅群中,避免因為回交出現後代畸形的後果。

但回交不一定是完全不能進行的,適當的對動物進行回交,並且親本要選用沒有基因缺陷的個體,也是能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動物品種。

比如回交在動物中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在寵物育種方面,就像無毛貓,在1966年,有人在一個短毛貓的後代中看到了一個毛髮稀疏的小貓,在自然條件下,這種毛髮稀疏的貓非常容易被淘汰。於是利用回交這種育種方式,作為寵物,無毛貓就可以生存下來。

為什麼不能進行近親繁殖呢?

從遺傳學角度來理解一下,生而為人,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都會攜帶一定數量的隱性疾病遺傳基因,攜帶狀態為Aa,而正常AA,一般這種基因狀態是表現不出疾病的,但如果基因的攜帶狀態為aa的則會表現出疾病。

而近親結婚,兩方看似正常,如果都是Aa,這樣結合之後就很容易出現aa的疾病者,但非近親結婚,這種遺傳病出現的概率就大為降低了,由此可見近親繁殖的遺傳病病發率有多高。

近親交配繁殖出來的後代往往伴隨著遺傳病的出現,而我們人類一直都在避免近親通婚的做法。但是由於人類與自然界的動植物是不同的,所謂的倫理道德在動植物身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回交在動植物身上並不存在倫理道德問題。

相關焦點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一說到回交,近親繁殖,雜交,有人就要上升到道德倫理的層面。動物世界並沒有那麼多概念可言。近交的產生近交,甚至回交與生存繁衍背道而馳,因此物種會演化出避免近交和回交的方式,比如:從生理上的釋放化學信號來識別親近,或者是策略上讓成年的後代離開出生地。
  • 人類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但人類的倫理道德約束著禁忌戀。然而,人類卻出於各種目的讓動物回交,那麼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為什麼還要讓它們回交呢?如果想要一種小麥結合A和B的優勢,只需要讓它們進行回交,經過4-5代的回交之後,該後代的基因就會無限接近輪迴親本的基因。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沒有倫理道德問題嗎?
    人類讓生物的子代和兩個親本之間任意一個進行雜交的過程就稱為回交,在人類自身看來這種做法難以接受,因為這涉及到了倫理道德問題,其實回交也是近親雜交的一種,所以回交的方法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導致後代中的某些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缺陷的基因,並且在性狀上表現出來,因此在人類社會中近親雜交是從科學和道德上不被允許的。
  • 人類和大猩猩能繁衍後代嗎,科學家親身實驗
    眾所周知,人類繁衍進化至今已經經歷數百萬年。經過我們祖先們的不斷進化,我們已經成長為高級動物。與普通動物不同的是,人類的腦容量很大,能夠完成很多動物無法完成的事情,我們是猿類進化而來,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與大猩猩有很多相似之處。
  • 如何看待人類給動物雜交和回交,難道就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
    (父本或者母本),所以草本類的回交都是和同一品種的其它親本,因此大家都能理解,就像叔叔娶侄女這事不合倫理,但如果沒有親緣關係卻和叔叔一樣大年紀的人娶她則並不存在這個問題!,此時的母本和雜交子都是近親,因此對無毛貓的選育都在近交選育中完成,這種條件下的雜交選育就存在非常嚴重的倫理道德問題!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沒有倫理道德約束嗎?科學家:迫於無奈
    人見人愛的喵喵和狗子都是這麼培育出來的狗和狼其實是同一種動物,從生物學分類狗是狼的一個亞種,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人類大約在1.5萬年前就馴化了狗,但狗和狼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而且在所有大小不一的狗和狼之間都可以雜交。
  • 動物不懂繁衍的意義,卻能不斷生育後代,有誰在操控嗎?
    我們是有思想的,因此我們明白繁衍對於生命的意義,但是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也就是說,沒有任何人曾經教給它們進行結合的方式,那它們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難道是有人在背後操控嗎?基因無法突變,就意味著在進化過程中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直到11年前真核生物出現,生命才出現了個體化差異,但為什麼會進化出兩性仍然是不解的謎題。動物為何繁衍?繁衍的意義究竟在哪裡呢?其實人類認識繁衍也不過是近百年才開始的,當我們的祖先還是人猿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繁衍之路。
  • 什麼是回交,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我們為什麼讓動物進行回交
    我們都知道我國是禁止近親結婚的,那是因為近親繁殖的後代,由於雙方有太多相似的遺傳因子,後代獲得相同基因的概率會比較大,這樣遺傳某些隱形遺傳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就連動物都會避免近親繁殖,像老虎獅子等動物,成年的雄性也會離開母親和姊妹去更遠的地方。
  • 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
    那基因為什麼一定要人類繁衍後代呢?而能夠存活到現在,並且依然生活的很好的就是具有繁殖能力,且能夠繁衍後代的物種。 生物為什麼要繁衍後代? 生物之所以要繁衍後代,其實是為了抵抗地球環境的變化。 我們知道,地球並不是一個溺愛孩子的母親,而是嚴苛的大逃殺設計者。
  • 動植物的回交會產生問題嗎?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眾所周知,動植物的發展是依靠繁殖的方式來進行的,尤其是動物,它們的生存和繁衍全是憑藉自身的本能。隨著歷史的變遷,人類也經歷了原始社會,文明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歷程,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漸漸地人們的倫理道德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動植物卻有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它是什麼呢?回交是什麼?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動物植物#系列徵文回交是一種育種手段,指的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以後,所產生的子一代與它的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育種方式,以此來加強後代某一特定的基因。我國的雜交水稻尤為出名,在長期的實驗和實踐中已經培育出了適應不同環境的雜交水稻,例如畝產達1200公斤的「超級水稻」和可以在海灘種植的耐鹽鹼的海水稻等等。講到這裡,不禁有人會提出疑問,「回交」有無道德風險?
  • 寵物沒有倫理道德嗎,而且近親繁殖疾病更多,為什麼還選擇回交?
    理論上來看純種犬或者純種貓的遺傳病的概率和其他動物的概率是一致的,但往往在純種貓或者狗繁殖時,基因突然變異出現了某種令公眾喜歡或者驚訝的特徵時,主導者就會實施一系列違反倫理的操作,最終獲得了某個特殊品種的寵物,當然導致的結果就是患遺傳病的概率劇增。
  • 動物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人類對於自己的起源和世界的起源都做了很多的研究,尤其是在生物遺傳方面。古代畢竟在這個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可能會出現近親結婚。那麼對生育的後代就會帶來極大的隱患,家族遺傳病特別容易發生。那麼大家懂什麼是回交嗎?在動物的世界裡面回交有倫理道德嗎?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的世界裡面看一看。
  • 動物回交是什麼情況?難道就沒有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說起寵物,相信很多朋友說起來都頭頭是道,什麼血統啊、純種啊都一套接一套,但各位愛寵物人士必須要知道一個事實,純種狗和純種貓的培養,無不充斥著血腥的近親的雜交和回交!人類最講究倫理道德,甚至因此嚴禁人猿或者任何動物哪怕是細胞級融合的試驗,那麼為什麼又要縱容寵物培養呢?
  • 人是由猿進化來的,那麼人可不可以和大猩猩繁衍後代呢?有答案了
    有的科學家就在這一基礎上,有了更加豐富的聯想,人可不可以和大猩猩交配繁衍後代呢?蘇聯科學家伊萬諾夫是這一聯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政府的支持下,伊萬諾夫建立了實驗場所。他讓猩猩和志願者女性自然交配,經過幾年實驗也沒成功。因為這一實驗違背了倫理道德,伊萬諾夫被流放,得疾病而死。他的助手伊莉莎,沒有放棄研究。
  • 回交有倫理道德嗎?
    有沒有倫理道德的風險呢?回交有倫理道德風險嗎?提到回交,很多人認為是違反倫理道德的,但是倫理道德一共有兩種,一種是人為規定的,另外一種是自然界的。比如:《紅樓夢》中焦大罵賈府扒灰的扒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就是違反了人類世界中的倫理道德,但是並沒有違反動物世界的倫理道德。
  • 動物回交不是單純的「近親結婚」,擔心倫理道德問題,純屬想太多
    動物的回交不是只有壞處,它是拯救瀕危動物的一種方法,不能用單純的「近親結婚」看待,倫理道德問題純屬多慮了。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這樣,那放在別的動物身上也一樣。生物界存在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前者以動物為主,後者動植物都有。今天閒雲要說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殖育種方式:回交。
  • 人類繁衍後代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或許也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很大的謎團,就等於在問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或者生命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事實上,人類也只是地球無數物種其中之一,人類繁衍的意義與其他物種不會有本質區別,具體意義何在我想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 人類為何一定要繁衍後代,身體需求,生活需求,還是兩者都有?
    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並且自從人類出現以來,似乎都沒有離開這兩大需求,雖然中間存在一些需求波動,但是根源都是一樣的,不然人類也不會繁衍至現代,並且人口還在持續的增長。同時針對地球的其他生命體來說,可能存在其中的一種情況,但是人類可能都包含了這兩種,所以我們不就來具體看下,為什麼人一定要繁衍後代,到底是什麼原因。
  • 無性繁殖多方便省事,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進行後代繁衍?
    引言:凡是生物都需要通過繁殖來延續種群的生命,而繁殖有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種。相比起有性生殖來說,無性生殖不需要另一半就能夠自己完成繁衍後代的任務,十分方便省事,可為什麼人類不選擇這種方式呢?這相對於有性生殖來說是無性生殖的最大優勢,那麼為什麼人類的祖先一開始不選擇這種如此「省事」的方式進行種群繁衍呢?其實這個問題還真不是我們的祖先能夠決定了,甚至連我們祖先的祖先也未必能夠決定,有性生殖的出現倒像是地球生物演化的鐵定趨勢,仿佛有什麼規律規定了到一定的時間點,一部分無性生殖的生物要轉變成有性生殖,又或者說在生命起源的最初,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就同時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