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的跨越:動物是否會發善心養育人類的嬰兒?

2020-11-02 超弦

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如果是,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

2008年,在寒冷的冬夜裡,阿根廷警方發現一名被遺棄的1歲男孩,本來這種棄兒事件並不罕見,然後奇怪的是,在這名嬰兒周圍有8隻野貓。這個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專家猜測,在寒冷的冬夜裡,這些貓通過趴在男孩身上,甚至試圖舔掉他皮膚上的結痂泥,正是這個舉動讓他活了下來,不僅如此,有人看到這個男孩吃著殘羹冷炙的食物,很可能也是這些野貓覓食回來的。

最關鍵的是,有研究表明,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男孩在貓的照料下存活了幾天,如果沒有找到他,那麼後果將會很嚴重,因為照這樣下去他活下來的可能性不大。

這件事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人與動物之間產生了如此令人感動的友誼,跨越了真正的倫理界限,那麼再回到這個事件本身,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如果是,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呢?


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

一個嬰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的答案是:不太可能。人類的嬰兒比其他動物的幼崽要脆弱得多,他們處於這種無助狀態的時間要長得多。就算一隻動物可能試圖養育一個人類嬰兒,但由於其複雜性,這種動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有一些人被發現與動物生活在一起的故事,雖然並非所有的故事都被證實,但有些故事被認為是可能的。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說的動物,假設是一個非常小的嬰兒,比如幾個月大,不超過6個月左右。我認為大多數肉食動物會殺死一個嬰兒,或者最多讓它獨自死去。大多數吃植物的人都太笨了,根本不關心一種既不是威脅也不是同類的動物。海洋生物是不可能的,因為嬰兒會淹死,不過我倒認為海豚或鯨魚會願意並且聰明到足以養育人類。

不僅如此,還有一種動物,它們就是大象。我認為大象會聰明到可以照顧人類,大象肯定能想出如何與人類的孩子交流,以及如何處理它。大象非常聰明。問題是,我不確定它是否能為它提供足夠營養的牛奶,或是適合人類的食物。而且,即使是小象那麼大,它們也可能會意外地壓碎嬰兒。

所以最合適的應該是猴子,或者更好的,比如一隻猿。它們和人類已經很接近了,它們很可能能夠正常餵養一個人類嬰兒,而母猿的乳汁也可能足夠接近,足以滋養嬰兒。他們足夠聰明,能夠想出如何維持和與人類嬰兒溝通。猿類,大猩猩,尤其是黑猩猩,在情緒上非常敏感,能夠在寶寶不安時理解並幫助寶寶。另外,我認為認為猿類會撿起並照顧人類的嬰兒是合理的,因為它與自己的嬰兒非常相似,它能夠意識到它需要幫助,並本能地想要幫助它。

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

我猜測的一點是某些動物的母性本能很強,尤其是雌性動物,如果有自己的幼崽,會很容易受到嬰兒的哭聲的影響,而她的本能會迫使她去照顧它。而一個年長的人可能會主動跟隨一群動物,因為這些動物有食物、溫暖和庇護所。生活在一個群體中的任何動物物種最終都會接受這個標籤,把人類作為他們群體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動物之所以會試圖照顧剛出生的人類,是因為它們天生的母性本能,這種本能是由人類的哭聲所觸發的,也因為某些動物物種的群體性(群體性、克隆性等)會接受新的成員;一旦一個新的群體成員被接受,他們像家人一樣受到照顧和保護。但是人類的嬰兒對動物來說太難照顧了,某些動物可能會嘗試,尤其是哺乳期的雌性,但嬰兒很可能會死亡。

任何非人類動物都不可能正確地養育一個複雜的人類動物嬰兒,這需要特殊的營養、教學、觸摸、互動、行為。我們通過一種特定的語言學習交談、交流,嬰兒學習口語的複雜性是人類獨有的,只有另一個同類(智人)或人類才能養育一個人類嬰兒,甚至連靈長類動物也不能「撫養」人類的孩子。當你問到另一個物種養育人類嬰兒的可能性時,我假設想像的是一個健康成長的人類孩子。因為一個單獨與其他動物(非人類)在一起的人類嬰兒將無法生存。沒有其他動物/物種能理解人類嬰兒的存在,更不用說理解它的需要了。其他動物知道如何養育他們的後代,這與養育人類的孩子有很大不同,而人類的孩子語言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使我們與一些非常聰明、養育子女的物種區別開來,比如大象,它們非常保護自己的幼象,幼小的大象非常嬌弱,如果離開父母72小時,它們可能會死亡。

所以說,新生的人類是非常脆弱和需要幫助的,甚至超過了地球上任何其他動,;哺乳動物母親將無法滿足新生兒的社會、營養和生理(溫度調節)需求,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與自身物種相比的脆弱性或其獨特的營養需求。

一旦人類進入幼兒階段,嬰兒就會開始從根本上增加生存的可能性。但是營養是個很大的問題,要解決營養問題,它必須是一個或多或少與人類有相同飲食或至少是一個兼容的物種。這就排除了像大猩猩等食草動物,只有雜食性或肉食性動物才有可能把一個年輕人培養成成熟的人。


相關焦點

  • 狼為什麼會養育人類嬰兒,狼孩重回人類社會無法存活
    所以一般情況下,每個繁殖季節狼群中只會有一胎小狼。狼和人類一樣是胎生動物,能夠辨別羊水的味道。狼是比較有靈性的生物,如果狼群中的狼崽夭折了,母狼可能會母性爆發,對於有羊水味道的嬰兒,感覺不到危險,加上並不飢餓的原因讓它選擇不殺死嬰兒。
  • 人類首個基因編輯嬰兒項目,歷史倫理最終會站在哪一邊?
    基因編輯嬰兒所引起的多方質疑和反對關於「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 的報導發出之後,立刻引起的全社會的關注。隨後引發大量質疑,尤其是倫理問題成為關注焦點。《科技日報》由此提出了四個疑問:1、CCR5 這個靶點是不是已經公認的會感染 HIV?敲除這個靶點有沒有其他潛在威脅?會導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夠證明這對雙胞胎嬰兒能夠天然抵抗愛滋病?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聲明:科研倫理的高壓線不容碰觸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副教授通過媒體宣布,11月在中國誕生了一對CCR5基因編輯的嬰兒,他認為敲除CCR5基因會預防父親攜帶HIV病毒可能產生的感染。中國對於涉及人類胚胎操作的科學研究有著詳細嚴格的規定和規範,如科技部和原衛生部2003年聯合下發的《人類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就明確規定:「不得將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在2012年公布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中,中國政府也對於收集、保藏和利用人類遺傳資源過程中的知情同意等重大原則做了明確的規定。
  • 愛滋病免疫嬰兒的誕生,有悖倫理道德嗎?
    人類領域又戰勝了一項絕症,這本應值得高興,但轉念一想,這或許不是「戰勝」,而是「自我」的進化。 上個月,史蒂芬·霍金的遺作《對大問題的簡明回答》發售。這部遺作中,霍金預計,人類本世紀就能發現通過改造基因提高智力的技術。 但霍金擔心,一旦出現基因改造而成的「超人」,「沒得到改造的人類」可能無法競爭,逐漸絕跡,或者變得「不重要」。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他「以愛之名」虐猴無數,卻為人類嬰兒奪回了母愛
    ,如果試圖拿走絨布,則會出現攻擊行為,並立刻陷入不安情緒,對絨布極度依賴哈洛對這樣高度"似人"的現象,展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幼猴應該是將絨布當成了自己的媽媽,所以在感受到不安時下意識尋找媽媽可是在1930-1950年的美國乃至全世界,都奉行一個非常冷酷的育兒理念,:嬰兒行為是可以通過"獎勵"和"懲罰"進行改變的
  • 科學家宣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中國誕生 專家:給人類帶來風險
    11月26日,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科學家們、科研院校紛紛發表觀點,均持質疑和反對態度。國家衛健委回應,要求廣東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 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性是否有保證?即使100%安全,那麼是否有悖倫理道德?會不會對人類基因帶來潛在危險?
  • 為什麼只有狼群會養育人類嬰兒,不選擇吃掉呢?
    於是人們給大「狼孩」取名為卡瑪拉,年齡大約在7歲左右,較小的叫阿瑪拉,年齡估計不到兩歲,但這兩位女孩似乎融入不到人類社會,她們仍然吃著生肉,並且不會人類的語言,只會依靠四肢爬行
  • 和人類嬰兒一起長大,黑猩猩會認為自己是人嗎?
    眾多關於動物撫養人類嬰兒主題的電影,最喜歡的還是《人猿泰山》和《奇幻森林》,電影中描述了一個遠離人類社會,在大自然中生長的人,完全擁有了另一種野性的生活,幾乎與其他的動物同伴沒有任何區別。這樣的生活不僅僅是流行文化的臆想,在現實生活中也會發生。
  • 有科學家曾經將黑猩猩和人類小孩一塊養育,最後結果怎麼樣?
    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動物能具有人類這樣的智慧,也無法創造出類似人類文明的社會體系。而其它野生動物,則沒有人類這麼幸運,即使是最接近人類的黑猩猩,也沒有在自然選擇的進程中創造屬於它們的文明。據科學家們研究分析,黑猩猩與人類的DNA之間僅有1%的差別,然而正是這1%的差異,使得它們和人類之間始終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 當人類生命可以被設計:「基因編輯嬰兒」案背後的倫理
    這樣的操作顯然不符合人類世界最基本的倫理底線。 我們再來說說最壞風險可控。請注意,由於賀建奎是在受精卵當中進行修改基因的操作的,伴隨著受精卵一次次分裂最終形成人體,這些修改將可能進入嬰兒的所有細胞——包括生殖細胞。也就是說,這一次基因編輯的結果不光會影響這幾個孩子,還會傳遞給他們的兒子女兒,他們的孫子孫女,他們的所有子孫後代!
  • 人類基因編輯技術飽受倫理爭議
    張新慶:長期以來,人類一直在夢想通過改變人類胚胎內特定的遺傳性狀,讓新生兒不再攜帶致病基因,從而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癒疾病。這種樸素而又善良的治本想法本身並沒有錯。無論是如今如日中天的胚胎基因編輯技術,還是20世紀90年代就進入動物實驗階段的生殖細胞系基因治療,都是人類為了自身健康而主動開展的技術嘗試。
  • 基因改造人類真的來了 | 基因編輯嬰兒遭100+名科學家強烈譴責!
    ▲本研究的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圖片來源:中國臨床試驗申請中心)首先便是倫理上的擔憂。通過基因改造人類,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從公開的資料看,這項研究的確做了倫理上的報備和審查申請,也得到了通過。但在目前這個階段,人類是否有資格對此作出決定?其次,通過基因編輯,這兩名嬰兒的CCR5基因發生了永久的變化。誠然,她們對HIV病毒可能有了天然的免疫力。但她們的其他生理功能,是否會出現變化?
  • 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 深圳啟動倫理問題調查
    深圳衛計委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深圳衛計委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有關調查結果將及時向公眾進行公布。南方科技大學表示,賀建奎並未向學校報告這一項目,因此學校並不知情。
  • 談談動物保護的立法技術和倫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虐待動物法》(專家建議稿)第三條中規定:「本法所稱動物,包括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等,但不包括軟體動物、昆蟲、腔腸動物、微生物。」保護對象多是神經系統較發達,痛感較敏銳的動物。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是否具有痛感,是動物是否具有法律保護意義的劃分依據。或許有人會質疑,根據有無痛苦來衡量動物倫理價值,是否會在動物內部造成新的物種不平等?
  • 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超級人類是否會出現在未來?
    來自中國深圳南方科技大學的賀建奎團隊,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日突然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已經於 11 月在中國健康誕生。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而CRISPR/Cas9技術自問世以來,就有著其它基因編輯技術無可比擬的優勢,技術不斷改進後,更被認為能夠在活細胞中最有效、最便捷地「編輯」任何基因。而此次就對一對嬰兒的基因進行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改得了基因 繞不過倫理
    原標題:改得了基因 繞不過倫理 觀點一:如果這項技術能夠發展到安全而有效,是可以造福人類的。 觀點二:如此一來,遲早會有基因修飾嬰兒出現,非醫療目的的基因修飾技術也會乘亂而入。 至於有些國外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存在跨越修飾人類生殖系這一邊界的基本倫理問題,在邱仁宗看來也是言之過早。 我國科學家既沒有從事人胚基因組修飾的臨床試驗,更沒有從事其臨床應用,僅僅是在不可存活的胚胎上進行體外研究,實際上尚未跨越這條邊界。如果這項技術能夠發展到安全而有效,是可以造福人類的。 邱仁宗不贊同將生命倫理學與道德說教等同起來。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別讓「超級人類」擔憂成真
    「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違反學術倫理早在我國2003年頒布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中,就明確指出利用體外受精、體細胞核移植、單性複製技術或遺傳修飾獲得的囊胚,其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同時任何人也不得將前款中獲得的已用於研究的人囊胚植入人或任何其他動物的生殖系統。
  • 基因編程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會帶來倫理風險嗎?
    然而人們也對這個發現有可能帶來的倫理問題產生了巨大的懷疑,這是因為CRISPR能輕易地改變任何生物的遺傳信息,甚至包括人類自身。但是也可能用於製造基因改變的新新人類。畢竟我們的科學家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克隆各種動物了,韓國最大的生物學醜聞就是2005年韓國克隆之父黃禹錫的有意造假事件。當時的克隆動物就引發了人們對於科學家是否會複製人的擔心。
  • 「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用法律守好倫理之門
    「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實施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和生殖醫療活動,構成非法行醫罪,分別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謂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為何招致輿論痛批和司法介入?「有悖倫理」是最大的質疑點。一則,項目使用的基因編輯技術本身並不難,但充滿不確定性,修改基因對人體是否有副作用謎團重重。而「脫靶」問題一直沒能解決,如此情況下,貿然試驗風險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