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在水中的卵
青蛙是兩棲動物,能捕食大量田間害蟲,對人類有益。在繁殖期裡,青蛙會把卵產在池塘或者小河溝裡。
青蛙媽媽一般把卵產在水草中,它們一次產下幾千個卵,卵被厚厚的膠狀物保護起來,這樣既能保證卵所需的潮溼環境,又能為成長中的蝌蚪提供營養。
青蛙爸爸把精子也排在水中,與卵在水中結合形成受精卵,沒有受精的卵是不能發育成小蝌蚪的。小蝌蚪剛被孵化出來時,以卵的殘留物和藻類為食,用鰓呼吸。不久之後,它們會慢慢長出後腿。再過一段時間,幼蛙的前腿長出來了,它們的尾巴會慢慢變短,最終成為青蛙。
2、鞘中的鯊魚卵
鯊魚是海洋中較兇猛的魚類。它們的牙齒像一把鋒利的尖刀,能輕而易舉地咬斷像手指般粗的電纜。鯊魚的卵是什麼樣的呢?它跟我們常見的卵有什麼不同呢?
大型鯊魚一般是卵生,它們會產下帶有厚厚卵鞘的卵。大多數的卵鞘呈矩形,兩端有一些卷鬚,看起來像是一個個長著卷鬚的小口袋。產出的卵被固定於珊瑚礁、海底植物或石縫中。
鯊魚的卵很大,排出的卵被扁平的矩形鞘包住,而矩形鞘是卵在輸卵管時形成的,鞘的外皮進入水中後會變硬,鞘的每個角都有一個短而空的角,海水能由此進入,使卵獲得氧氣。
鯊魚的卵孵化期通常為4個月,也有的長達一年之久。孵出鯊魚後,鯊魚就會離開幼仔讓它們獨立生存。
3、好多好多的卵
鯡魚是世界上產量較多的魚類之一,它們常常成群遊動,場面十分壯觀。在繁殖季節裡,成群結隊的鯡魚會到海岸附近海藻叢生的淺水處繁殖,一條雌鯡魚能產下3~10萬顆卵。
鯡魚的卵具有黏性,不計其數的卵粘在沙子上、石頭上和海草上。雌鯡魚產卵後,雄鯡魚直接在卵子上面排精,精子和卵子結合後形成受精卵。並不是每顆受精卵都能成功孵出小鯡魚,很多受精卵會被其他的魚蝦吃掉。
大約兩個星期之後,能幸運存活的卵就會孵出小鯡魚。剛出來的小鯡魚肚子下面有一個泡泡狀的卵黃袋,小鯡魚還沒學會找東西吃之前,就靠卵黃袋的營養維持生命。
有些魚和蝦喜歡吃沒長大的小鯡魚,因此,小鯡魚一般躲在石頭和海藻叢中,避免自己被吃掉。
4、排列整齊的昆蟲卵
蚊子、甲蟲、螳螂等昆蟲也是從卵裡孵出來的,大部分昆蟲本身個頭不大,所以它們的卵也很小。
蚊子把卵產在水中,蚊子的卵像一個小木筏,漂在水面上。你有沒有被蚊子咬過的經歷?又紅又癢,難受極了。你知道嗎,只有雌性蚊子以血液為食,它們必須吸血促進其卵巢發育,繁衍後代。
瓢蟲媽媽生活,卵也產在葉子上。瓢蟲的卵跟大頭針的圓頭差不多大,卵能牢牢地粘住葉面,即便是風吹雨打,卵也不會掉下來。
蝗蟲的卵藏在地裡,雌蝗蟲把產卵管插入10釐米深的土中,再產下約50粒的卵。產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產卵。產完卵後,雌蝗蟲會用土把卵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