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問世以後,全世界都聚焦於中國,已經觀測到了114顆脈衝星

2020-08-28 草編的戒指

人類對地球以外的星體從未停止過探索,史料記載:「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這是世界有關哈雷彗星的首次記載。此外《淮南子》一書中也提到過「武王伐紂,彗星出,而授其柄」,對於外來星體人類持有敬畏,同時也在想方設法的探究宇宙中的奧秘。

01

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有實力發射衛星登上月球一探究竟,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痕跡。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先進設備的支持,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無線電國際大會上通過了啟用最新望遠鏡研究。通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中國天眼」被創造出來,中國天眼發現「新地球」,不僅有水還有植物,找到了這樣一個星球,人們自然是想到等到地球不適宜人類居住之時就可以到這個「新地球」上去,專家卻直呼:不能去!

「中國天眼」項目得到大力支持,隨後人們決定實施。經過幾年的刻苦研究,投資幾億元的射電望遠鏡終於完成,是迄今為止最先進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採用的索網結構直徑可達500多米。採用間斷設計方式誤差控制在1毫米之內,整個索網有幾千根主索。

天眼採用的索網是當今範圍最大、精度最高的結構,是世界首創經過反覆一年的試驗攻關最終完成。其成果得到國際專家的認可,建成以後天眼與國外頂級望遠鏡相比,精度提高不止十倍。作為當今世界科技含量最高的望遠鏡,中國天眼在未來的幾十年將一直保持最先進設備地位。

02

中國天眼利用獨特的喀斯特地形,接收面積超過30個足球場那麼大,超前的設計思路與獨特的地形優勢,突破了傳統射電望遠鏡的局限,開創了全新的觀測模式。

自從全面問世以後,中國天眼被世界寄以厚望,迄今為止是最有可能觀測到地球以外生命存在的設備,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在各方各面都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

天眼問世以後,全世界都聚焦於中國,已經觀測到了114顆脈衝星

不過我們在努力的同時卻有不少質疑的聲音,許多國外的科學家認為中國天眼的能力過於超前,很有可能會與地外生命進行聯繫,希望能關閉天眼設備。

要知道為了研發觀測設備,中國做了很多的準備,直到2016年問世期間歷時十多年攻克了數不清的技術難題,耗費了技術人員大量的心血,絕不可能因為一些不合理的質疑就關閉對人類來說至關重要的設備。

03

至於為何會出現的這樣的聲音,為何會讓許多國家的科學家感到不安,還是因為天眼追蹤到的脈衝星與類地行星超過了百顆。

除此以外還能接受外來的星際信號,這種能力讓許多科學家望而卻步。

天眼就找到了一顆類地行星,是與地球相似度最大的行星,世界公認的類地行星巨大部分結構相同,主要是由氫、氮、水等成分組成,表面一般都有火山、隕石坑等。類地行星上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大氣層都是再生大氣層。

世界天文學家發表聲明確定了有3顆行星與地球大小近似相同,這些行星與地球一樣都是巖石行星,同時從星系中恆星接受到來的熱量與地球接受太陽的熱量近乎相等。溫度與地球相似,但是還不能稱作舒適溫度,這一發現也是人類探究外來星系的一大進步。

中國天眼也觀測到了一顆類地行星,距離地球大概有17萬光年,在宇宙中來說距離已經不算遙遠了。專家根據星體的環境推測,星體上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液態水是孕育生命的搖籃,地球就是如此,最初的生命就發源於海洋。

出現了水就表示出現生命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種種推測表面光這顆星球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極高,還不能隨意登陸一探究竟,若是如此極有可能遭遇未知的危險,所以專家才說不能去。

結語

中國天眼充分發揮了作用,發現了不止一顆星體。只不過除了天眼以外,國外的許多設備也有較強的觀測能力,從這說明中國天眼並沒有達到技術壟斷,而是盡最大可能幫助人類,這樣的設備不應該因為某些傳言而被限制。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關於類地行星是否有生命還是個未知之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科技的發展會為我們解開最後的面紗。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明年將向全世界科學家開放使用
    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在穩定可靠運行的同時,FAST「勤懇」從事觀測服務。國家天文臺近日表示,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在「天眼」的幫助下,中國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已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據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介紹,目前,「中國天眼」已經正式對國內天文學家開放運行,設施運行穩定可靠
  • 「中國天眼」已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有力支撐高水平研究「天眼」問天 潛力無限今年1月11日,有「中國天眼」之稱的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通過驗收,具備開放運行條件。而今,「中國天眼」已正式運行超過300天。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脈衝星因不斷發出電磁脈衝而得名,是一種未知的天體。常進介紹,「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
  • 「中國天眼」已發現43顆脈衝星,難怪霍金會反對!
    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國的崛起速度可謂是驚人的,逐漸從「中國製造」轉向了「中國創造」,中國的成就讓全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感到驚人。從人民生活的便捷到航空航天的發展,中國取得的這些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中國正在被世界矚目。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截至目前, 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 ,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  「天文學是一門極度依賴觀測設備的科學,沒有觀測設備,只能根據別人的資料進行研究。」
  • 「中國天眼」運行300天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李柯伽供圖核心閱讀正式運行300天以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我國科研團隊藉助FAST,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日前,藉助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最新觀測,我國科學家在快速射電暴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10月29日和11月4日,兩篇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發表,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射電天文學界的焦點。有力支持高水平研究快速射電暴如何產生?
  • "中國天眼"運行300天 發現脈衝星240餘顆
    國家天文臺供圖核心閱讀正式運行300天以來,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已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我國科研團隊藉助FAST,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日前,藉助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最新觀測,我國科學家在快速射電暴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10月29日和11月4日,兩篇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雜誌發表,讓「中國天眼」再次成為射電天文學界的焦點。有力支持高水平研究快速射電暴如何產生?
  • 中國天眼2021年起向全世界開放 未來5年力爭發現1000顆脈衝星
    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FAST是由「人民科學家」南仁東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提出構想,歷時5年半建設完成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前後兩代數百位科研工作者為FAST建設調試運行付出了巨大努力。
  •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
    中國天眼發現的脈衝星達到了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小時人類對於未知總是有很大的好奇心,總想著去探索,現在對於地球的探索已經不能滿足於人類了,已經發展到對宇宙的探索了。而想要對宇宙進行探索,就需要用到一種儀器,那就是望遠鏡。
  • 中國天眼累計探測到132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累計探測到132顆脈衝星】截至目前,FAST已探測到上百顆顆脈衝星候選體,其中132顆得到認證。與此之外,今年4月,FAST發現一個新快速射電暴,來自85億年前的宇宙深處。快速射電暴是射電波段最亮的持續僅幾毫秒的神秘現象,在2013年才得到正式命名,其起源完全未知,是天體物理領域最大熱點之一。
  • 世界第一射電望遠鏡的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而脈衝星的亮光就是電磁波,頻率在1.4毫秒~23秒,由於每釋放一次電磁波,就會減緩自轉速度,天文學家由此推測越慢的脈衝星越老。如果它釋放的電磁波掃射到地球被接收到了,就被稱為脈衝星,如果沒有接收到只能稱為中子星。發現第一顆脈衝星是1967年10月,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研究生喬絲林·貝爾,她剛發現規律的脈衝電波以為找到了外星人。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多顆脈衝星 專家解讀FAST最新研究進展
    央廣網北京11月7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天眼」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迄今為止已經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並根據FAST數據發表了40多篇高水平論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日陸續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使得我國相關科研團隊迅速成為國際快速射電暴的核心研究力量。如何讀懂這些科學成果呢?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截至目前,FAST累計發現脈衝星數量超過240顆,基於FAST數據發表的高水平論文達到40餘篇。FAST在快速射電暴方面的研究成果5日凌晨發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O不負眾望!中國天眼已發現二百四十多顆脈衝星(科技日報 記者 陸成寬)
  • 發現脈衝星、觀測「神秘電波」……國慶長假「中國天眼」有點忙
    新華社貴陽10月6日電 今年國慶是「中國天眼」投入24小時全天候觀測之後的第一個長假,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團隊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跟平常一樣忙碌
  •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
    中國天眼已發現240餘顆脈衝星 】11月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達到預期設計目標近2倍。
  • 發現脈衝星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機時……「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國家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利用FAST超強的靈敏度和電波收集能力,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之間的聯繫,並且探測到一例快速射電暴重複爆,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該重複爆的輻射具有非常豐富的偏振特徵。研究表明,快速射電暴可能來自緻密星體磁層中的物理過程。
  • 發現脈衝星240顆,觀測服務超5200機時……「中國天眼」,不負眾望
    「中國天眼」FAST自今年1月國家驗收以來設施運行穩定可靠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近日,FAST在快速射電暴研究中獲得多項新突破並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科研團隊首次追蹤到快速射電暴與磁星間聯繫快速射電暴是指遙遠宇宙中突然出現的短暫而猛烈的無線電波爆發,持續時間極短,通常只有幾毫秒
  • 【中國青年報】大海撈針!「中國天眼」搜索脈衝星有多難?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隨著昔日「射電之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的坍塌,全世界只剩下一隻射向宇宙的「大眼睛」——「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諾貝爾物理學獎曾兩度授予脈衝星相關發現,而近兩年關於引力波發現、黑洞證實等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重大突破,也與脈衝星研究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脈衝星的研究,因此備受矚目。  脈衝星搜索,是開啟脈衝星研究的第一步。據牛佳瑞介紹,目前人類已經發現3000餘顆脈衝星,但這僅僅是全部脈衝星的一小部分。脈衝星遙遠而緻密,人們無法像夜晚看星星那樣看到脈衝星,需要藉助天文望遠鏡。
  • 目前,「中國天眼」已發現超240顆脈衝星!未來,有望向公眾開放!
    FAST建設單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11月4日介紹,「中國天眼」目前運行穩定,近一年已經觀測服務超過5200個機時,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高靈敏的觀測性能,已經發現超過240顆脈衝星。去年中科院組建了FAST科學委員會,遴選並確立了五大科學目標,觀測脈衝星就是其中之一。FAST科學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介紹,脈衝星具有科學研究和應用的雙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