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寒冷的冬夜裡,阿根廷警方發現一名被遺棄的1歲男孩,本來這種棄兒事件並不罕見,然後奇怪的是,在這名嬰兒周圍有8隻野貓。這個事件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專家猜測,在寒冷的冬夜裡,這些貓通過趴在男孩身上,甚至試圖舔掉他皮膚上的結痂泥,正是這個舉動讓他活了下來,不僅如此,有人看到這個男孩吃著殘羹冷炙的食物,很可能也是這些野貓覓食回來的。
最關鍵的是,有研究表明,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男孩在貓的照料下存活了幾天,如果沒有找到他,那麼後果將會很嚴重,因為照這樣下去他活下來的可能性不大。
這件事引起了社會的強烈關注,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得人與動物之間產生了如此令人感動的友誼,跨越了真正的倫理界限,那麼再回到這個事件本身,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如果是,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呢?
動物有可能養育人類的嬰兒嗎?
一個嬰兒?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的答案是:不太可能。人類的嬰兒比其他動物的幼崽要脆弱得多,他們處於這種無助狀態的時間要長得多。就算一隻動物可能試圖養育一個人類嬰兒,但由於其複雜性,這種動物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有一些人被發現與動物生活在一起的故事,雖然並非所有的故事都被證實,但有些故事被認為是可能的。所以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所說的動物,假設是一個非常小的嬰兒,比如幾個月大,不超過6個月左右。我認為大多數肉食動物會殺死一個嬰兒,或者最多讓它獨自死去。大多數吃植物的人都太笨了,根本不關心一種既不是威脅也不是同類的動物。海洋生物是不可能的,因為嬰兒會淹死,不過我倒認為海豚或鯨魚會願意並且聰明到足以養育人類。
不僅如此,還有一種動物,它們就是大象。我認為大象會聰明到可以照顧人類,大象肯定能想出如何與人類的孩子交流,以及如何處理它。大象非常聰明。問題是,我不確定它是否能為它提供足夠營養的牛奶,或是適合人類的食物。而且,即使是小象那麼大,它們也可能會意外地壓碎嬰兒。
所以最合適的應該是猴子,或者更好的,比如一隻猿。它們和人類已經很接近了,它們很可能能夠正常餵養一個人類嬰兒,而母猿的乳汁也可能足夠接近,足以滋養嬰兒。他們足夠聰明,能夠想出如何維持和與人類嬰兒溝通。猿類,大猩猩,尤其是黑猩猩,在情緒上非常敏感,能夠在寶寶不安時理解並幫助寶寶。另外,我認為認為猿類會撿起並照顧人類的嬰兒是合理的,因為它與自己的嬰兒非常相似,它能夠意識到它需要幫助,並本能地想要幫助它。
為什麼動物會這樣做?
我猜測的一點是某些動物的母性本能很強,尤其是雌性動物,如果有自己的幼崽,會很容易受到嬰兒的哭聲的影響,而她的本能會迫使她去照顧它。而一個年長的人可能會主動跟隨一群動物,因為這些動物有食物、溫暖和庇護所。生活在一個群體中的任何動物物種最終都會接受這個標籤,把人類作為他們群體的一部分。
總而言之,動物之所以會試圖照顧剛出生的人類,是因為它們天生的母性本能,這種本能是由人類的哭聲所觸發的,也因為某些動物物種的群體性(群體性、克隆性等)會接受新的成員;一旦一個新的群體成員被接受,他們像家人一樣受到照顧和保護。但是人類的嬰兒對動物來說太難照顧了,某些動物可能會嘗試,尤其是哺乳期的雌性,但嬰兒很可能會死亡。
任何非人類動物都不可能正確地養育一個複雜的人類動物嬰兒,這需要特殊的營養、教學、觸摸、互動、行為。我們通過一種特定的語言學習交談、交流,嬰兒學習口語的複雜性是人類獨有的,只有另一個同類(智人)或人類才能養育一個人類嬰兒,甚至連靈長類動物也不能「撫養」人類的孩子。當你問到另一個物種養育人類嬰兒的可能性時,我假設想像的是一個健康成長的人類孩子。因為一個單獨與其他動物(非人類)在一起的人類嬰兒將無法生存。沒有其他動物/物種能理解人類嬰兒的存在,更不用說理解它的需要了。其他動物知道如何養育他們的後代,這與養育人類的孩子有很大不同,而人類的孩子語言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使我們與一些非常聰明、養育子女的物種區別開來,比如大象,它們非常保護自己的幼象,幼小的大象非常嬌弱,如果離開父母72小時,它們可能會死亡。
所以說,新生的人類是非常脆弱和需要幫助的,甚至超過了地球上任何其他動,;哺乳動物母親將無法滿足新生兒的社會、營養和生理(溫度調節)需求,因為他們無法理解與自身物種相比的脆弱性或其獨特的營養需求。
一旦人類進入幼兒階段,嬰兒就會開始從根本上增加生存的可能性。但是營養是個很大的問題,要解決營養問題,它必須是一個或多或少與人類有相同飲食或至少是一個兼容的物種。這就排除了像大猩猩等食草動物,只有雜食性或肉食性動物才有可能把一個年輕人培養成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