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年齡是45.5億年,這個答案是誰提出來的?怎麼得出來的?

2020-10-18 夏天的風兒啊

  

我一直很感興趣的是,地球的年紀有多大?這個數據是怎麼得到的?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證實的過程十分的曲折。

首先提出這個答案的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他是用熱力學的方法估算地球年齡的。他假設地球最初是一個巨大的火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球就由外向內逐漸冷卻,從而變成了今天的樣子。而這個冷卻的時間,就是地球的年齡。在1862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地球的年齡在兩億年到4億年之間。

而到了1897年,他又發表了一篇論文,宣稱地球的年齡其實是2400萬年。為什麼兩篇論文的結果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這是因為卡爾文勳爵後來意識到,基於當時的物理學理學理論,太陽最多只能燃燒幾千萬年,所以他就修改了自己的理論模型,從而大幅減小了地球的年齡。

不過很快就有一群意想不到的人跑了出來,這些人就是一群地質學家。他們通過觀察一些古老的沉積巖來計算地球的年齡。在地球上有一種很重要的巖石類型,叫做沉積巖。沉積巖的結構是一層一層的,越往下層的沉積巖年代就越久遠。通過研究某些巖層的沉積速度,就能計算出形成該巖層所花費的時間。再把個巖層的形成時間都疊加起來,就可以估算出形成整個沉積巖地形需要花費的時間了。那些地質學家就把這個時間近似地看成是地球的年齡了。他們算出來的數字明顯大於開爾文勳爵公布的結果。

達爾文曾在第一版的物種起源中宣稱,地球的年齡至少在3億年以上。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的地質學家塞繆爾霍頓更是宣稱,地球的年齡最高達23億年。這樣一來,關於地球的年齡就有了兩派觀點:開爾文勳爵認為,地球的年齡大概只有2400萬年;而地質學家們則認為,地球的年齡至少有好幾億年。

1907年盧瑟福發現了一個非常奇妙的現象,對所有放射性元素而言,其原子核衰變到只剩一半時所花費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比如說100千克的某种放射性元素衰變到只剩下50千克,與50千克的同种放射性元素衰變到只剩25千克,所花費的時間是相同的。盧瑟福的發現有著很大的實用價值,就是可以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當成一個標準的時鐘,來測量古老物體的年齡。通過研究一些古老礦石的衰變情況,盧瑟福發現地球的年齡至少有7億年。

更重要的是盧瑟福的發現為地球年齡的測量指明了方向。只要能找到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然後再利用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來計算它的年代,就可以估算出地球的年齡。可是當時具體該用哪种放射性元素來測量,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下一個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是英國地質學家阿瑟霍姆斯特。

霍姆斯特主要關注鈾元素的一種同位素鈾235,它是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原料。鈾235具有放射性,可以自發地衰變成鉛207。更關鍵的是鈾235的半衰期長達七億年,所以它可以作為一個很理想的時鐘來測量地球的年齡。通過測定古老巖石中,鈾235和鉛207的比例,霍姆斯特在1927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地球的年齡在16億到30億年之間。到了1946年,他又發表了一篇文章,宣稱地球的年齡應該是在30億年以上。

1948年芝加哥大學地質學教授哈裡森布朗也對地球的年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布朗把測定地球年齡的課題交給了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克萊爾彼得森。彼得森提出,從太空中掉下來的那些隕石,其實是太陽系形成之初。剩下來的物質,它們的內部還保留著太陽系最原始的化學組成,這些隕石其實和地球一樣古老。這樣一來,只要用霍姆斯的辦法準確測出這些隕石到底存在了多少年就能推算出地球的年齡。1955年,彼得森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正式宣布,地球的確切年齡是45.5億年。這個答案已經被人們認可。

經歷過這麼多的波折,我們終於可以知道地球的確切年齡。由此可見,每一項成果的發現發明,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摸索證實。向偉大的科學家致敬!

相關焦點

  • 地球的年齡是45.5億年,這個答案是誰提出來的?怎麼得出來的?
    首先提出這個答案的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開爾文勳爵。他是用熱力學的方法估算地球年齡的。他假設地球最初是一個巨大的火球,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火球就由外向內逐漸冷卻,從而變成了今天的樣子。而這個冷卻的時間,就是地球的年齡。在1862年,他發表了一篇論文,地球的年齡在兩億年到4億年之間。
  • 地球年齡是45.5億歲,這是誰測出來的?測量方法是什麼?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早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地球年齡是45.5億歲,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較好奇,既然沒有時間機器,那科學家怎麼會知道地球年齡是45.5億歲呢?
  • 地球年齡是45.5億歲,這是誰測出來的?測量方法是什麼?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早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地球年齡是45.5億歲,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較好奇,既然沒有時間機器,那科學家怎麼會知道地球年齡是45.5億歲呢?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到底這是誰測出來的,以及測量方法是什麼。在幾百年前,人們對地球年齡的討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幾千年到幾十萬年的說法都有。直到進入了19世紀後,隨著地質學和生物學的興起,科學家們才逐漸意識到,地球的歷史可能長得難以想像,因為不管是從地質活動還是生物演化的角度來看,地球以及地球上的生命能夠演化成現在這個樣子,都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 地球年齡約46億年,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它真的準確嗎?
    一棵樹的年齡到底有多老,人們通過樹幹截面上的年輪就知道了答案。但是地球的年齡到底有多老?面對這樣的天問,千百年來,沒有人能真正說得清楚,但這並不妨礙從古到今人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和探索。進入20世紀後,世界科技突飛猛進,各種新發現、新理論、新技術層出不窮,為地球年齡的準確測試提供了科學理論和技術基礎。1946年,美國一位年輕的博士生克萊爾·彼得森向這一長期困擾人類的問題發起了最後的挑戰。7年之後,他得出了地球的年齡:45.5±0.7億年。
  • 地球年齡45億年,是如何測出來的?
    長久以來,人們相信地球有一個起源時間。但直到19世紀,隨著地質學的發展,人類才對地球的年齡有了科學的估計。開爾文的估算在1862年,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估算出了地球的年齡。開爾文假設地球是從一種完全熔融的狀態開始的,通過估算地表溫度的冷卻時間,就能知道地球形成於何時。
  • 為什麼地球實際年齡是45億年?是怎麼測量出來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我們現如今都居住在同一個星球之中,那就是我們的"母親"地球。那麼我們在這片土地中產出,進化,繁殖,生活,索取著,進行著一切有利於我們的活動,地球給予了我們這麼多,大家知道它的歲數嗎?又是怎麼測量出來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 地球的年齡是45.5億歲,這是誰測的?測量方法又是什麼?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科學界早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即地球年齡是45.5億歲,相信大家一定會比較好奇,既然沒有時間機器,那科學家怎麼會知道地球年齡是45.5億歲呢?
  • 地球45億的年齡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年齡大概是在45億年左右,那麼這個數據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目前地球上能找到最古老的東西是44億歲的鋯石碎屑,也就是古老的巖石;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首先巖石中的鈾會慢慢衰變成鉛,按照其衰變周期,然後測出它們的佔比,就能計算出巖石的年齡。
  • 地球實際年齡是45億年?是怎麼測量出來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在1862年,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估算出了地球的年齡。開爾文假設地球是從一種完全熔融的狀態開始的,通過估算地表溫度的冷卻時間,就能知道地球形成於何時。根據開爾文的計算,地球應該形成於2000萬至4億年前。 不過,開爾文大幅低估了地球的年齡。因為他沒有考慮到地球內部的另一大熱量來源——放射性熱量。根據目前的估計,在地球內部的熱量來源中,放射性熱量和原始熱量各站一半。
  • 46億年的地球年齡是怎樣算出來的?
    今天,人們幾乎都已經知道地球有46億年的歷史,但這46億年的時間年齡是如何得出的?卻是經過了一代又一代哲人和科學家的努力,才最終得出了這樣一個科學的答案。很久以前的人們就開始思考:地球從哪兒來,它存在多久了?中國古人將盤古開天闢地作為世界的發端。
  • 誰都沒有經歷過地球的誕生,為啥人類就說地球年齡是45.5億年?
    計算地球的年齡計算地球年齡這件事,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做過。早在1658年時,北愛爾蘭阿馬區大主教厄謝爾根據《聖經》以及歷史記錄,推測出地球只有幾千年的歷史,他甚至計算出了地球的誕生之日:公元前4004年的10月22日。
  • 沒有人從地球誕生活到現在,專家憑什麼說地球年齡是45億年?
    45.5億年前,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從地球誕生一直活到現在,科學家就敢斷定地球已經有45.5億年的歷史。後來,羅伯特·胡克通過化石研究發現,化石並不是與某些生物長相很像的石頭,而是本來就是生物的遺骸,在地質變化中被埋藏在地球內部,直到被重新發掘出來,而這一過程絕不是簡簡單單幾千年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的。
  • 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地球年齡的?用啥方法計算出來的?
    所謂的地球年齡,指的是地球從原始太陽星雲中不斷積聚物質,形成一顆行星的時候開始計算,一直到今天的全部時間,按照目前科學家們所得出的結論,地球誕生至今的時間一共是45.5億年左右,那麼,地球的年齡科學家們又是如何知道的呢?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方法來計算地球年齡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漲知識!
  • 地球的年齡有多大?科學家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地球年齡究竟有多大?科學家怎麼知道呢?像麥克瑞這樣的創世論人會讓我們相信我們的星球只有6000歲,人類騎著恐龍,所有的歷史都被壓縮成了狹窄的時間框架。現在,創世論經常把放射性同位素約會與放射性碳的約會混為一談,通常聲稱碳約會是科學家對地球的年齡撒謊的證據,因為這種特殊的技術只能測量5萬歲的日期。
  • 45億年前並無人類,科學家怎麼知道地球年齡是45億歲?
    眾所周知,地球目前有著大約45億年的歷史,這和人類在地球上的歷史相比簡直太過漫長了,以至於有人會懷疑人類是如何測算出地球年齡的。如果要追溯人類的起源,我們的祖先應該是從幾百萬年前的南方古猿進化而來的,這無法與地球的歷史相比。而且縱使地球生命目前也有36億年的歷史,但它們無法像人類這樣在地球上留下太過關於地球歷史的痕跡。
  • 地球誕生至今已有45億年,那麼地球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今也有45億年的歷史了。     地球的年齡大約45億年,那這是怎麼得出來的呢?在考古學中,最常見的是碳14測年法,主要適用於測量距今5萬年之內的有機物。在地質學中,鈾鉛測年法是最常用的測年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所能測量的時間範圍大約在100萬~45億年之間。1956年,美國地質學家克萊爾·帕特森通過改進後的鈾鉛測年法(這種改進後的方法也被稱之為鉛鉛測年法)測量了美國亞利桑那州代亞布羅峽谷隕石中鉛的同位素的含量,得出地球的年齡為45.5億年。而目前最精確的地球年齡為45.4億年。
  • 宇宙年齡138億歲是怎樣測算出來的
    宇宙是我們這個世界最老的存在,因為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有了宇宙之後才生發出來的。所有物質,從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基本粒子,到以光年計的巨大天體,都有一個誕生、成長、成熟、衰老、死亡的過程。我們通過看一個人的皮膚、頭髮、精神狀態等外觀,通過檢查一個人的骨骼狀態和各項生理指標得出這個人的大致年齡;我們可以通過探查元素同位素的半衰期,計算出地球、月亮等天體的年齡。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
  • 地球的年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兩個令科學家恐懼的物理量
    目前公認的地球年齡是45.5億年,那麼長的時間跨度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如果想準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則需要一個速率恆定、量程極大的物理量,兩者缺一不可。在人類歷史上,地球年齡的計算曆程也是一波三折。不久,有學者提出利用熱力學知識計算地球從炙熱的狀態變為冷卻的時間,而這個時間跨度就大致是地球的年齡。這個大膽地想法乍一聽很有道理,不過在後來對地殼的研究中發現從地心到地面的熱力逐漸遞減,地球內部溫度並不是統一的,這個物理量依舊沒能滿足「速率恆定」的條件。那麼什麼物體的變化是「速率恆定」呢?
  • 地球年齡是怎麼算出來的
    1907年,在理論上,只要知道一塊巖石中鉛和鈾的比例,就可以計算出巖石的年齡。那麼,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找到和地球同時期形成的巖石。  20世紀50年代初期,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有一位名為克萊爾·帕特森的地球化學家,他測量了代亞布羅峽谷的隕石以及其他幾塊隕石碎片的鉛同位素組成。這些太空巖石被認為來自太陽系的小行星,而這些小行星與地球在同一時間形成。