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科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繫相當緊密,大部分初二學生因剛剛接觸物理很難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總覺得在課堂上能全部聽懂教師所講的知識,可實際做題時卻找不到任何思路。一個物理題可以同時蘊含著概念、公式及規律間的關係,所以物理的習題相當的多元化。有的學生採用題海戰術卻只要將題目稍微改一下又無從下手,所以在講課之後,要教導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學習方法及做題技巧,只有掌握做題的方法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可以根據所求問題反向推導。
先看題目要求什麼,然後看要想知道這個結果需要什麼條件,再看此條件在題中是否出現,若有則直接代入公式進行計算,若沒有則繼續看要求這個未知的條件需要些什麼物理量,進一步往下推,直至最後求出所求解的所需物理量求出,求解時所用到的公式倒序進行求解。如之前講過的一道題,一隻空瓶質量是100g,裝滿水後,瓶水的總質量是600g;現改裝某種液體,裝滿後,瓶和液體的總質量是500g。求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
這樣給學生講解分析:求液體的密度公式解,而m液是未知量,但m液=m』(總-m瓶);V液也是未知量,因瓶裝滿時,V水=V液,V水可由公式 變形求解,這樣 中的m液、V液都變成了已知量。根據這樣的思維到序求解,問題便得到解決。
二、可以將題中情景進行相同變換。
有些題用常規方法計算很難實現時,應變換思維方式,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分析,從而將一個較難的題給簡單化。比如在某一時刻甲從A點以1m/s的速度勻速前往B點,一分鐘後乙也從A點以1.5m/s的速度向甲追去,兩人恰好同時到達B點,求A與B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本題可這樣分析:既然A和B都是往同一方向跑,且B比A快,那麼就可以看成A和B都在一列以1m/s速度從A開往B的火車上,甲在火車上就是靜止,而乙則以0.5m/s的速度去追甲,兩人之間的距離就是甲提前走的距離,因此只需用甲走1分鐘的距離除以兩人速度之差就可以得到乙追到甲所用時間,再用這個時間乘以乙的速度就是A到B的距離。
三、還可以把具有特殊性質的物質進行歸納。
善於把抽象的、難以理解的東西用直觀、容易理解的東西來歸納,例如用水流表示電流。用水壓表示電壓。用操場的學生排隊、做操、玩耍的情況類比固體、液體、氣體的分子結構,還有就是公式的變形於選擇題中的運用,將一個公式進行變形後誘導人們進行錯誤的分析。
如歐姆定律公式I=U/R,將之變形為R=U/I,就很容易說成是電阻與電壓成正比與電流成反比。這種題一定要先熟悉物質的本質屬性是什麼意思,把物理中所學過的本質屬性的概念進行歸納。比如:密度、比熱容、質量、速度、電阻、慣性等。
四、具有判斷性的題假設其中某個說法成立
在一些物理題中,告訴很多條件和結論,最終要求進行判斷分析哪個結論是正確,這種情況可以隨便假設某一個結論是正確的,然後通過這個結論進行反推,看與題中已知量是否吻合,如果吻合說明假設成立,如果不吻合則再次假設另一個成立進行反向推導。
如:一次爆破中,用一條長為90cm的導火線引爆炸藥,引火線的平均燃燒速度是0.6cm/s,點火者點燒引線後以5m/s的速度離開,那麼他能不能安全逃到700米以外的安全區。本題的思路可以是:假設人能逃到安全區,那麼所需的最少時間就是700m除以5m/s等於140s,而這一段時間導火線燃燒的長度為140s乘以0.6cm/s等於84cm,由於90cm>84cm所以人可以安全逃離。
五、利用極限法解決動態題型
動態電路是物理難題中的一種,由於題中情況是屬於變化的,所以得掌握其變化規律,算出動態變化中的表達式,再利用表達式進行判斷,但這種做法很複雜,容易出錯,針對此類題型基本出現在選擇題中的特點,則可以利用極限的方法進行判斷,比如要往哪端移動,那麼我就移動到這個方向的極端,再分析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有兩支長度不同的蠟燭在槓桿兩端平衡,若把它們同時點燃,則槓桿會如何運動?(不計杆的重力)本題思路:既然兩支蠟燭長度不同又能在槓桿上平衡,說明這不是一個等臂槓桿,當兩支蠟燭同時點燃多長時間,題中沒有限制,所以設兩支蠟燭中短的一支燃燒完,由於不計杆的重力,則蠟燭短的一方力與力臂乘積為0,而另一支還有一定的質量作用於槓桿上,其力和力臂的乘積大於0。因此在燃燒過程中標杆會向蠟燭長的一端傾斜。
六、選擇題中利用答案進行排除。
物理中選擇題的分值比較重,有時候一個題短時間很難得出結論,或者說實在不會做,那麼可以直接從答案中進行排除。如:下圖所示電路中,不計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在ab間接入「6V、6W」的燈泡時,閉合開關,燈恰能正常發光;斷開開關,在間換接入一個「6V、4W」的燈泡後,再閉合開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燈L將變亮,B燈L將變暗,C換接的燈可能燒壞,D電路總功率要變小。
思路可以是:假如這個題一時沒有任何思路,那麼可以直接從答案中進行分析,由於題中選擇是錯誤的,那麼先看四個選項中,A和B是不可能同時出現,所以答案必定在A和B中選,則C和D肯定是正確的,聯繫C答案,燈可能燒壞,燈被燒壞只能是電流過大引起,而當電流大時燈將變亮,故A正確,答案肯定是B。
但是不管怎麼樣,除了少數選擇題外,解決物理問題時一定得注意以下幾點,認真審題,讀懂題意,明確題中已知條件及所求物理量,弄清本題所涉及的知識點;確定依據,尋找關係,找出能夠解釋現象說明道理的物理概念、原理和規律。建議老師們在教學中多多注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學生就能從學習中歸納出分析問題的方法,長此以往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就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