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練字的書友都基本用過一得閣墨汁。而且一得閣口碑還是不錯的。可能就是因為做的好。所以造假的一得閣墨汁很多,咱們今天不是打假,我也沒那個本事。不過我四年前去過琉璃廠東街一得閣總店。和工作人員聊天聊過很多情況。他們也知道,但是沒辦法,雖然也和一些造假的打官司,但是假的比例太高了,打假打不過來了。他們說了很多分辨真的的方法,還更新了包裝,加了水印。不過今天的重點是墨汁加水,我扯遠了。
一得閣墨汁質量較高,受到了書畫家的廣泛喜愛。我平時用的有三種,一是一得閣練習墨汁;二是一得閣精品墨汁;三是一得閣雲頭豔珍品墨汁。我想部分用一得閣墨汁的書友寫字時肯定也想過,也試過。寫字時發現一得閣墨汁很濃,膠重。使用時必須得加水。那今天咱們就聊聊要加什麼水,都有什麼區別。
寫字時加多少水合適呢?咱們就以定個標準吧,用一得閣雲頭豔,用生的淨皮單宣。春秋季節是合適寫字的,尤其是雨天。像春秋季節雨天的話。溼度比較大,溫度適中。
以寫楷書為例。寫小楷,可以加四分之一墨汁體積左右的水,因為小楷比較精細,所有墨汁裡水要加少。中楷,可以加三分之一左右的水,大楷可以加到五分之二的水。字越大加水越多,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字大了,寫字的筆肯定也很大,同樣濃度,同樣速度寫字的話,墨汁肯定流下來的慢。所以水加多。行書呢水可以適當多,草書呢可以更多。這就和寫字速度有關了。墨汁稀不怕,只要寫的夠快,趁墨汁還沒反應過來,咱就寫好字了,開個玩笑啊。但是確實是這樣,寫字速度快的話其他墨汁還來不及流到紙上,字就寫好了,當然洇開的不嚴重。
當然加水多少和其他條件都有關係。
溫度,溫度越高,加水越少,為什麼呢,正常理解不是溫度越高,水越容易蒸發麼?,為什麼還加水越少呢?這裡有個概念,可以說一下,咱們寫毛筆字用的墨汁是膠體,寫鋼筆字的墨水是溶液。膠體不是溶液,所以不容易攪拌均勻。還有膠體有個特點就是隨溫度變化時,流動性變化比較大。相信有經驗的書友都發現,冬天溫度比較低時,墨汁都倒不出來,為什麼呢?因都在瓶子裡邊都像果凍一樣了。所以溫度低反而要加水多一點。
溼度,有經驗的書友也會有這個體會,就是雨天寫字很容易筆墨相發。這裡也有原因。雖然墨汁不是溶液,但是咱們洗毛筆時,會發現筆尖剛碰到水面,墨汁會擴散開。對,雨天溼度大,很多很小的水滴都在宣紙的纖維上。正因為這麼多水滴,此時,這些水滴讓宣紙更生了,更容易洇開,所以溼度大的話,墨汁裡水要適當加多一點。
當然和筆也關係,硬毫筆,水要適當少,因為筆硬,可以把墨汁壓到宣紙纖維縫裡;軟毫筆水適當多,筆軟,墨汁得自己滲進去。
也和紙有關,生紙水要適當少加,熟紙,水要適當多加。表面粗糙的紙呢,水要多加,表面光滑的呢,水要少加。
那麼加什麼水呢?咱平時喝的水嗎?還是自來水呢?
往墨汁裡加的水的可以分為這幾種。純淨水、礦泉水、白開水、自來水、濃茶水,當然也可以加高度白酒。
純淨水,因為非常純淨,中性,沒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也沒有細菌。所以加進去,墨汁即使長時間放,也不會臭。但是有個缺點,就是很難和墨汁攪拌均勻。寫字時不那麼容易入紙。
礦泉水,因為裡邊含有很多種微量元素,弱鹼性,加到墨汁裡,墨汁長時間存放也不會發臭,礦泉水相對於純淨水,是比較容易和墨汁攪拌均勻。寫字時比較容易入紙。
自來水,可以說比較乾淨了,但是因為裡邊含有氯,加到墨汁裡,雖然不容易發臭,但是時間長了也容易發臭。比較難和墨汁攪拌均勻。寫字時不容易入紙。
白開水,和純淨水類似。
濃茶水,泡茶的水一般都是純淨水。但是茶水鹼性大,比較容易和墨汁攪拌均勻。寫字時容易入紙。
高度白酒,和茶水類似。
這是墨汁加水的特點。那研墨呢?濃度和上邊的對照就可以。只是研墨和硯臺有關,硯臺的物質成分不一樣,研墨時多少都會把硯臺也磨薄,硯石成分會影響到墨汁的滲透效果。這個以後找機會細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