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從早養胃開始

2020-11-23 人民網四川站

原標題: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從早養胃開始

  編者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就這麼容易。

  辰時養胃(早上7~9點),此時胃經當令。這個時間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是營養輸送到各個器官,滋養臟腑的最佳時刻。辰時也是天地陽氣最旺的時候,氣血流注於胃經,營養豐富的早餐能給胃提供豐富的原料,從而發揮「受納和腐熟水谷」的功能。《素問·經脈別論》中記載:「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可見,養生要從養胃開始。

  辰時養胃要注意以下幾點:1.早餐要吃熱的食物。人體氣血得熱則行,遇寒則凝,攝入冰冷的食物會使氣血不暢,從而「內傷脾胃,百病由生」。2.早餐搭配合理。要有幹有稀,穀類食物吸收後能快速補充能量,另外可以吃些雞蛋、豆製品、瘦肉等,適當吃點果蔬。3.避免太油膩。吃太多肉類或太油膩的食物,會加重胃腸負擔,可選擇各種粥、燕麥片、豆漿、芝麻糊等。

  午時養心(11~13點),此時心經當令。《素問·靈蘭秘典論》中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午時是人體陰陽交替、氣血交換之時,《黃帝內經》中記載:「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午時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而此時陰氣初生,可以小睡一會兒,使身體平衡過渡。午睡醒來可以搓搓手,手心有一個心包經的大穴——勞宮穴,搓揉該穴能提神醒腦,下午不易疲勞。

  未時護腸(13~15點),此時小腸經當令。《黃帝內經》有云:「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將食物中的營養精微吸收,通過脾的運化滋養全身,並將消化後的糟粕傳送到大腸。而這一切都是在小腸陽熱的作用下完成。但現在很多人因為經常熬夜,導致陽氣不足,小腸就會吸收不好,所以養好小腸最主要的是養好其陽氣。

  養好小腸經可以在小腸經上做些按摩導引,或做些緩和的運動,比如甩甩手臂,按揉少澤(在小指外側指甲角旁)、陽穀(手腕外側,小魚際根部,腕關節突起的骨頭和尺骨頭突起間的凹陷處)二穴。古人最常用的方法是灸關元穴(肚臍下四橫指處),關元是小腸募穴,修行之人俗稱丹田,常灸關元可以補充陽氣,強身健體。

  申時養膀胱(15~17點),此時膀胱經當令。膀胱經循行路線起於頭,經過背部,下行到腳,是人體行程最長、穴位最多的經脈,主要有兩大重要作用:既是人體陽氣的倉庫,又是人體排洩廢物的通道。所以,應保持膀胱經的通暢以排毒順暢,儲備更多陽氣,保持人體陽氣充足。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充足,人體就健康。申時也是人體記憶力、判斷力最活躍的時候,所以,日常生活中可以把相對重要且耗費腦力的工作安排在這個時間段做。

  經常捶捶肩背,可以幫助疏通膀胱經。膀胱經上有兩個重要而易操作的穴位,委中穴(膕窩橫紋正中)和承山穴(小腿肚正中,按揉時有酸脹感的地方),按揉此二穴可以緩解疲勞,治療腰腿酸痛。

  勞宮灸天柱:先把兩手掌心(勞宮穴)互相搓兩三分鐘,然後兩手五指交叉放在腦後,捂住後頸部的天柱穴(後頸部後髮際正中線上半寸,往兩旁各1.3寸處:中指第二節為1寸),可疏通心經與膀胱經,起到解除疲乏的效果。

  酉時養腎(17~19點),此時腎經當令。《黃帝內經》上說:「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主骨生髓,人體的衰老也與腎有密切關係,腎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養腎最重要的就是要藏精,保持腎精充盈,腎經氣血就旺盛,人就光彩照人、精力充沛。酉時是養腎的最好時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揉耳朵。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按揉耳朵可以保護腎臟,同時耳朵上有很多反應點,現在貼耳穴、耳針等方法就源於此,所以按揉耳朵有很好的健身效果。

  酉時飲食應少量、清淡,且飯後喝一杯溫開水,不但能幫助消化和排泌,還可以清洗腎和膀胱,減少患腎結石、腎炎的概率。另外,小孩兒如果在該時間段發低燒,往往提示腎氣虛損,就要引起家長注意了,建議及時中醫調理。

  經常按揉耳朵,但注意按揉的時候手儘量是溫的,而且每次要揉到耳朵發熱才有效果,尤其在申時按揉效果最佳,當然在其他時間段按揉也是很好的。按揉湧泉穴(在腳底,中趾尖與腳跟的上1/3處),可睡前洗完腳,兩手拇指點按該穴,可起到強腰固腎的效果。提肛和叩齒,這是養腎的好方法。以上方法簡便易行,貴在堅持。

  戌時護心(19~21點),此時心包經當令。此時氣血流注於心包經,心包具有保衛心臟並能反映心臟某些功能。在中醫理論中,心包代心受邪,是心臟外近身護衛。

  所以要想有個好心臟,強大的心包經是必不可少的。養好心包經最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按揉心包經,心包經循行剛好就在手臂內側正中,好記好操作。

  心包經有個穴位叫內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該穴位如有青筋凸起、扭曲、紫暗,提示心包經堵塞不暢,要注意心臟疾病發生。

  有幾個重要穴位可以經常按壓以保養心包經:內關穴(在腕橫紋正中上三橫指寬處),經常按壓,可以安神。勞宮穴(手握拳,中指與無名指指根之間的位置),戌時按揉這兩個穴位,可以起到養心降壓的作用。天池穴(乳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處),按摩時,可用雙手拇指或中指的螺紋面或指端適當輕緩柔和按摩兩側天池穴,對時常胸痛、胸悶的患者很是適合。郄門穴(前臂掌側,大約在腕橫紋上5寸附近),當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用指尖用力按壓郄門穴,間斷按壓此穴,可緩解不適症狀。當然,保持心情舒暢至關重要。

  亥時養百脈(21~23點),此時三焦經當令。亥時入眠,百脈皆能得以濡養,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亥時安靜入睡,百脈可以得到休養生息,三焦經氣血充足,運氣行水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人體各個部位都能分配到元氣,第二天醒來才能精力充沛。

  睡前做3件事有助眠作用。1.以指當梳:中醫推拿功法中有一招叫「拿五經」,晚上睡前可將十根手指當作梳子,梳頭3分鐘以上,可以疏通五經,改善頭部血液循環。2.溫水泡腳:人體的腎經起於足下,溫水泡腳可以溫養腎經,達到補腎作用。3.捶背:「晚捶背,好入睡」,睡前可請家人幫忙,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背部,速度以每分鐘60~80次為宜,每次20分鐘以內即可。(資料來源:生命時報、中國醫藥報)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相關焦點

  • 三生公司:一日之計在於晨 順時養生從早養胃開始
    編者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順時養生就這麼容易。辰時養胃(早上7~9點),此時胃經當令。這個時間人體的胃腸消化吸收最強,是營養輸送到各個器官,滋養臟腑的最佳時刻。
  • 一日之計在於晨,養胃也是如此,早晨多吃這3種食物,或能養護胃
    一日之計在於晨,養胃也是如此,早晨多吃這3種食物,或能養護胃1、南瓜小米粥早晨是養胃的絕佳時機,大家千萬不要錯過了這個時機,很多人在早餐的時候都會選擇喝粥。喝普通的白粥其實對養胃的效果並不好,還可能導致消化系統受損,大家可以選擇嘗試喝南瓜小米粥。南瓜本來就性溫和,具有養胃的功效,把南瓜和小米搭配起來既能夠養胃又能給身體補充能量。
  • 「一日之計」在於晨!食客們翹首以盼的人間煙火!|央視五集系列片...
    、健康名城」魅力第二集《品味泰州——一日之計》介紹泰州的早茶文化完整視頻來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日之計在於晨,一晨之計在尋食果腹。清晨六點半,顧永忠的第一批燒餅開始入爐。顧永忠的燒餅鋪在8點迎來了早高峰,來往的人絡繹不絕,人們翹首以待,不驕不躁。誰也不會著急催一句,生怕趕走了這一清早的酥香。燒餅在爐膛,成就筒爐燒餅的精緻,關鍵在於火候。待到表面金黃,便可登臺。燒餅外焦卻不掉渣,裡酥又不粘牙。搭配一碗黏稠的豆腐腦,堪稱絕配。
  • 一日之食在於早吃法
    常言道「一日之計在於晨」,作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頓飯,早餐十分重要。早餐之重早餐確實很重要,它供應的功能佔一天總能量的1/3,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上午的功能所需。可是,因生活節奏的加快,通常大家都忽略的早餐的重要性,隨便對待。早餐重「能量供應」。
  • 一日之計在於晨食——今天,你好好吃早飯了嗎?
    所以吃早飯對於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也只有吃好早飯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去工作,去學習,它是元氣滿滿的新的一天的開始。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中國各個地方的早飯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要介紹的是天津的早飯,天津的早飯非常多樣化,他們有句話說的就是「漿子餜子老豆腐,窩頭大餅鍋巴菜,雲吞卷圈麵茶,來碗羊湯就燒餅」,這已經充分地表現出了天津早飯的特色。
  • 一天之計在於「吃」,看全家集如何給你的身體充電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的攝食能量佔人體一天所需能量的30%。而早餐營養的攝入不足很難在午餐和晚餐中補充回來。均衡的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每天晨起的營養早餐習慣是每個人每天「必須」做的功課。
  • 早會小遊戲-團結舞臺,簡單好玩又有效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當中最美好的黃金時間就是早晨,心情好,空氣好。但是,一想到要擠著地鐵去上班就沒有了興致。許多公司為了能夠活躍氣氛,讓大家有一個好的工作狀態,都會在早會的時候組織一些簡單、好玩的互動小遊戲。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滴滴車主該如何跑好早高峰?
    一日之計在於晨,滴滴車主當然也不例外。早晚高峰在多數地區都有獎勵,如何能夠拿到這個獎?早高峰該如何跑?也是大家一直關注的焦點。以呼和浩特市為例,早尖峰時段為7.00-8.30,最近的獎勵為完成兩單獎勵3元,完成三單再獎勵2元。
  • 是因為溼氣重,健脾養胃是關鍵,讓你遠離溼氣
    不過齒痕不是一日形成的,希望大家有足夠的耐心,堅持調理養生。(一)五味健脾散五味健脾散是由淮山藥、土茯苓、蓮子、芡實和薏米(炒制)磨成粉而成的,對健脾養胃效果很好。淮山藥具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性溫和又滋補,入脾肺腎三經,可以提升我們的胃氣,對脾陽虛有很好的效果。茯苓和蓮子有很好的健脾祛溼的效果,對於平時脾虛拉肚子以及痰多,有很好的效果。
  • 養生的意義在於:平衡!
    中醫認為,形神共養,才能使人的身體和精神得到均衡統一發展,達到健康長壽之目的。怎樣才能夠讓形神均衡統一發展呢?這就關乎「平衡」二字。中醫養生平衡的原則1、陰陽平衡中醫認為,自然界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陰陽屬性,陽盛就是熱,陰盛就是寒,陰虛會生內熱,陽虛會生外寒。要學會調整好陰陽的平衡,調整好情緒,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 「聞雞起舞」的早鍛鍊不可取
    「聞雞起舞」的早鍛鍊不可取 2020-10-29 0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此物被稱「植物黃金」,可養胃潤腎,強腰膝明目,還促進糖分代謝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百度的平臺上為大家介紹「非名貴」中草藥的養生益處以及一些養生技巧,受到很多朋友們的謬讚,也有養生愛好者朋友問我關於名貴中草藥的養生適宜。中草藥的名貴與否主要看它養生適用的範圍以及是否屬於稀缺,比如有一種蘭花,它的花形奇特、豔麗多彩,而且種類繁多,深受花卉愛好者的喜愛,它的植物莖素有「軟黃金」之稱,也被稱為「植物黃金」,養生益處很多,可以養胃潤腎,強壯腰膝、明目,還能促進糖分的代謝。
  • 寒露到 秋意濃 這些習俗和養生常識你知道多少?
    在忙碌的農事活動之餘,人們飲酒、登高,迎接寒露的來臨。寒露:季秋時節開始人說「一年之茶在於秋」,在這秋意漸深的天氣裡,閒下來時捧一杯熱茶,暖身又暖心,而寒露節氣就該喝一杯寒露茶。所謂寒露茶,乃是指寒露節氣前三天和後四天所採之茶,也叫做「正秋茶」。
  • 芒種到了,這些都是仲夏養生的食物哦!
    芒種到了,這些都是仲夏養生的食物哦!芒種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夏季的第三個節氣,表示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它預示著真正進入了炎炎夏日,這個時候氣溫顯著升高,雨水充沛。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芒種有多少好吃又養生的時令食物吧!
  • 男女養生各不同,需了解男女性養生的5個差別,第四點你絕對想不到!
    雖然男性表面看起來強壯,不過其壽命卻比女性短6~10年,男性和女性需抓住各自身體特點來養生,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男女養生有什麼差別?女性從13歲左右開始,每個月需面臨著月經來潮,使得體內鈣質流失;進入更年期後,體內雌性激素水平發生很大變化,鈣質流失速度加快,因此需合理補鐵和補鈣。平時應多吃含鐵的食物,如牛肉三文魚巧克力和動物肝臟等;多吃含鈣的蛋類、豆製品和奶製品等。男性應多補充鋅元素,因為鋅能促進雄性激素分泌,可以從海產品、芝麻豬肝和牛肉以及紫菜中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