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2021-02-08 搜狐網

  雌鯊魚可無性繁殖

  3年未接觸雄鯊魚卻產下幼鯊,科學家在幼鯊體內未發現任何雄鯊魚的DNA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和北愛爾蘭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雌鯊魚不與雄鯊魚交配即可孕育下一代,首次證明鯊魚有無性生殖的能力。

  在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上,美國和北愛爾蘭研究人員撰文稱,他們分析了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一頭鯊魚的DNA,證明它確係無性繁殖所生,只有母親,沒有父親。

  這頭幼鯊出生於2001年,研究人員在它的DNA中沒發現任何雄鯊魚的染色體。包括它的母親在內,當時水池裡只有3頭雌鯊魚,而且它們已有3年未接觸過雄鯊魚。不過幼鯊出生幾小時後,就被魚池裡一條刺鰩「謀殺」了。

  北愛爾蘭海洋生物學家保羅·普洛德爾說:「這一發現令人驚訝。按以前的觀點,鯊魚只能通過雌雄交配繁殖,鯊魚胚胎擁有父母雙方的DNA,和哺乳動物一樣。作為科學家,我們最初懷疑我們的研究結果,於是進行了第2次、第3次試驗。在第3次試驗中,我們採用了新的基因技術,也沒有發現任何雄鯊魚的DNA。」

  一些鯊魚專家猜測,這條鯊魚的母親把雄鯊魚的精子儲藏了幾個月。但研究人員沒有在這條鯊魚身上發現源自父親的DNA,推翻了這一假設。

  無性繁殖常見於一些昆蟲,但在爬行動物和魚類中較少見。

  美國佛羅裡達州鯊魚專家鮑勃·許特說:「除哺乳動物以外,在主要脊椎動物中都發現了(無性繁殖現象),鳥類、爬行動物、魚類都能這樣,現在又發現鯊魚也可以。」 (王輝)

  圖:

  這是那條據稱有母無父的幼鯊。

相關焦點

  • 多年無伴侶雌鯊魚學會無性繁殖—新聞—科學網
    一條雌鯊魚與其長期伴侶決裂後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 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
  • 澳洲雌性鯊魚進化出無性繁殖能力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一條雌鯊魚在長期為見到雄性鯊魚的情況下進化出了無性繁殖能力,此前,這種案例真是少之又少。豹紋鯊Leonie於1999年在澳大利亞一家水族館遇見其雄性伴侶。在這個雄性伴侶於2012年被轉移到其他水族館之前,它們一起繁殖了20多個後代。從那時起,Leonie再未接觸過雄性鯊魚。但在2016年年初,她卻誕下3隻幼鯊。因為對此感到迷惑,布裡斯班昆士蘭大學的Christine Dudgeon及其同事開始尋找答案。其中一個可能性是Leonie體內儲藏了來自其前任的精子,並用其使自己的卵子受精。
  • 鯊魚鰭腳是什麼?為什麼讓雌鯊痛苦不已,最終選擇無性繁殖
    英國皇家學會出版的《生物學通訊》有這樣一篇論文:在美國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動物園有一頭鯊魚出生,震驚了整個生物界,主要原因是:這隻新生鯊魚所在水池沒有任何雄鯊魚,只有三頭雌鯊魚,而這三隻雌鯊魚近三年沒有與任何雄鯊魚有過接觸,難道新生鯊魚來自雌鯊魚的無性繁殖?
  • 聖母啊無需交配即可繁殖的鯊魚它竟然是史上第一隻
    可咱們的女主角Leonie最近幾年過著與魚世隔絕的修女生活,所以它的飼養員在2016年四月看到她產下三隻小鯊魚的時候也嚇了一跳。Leonie可能是史上第一隻被觀察到從有性繁殖轉向無性繁殖的鯊魚。「我們以為它可能保存下了以前配偶的精子,但是當我們檢查小鯊魚的DNA指紋以確定可能的父母時,我們發現它們只有來自Leonie的細胞。」
  • 鯊魚開掛啦!母鯊開啟無性繁殖模式
    這項發現意味著地球上所有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中,只有哺乳動物不能進行無性生殖。窄頭雙髻鯊(Sphyrna tiburo)屬於雙髻鯊的一種,2001年出生於美國亨利朵利動物園。在此之前,已有數個案例讓人懷疑鯊魚可以單性生殖,但後來卻被媒體當作趣聞軼事來報導。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因為人類,鯊魚開始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2017年,水族館又發現了3條新的小鯊魚,來路成謎。專家經過基因鑑定後指出,這幾條小鯊魚體內僅發現了母鯊魚的基因,以此判定為「單性繁殖」。 隨著越來越多鯊魚單性繁殖的例子發現,意味著地球上所有主要的脊椎動物類群中,只有哺乳動物不能進行無性生殖
  • 因為人類,一些鯊魚放棄交配,選擇單性繁殖,但更大的災難出現了
    在人類的大肆捕獵下,雙髻鯊為了延續族群,被迫放棄了交配,選擇單性繁殖,科學家對亨利朵利動物園裡一頭來自Henry Doorly動物園的錘頭鯊進行了DNA分析。這頭鯊魚出生於2001年,當時在它出生的那個水池裡只有三頭雌性鯊魚。
  •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美國動物園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2020-03-11 15:5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BGR報導,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
  • 雌性鯊魚已生崽,雄性老鼠都抱娃,人類同性生殖還要多久?
    孤雌生殖的鯊魚無性生殖,尤其是孤雌生殖在爬行類和魚類中太常見了,比如在爬行動物類的蜥蜴、青蛙等,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為了維持種族的延續,它們會選擇孤雌生殖。其實在魚類中,也有孤雌生殖,不過在像鯊魚這個級別的大型魚類掠食者還是比較少見,尤其是在自然條件下,曾經動物學家一度認為,鯊魚不會孤雌生殖,然而這一結論很快被打臉了。
  • 美國一動物園的一隻雌性科莫多巨蜥被發現能進行無性繁殖
    ▼ 在田納西州查塔努加動物園的照顧下,一隻名叫Charlie的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沒有任何雄性伴侶的情況下進行無性繁殖。儘管雄性科莫多巨蜥Kadal與Charlie生活在一起,但動物園工作人員從未真正看到過這兩隻巨蜥的交配。
  • 雌鯊魚單性繁殖生多子 日本水族館找來專家解密
    海外網9月25日電幾年前,日本富山縣魚津市的魚津水族館發現了一件怪事:在一個只有雌性鯊魚的水箱中,竟然陸續出現了幾條小鯊魚。為此,水族館方面最近找到了專家前來解密,結果也讓人頗為震驚。(此次發現的單性繁殖小鯊魚。
  • 銀杏:因無性繁殖而繁榮,也因無性繁殖而滅亡
    這種生長過於緩慢的植物用種子來播種並不現實,所以一般都是通過無性繁殖——扦插出苗的。有些景區為了園區的整體效果也會花重金購買多年生的銀杏樹,但是作為行道樹的銀杏樹幾乎都是通過扦插人工繁育出來的,他們的基因差別並不大。
  • 最新發現的四種孤雌生殖動物:雌竹節蟲獨自產子
    月22日消息,就我們所知,孤雌生殖現象又稱單性生殖,簡單來說就是動物完全不需要雄性個體,單獨的雌性就可以進行繁殖。雌性澳大利亞巨型刺竹節蟲一旦發現適合自己的雄性,就會與之交配,不過也會想方設法趕走雄性竹節蟲,以便獨自安靜地進行後代繁殖。&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一些人工養殖的蛇中,可見孤雌繁殖現象。
  • 請問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兩性繁殖會不會變成無性繁殖了?
    無性繁殖就是單個生物個體,不分公母,就一種性別,能夠通過出芽、孢子等形式將自己的染色體組完整地傳遞下去,而人類在進化史中就一直是良性繁殖,這在現代人類出現前就已經是確定的事情,雖然目前人類男性的Y染色體正在逐漸縮短,但未來可能出現一種新的人類性別決定方式,那繼承現代人類的生殖方式,未來人類還是需要兩性繁殖。
  • 若是孤雌繁殖成為女性的一種選擇
    喪偶式育兒、守寡式婚姻、無性無愛無語婚姻、吸血鬼式婚姻、愛無能式低能婚姻、父母第三者插入式指導婚姻等等,女性越來越不想經歷這些了,即使身處在這樣的環境裡也不想屈從,她們只願意遵從自己的內心。不忍受是我的回答。及時止損是我的行動。所以,我們看到了女性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甚至是孤雌繁殖。
  • 你見過「孤雌生殖」嗎?一起看看5種動物的分娩有趣小知識
    011、錘頭鯊:雌性可以單獨生育大海中的鯊魚品種多樣,它們的分娩方式也可分為胎生和卵生。而長相怪異的錘頭鯊就屬於胎生,但錘頭鯊一年只繁殖一次,而且通常是雄性鯊魚猛烈地咬雌性鯊魚,直到雌性同意與它交配。這聽起來有些殘暴,但是如果你發現雌性錘頭鯊所擁有的獨特特性,或許就能夠明白雄性錘頭鯊為什麼要這麼做了。事實上,根據一個國際科學小組的研究發現,雌性錘頭鯊可以在沒有雄性的幫助下生育。
  • 植物的無性繁殖你知道嗎,了解無性繁殖的步驟,以及技巧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咖啡的無性繁殖。咖啡的無性繁殖主要採用插條法和芽接法,插條繁殖的植株生長較快,哥倫比亞用插條育成的植株,其生長量比實生樹大10%,且分枝位低,便於管理。插條繁殖,其做法:在平地上挖一個長方形的坑,深30釐米、寬100釐米,長度根據地勢和所需插條數量而定。坑底保持水平。坑底及內壁用一塊不漏水的塑料薄膜蓋密,使之成為一個盆狀。然後用粗砂將坑填平,充分灌水,呈飽和狀態,此沙坑即成為一個不漏水的貯水層。再沿坑壁上面四周用石塊或磚塊砌牆圍起來,高20釐米左右,在粗沙層上填滿較細的河沙,咖啡插條就插在此層。
  • 人類為何不能無性繁殖?為何得男女繁殖?
    我們在自然選擇面前並沒有決定權,決定是有性繁殖還是無性繁殖。那自然為什麼選擇了有性繁殖?下面我們回到遙遠的生物演化視角,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無性生殖作為一個無性繁殖的生物,傳宗接代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超級容易的事情。
  • 美國竹節蟲無性繁殖超過百萬年
    近期加拿大科學家對一種竹節蟲(Timema stick insect)的DNA進行了分析,科學家們追蹤DNA中隱藏的信息,來回溯這種昆蟲長期無性繁殖的歷史根源。他們獲得的數據將有助於生物學家們更好的理解無性繁殖在生物界的可能性。來自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的科學家們將有關這一研究的論文發表在了《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