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有許多奧秘,我們人類仍然無法解開。有時候極其平常的事情,比如不同物種的繁殖活動都包含許多秘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有著特殊出生方式的生物吧
變色龍
變色龍是地球上最神秘的爬行動物之一,它能隨著周圍的環境改變顏色來偽裝自己。這種動物還有其他特性,例如你知道他們的眼睛能獨立轉動嗎,它其實能夠同時往兩個不同方向看,還有他們的舌頭能伸出比身體長度的兩倍多,來捕食獵物。變色龍寶寶出生的過程也非常有趣,非常像一隻小怪物!
變色龍有卵生亦有卵胎生孵化出變色龍寶寶的蛋是軟殼的,人們都會看到正在分娩的變色龍排出一顆球狀物,但沒多久竟變形成出小變色龍!新生的變色龍只有五釐米長,但它跟成年體一樣不是行動緩慢,而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他們必須學會照顧自己,因為變色龍媽媽沒有照顧後代的習慣,幼崽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從殼裡爬出來,然後去尋找食物,因此每30隻變色龍當中只有一隻能存活到成年,畢竟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很多危險!
海馬
海馬一次能生育接近2000隻小海馬,雄性海馬在幾秒鐘內就把他們從腹中釋放出來,你沒聽錯,是雄性!海馬是大自然裡唯一雌性不參與分娩的物種,雌性所做的只是在把卵儲存在雄海馬的腹囊中。雄性負責受精,孕育胚胎。此外科學家還發現海馬分娩前的宮縮等持續12小時之久,腹囊上布滿了血管,這給胚胎提供了必要的營養。
海馬在分娩後也是不會照顧自己的幼崽,所以一千隻小海馬中只有五支能在殘忍的海洋世界裡存活到成年,這不難想像,因為甚至連小魚都能輕易將小海馬捕食,當然如果在水族館的話幾乎全部都能存活,因為小海馬是分開養的,另外海馬還有一項技能,遇到危險時,他們能改變顏色來隱藏自己,就跟變色龍一樣!
蜜蜂
你或許知道一個蜂巢裡有一個所謂的蜂王,在蜜蜂家族裡,蜂王主要負責繁殖,它是蜂巢裡三個工種之一的唯一代表,其餘兩個工種分別是與蜂王交配的雄蜂和幹雜活的工蜂。而蜂王一旦死了,通常意味著這個蜂巢也沒了。蜂王會在工蜂築好的巢內產卵,過程中會有間歇的休息,期間工蜂會給蜂王餵食蜂王漿,並照顧蜂王,蜂巢裡的卵會長成幼蟲,幾天內就能發育完全,眼睛和身體顏色分明。
幼蟲在發育過程中工蜂也給幼蟲餵食。食物是蜂蜜與花粉的混合物,蜜蜂被稱為是世界上去勤勞的昆蟲,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關於這種勤勞的生物有以下幾點,他們為了製造一湯勺的蜂蜜,200隻蜜蜂必須工作一整天,為了採集40克的花蜜兒,而一隻蜜蜂要造訪大約200多花。要知道蜜蜂一天得跑十幾趟去採集花粉,他們在公裡外就能聞到花香總的下來一群蜜蜂每天要飛行相當於地球到月亮的距離。
負子蟾
這次蟾蜍的背上有無數的小孔裡面住著它們的孩子們,無時無刻都背負著他們,真不愧是個好父母,負子蟾因為交配方式獨特造就了他們現在這種外表,也不能怪他們嚇到我們!負子蟾一般都是在水中進行交配,雌性在水中將卵子排出之後雄性會將卵子緊抱放到雌性的背上,這時雄心就會爬到雌性的背上,完成整個受精的過程,受精完成之後雄心就會離開,你就會看到雌性的背上這一坨坨的卵囊了!幼體發育並不需要經過蝌蚪時期,幼體產出時就是小負子蟾,這種發育叫做做直接發育,負子蟾也正是由於負子特性而得名,兩個月之後背上了幼子,就會戳破覆蓋其上的皮膚出生,一旦幼子從背上鑽出,雌負子蟾會馬上在樹上或石頭上蹭背,皮膚的上層便脫落下來,又恢復繁殖前的模樣,所以在不繁殖的季節,這些蟾蜍的背上是很光滑的。負子蟾生活在巴西、秘魯、玻利維亞和蘇利南,他們生活在水裡,不僅能在池塘或河流中找到它們,在種植園的灌溉區裡也有他們的身影。
熊貓
正常的成年熊貓重達160公斤,它生出來的幼崽卻很小,幼崽只有90-130克中幾乎只有成年熊貓體重了的800分之一。這個比例對所有的哺乳動物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但如果熊媽媽生了兩隻幼崽,熊媽媽只會照顧更強壯和健康的那一隻,另一隻會被拋棄!
而且在野外的話,被拋棄的幼崽生存機率都很小,不過在動物園裡,護理員會瞞著熊媽媽輪流替換幼崽,讓它能照料到每一隻幼崽,在野外,幼崽會在熊媽媽身邊帶到兩歲半,而且幼崽都十分依賴母熊貓,無論在生理和心理上,比如直至長大到成熟期之前,幼崽希望跟母親在一起玩耍,多過跟其他小熊貓!熊貓是世界上最罕見的動物之一,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僅限於一個國家,那就是中國!
但熊貓繁殖很不積極,所以據估計野生熊貓的數量只有幾千隻,動物護理員經常不得已採取人工授精的方式,都虧了這一操作,多數的幼崽得以在室內出生,熊貓雖然有熊字,但它與其他的熊不同熊貓從不冬眠,熊貓也非常喜歡從山丘上滾落下來,以此來逃離捕食者,而且他們滾得出奇的快!
每個生物和物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繁殖方式,大自然還有著許多的秘密等著我們去發掘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