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嬰兒那麼弱小,而動物出生就能跑?

2020-08-05 九十四丟

你是否這樣想過:人類嬰兒太弱了,出生兩個月才能爬起,六個月才能翻個身,一歲才能爬幾步,吃飯要人喂,睡要被人哄,行動要人抱,如果沒有成人的照顧結局一定是死亡。

而動物呢?馬、牛、長頸鹿的幼崽出生後一個小時內就可以站立,出生第一天就可以躲避捕食者;猴子幼崽能夠緊緊抓住母猴的毛掛在母猴肚子下,一站式解決溫飽和安全問題;魚、鱉、鯨魚的幼苗生下來就會遊泳;雞、鴨子出殼後就可以滿地亂跑。

那麼,為什麼我們爬到食物鏈頂端卻生出弱到不行的幼崽呢?

生理限制是個原因。動物學家計算認為,嬰要被懷上18~21個月才能達到黑猩猩幼崽出生時的成熟度。而人類平均孕期是9個月,就是說出生後9個月大到一歲大的嬰兒才跟剛出生的猩猩差不多。那麼為什麼人類不能懷孕久點再生下來,讓嬰兒成熟度高一點呢?有兩種理論。

傳統觀念認為是骨盆太小了。直立行走時骨盆狹窄更容易保持平衡,於是人類有了相對狹窄的骨盆。如果孕期太長的話,隨著胎兒頭骨的增長會導致女性分娩死亡率變高,因此需要「早產」。

第二種理論從營養供給角度分析,認為是代謝負擔限制人類的孕期。懷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如果等到胎兒發育到出生就能行走的程度,懷孕末期孕婦的身體會負擔不了,也難以供給胎兒所需營養。而數據也表明,在六個月身孕時,準媽媽需要花費兩倍能量去維持基本的新陳代謝,到九個月分娩也差不多到能支撐的極限了。

事實上,雖然早期嬰兒成熟度不夠,但人類社會的群居行為都會幫助改社群的幼兒,給了嬰兒們足夠的生長時間和環境,所以成熟度不夠帶來的副作用,比如說不會走、無法保護自己、整天昏昏欲睡這些缺點都被彌補了。

為什麼人類嬰兒那麼弱小,而動物出生就能跑?

而動物則不同,大自然的弱肉強食是不允許普通動物緩慢發展的,所以它們的幼崽必須很快成熟並獨立生活。

為什麼人類嬰兒那麼弱小,而動物出生就能跑?

了解更多冷知識,可以來西瓜視頻看完整視頻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那麼弱小,動物出生就能跑?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那麼弱小,動物出生就能跑?原因很簡單地球上面生存著許許多多的生物,每一種生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但是在生存的過程當中,我們卻發現有很多的動物一出生就能夠奔跑,看上去也是非常的強大,但是我們如今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在嬰兒階段卻是非常的弱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人類的嬰兒這麼弱小?別的動物寶寶是說明書,我們是白紙
    然而,有些動物出生卻十分弱小,如果沒有雙親的照顧幾乎不可能存活下來,典型的代表就是我們人類。雖然哺乳動物出生普遍脆弱,但是別的寶寶還算堅強,小馬駒從出生開始就能飛奔,我們的近親小猴子落地就能上樹,但是人類寶寶剛出生幾乎做不了任何事,甚至連頭都抬不起來。
  • 嬰兒弱小且發育遲緩,人類文明誕生之前,他們怎麼活得下來?
    正是因為如此,斑馬和羚羊的幼崽在出生後幾個小時便可以獨自站立行走,而雞鴨鵝以及鴕鳥等禽類,它們的幼崽一孵化出來就具備了奔跑的能力。貓和狗的幼崽雖然弱小,但好在發育迅速,往往只需要幾周時間便具備了很強的生存能力。反觀人類,人類的小孩和其它動物相比,似乎差了很多。
  • 人類嬰兒出生必須大哭,其他動物的幼崽會不會?為什麼?
    在整個動物界,人類可以說是凌駕於其他動物之上的存在,這樣人類有著超強的優越感,即使從出生開始,人與其他動物就已經不同了。因為,在整個動物界,除了人類生下來是哇哇大哭外,其他的動物都是安安靜靜的,不會出現像人類的嬰兒那樣哇哇大哭的現象。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人類自詡萬物之靈,為什麼幼崽出生就大哭?其它動物這麼做早完了
    更明顯的是,我們人類的幼崽和自然界其它動物的幼崽大不相同,一切套用在動物幼崽身上的東西,在嬰兒身上貌似都很難適用,成年人類統治地球,但是為什麼幼崽卻如此弱小?,那麼人類的幼崽就是脆弱的代表,毫無反抗能力、不能奔走站立、沒有思考、抵抗力脆弱、沒有皮毛……最有意思的一點是,所有的動物幼崽,無論是猛獸還是家禽,在出生之後都不會使勁叫,甚至在自然淘汰的法則裡,被母獸叼住後頸皮時喜歡叫的動物,也被淘汰了。
  • 人類嬰兒呼呼大睡,動物幼崽卻能跑能跳,為啥二者差這麼多?
    看過動物世界的人應該都知道,剛出生的動物寶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跑會跳了,有的甚至一出生就會捕獵了。反觀人類嬰兒,半歲才能翻身,12個月左右才能爬,吃飯睡覺都要大人幫忙。為何人類和動物的幼崽差距會這麼大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理限制。
  • 為什麼動物幼崽都不會號啕大叫,怕驚動強敵?唯人類嬰兒會大哭?
    導讀:在自然界中,似乎就真的是這樣的一個規律,動物的幼崽在出生之後,都是非常安靜的,有時候父母外出覓食的時候,都是安安靜靜的待在巢穴裡等待父母的歸來,雖然有時候是嗷嗷待哺的狀態,但也不會像人類嬰兒那樣號啕大叫。
  • 人類幼崽為什麼這麼弱小?因為太強母體會承受不住,十月已是極限
    我們常常會好奇,為什麼自然界的這些動物,生下來就能跑能跳,幾個月就能狩獵,一兩年就可以到達成熟期,反而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幼崽,生下來除了哇哇大哭什麼也不會,可以說是自然界最脆弱的高等生物幼崽。那麼為什麼人類可以主宰世界,幼崽卻如此脆弱?
  • 人類近親黑猩猩不會大聲哭鬧,為啥人類嬰兒的哭聲這麼大?
    明明那麼小隻的身體,為什麼能製造出那麼大聲,那麼讓人煩躁的聲音? 前不久,我們家果妹兒因為玩紙,被紙割傷了手,哭的那叫一個慘,讓我安慰了好半天。 福林本來在自己的房間看書,被打擾到了就直接跑來客廳查看情況,對著果妹兒的指頭猛吹氣,跟我一起安慰果妹兒。
  • 倫理的跨越:動物是否會發善心養育人類的嬰兒?
    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如果是,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2008年,在寒冷的冬夜裡,阿根廷警方發現一名被遺棄的1歲男孩,本來這種棄兒事件並不罕見,然後奇怪的是,在這名嬰兒周圍有8隻野貓。這件事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人與動物之間產生了如此令人感動的友誼,跨越了真正的倫理界限,那麼再回到這個事件本身,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如果是,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呢?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一個嬰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的答案是:不太可能。
  • 動物真的可以把人類的嬰兒養大嗎?為什麼?
    動物把人類的嬰兒撫養大貌似是只存在於神話故事和影視作品中,畢竟人與動物的習性、交流方式天差地別。但是,嚴格意義上說,許多人類的嬰兒生下來就喝牛奶長大,這倒是也可以認為是動物把人養大的,當然,只是食物的供給,無他。不過,如果你在網上搜索一下動物撫養人類嬰兒,你會發現有諸多的所謂真實案例。那麼,動物真的可以把人類的嬰兒養大嗎?為什麼呢?
  • 狼遇到嬰兒時,為什麼會將其養大而不是吃掉?聽「專家」怎麼說
    狼遇到嬰兒時,為什麼會將其養大而不是吃掉?聽「專家」怎麼說文丨虎子論對於動物來說,幼崽就是他們最重要,最需要保護的孩子,無論是兇狠的動物,還是弱小的動物,對待幼崽,它們都是最堅固的保護屏障,每個動物對待幼崽的方式各不相同。
  • 嬰兒出生就受到塑料威脅?研究者:人類一周吃下一張信用卡
    塑料是一類塑造性極強的材料,這也決定了它們會有廣泛的應用場景並給人類帶來眾多便利,但不可降解的塑料以及塑料微粒的出現也意味著給人類和自然動物造成健康風險,如今這一問題似乎越來越明顯了。該研究引起了公眾的關注,一時間國際網絡上出現了許多「人體攝入塑料微粒」的信息,那麼人體內的塑料微粒從何而來?該如何應對這一問題?
  • 猴子出生就會走,為啥人類幼崽卻不行?三個原因,「弱」不是壞事
    猴子的孕期平均是6個月,人類是280天,但猴寶寶在剛出生沒多久,就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能夠脫離母猴蹣跚爬行,猴寶寶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膩著媽媽,媽媽爬到哪裡,他都會蜷縮在媽媽的懷裡,這一點跟大部分動物比較像,比如牛馬羊的幼崽,生下來就會走,可是人類卻不行,必須要經過漫長的撫養,他才能慢慢地學會自理。
  • 人類幼崽的哭聲,為什麼這麼大!!!
    「嚎啕大哭」這個漢語詞彙,最適宜的使用情景就是一個人類幼崽拼盡全力的放聲大哭。可謂小小的身體,大大的能量。而且更可氣的是,哪怕把耳機的降噪開到最大,嬰兒啼哭帶來的那種莫名其妙的煩躁,還是不能消解半分。於是你可能會想:為什麼,為什麼哭聲這麼大?人類為什麼進化成這個樣子,就不能小點聲嗎?
  • 嬰兒一生下就大哭,會暴露目標,吸引猛獸。遠古人類怎樣生存?
    文·蕭中九歌 眾所周知,嬰兒一出生就會哇哇大哭 這是正常的生理行為,現代人已經見怪不怪,但換到遠古社會就不一樣了。 遠古社會,極其危險,各種兇猛的野獸層出不絕。
  • 長頸鹿剛出生就會走,人類咋就不行?
    剛出生的長頸鹿比人類嬰兒站立行走的時間快1萬倍,儘管這種比較有些牽強,但是考慮到兩者之間的體形差異,也可以進行例證說明。人類嬰兒用很長時間學會走路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出生時頭部相對較大,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初生時發育能量主要集中在頭部。
  • 人類DNA端粒長度決定壽命 嬰兒出生便可預測
    DNA分子可顯示出預期壽命,甚至從一出生的嬰兒就能探測出他們未來的壽命長短。這取決於DNA端粒長度,它可以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科學家發現通過測量嬰兒的基因能夠預測出未來的壽命。人體DNA分子具有顯示預期壽命的信息,並且在嬰兒剛出生之日起就能進行預測分析。人類預期壽命取決於DNA端粒長度,科學家將端粒描述為:「它能夠起到鞋帶末端塑料保護層的作用」,它將保護染色體不被損耗。
  • 史鈞老師,為什麼人類進化到今天反而不能剛出生後自己獨立生活,而...
    X 史鈞老師,為什麼人類進化到今天反而不能剛出生後自己獨立生活,而動物卻能?
  • 人類和動物都是由粒子組成的,為什麼人類有思想而動物沒有?
    引言:古人認為,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人類懂禮,能夠遵守各種規章制度,而動物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實際上從大的方面來講,人類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思想。為什麼同樣是有機化合物組成的生命體,人類有思想而動物沒有呢?開篇第一問,人類和動物、植物的區別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