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無伴侶雌鯊魚學會無性繁殖—新聞—科學網

2021-02-08 科學網

 

豹紋鯊 圖片來源: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Getty

誰需要雄性?一條雌鯊魚與其長期伴侶決裂後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

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

其中一個可能性是Leonie體內儲藏了來自其前任的精子,並用其使自己的卵子受精。但遺傳測試表明,這些幼鯊僅僅攜帶其母親的DNA,這表明它們是通過無性繁殖誕生的。

一些脊椎動物具有無性繁殖的能力,儘管它們通常是有性繁殖。其中包括一些鯊魚、火雞、世界上最巨大的蜥蜴科摩多龍、蛇和鰩形目魚類。然而,絕大多數報告是從未有過雄性伴侶的雌性。

「在那些具備雙重繁殖模式的物種中,從無性繁殖轉變到有性繁殖的觀察寥寥無幾。」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的Russell Bonduriansky說,「然而,觀察到從有性繁殖轉變為無性繁殖的相反方向的案例則更少。」(馮維維)

相關焦點

  •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3年未接觸雄鯊魚卻產下幼鯊,科學家在幼鯊體內未發現任何雄鯊魚的DNA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和北愛爾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雌鯊魚不與雄鯊魚交配即可孕育下一代,首次證明鯊魚有無性生殖的能力。
  • 澳洲雌性鯊魚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一條雌鯊魚在長期為見到雄性鯊魚的情況下進化出了無性繁殖能力,此前,這種案例真是少之又少。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其中一個可能性是Leonie體內儲藏了來自其前任的精子,並用其使自己的卵子受精。
  • 鯊魚鰭腳是什麼?為什麼讓雌鯊痛苦不已,最終選擇無性繁殖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有這樣一篇論文:在美國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有一頭鯊魚出生,震驚了整個生物界,主要原因是:這隻新生鯊魚所在水池沒有任何雄鯊魚,只有三頭雌鯊魚,而這三隻雌鯊魚近三年沒有與任何雄鯊魚有過接觸,難道新生鯊魚來自雌鯊魚的無性繁殖?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2017年,水族館又發現了3條新的小鯊魚,來路成謎。專家經過基因鑑定後指出,這幾條小鯊魚體內僅發現了母鯊魚的基因,以此判定為「單性繁殖」。 而澳大利亞的一頭名叫萊昂妮的豹紋鯊解鎖了更厲害的技能,她在有雄性伴侶的時候能進行有性生殖,而在失去雄性伴侶之後又進行了孤雌生殖
  • 因為人類,一些鯊魚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雙髻鯊共有9大種類,其中無溝雙髻鯊、路氏雙髻鯊和錘頭雙髻鯊是其中比較常見且體型較大的三種。雙髻鯊與其他鯊魚不同的外觀,為它們吸引了人類好奇的目光,但也帶來了災禍,雙髻鯊成為了許多海洋公園的主打招牌。因為有著形體巨大的魚翅,捕獵價值高於許多其他種類的鯊魚,在許多地區都遭到大量捕殺。在香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魚翅交易中心,路氏雙髻鯊的魚翅佔據了4~5%的市場份額。
  • 聖母啊無需交配即可繁殖的鯊魚它竟然是史上第一隻
    可咱們的女主角Leonie最近幾年過著與魚世隔絕的修女生活,所以它的飼養員在2016年四月看到她產下三隻小鯊魚的時候也嚇了一跳。Leonie可能是史上第一隻被觀察到從有性繁殖轉向無性繁殖的鯊魚。「我們以為它可能保存下了以前配偶的精子,但是當我們檢查小鯊魚的DNA指紋以確定可能的父母時,我們發現它們只有來自Leonie的細胞。」
  • 雌鯊魚單性繁殖生多子 日本水族館找來專家解密
    海外網9月25日電幾年前,日本富山縣魚津市的魚津水族館發現了一件怪事:在一個只有雌性鯊魚的水箱中,竟然陸續出現了幾條小鯊魚。為此,水族館方面最近找到了專家前來解密,結果也讓人頗為震驚。(此次發現的單性繁殖小鯊魚。
  •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2020-03-11 15: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BGR報導,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
  • 美國一動物園的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儘管雄性科莫多巨蜥Kadal與Charlie生活在一起,但動物園工作人員從未真正看到過這兩隻巨蜥的交配。
  • 鯊魚開掛啦!母鯊開啟無性繁殖模式
    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上所有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中,只有哺乳動物不能進行無性生殖。窄頭雙髻鯊(Sphyrna tiburo)屬於雙髻鯊的一種,2001年出生於美國亨利朵利動物園。在此之前,已有數個案例讓人懷疑鯊魚可以單性生殖,但後來卻被媒體當作趣聞軼事來報導。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最新發現的四種孤雌生殖動物:雌竹節蟲獨自產子
    月22日消息,就我們所知,孤雌生殖現象又稱單性生殖,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完全不需要雄性個體,單獨的雌性就可以進行繁殖。之前雌蛇之所以選擇孤雌繁殖是因為身邊沒有雄蛇可以交配。2012年,美國塔爾薩大學研究人員沃倫-布斯發現,有兩窩野生蝮蛇也是通過孤雌繁殖產下。這一發現改變了之前人們的認識。這是人類首次發現並記載野生蛇的孤雌繁殖事件。
  • 雌性鯊魚已生崽,雄性老鼠都抱娃,人類同性生殖還要多久?
    孤雌生殖的鯊魚無性生殖,尤其是孤雌生殖在爬行類和魚類中太常見了,比如在爬行動物類的蜥蜴、青蛙等,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種族的延續,它們會選擇孤雌生殖。其實在魚類中,也有孤雌生殖,不過在像鯊魚這個級別的大型魚類掠食者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下,曾經動物學家一度認為,鯊魚不會孤雌生殖,然而這一結論很快被打臉了。
  • 請問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兩性繁殖會不會變成無性繁殖了?
    一些科學家正在研製「人造子宮」,未來的目的是使人類受精卵完全在體外發育,幫助無生育能力的人群實現做父母的願望,但是大概率還是無法脫離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無性繁殖就是單個生物個體,不分公母,就一種性別,能夠通過出芽、孢子等形式將自己的染色體組完整地傳遞下去,而人類在進化史中就一直是良性繁殖,這在現代人類出現前就已經是確定的事情,雖然目前人類男性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縮短,但未來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人類性別決定方式,那繼承現代人類的生殖方式,未來人類還是需要兩性繁殖。
  • 若是孤雌繁殖成為女性的一種選擇
    五千年的歷史,兩千多年的文明史,女性承受了實在太多太多的痛苦。太被壓迫,太被忽略。就像楊笠的脫口秀中女性的溝通方式一樣,為何會這樣,因為無論我們說什麼,做什麼,我們怎麼吶喊,我們怎麼奮鬥,我們的思想總是被忽略。男性定義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該怎麼去思考。
  • 美國科學家通過基因改造讓水稻實現無性繁殖
    據英國《自然》雜誌12日在線發表的一項植物科學最新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基因改造技術,藉助種子成功實現了水稻(通常為有性繁殖)的無性繁殖。
  • 銀杏:因無性繁殖而繁榮,也因無性繁殖而滅亡
    銀杏樹雖說是最早的有性繁殖的植物,但是他們也可以通過扦插來增加數量,而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銀杏樹幾乎都是扦插的!這種生長過於緩慢的植物用種子來播種並不現實,所以一般都是通過無性繁殖——扦插出苗的。有些景區為了園區的整體效果也會花重金購買多年生的銀杏樹,但是作為行道樹的銀杏樹幾乎都是通過扦插人工繁育出來的,他們的基因差別並不大。
  • 美國竹節蟲無性繁殖超過百萬年
    近期加拿大科學家對一種竹節蟲(Timema stick insect)的DNA進行了分析,科學家們追蹤DNA中隱藏的信息,來回溯這種昆蟲長期無性繁殖的歷史根源。他們獲得的數據將有助於生物學家們更好的理解無性繁殖在生物界的可能性。來自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的科學家們將有關這一研究的論文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
  • 植物的無性繁殖你知道嗎,了解無性繁殖的步驟,以及技巧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咖啡的無性繁殖。咖啡的無性繁殖主要採用插條法和芽接法,插條繁殖的植株生長較快,哥倫比亞用插條育成的植株,其生長量比實生樹大10%,且分枝位低,便於管理。插條繁殖,其做法:在平地上挖一個長方形的坑,深30釐米、寬100釐米,長度根據地勢和所需插條數量而定。坑底保持水平。坑底及內壁用一塊不漏水的塑料薄膜蓋密,使之成為一個盆狀。然後用粗砂將坑填平,充分灌水,呈飽和狀態,此沙坑即成為一個不漏水的貯水層。再沿坑壁上面四周用石塊或磚塊砌牆圍起來,高20釐米左右,在粗沙層上填滿較細的河沙,咖啡插條就插在此層。
  • 單性繁殖也健康—新聞—科學網
    亞馬遜帆鰭鱸是一種無性繁殖的魚類,但擁有良好的基因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