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在咱們的中醫保健裡,可以從舌頭看出一個人是否健康,溼氣有多重。這其中的一個關鍵,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有齒痕,還有齒痕是否嚴重。如果一個人的齒痕很嚴重,就說明他體內的溼氣過多,已經很長時間了。那究竟我們的齒痕是怎麼產生的?又要如何調理呢?
一、齒痕產生原因
齒痕產生並不是單單因為溼氣重,其實脾胃虛弱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了解齒痕產生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我們才能調理好自己的身體。下面看看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呢?
(一)脾胃虛弱
齒痕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脾胃虛弱,脾胃沒有足夠的動力去運化體內的溼氣,這樣就會導致體內的溼氣滯留在體內,出不去。時間久了,舌體就會胖大,再受到我們牙齒的擠壓,就會形成齒痕。如果一個人有齒痕,那他的脾胃一般都比較虛弱,需要好好的調理。尤其是愛吃生冷刺激的食物,三餐不規律的人要改變這樣不好的習慣。
(二)內有溼邪
脾胃虛弱就會導致我們的溼氣排不出去,而溼氣在體內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變成溼邪。溼邪比溼氣要嚴重得多,溼邪包括了溼氣,痰溼,溼熱和溼毒。會導致有重濁,黏膩的感覺。還會導致我們的陽氣下降,生不起來,人也會沒有精神,久而久之我們就會非常地畏冷。而且我們的血液循環會變慢,消化不良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們應該趕快重視起來,及時調理。
二、調理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了產生齒痕的關鍵的兩點原因,接下來我們要知道如何調理,主要是從脾胃以及祛溼方面調理。這樣既提升我們的陽氣,讓脾胃有足夠的動力去運化溼邪。不過齒痕不是一日形成的,希望大家有足夠的耐心,堅持調理養生。
(一)五味健脾散
五味健脾散是由淮山藥、土茯苓、蓮子、芡實和薏米(炒制)磨成粉而成的,對健脾養胃效果很好。淮山藥具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功效,性溫和又滋補,入脾肺腎三經,可以提升我們的胃氣,對脾陽虛有很好的效果。茯苓和蓮子有很好的健脾祛溼的效果,對於平時脾虛拉肚子以及痰多,有很好的效果。芡實也是補脾胃的佳品,緩解脾胃虛弱。對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可以起到作用。薏米性寒,所以我們要炒制之後再食用,入脾肺腎三經,能夠健脾除溼,幫助體內排毒。
(二)艾灸
艾灸可以幫助我們代謝體內溼毒,提升我們人體的陽氣,促進我們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有齒痕脾胃不好的人,平時可以艾灸足三裡,這個穴位對於脾胃虛弱和消化系統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對脾胃虛寒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扶正祛邪,可以將體內淤堵的溼邪排出。關元穴也有很好提昇陽氣,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以改善體質虛寒腹脹腹瀉,以及脾胃虛弱。我們平時最好上午艾灸,而且艾灸之後兩小時內不要洗澡著涼。
結語:其實齒痕是身體給我們發出的一個信號,告訴我們身體溼邪過多,而脾胃也很虛弱。那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積極地去調理,通過改變日常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改善身體出現的問題。比如我們要按時吃飯,不吃冰冷的食物,注意保暖等等。以上說的方法也是比較容易堅持的養生方法,我們通過五味健脾散以及艾灸健脾養胃的穴位,會慢慢改善我們齒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