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洪水和子彈的中國士兵,今天正擦拭槍膛……

2020-11-30 中國軍網

這是一個漫長的夏天。

洪災、爆炸、飛彈、對峙……這些驚悚的字眼頻繁地在軍事新聞裡滾動著,伴隨著中國士兵四處奔波的身影。

這是一個殘酷的夏天。

中國人突然要在這個炎熱的季節不斷面對士兵們犧牲的現實,上一次這樣頻繁地祭奠是在哪一年,我們都忘了。

6月1日,非洲馬裡,29歲的上士申亮亮在一次恐怖襲擊中犧牲。

6月4日,中越邊境,22歲的下士程俊輝在排雷任務中犧牲。

7月9日,福建梅溪,21歲的下士劉景泰在抗洪搶險途中被泥石流捲走……

7月10日,非洲朱巴,22歲的下士李磊和33歲的四級軍士長楊樹朋在武裝襲擊中犧牲。

年輕的士兵用生命交出了一份時代答卷:無論任何年代、無論任何地點、無論任何危險,中國軍人都可以為了祖國和人民付出一切!

相關焦點

  • 最會騙人的「中國魔術師」,擅長徒手接子彈,中彈身亡後真相大白
    簡單來說,道具中的構造和表演的本領便是魔術的秘密。歷史上著名的魔術師有不少,但要說是鬧得最尷尬的,估計還得是這位。他聲稱自己是中國魔術師,拿手好戲是徒手接子彈,結果最後竟然是因為中彈身亡的。  威廉·羅賓森生於1861年,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 子彈為什麼要包銅?從石子到全金屬被甲彈的進化史
    為什么子彈要用銅和鉛這種比較軟的金屬?為什麼不能用鋼做子彈呢?歷史上我們是不是一直用的都是鉛,有沒有用過鋼?最早的子彈是石子和箭,把他們裝在竹筒中發射,後來人們很自然的使用了鐵球,而這種子彈的加工太困難要求的溫度太極端,而且這種材質的子彈很容易損壞槍膛後來人們使用了一種更方便的金屬-鉛,它很柔軟,不會傷害槍膛,而且它的加工很方便,士兵可以隨時攜帶模具,吃晚飯的時候可以順便加工一些子彈,深受士兵和獵人的喜愛,那時的鉛丸也被叫做火槍球鉛彈的存在時間很長,經歷了火繩槍,
  • 那些傳說裡的特殊用途子彈:骨彈,銀子彈,玻璃子彈
    之前聊了聊那些文學作品裡提到過的一些不靠譜的子彈,冰子彈,水銀子彈,大馬士革子彈這些看上去很酷炫實際上並沒什麼用的子彈,今天說的這些子彈也很常被提起,今天來盤點一下那些特殊用途的子彈骨彈幽靈子彈的一種,利用密度較高的骨頭磨成彈頭狀,開槍在擊中人時如果擊中的骨頭就會和碎骨混在一起
  • 我們正以600倍子彈速度在宇宙中穿越,為什麼我們卻全然不知
    0.465公裡速度自轉和以每秒29.79公裡速度繞太陽公轉的星球,不過這並不是地球真正的飛行速度,事實上地球正載著我們以600倍子彈速度在宇宙中穿越。不,事實上銀河系正以更高的速度在在宇宙中飛行。銀河系並不孤單,它和仙女系等50多個星系一起組建了個超級星系群,稱為本星系群,這是一個直徑達1000萬光年疏散形星團。
  • 美國「火雲邪神」,擅長表演徒手接子彈,沒想到最後一次卻失了手
    而火雲邪神最經典的一幕,就是在黑幫面前表演自己的絕技:空手接子彈!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火雲邪神右手持槍,對著自己的腦袋扣動扳機,左手卻能立馬接住子彈,確實讓人嘆為觀止。可能大家覺得,這樣的畫面也只是出現在電影裡面了,然而,現實生活中就有一個人也曾做到了。這個人就是威廉羅伯遜,1861年出生在美國,當時正處於東西方大碰撞。
  • 歷史紙堆乍現「外星步槍」,子彈無殼,每分鐘射速2000發
    所謂"無殼"是指子彈無殼,這不是倒退而是一個先進的設計思路,由於沒有了沉重的彈殼,子彈重量減少了6成左右,在同樣的負重下士兵就可以攜帶更多的子彈,而且因為沒有彈殼還省卻了拋彈的環節,因此射速更快了,能達到恐怖的每分鐘2000發。傳統的子彈佔重量最大的就是彈頭和彈殼這兩部分,彈頭是殺傷部分必須用硬質材料,但是彈頭還沒能找到能取代金屬的新材料,所以改進的餘地不大。
  • 子彈再也不用一顆一顆壓,美軍想出新玩法,裝填速度更快
    這個數量看似不少,但是要知道,在二戰中平均消滅一個敵人就需要超過2萬發子彈,而這一數字在伊拉克戰爭中已經提升到了25萬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所以一旦開戰,子彈的消耗是非常恐怖的,士兵隨身攜帶的子彈將有可能很快打光。這也就催生出了給彈匣快速補充彈藥的需求。
  • 如果將子彈發射藥換上煙花爆竹用的黑火藥,子彈還能超音速嗎?
    鞭炮和煙花的火藥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黑火藥,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子彈彈殼內的發射藥就是用黑火藥做的,但是因為黑火藥燃燒不充分,殘渣太多,尤其是燃速(不是爆速)太快容易導致炸膛,因此目前已經被硝化棉發射藥(無煙火藥,不明白的可以查查)完全替代了。
  • 水下向自己開槍會怎樣 子彈在不到半程就已失去殺傷力而沉沒
    一位物理學家通過在水下向自己開槍的冒險試驗證明,水的阻力可以極大地化解子彈的衝擊力,讓子彈在不到半程     原標題:水下向自己開槍會怎樣 子彈在不到半程就已失去殺傷力而沉沒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有人在水下用槍指著你,你會害怕嗎?害怕是當然的,但後果不一定可怕。
  • 如果把子彈彈殼中的火藥換成鞭炮中的火藥,結果會怎麼樣?
    如果把子彈彈殼中的火藥換成鞭炮中的火藥,結果會怎麼樣?,然後把火藥點燃,子彈的火藥點燃後火苗比較高,不像鞭炮火藥,也沒有「呲呲」的聲音。 鞭炮和煙花的火藥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黑火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子彈的發射藥就是黑火藥,但是因為黑火藥燃燒不充分
  • 大禹治理的洪水,和《聖經》中記錄的大洪水,是同一場洪水嗎?
    大禹治水在中國歷代的古籍中都留下了非常明確的記載,對於任何想復原遠古事件的努力,這都是非常好的證據。如果說大洪水只是發生在中華大地上遠古時期的孤立事件,那麼再加上《聖經.舊約》記載的諾亞建造大方舟的故事,足以讓大洪水事件成為信史。
  • 他號稱美國的「火雲邪神」,喜歡表演空手接子彈,最後卻沒能接住
    想必大家都看過魔術,千奇百怪,變幻莫測,其實這些都是經過了一定的手法和特殊道具造成的。我們國家很早就有魔術了,據記載,周代成王時,就有人能吞雲吐霧,變龍虎獅象之形。漢代武帝原封三年,表演百戲,有人表演吞刀、吐火等魔術,這些都是魔術。
  • 我想每粒子彈其實都是一隻鳥
    請大風從四方吹來,打響尖厲的唿哨而我就埋伏在你腳下,一種偉大的力如一張偉大的弓,正被漸漸拉開那時即使依恃著鋼鐵,即使依恃著我身後優美的山川、河流和草原◎閒暇時數數子彈最優美的身子與最狂野的心臟結合在一起這就是豎在我面前的子彈我在看著這些子彈,數著這些子彈
  • 美國「火雲邪神」:擅長表演徒手接子彈,結果最後一次失手了
    然而,火雲邪神卻接住了,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要他的出手速度比子彈快,便能輕輕鬆鬆夾住子彈。 於是,深知這一點的羅賓森為了賺錢,便把自己包裝成了一個「中國人」,並取名為程連蘇。 實際上,程連蘇之所以會選擇走這條路,其實是受魔術師金陵福的啟發。金陵福是一個來自中國的魔術師,他本名朱連魁,因患有口吃的毛病,所以別人也叫他「朱嗑吧」。在清代,魔術戲法已經十分鼎盛了,不僅能人輩出,玩法也變得多種多樣,在民間十分受歡迎。
  • 他假扮中國魔術師28年,揚言能徒手接子彈,最後一次表演卻失手了
    而到了1890年,在倫敦的街頭,同樣也出現了一名自稱為「程連蘇」的中國魔術師,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眼球,他經常會表演各種高難度的近景魔術,引發觀眾一陣陣驚呼,很快,程連蘇就成為了魔術界炙手可熱的存在
  • 談太空艙內神秘聲音的來源和潛水鐘上飛出的高速「子彈」!
    ,雖然都是密封容器而且內部都有人類的生命和生活維持系統。但是由於受到的壓力方式和壓力大小的巨大差異。上天和下海的密封容器的耐壓程度有巨大的不同。在天上飛的載人太空飛行器只要不再入大氣層。那麼只需要防止內部的一個大氣壓不往外明顯洩露就行。同時考慮到火箭往太空發射物體的高成本,因此要求空間站有人艙等密封容器越輕便越好,只要確保強度即可。因此體積巨大的空間站艙室的外殼居然是不到1釐米厚度的鋁合金為主製造。也就是和家用壓力鍋的材質和厚度差不多。
  • 談太空艙內神秘聲音的來源和潛水鐘上飛出的高速「子彈」
    ,雖然都是密封容器而且內部都有人類的生命和生活維持系統。也就是和家用壓力鍋的材質和厚度差不多。而有些特殊載人太空飛行器為了進一步減重,比如登月艙的上升段,為了輕便居然使用3毫米厚的鋁合金當外殼。普通步槍子彈在槍膛內擊發時。
  • 他是美國魔術師,卻喜歡打扮成清朝人,表演徒手抓子彈時被打死
    後來,程連蘇認為打著來自於東方的神秘魔術師的旗號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所以他就取了一個中國藝名,並身穿滿清服裝到歐洲各國巡演。事實證明程連蘇的猜想是對的,儘管當時的西方對於清朝很看不起,但東方魔法師這個噱頭還是很吸引人的,所以程連蘇的表演座無虛席,門票賣得很快。而為了維護自己是個中國人的假象,程連蘇也可謂是絞盡了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