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動物把人類的嬰兒撫養大貌似是只存在於神話故事和影視作品中,畢竟人與動物的習性、交流方式天差地別。但是,嚴格意義上說,許多人類的嬰兒生下來就喝牛奶長大,這倒是也可以認為是動物把人養大的,當然,只是食物的供給,無他。不過,如果你在網上搜索一下動物撫養人類嬰兒,你會發現有諸多的所謂真實案例。那麼,動物真的可以把人類的嬰兒養大嗎?為什麼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所謂的真實案例:「狼孩姐妹花」
1920年,印度米德納布爾的一所孤兒院的一位名為Joseph Amrito Lal Singh的傳教士聲稱自己在野外的白蟻堆中發現了一對與狼群生活的姐妹,姐姐根據當時的身形推斷年齡應該在8歲左右,而妹妹的年齡則僅有1-2歲。根據這位傳教士表述:這對姐們並非親生姐妹,應該是狼群在不同的時間拐走的,被發現時,這對姐們的手掌和膝蓋已經結了厚厚的一層老繭,他們用四肢行走,有著晝伏夜出的習性,喜食生肉,不喜歡穿衣服。種種跡象表面,這對姐妹已經被狼同化,具有了狼的習性。傳教士給姐姐取名為卡拉瑪,給妹妹取名為阿拉瑪。
但是,在傳教士將她們帶回孤兒院後,妹妹僅僅活了一年就病逝了,姐姐則在孤兒院生活了9年後病逝。這對當時印度著名的「狼孩姐妹花」曾經一度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後來在官方的求證下,結果讓人大跌眼鏡,這對姐妹花竟然是傳教士為了增加孤兒院的資金而編造了謊言。
動物撫養人類嬰兒的可能性
在所有的所謂動物撫養人類嬰兒的案例中,大都有幾個共性:嬰兒天生發育不全(或身體或智力)、動物基本上是狼、狗、猴等具有高度社會性的動物、這些案例大都在地方的傳說中,無據可考、被人發現後,這些所謂的「野孩子」都沒有語言能力。
通過以上的幾個特點,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所謂的「野孩子」都無法表達自己,而且都是被拋棄後生存下來的,由於沒有人類的言傳身教,他們甚至無法直立行走。但是,人是一種高智商的動物,從嬰兒時期,我們就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人的形態,慢慢的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人類的專屬習性。因此,這些「野孩子」可能會在野外長大,通過觀察周圍動物的形態模仿。
其次,如果是「狗孩」的話,狗都生活在人類的居住地內,即使流浪狗也不例外,它們不可能把一個孩子藏起來餵養而不被人發現,事實上,對於流浪狗而言,它們甚至都沒有固定的住所。而像狼這種食肉動物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為狼的分布大都遠離人類的居住地,所以想要撿到一個人類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得翻山越嶺的找到一個有狼群活動的地方才能行。
至於「猴孩」可能性更小了,雖然猴子非常的聰明且調皮,會搶奪人類的食物或者是其他物品,但是對於孩子,猴子是沒有任何興趣的。而且猴子帶自己的幼崽,幼崽都是本能地抓著母猴的身體或者騎在母猴身上行動的,對於人類的嬰兒來說,其抓握力遠不如猴子的幼崽,所以,母猴子也無法帶著人類的嬰兒生存。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動物大都靠氣味辨別同類或者同族群的成員,一旦有陌生氣味,它們大概率是會攻擊的,這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而人類嬰兒的氣味與任何野生動物的幼崽都不一樣。換句話說,任何的動物都不會把人類的嬰兒當成自己的後代,尤其是犬科和靈長類動物,這些具有一定智商的動物。
總結
動物撫養人類嬰兒看似挺有道理,實則是個殘忍而美麗的夢罷了。且不說現在野生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非常低,就單說氣味、習性,人類嬰兒都與野生動物幼崽天差地別,再加上大多數「野孩子」的故事的主角都是兇猛的群居動物,它們遇到人類的嬰兒不吃掉就不錯了,至於妄想著讓它們成為人類嬰兒的媽媽顯然是想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