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奇物種,既能生仔又能生蛋,科學家:人類正見證物種進化

2020-09-03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生命存在的目的就是生存與繁衍,為了完成這兩個最崇高的任務,各種動物那是八仙過海,無所不能,有鳩佔鵲巢的、也有偷梁換柱的、當然更絕的還有隔壁老王!但這些方法都逃不開三種模式,卵生,比如禽鳥類,或者胎生,比如哺乳動物如牛羊或者人等,或者卵胎生如鯊魚等等!

但雪梨大學的科學家在今年4月份發現了一種介於卵生和胎生之間的物種,它既能卵生也能胎生,據研究雪梨大學的科學團隊認為,我們正在見證這個神奇物種的進化!

一個正在處在生殖進化中的物種

《分子生物學》期刊在四月份刊發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科學家的一個驚人發現,一隻來自新南威爾斯北部的三趾石龍子,產下了兩個蛋和一隻胎生版的小石龍子,研究小組原本以為那隻石龍子是剛孵化的,但找遍了該石龍子窩都沒有發現孵化後的蛋殼!

此後研究小組還發現,來自新南威爾斯北部的石龍子具有這種神奇的功能,產下的後代中有卵生,也有胎生,但即使是卵生,孵化速度也非常快,只需要短短5天即可破殼而出!而來自雪梨附近的石龍子產的蛋則需要35天後才能孵化!

產卵的胚胎在生產時幾乎完全發育。

脊椎動物的生殖演變過程

脊椎動物是地球生物界中數量最多、結構最複雜,進化地位最高的動物,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可以追溯到無頜類動物,比如甲冑魚,不過此時的甲冑魚還是雌雄同體的狀態,到了泥盆紀時大多數魚類已經是雌雄異體了!

甲冑魚

此時的大多數硬骨魚類都是產卵的方式,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魚籽,產卵後魚卵就和母體不具備任何關係,孵化過程中的所有營養都由卵黃來提供!同時部分硬骨魚和大部分軟骨魚卻演化出了另一種生殖方式:卵胎生!

貓鯊的卵

這種神奇到底方式是介於卵生和胎生之前,當母體產卵後,會把卵繼續留在母體生殖道內,一直到它發育成新個體後才從母體中產出。這種方式比卵生要優秀得多,儘管它在產卵後與母體不再有關係,但母體提供了保護功能,讓孵化以及成活率得以大大提升!而卵生成活率太低,因此卵生的魚類產卵量數量極大,比如翻車魚達到了數億粒!

到了水生向陸生的爬行動物演化後,為了適應陸地這種沒有水浮力的環境,卵也從膠膜卵進化成了羊膜卵,這種卵的外層有一層比較厚的石灰質外殼,相對而言這種方式使得卵內的環境更加穩定。

鴕鳥蛋孵化

早侏羅紀後期的哺乳動物開始出現後,一種完全不同於此前卵生方式-胎生開始出現,這種比卵生和卵胎生都要優秀得多,受精卵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成熟並生產的整個過程,當胚胎發育時可以通過胎盤母體臍帶提供營養物質和氧氣!

這種方式的優勢是比卵胎生和卵生的成活率高很多,可以使外界的影響減少到最小,劣勢是胎生的產仔率下降,時間也更久,但個體也將發展到更成熟,比如大型動物甚至需要將近20個月的懷孕周期,但也避免了長時間的孵卵過程,這讓哺乳動物的生存率以及繁殖效率更高。如果你還在質疑這種效率的話,看看澳大利亞沒有天敵制約的野兔就知道了,它們的數量從幾十隻到幾百億隻,不過一個世紀而已。

哪種生殖方式最好?其實現代動物中智商最高的動物都是哺乳類,你就會明白動物為什麼要逐漸向胎生類演化!當然這不是動物有目的性的選擇,而是自然演化的結果。

雙峰繁殖

生命在數億年前就已經從卵生轉變到了胎生,但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只要開始努力,那麼什麼時候都不算晚,澳大利亞的三趾石龍子就是這樣,它們所處的演化時期就是雙峰繁殖!這種卵生和胎生兼有的時期就是這種生物的雙峰繁殖期,它們正從卵生轉向胎生,全世界總共有6500中蜥蜴,但只有三種出現了雙峰繁殖,而雪梨大學的科研團隊則研究其中兩種!

新南威爾斯的三趾石龍子和雪梨的石龍子如果只看生殖方式的話,你不會懷疑它們是兩個物種,但有一點必須要了解下,它們之間並沒有生殖隔離,並沒有出現亞種分化。但這種方式是在讓人打開眼界,同一個母體,同時出生蜥蜴蛋和小蜥蜴,這澳大利亞果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澳大利亞就是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新南威爾斯州北部三趾石龍子直接生下幼體,而在雪梨附近的三趾石龍子則會產下卵,儘管看起來這像兩個物種,但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這之間並不存在亞種分化。

各種動物的蛋

這是好事嗎?似乎不見得,對於人類來說,雞蛋與鴨蛋已經是生活中的必須品,假如雞或者鴨啥時候也從卵生轉向胎生的話,至少我們的吃蛋就成問題了,那麼問題來了,雞真的會有這個想法嗎?

相關焦點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來源於:橘子風車關注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般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都是卵生的,說白了就是哺乳動物都是直接生仔,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是生蛋。那麼,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的動物你見過嗎?
  • 神奇的物種,既能下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鳥類、魚類等多為卵生動物,胎生動物多為哺乳動物,比如鯨、海豚、人類等等。事實上,新生命的誕生不僅僅局限於卵生和胎生,還有卵胎生等。就拿鯊魚來說,鯊魚想要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那麼首先會產生一個卵,這個卵在鯊魚體內成長到一定程度,最後由胎生的方式被生產出來,這就是卵胎生。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一般一種動物要麼是卵生,比如各種鳥,比如家養的雞都是生蛋後孵出小雞的,要麼就是胎生,比如你家的寵物如貓狗等,但科學家發現之一種奇特的生物,正從生蛋過渡到胎生!活產的進化比較常見在爬行動物中,從卵生進化到胎生的現象比較多,科學家至少觀察到過121次這種案例,但從活產逆向轉換為卵生則要少得多,因為重新獲得生蛋機制要比活產難得多!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一般一種動物要麼是卵生,比如各種鳥,比如家養的雞都是生蛋後孵出小雞的,要麼就是胎生,比如你家的寵物如貓狗等,但科學家發現之一種奇特的生物,正從生蛋過渡到胎生!活產的進化比較常見在爬行動物中,從卵生進化到胎生的現象比較多,科學家至少觀察到過121次這種案例,但從活產逆向轉換為卵生則要少得多,因為重新獲得生蛋機制要比活產難得多!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不過,科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種生物,可以同時產卵和生子,這就是三趾石龍子,這種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可謂是動物進化的異類。根據美國《分子生物學》雜誌上個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一隻三趾石龍子完成了一項非凡的壯舉:它在同一個孕期內產下三顆蛋並生下一個活胎。在這隻石龍子產下的蛋中,胚胎幾乎發育完畢,孵化速度比其他生蛋的蜥蜴快得多。
  • 一個正在進化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網友:你咋不上天呢
    生物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是一個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過程,這一人類的生命來說,想要觀測到一個生物的進化,而且是比較明顯的進化,就可能真的要看運氣了。而這些進化,往往也是可以打破我們的常識的。 但是你見過,既可以胎生又可以卵生的動物嗎?一個正在進化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網友:你咋不上天呢!
  • 神奇的物種,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生命的進化是一種奇蹟,而澳大利亞堪稱是大自然中奇葩生物的聚集地,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然而四周皆海,因此物種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因此為科學家們研究物種的進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然而科學家們卻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物種,這種生物不僅生活胎,同時還產卵。這樣的發現堪稱打破了現有科學對哺乳動物的認知。
  • 一個神奇生物,既能下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見證了進化
    ,地球形成後人類不是最初出現的物種,地球上的老生物比人類出現的時間長得多,從生物出現的時間差可知,地球上沒有發現很多物種。尋找這些個的神秘物種也成為了進一步探索未知領域的主動力。 我們經常看到在電影中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物種的劇情,我認為這和現實生活相距甚遠,但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發現了真正不可思議的物種,它既可以下蛋也可以生孩子的。 一起來看看一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秘物種吧。
  • 一種神奇的生物,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這種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成熟的生殖方式能夠適應更為複雜的環境,雖然繁殖周期較長,但是能夠保證一個物種向更加複雜的方向發展,也可以規避繁殖期外界對受精卵的風險。可是我們從來沒聽說過,現存的物種中有既能下蛋又能胎生的,這明顯是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不應該存在於同一物種中。
  •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物種,無數的生命在地球上孕育。雖然有這麼多的物種,但是孕育後代的方式幾乎都是固定的,哺乳動物,卵生動物,殼生動物等等。比較常見的卵生動物就是爬行類,比如青蛙,除此之外,鳥類和大部分的昆蟲都是卵生動物。
  • 地球上最全能的物種,能胎生又能卵生,種族擴大有望了!
    地球上最全能的物種,能胎生又能卵生,種族擴大有望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奉行有性繁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卵生,另一種是胎生,目的都是為了繁育下一代。一般來說,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都屬於卵生類,哺乳動物是胎生類。雖然方式有差異,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將後代延續下去。
  • 新進化論!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左邊為尼安德特人模擬復原圖,右邊為現代智人)在DNA測序技術未進入遺傳學之前,我們普遍認為跨物種之戀會無果而終。大多數知識會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直線,從最開始的爬行猿類,到最終的現代直立智人,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種,不可能產生後代。
  • 人類能決定物種的存亡?科學家給出答案,大多數物種都受人類幹擾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在近日的《植物,人與行星》雜誌上,有科學家指出,人類已經啟動了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能存續多久?任何一種生物的滅絕,其實都不是一下子發生的,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方說大約在6500萬年前,由於一顆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導致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走向了滅絕的命運。
  • 好神奇!既能生蛋,又能生崽,為什麼三趾石龍子這麼會生?
    我們一般比較常見的生物,一般會採用胎生或者卵生的方式來繁殖後代,也有少數一些生物能夠採取卵胎生的方式繁殖,但是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種既能夠像雞鴨魚一樣採用卵生,又能和哺乳動物採用胎生的生物:三趾石龍子。
  •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物種起源》中的一個結論再次被證實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 在查爾斯·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其進化論中的一個結論她的研究現在可以幫助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預測應該重點保護哪些物種,才可以防止整個物種瀕臨滅絕或滅絕。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物種的含義。一個物種是一群可以異種交配的動物。有些物種會包含一些亞種(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徵和各自的繁殖範圍)。
  • 為什麼一些科學家認為人類正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
    環境保護生物學家、動物學家、生態學家、古生物學家和環境科學家,眾多科學家越來越確信人類的活動正在對生物圈造成巨大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正在進入地球上即將發生的第六次大滅絕的早期階段,也被稱為「全新世滅絕」或「人類世滅絕」。
  • 科學家發現人猿間物種 能確定人直立行走的年代
    他們相信在南非發現的一個兩百萬年前兒童化石,是一個完全的新種,是古代類人猿和現代人類的中間過渡物種。人類進化進程示意圖網易探索4月6日報導 科學家最近發現了人和猿之間一個「丟失的聯繫」,可以徹底改變我們對進化的理解。
  • 這個能反覆「涅槃」的物種,是何方神仙?
    2000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蠑螈不怕火,甚至以為它們在與火接觸時能撲滅火焰。在中文裡,蠑螈也有「火蜥蜴」的別稱(其實它們並不是蜥蜴)。亞里斯多德和達文西都曾記錄過蠑螈這種神奇特點。典籍《塔木德》中就有記載道:在皮膚上塗抹蠑螈血就不再怕火。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蠑螈不怕火」僅僅是一則沒有根據的流言。
  • 人類是「外來物種」?我們體內的「37號」基因,或已暗示
    人類到底是來自哪裡?長時間以來,人們已經逐漸推翻了神靈創造這一理論,大部分人相信並且認可人類不是神創造的,而是人類經在漫長的時間裡經歷生存淘汰不斷選擇進化,最終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這也是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的一個結論。
  • 恐龍是外星物種?為什麼人類能出現文明,稱霸地球的恐龍卻不行
    大家都知道,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又猿人一步一步進化而來的,這大約花費的500萬年左右的時間。在沒發現恐龍之前,人類一直在思考,在人類之前究竟是什麼物種統治著這個地球,還是說這種地球本就沒有生命,只是後來外太空投放來了生命,這才有了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