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一般一種動物要麼是卵生,比如各種鳥,比如家養的雞都是生蛋後孵出小雞的,要麼就是胎生,比如你家的寵物如貓狗等,但科學家發現之一種奇特的生物,正從生蛋過渡到胎生!

處在進化中的三趾石龍子(Saiphos equalis)

脊柱動物主要有兩種繁殖方式,就如本文開頭說的,比如卵生有幾種方式,有體內受精的,比如鳥類,也有魚,產卵後在體外受精,大家印象頗深的應該是大馬哈魚洄遊到河流的上遊然後產卵受精並孵化的過程!

體內受精的動物中還有蜥蜴和蛇,在卵泡成熟後尚未覆蓋蛋殼的過程中,在雄性蜥蜴的精子受精後在覆上蛋殼,然後生下的蛋就是受精蛋,未來將會孵化成一隻小蜥蜴,當然也有科莫多巨蜥在極端情況下可以孤雌生殖,因為雌性科莫多巨蜥有兩對不同的性染色體,W和Z,卵細胞可以分裂成兩半自體受精,然後生下蛋,最後孵化發育成雄性個體。

胎生則是在母體內直接受精,然後分裂發育成幼體,兩種完全是完全不同的生殖概念,從卵生過渡到胎生時,因為在母體內還沒有蛋殼,不會有固定的場所供其生長,也沒有蛋殼氣囊,更沒有多餘的營養物質供應,因此三趾石龍子必須有一種機制來保證個體的正常生長發育!

活產的進化比較常見

在爬行動物中,從卵生進化到胎生的現象比較多,科學家至少觀察到過121次這種案例,但從活產逆向轉換為卵生則要少得多,因為重新獲得生蛋機制要比活產難得多!

雙峰繁殖

卵生和胎生之間有這巨大的鴻溝,但有些動物可以同時擁有,這是被稱為「雙峰繁殖」的現象,全世界超過6500種蜥蜴,但只有三種出現了雙峰繁殖!雪梨大學的研究小組研究了其中兩種!

能雙縫繁殖的神奇物種

澳大利亞就是這樣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新南威爾斯州北部三趾石龍子直接生下幼體,而在雪梨附近的三趾石龍子則會產下卵,儘管看起來這像兩個物種,但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這之間並不存在亞種分化。

三趾石龍子

這個物種中在雪梨的生殖也比較混亂,因為卵在母體內保持很長時間,因此生下的卵可能在孵化時間僅需要5天,而正常情況下則需要35天,更奇特的是一條雌性石龍子甚至在一窩蛋中有一隻幼體直接出生,這可是一種奇特的現象!

如果我們養的雞出現這種進化的話,估計各位就要沒蛋吃了,因為它們直接就生出小雞來了,我們很難面對這樣的現象,但從蜥蜴的角度來考慮,似乎非常有可能朝著方面進化!

那麼雞會直接生出小雞來嗎?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看起來蜥蜴有可能,畢竟家養的雞也是來自於6500萬年前的恐龍這種爬行動物嘛,那麼同是爬行動物進化來的兩個物種有這種操作可能性嗎?雞真可能像蜥蜴那樣直接生出小雞?

不過蜥蜴是雙孔亞綱有鱗目,恐龍是雙孔亞綱蜥臀目和鳥臀目,兩種完全不一樣,如果真要區分,恐龍的身體結構可能和哺乳動物更像一下,因為蜥蜴的腳是朝兩邊的,而恐龍則是朝下,而從二疊紀和三疊紀交界時發展起來的恐龍到6500萬年前大部分恐龍滅絕,再發展到現代的鳥類,似乎生蛋的毛病一直沒有改變過!

估計也不太可能在最近改吧,要不然咱可能真的就沒蛋吃了,不過其實咱也不用擔心,因為這個過程可能會長達數十萬到上百萬年,早期吃蛋肯定沒問題,但各位也不要小覷了人工優選幹預演化的重要作用,就像水果育種一樣,幾千年就將水果比如西瓜從又小又難吃培育成了大西瓜!

如果第一隻直接生小雞的雞出現,只會拿去做科學研究,而另一批蛋雞中的人工篩選仍然只會留下生蛋又快又多又大的雞,所以從理論上來看,只要人類存在,就可能永遠都有生蛋的雞!

相關焦點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來源於:橘子風車關注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一般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都是卵生的,說白了就是哺乳動物都是直接生仔,而鳥類和變溫動物則是生蛋。那麼,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的動物你見過嗎?
  • 神奇的物種,既能下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鳥類、魚類等多為卵生動物,胎生動物多為哺乳動物,比如鯨、海豚、人類等等。事實上,新生命的誕生不僅僅局限於卵生和胎生,還有卵胎生等。就拿鯊魚來說,鯊魚想要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那麼首先會產生一個卵,這個卵在鯊魚體內成長到一定程度,最後由胎生的方式被生產出來,這就是卵胎生。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不過,科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種生物,可以同時產卵和生子,這就是三趾石龍子,這種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可謂是動物進化的異類。根據美國《分子生物學》雜誌上個月發表的一項研究,一隻三趾石龍子完成了一項非凡的壯舉:它在同一個孕期內產下三顆蛋並生下一個活胎。在這隻石龍子產下的蛋中,胚胎幾乎發育完畢,孵化速度比其他生蛋的蜥蜴快得多。
  • 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一般一種動物要麼是卵生,比如各種鳥,比如家養的雞都是生蛋後孵出小雞的,要麼就是胎生,比如你家的寵物如貓狗等,但科學家發現之一種奇特的生物,正從生蛋過渡到胎生!活產的進化比較常見在爬行動物中,從卵生進化到胎生的現象比較多,科學家至少觀察到過121次這種案例,但從活產逆向轉換為卵生則要少得多,因為重新獲得生蛋機制要比活產難得多!
  • 一個正在進化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網友:你咋不上天呢
    生物的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並且是一個一直在持續不斷的過程,這一人類的生命來說,想要觀測到一個生物的進化,而且是比較明顯的進化,就可能真的要看運氣了。而這些進化,往往也是可以打破我們的常識的。 但是你見過,既可以胎生又可以卵生的動物嗎?一個正在進化的物種,既能生蛋又能生仔,網友:你咋不上天呢!
  • 一個神奇物種,既能生仔又能生蛋,科學家:人類正見證物種進化
    但雪梨大學的科學家在今年4月份發現了一種介於卵生和胎生之間的物種,它既能卵生也能胎生,據研究雪梨大學的科學團隊認為,我們正在見證這個神奇物種的進化!一個正在處在生殖進化中的物種《分子生物學》期刊在四月份刊發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澳大利亞雪梨大學科學家的一個驚人發現,一隻來自新南威爾斯北部的三趾石龍子,產下了兩個蛋和一隻胎生版的小
  • 神奇的物種,能生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生命的進化是一種奇蹟,而澳大利亞堪稱是大自然中奇葩生物的聚集地,澳大利亞的面積非常大,然而四周皆海,因此物種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因此為科學家們研究物種的進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然而科學家們卻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種神奇的物種,這種生物不僅生活胎,同時還產卵。這樣的發現堪稱打破了現有科學對哺乳動物的認知。
  • 一個神奇生物,既能下蛋又能生仔,科學家:人類正見證了進化
    ,地球形成後人類不是最初出現的物種,地球上的老生物比人類出現的時間長得多,從生物出現的時間差可知,地球上沒有發現很多物種。尋找這些個的神秘物種也成為了進一步探索未知領域的主動力。 我們經常看到在電影中發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物種的劇情,我認為這和現實生活相距甚遠,但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發現了真正不可思議的物種,它既可以下蛋也可以生孩子的。 一起來看看一下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神秘物種吧。
  • 一種神奇的生物,既能下蛋又能生崽,科學家:人類正在見證進化
    這種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成熟的生殖方式能夠適應更為複雜的環境,雖然繁殖周期較長,但是能夠保證一個物種向更加複雜的方向發展,也可以規避繁殖期外界對受精卵的風險。可是我們從來沒聽說過,現存的物種中有既能下蛋又能胎生的,這明顯是兩種不同的生殖方式,不應該存在於同一物種中。
  •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
    它既能下蛋還能產仔,人類將見證進化過程!地球上生活著無數的物種,無數的生命在地球上孕育。雖然有這麼多的物種,但是孕育後代的方式幾乎都是固定的,哺乳動物,卵生動物,殼生動物等等。比較常見的卵生動物就是爬行類,比如青蛙,除此之外,鳥類和大部分的昆蟲都是卵生動物。
  • 好神奇!既能生蛋,又能生崽,為什麼三趾石龍子這麼會生?
    我們一般比較常見的生物,一般會採用胎生或者卵生的方式來繁殖後代,也有少數一些生物能夠採取卵胎生的方式繁殖,但是科學家卻發現了一種既能夠像雞鴨魚一樣採用卵生,又能和哺乳動物採用胎生的生物:三趾石龍子。
  • 地球上最全能的物種,能胎生又能卵生,種族擴大有望了!
    地球上最全能的物種,能胎生又能卵生,種族擴大有望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大多奉行有性繁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卵生,另一種是胎生,目的都是為了繁育下一代。一般來說,鳥類、爬蟲類等動物都屬於卵生類,哺乳動物是胎生類。雖然方式有差異,但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將後代延續下去。
  • 人類正在見證自己進化,科學家發現手臂長出新血管,頸部現新器官
    達爾文的進化論時總被很多人詬病,因為沒有人見證過人類自己進化的過程,所以無論提出多嚴謹的證據,相信人類在繼續演化的事實依然只有理性派科學人士。這幾乎就是一個用肉眼就能看出的進化過程,被我們自己見證了!但自然界就是這個規律,畢竟DNA突變時它根本就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那麼這條血管對人類而言有用嗎,到底它能為我們提供什麼優勢?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它可作為一種保護工具,通過復活具有遺傳獨特性的物種,比如胃育蛙或塔斯馬尼亞虎,我們不只可以替代小樹枝,而是生命樹上的整個分支。除此之外,人類也可以獲得好處。胃育蛙以某種方式將其胃部轉變成臨時子宮。因為它已經停止產生胃酸,因此不會消化掉幼崽。如果科學家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則有可能用於治療胃潰瘍或幫助人們從胃科手術中康復。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培育出幾乎能變成蝌蚪的胚胎,但尚未完全實現。下一步就是將這些胚胎培育成青蛙,這是阿切爾深信他們可以做到的。胃育溪蛙,於20世紀80年代滅絕在美國,科學家正在努力復活北美旅鴿,它的胸脯呈玫瑰色,曾經有數億隻;還有矮胖的黑琴雞,曾經生活在新英格蘭草木繁茂的平原上。
  • 既能復活猛獁象,又能復活貓王,科學家們的起死回生術有多神奇?
    它可作為一種保護工具,通過復活具有遺傳獨特性的物種,比如胃育蛙或塔斯馬尼亞虎,我們不只可以替代小樹枝,而是生命樹上的整個分支。除此之外,人類也可以獲得好處。胃育蛙以某種方式將其胃部轉變成臨時子宮。因為它已經停止產生胃酸,因此不會消化掉幼崽。如果科學家能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則有可能用於治療胃潰瘍或幫助人們從胃科手術中康復。
  • 為什麼不是所有靈長類動物都能進化成人類?
    如果我們將黑猩猩視為我們的表親,那麼我們的最後一個祖先就像一個偉大的曾祖母,只有兩個活著的後代。但是,為什麼她的一個進化後代繼續取得比另一個更大的成就呢?華盛頓史密森學會的古人類學家布萊安娜·波比納對生命科學說:「其他靈長類動物沒有進化為人類的原因是它們做得很好。」
  •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物種起源》中的一個結論再次被證實
    人類活動將影響物種進化! 在查爾斯·達爾文去世近140年後,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其進化論中的一個結論例如,像山脈這樣的自然屏障會把動物群體分開,讓它們踏上自己的進化之旅。天空和海洋哺乳動物(比如蝙蝠和海豚)在它們的環境中則有更少的物理屏障。」這項研究探索了亞種是否可以被認為是物種形成的早期階段這個問題——即一個新物種的形成。範•霍爾斯坦說:「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研究了物種豐富度和亞種豐富度之間的關係之後,我們有史以來第一次知道,並不是所有群體中的進化都由相同的因素所決定。」
  • 新進化論!現代人類參與跨物種交配被科學家證實
    (左邊為尼安德特人模擬復原圖,右邊為現代智人)在DNA測序技術未進入遺傳學之前,我們普遍認為跨物種之戀會無果而終。大多數知識會告訴我們,人類的進化過程是一個直線,從最開始的爬行猿類,到最終的現代直立智人,我們與尼安德特人是不同的物種,不可能產生後代。
  • 人類已經停止進化?專家公布對照實驗結果,人類基因正在改變
    關於生物進化的說法總是眾說紛紜,國際上也存在許多種不同的解釋,現在最為大眾接受的達爾文進化論在對人類演化歷程的解釋上也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研究地球上其它物種的進化路線。通過考古研究,我們能從古老的化石中發現最重要的「過渡物種」,這也是生物在進化道路上演化最有力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