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繁殖的方式分為卵生、卵胎生和胎生。一些動物實際的繁殖過程還相當奇特,甚至讓人們難以理解和相信。但它們均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解釋的。在本文中,小編就要帶你了解,大自然中的5種動物獨特的繁殖方式。
黃頭後頜魚呈黃色,擁有淺灰或淺藍色的身體,體長約7至12釐米。一般群居於加勒比海的珊瑚礁。它們天性小心,多數時間都窩在自己的巢穴之中。只有在覓食時才會露出自己的頭,以捕捉流過的富有生物和小型魚蝦。除了亮眼的外形和內向細心的天性,它們還有一項奇特的本領,那就是孵化小魚的方式。有別於一般魚類把卵吸附在水裡隱秘的角落,雄性黃頭後頜魚會將卵含在口中,直到孵化為止。下半身會埋在沙中,並不時地將魚卵吐出來翻動,確保魚卵吸收水中的氧氣。在此過程中,還會小心觀察四周,確保沒有掠食者在它吐出魚卵時趁機吃掉魚卵。
除此之外,整個孵化的過程,魚爸爸還得不眠不休不進食地守護魚卵。一般情況下,孵化過程需要5至7天。孵化完畢以後,小魚便會從其口中遊出。魚爸爸在孵化完成以後,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恢復健康。
渦蟲是一種奇特的生物,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無頸椎生物,長度只有一毫米,擁有透明的身體。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夠看到它們。這種生物的繁殖方式也非常特別。在繁殖過程中,它們會刺進同類的體膜中,在一些特殊環境下,它們還會自我刺入自己的頭部,然後移動自己的腹部,並以這種方式來自我繁殖。
這種特殊的繁殖方式被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科學家們所發現。在一次研究中,它們把一些渦蟲單獨培養。一些則以群體的方式培養,經過一段時間後,研究人員對兩組渦蟲進行採樣。研究證明,這些渦蟲在缺乏對象的情況下,會以這種極端的方式進行繁殖。雖然過程驚悚,但這也是它們能夠有效繁殖的方法之一。
裸鼴鼠是一種生活在非洲的動物,看起來像剛出生的老虎,體表幾乎沒有毛髮,有著四顆暴露在外的外牙。除了外表奇異,它們的生活和繁殖方式也與其它哺乳動物不同。它們像螞蟻一樣有組織的居住在巢穴中。鼠群裡只有一隻負責繁殖的鼠後,直到離世之前會不斷繁殖,巢穴裡多達70隻以上的裸鼴鼠都是她的手下。一般鼠後的體型較大,膚色也相對白皙。鼠後會在尿液裡分泌特殊物質,這種物質會導致其它雌鼠失去生育能力。這種手段有助於鞏固鼠後的地位。除此之外,鼠後的糞便裡也有特殊的荷爾蒙。工鼠吃了這些糞便後,便會衷心保護鼠後和其後代。雌鼠之間會發生激烈鬥爭來搶奪下一任鼠後的位子。
裸鼴鼠與人類的基因高達93%相同。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裸鼴鼠的長壽秘密可以令人類延壽至200歲。
世界上大約有60多種負鼠,它們大多數分布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加拿大。但說到負鼠,一般人們都會想到維吉尼亞負鼠。這種負鼠具有粉紅色的錐形鼻子,長長的無毛尾巴,以及由白色、灰色和黑色組成的皮毛。它們長約70釐米,重約4至6公斤,相當於一隻小狗的大小。
一般上喜歡住在有樹木和潮溼的地區,負鼠是夜行動物,儘管不會冬眠,但在冬天的時候,它們的行動會變得比較緩慢。在夏天,它們會用唾液來沾溼自己的皮毛來保持涼爽。負鼠讓人驚嘆的是它們的繁殖過程,每年會繁殖兩次。繁殖結束後,雄性負鼠就會永遠離開巢穴,堪稱「渣男」。懷孕僅需要12至13天,雌性負鼠一次會生下大約20隻小負鼠。鼠寶寶剛出生時,體型只有軟糖的大小,它們會爬進雌性負鼠身上的袋子中繼續發育。直到幼年,雌性負鼠依然會把它們背在背上到處走。通常,只有小部分的幼年負鼠才能夠存活下來。成年負鼠大約只有兩年的壽命。
章魚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無頸椎動物,它們會使用工具,甚至還能擰開罐子,甚至會轉換身體顏色來融入環境當中。章魚有各種大小和形狀,分布於不同的海域中。這些海洋生物的壽命非常短,通常只有幾年,一些種類甚至只能夠存活6個月。一般它們都是孤獨的度過青春期。在發育之前,只會進食和變大。至今為止,科學家依然不知道這些孤僻的動物是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伴侶的。由於伴侶非常難求,雌性章魚通常不會挑剔雄性章魚,但它們依然會用各種手段來吸引異性。
章魚繁殖的過程對雄性而言是一項危險的任務。因為大多數種類的雌性章魚都具有攻擊性。在繁殖的過程中,有些甚至會將雄性吃掉。為了避免被吃掉,雄性章魚一般會和雌性章魚保持距離接觸,以方便能夠及時逃跑。章魚媽媽雖然具有攻擊性,但也是稱職的媽媽。在孵化期間會不吃不喝,一直守護寶寶三個星期。之後,魚卵會開始孵化並漂浮入水。章魚寶寶在卵中孵化遊動出來的場面非常壯觀,而章魚媽媽很快就會耗盡體力,最終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